爱她银盐中苞含的情感,爱她片基上流淌的光阴
自上次推送了第一期《痛并快乐着:我的胶片の初体验》,随后就有一些朋友过来向我咨询一些关于相机和照相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想要入坑的朋友让我帮忙推荐一台机器,有些是作为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台机器,这么重大的责任,我感觉好方啊!
不过看得出来大家无论是对摄影还是对相机都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写的软文的支持!更欢迎大家多多入坑,一起学习一起把玩儿!
从上一篇图文推送出去之前,就开始策划这一次的东西了。总想给大家推送点优质的内容,考虑过写一些光圈快门等基础知识,也考虑过找几台不错的胶片机给大家推荐推荐,但网上此类的信息也比较多,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以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所以只能再好好酝酿酝酿啦!
经常会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你要用胶片呢?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好多次。其实就像“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有人因为经济,1500元就能买到一台成色不错的Olympus OM-1,再花20几块钱买一卷fomapan,就能体验到数码时代的万元户才能体验到的全画幅。
东欧捷克产的一款胶卷,在欧洲非常受欢迎,比富士的Acros有味道,我个人也非常喜爱。
有人因为胶片慢拍的优雅。有一次在外滩见到一老大爷拿着数码单反夹着独脚架,对着对面的陆家嘴180度扫了一个遍然后收起家伙就走了。而玩胶片图的就是一个慢,慢在用脑思考,慢在用心构图,慢在精准曝光。这样出来的每一张照片不管别人喜爱与否,对自己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拍摄这张照片时,使用的是80mm标头,换算成135画幅就是50mm左右,可视角度不够广,没有办法把整个电视塔收进镜头里,当时我的身后是一个停满了汽车的停车场,已经不能再往后退了,琢磨了半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构图。
还有人的理由有点玄学——强调胶片的色彩独到。数码无论是直出还是后期,在色彩上总是差那么点味道。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富士的这款胶片对绿色和蓝色比较敏感,整体的色调偏蓝绿。
也有人从胶片的化学工艺角度去分析,说胶片的宽容度要比数码强。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从前期曝光到后期暗房,当满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条件时才能发挥出胶片超强的宽容度。不过数码也可以通过包围式曝光和后期合成来达到胶片达不到的效果。
这张照片放大后从暗部到亮部,细节保存的都非常完整,充分体现了黑白胶卷的宽容度之高。有种技巧叫做分区曝光法,配合后期的暗房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胶片的宽容度,以后等我玩明白了拍几张例图给大家讲讲,或者有懂的大师一定要投稿来哦!有好东西不要藏着!
而我喜欢胶片的理由,上篇中也提到过,一开始是因为器材所以爱上了胶片,而上文中拍胶片的慢也是现在玩胶片的一个原因。直到现在每次拍照还都非常享受老相机那种慢拍的优雅。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每次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感觉它不单单是一张相纸、一系列2进制的电子信号集。它的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拍摄前的测光、上弦、拧动光圈环,拨动快门转盘、挑剔地构图取景、精细地手动对焦,直到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你在这张照片里付出了多少感情,照片都会如实地向你反映出来。
不能说胶片的出片就比数码的好,相反我认为在有些特定环境下胶片不如数码,但是就因为我对每一张照片的付出,使它变得对我更有意义。
接下来我还打算尝试自己冲洗胶片,去研究暗房的技术,让自己参与到更多的胶片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去。
还有朋友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使用胶片拍照需要买胶卷冲洗胶卷,这样是不是比较昂贵?这个问题我想每个玩胶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而我的答案是:使用胶片并不昂贵,你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因为每次的快门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钢蹦儿,所以在曝光之前一定会非常地谨慎,每次技术上的失误都会让你记忆深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教育意义,使你成长的更快。
也是正因为这样,现在每个周末出门拍摄1~2卷120就够了,有时候赶上天气不好连一卷都拍不完。然而原来我用数码每周出去拍100多张照片回来,2G多的RAW文件丢到LR里就不愿意再动了。一卷120胶卷也不贵,每周拍两卷也不算奢侈。
除此之外,还有保存的底片。有的朋友送到冲扫店里扫描之后就把底片扔掉不要了或者让店家帮忙销毁,而我不会这么做,我把每一张底片都好好的保存了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我生活过的见证。
之前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我用索尼拍的跟你拍的也差不多啊。好吧我承认我的拍的照片确实不是多么的经看,我也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素养,拿出更多更好的片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但是,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又或许是历史的原因,胶片那种银盐颗粒构成的照片质地,会给人一种很强的情景代入感,像是又回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会化成一丝丝温暖包围着我们。
这是我15岁那年所在的初中,那是我最作的时候,虎得不行。离开这里之前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回忆,但是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对这里曾经的人和事却充满了怀念。
以上种种的原因加在一起,就是我爱胶片的理由,爱她银盐中苞含的情感,爱她片基上流淌的光阴。
本号态度较主观,追求科学请见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浪微博:菲林有毒
如果你也有与胶片相关的故事或拍摄的胶片作品想要分享给大家,欢迎来稿:
film5ong@163.com
原文来自微信号:菲林有毒
不过看得出来大家无论是对摄影还是对相机都有着非常高涨的热情,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写的软文的支持!更欢迎大家多多入坑,一起学习一起把玩儿!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从上一篇图文推送出去之前,就开始策划这一次的东西了。总想给大家推送点优质的内容,考虑过写一些光圈快门等基础知识,也考虑过找几台不错的胶片机给大家推荐推荐,但网上此类的信息也比较多,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以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所以只能再好好酝酿酝酿啦!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经常会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你要用胶片呢?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好多次。其实就像“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 |
胶卷类型:Kodak Ektar 100 |
有人因为经济,1500元就能买到一台成色不错的Olympus OM-1,再花20几块钱买一卷fomapan,就能体验到数码时代的万元户才能体验到的全画幅。
![]() |
胶卷类型:Fomapan 100 |
东欧捷克产的一款胶卷,在欧洲非常受欢迎,比富士的Acros有味道,我个人也非常喜爱。
有人因为胶片慢拍的优雅。有一次在外滩见到一老大爷拿着数码单反夹着独脚架,对着对面的陆家嘴180度扫了一个遍然后收起家伙就走了。而玩胶片图的就是一个慢,慢在用脑思考,慢在用心构图,慢在精准曝光。这样出来的每一张照片不管别人喜爱与否,对自己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 |
胶卷类型:Fuji Acros 100 |
拍摄这张照片时,使用的是80mm标头,换算成135画幅就是50mm左右,可视角度不够广,没有办法把整个电视塔收进镜头里,当时我的身后是一个停满了汽车的停车场,已经不能再往后退了,琢磨了半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构图。
还有人的理由有点玄学——强调胶片的色彩独到。数码无论是直出还是后期,在色彩上总是差那么点味道。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富士的这款胶片对绿色和蓝色比较敏感,整体的色调偏蓝绿。
也有人从胶片的化学工艺角度去分析,说胶片的宽容度要比数码强。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从前期曝光到后期暗房,当满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条件时才能发挥出胶片超强的宽容度。不过数码也可以通过包围式曝光和后期合成来达到胶片达不到的效果。
![]() |
胶卷类型:Fomapan 100 |
这张照片放大后从暗部到亮部,细节保存的都非常完整,充分体现了黑白胶卷的宽容度之高。有种技巧叫做分区曝光法,配合后期的暗房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胶片的宽容度,以后等我玩明白了拍几张例图给大家讲讲,或者有懂的大师一定要投稿来哦!有好东西不要藏着!
而我喜欢胶片的理由,上篇中也提到过,一开始是因为器材所以爱上了胶片,而上文中拍胶片的慢也是现在玩胶片的一个原因。直到现在每次拍照还都非常享受老相机那种慢拍的优雅。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每次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感觉它不单单是一张相纸、一系列2进制的电子信号集。它的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拍摄前的测光、上弦、拧动光圈环,拨动快门转盘、挑剔地构图取景、精细地手动对焦,直到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你在这张照片里付出了多少感情,照片都会如实地向你反映出来。
![]() |
胶卷类型:Fomapan 100 |
不能说胶片的出片就比数码的好,相反我认为在有些特定环境下胶片不如数码,但是就因为我对每一张照片的付出,使它变得对我更有意义。
接下来我还打算尝试自己冲洗胶片,去研究暗房的技术,让自己参与到更多的胶片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去。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还有朋友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使用胶片拍照需要买胶卷冲洗胶卷,这样是不是比较昂贵?这个问题我想每个玩胶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而我的答案是:使用胶片并不昂贵,你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因为每次的快门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钢蹦儿,所以在曝光之前一定会非常地谨慎,每次技术上的失误都会让你记忆深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教育意义,使你成长的更快。
![]() |
胶卷类型:Fomapan 100 |
也是正因为这样,现在每个周末出门拍摄1~2卷120就够了,有时候赶上天气不好连一卷都拍不完。然而原来我用数码每周出去拍100多张照片回来,2G多的RAW文件丢到LR里就不愿意再动了。一卷120胶卷也不贵,每周拍两卷也不算奢侈。
![]() |
胶卷类型:Fuji Acros 100 |
除此之外,还有保存的底片。有的朋友送到冲扫店里扫描之后就把底片扔掉不要了或者让店家帮忙销毁,而我不会这么做,我把每一张底片都好好的保存了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我生活过的见证。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之前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我用索尼拍的跟你拍的也差不多啊。好吧我承认我的拍的照片确实不是多么的经看,我也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素养,拿出更多更好的片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 |
胶卷类型:Kodak Ektar 100 |
但是,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又或许是历史的原因,胶片那种银盐颗粒构成的照片质地,会给人一种很强的情景代入感,像是又回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会化成一丝丝温暖包围着我们。
![]() |
胶卷类型:Kodak Ektar 100 |
这是我15岁那年所在的初中,那是我最作的时候,虎得不行。离开这里之前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回忆,但是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对这里曾经的人和事却充满了怀念。
以上种种的原因加在一起,就是我爱胶片的理由,爱她银盐中苞含的情感,爱她片基上流淌的光阴。
![]() |
胶卷类型:Fuji Pro160NS |
本号态度较主观,追求科学请见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浪微博:菲林有毒
如果你也有与胶片相关的故事或拍摄的胶片作品想要分享给大家,欢迎来稿:
film5ong@163.com
原文来自微信号:菲林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