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手机
记得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太好,一个村子里只有大队书记家里有一部电话,那会儿看到谁去书记家接电话,就觉得羡慕的不行,也好想拿起电话听听话筒传过来的声音。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村子里好多装电话的了,那会儿在外打工的爸爸为了方便联系我们,家里就装了一部座机,这部座机也成了我高中住宿生涯最盼望的事情了。
我就读的高中是全封闭式住宿学校,记得刚入学时,想家想的厉害,就跑到电话亭,还是插IC卡的那种电话,排长队,给家打电话,电话刚接通,我妈只说了一声“喂”,我就已经开始泪如雨下。也许在陌生的环境听到最熟悉的声音,已经是最大的慰藉。后来再想家的时候依然会给妈妈打电话,但是已经习惯住宿生活的我再也不会哭了。有一次妈妈生日,我给她打电话送生日祝福,我隐隐觉得我妈偷偷哭了,后来回家我补上生日礼物,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依然留着那份礼物的外包装盒,那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彩纸,上面写着:妈妈生日快乐!
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手机开始慢慢流行起来,我妈也办了一个手机号,手机就用的最简单的诺基亚,只有打电话和发短信这两种功能,有了手机我妈妈随时随地都能接到我们的电话,而且有时候有一些电话里不好意思说的话,还可以通过短信传递。记得一次,因为我谈男朋友的事情,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吵得谁都不理谁,后来等我冷静下来,觉得想道歉又不好意思开口,就给我妈编辑了很长很长的短信,短信内容既有我的反思也有我的看法,还有希望妈妈不要生气之类的。我记得我妈回我短信的时候就已经是很平和的语气了,妈妈很尊重我的意见,我们再也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发生过不愉快,世间真的是没有不可原谅的爱。
再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大家都开始流行用各种智能手机了,而且交流软件像QQ和微信都已经很流通了,我们就教会了妈妈怎样用微信,怎样发语音,怎样视频聊天。我现在生活的城市离家很远,一年回不去几次家,我很想让妈妈来看看我在这个城市的新家,妈妈总说不来,可是我知道她很挂念,我就会打开视频聊天,绕着屋子各个角落走一圈让她看看,她很喜欢看着我说话的感觉,就感觉在眼前一样。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妈妈刚好打来电话,我便和她一起回忆起家里电话的变迁。从没有电话到有了座机,再到有了手机,甚至后来的智能手机,一步步的变化,一年年的更迭,一代代的更新,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通讯时代,我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也随着这些变化变得越来越深厚。我很享受和妈妈的每次联系,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语音或者视频聊天,通过手机传递过来的爱,都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觉不孤寂,让我感觉自己有强大的亲情做后盾,让我勇于在广阔天地自由翱翔。
我就读的高中是全封闭式住宿学校,记得刚入学时,想家想的厉害,就跑到电话亭,还是插IC卡的那种电话,排长队,给家打电话,电话刚接通,我妈只说了一声“喂”,我就已经开始泪如雨下。也许在陌生的环境听到最熟悉的声音,已经是最大的慰藉。后来再想家的时候依然会给妈妈打电话,但是已经习惯住宿生活的我再也不会哭了。有一次妈妈生日,我给她打电话送生日祝福,我隐隐觉得我妈偷偷哭了,后来回家我补上生日礼物,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依然留着那份礼物的外包装盒,那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彩纸,上面写着:妈妈生日快乐!
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手机开始慢慢流行起来,我妈也办了一个手机号,手机就用的最简单的诺基亚,只有打电话和发短信这两种功能,有了手机我妈妈随时随地都能接到我们的电话,而且有时候有一些电话里不好意思说的话,还可以通过短信传递。记得一次,因为我谈男朋友的事情,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吵得谁都不理谁,后来等我冷静下来,觉得想道歉又不好意思开口,就给我妈编辑了很长很长的短信,短信内容既有我的反思也有我的看法,还有希望妈妈不要生气之类的。我记得我妈回我短信的时候就已经是很平和的语气了,妈妈很尊重我的意见,我们再也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发生过不愉快,世间真的是没有不可原谅的爱。
再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大家都开始流行用各种智能手机了,而且交流软件像QQ和微信都已经很流通了,我们就教会了妈妈怎样用微信,怎样发语音,怎样视频聊天。我现在生活的城市离家很远,一年回不去几次家,我很想让妈妈来看看我在这个城市的新家,妈妈总说不来,可是我知道她很挂念,我就会打开视频聊天,绕着屋子各个角落走一圈让她看看,她很喜欢看着我说话的感觉,就感觉在眼前一样。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妈妈刚好打来电话,我便和她一起回忆起家里电话的变迁。从没有电话到有了座机,再到有了手机,甚至后来的智能手机,一步步的变化,一年年的更迭,一代代的更新,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通讯时代,我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也随着这些变化变得越来越深厚。我很享受和妈妈的每次联系,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语音或者视频聊天,通过手机传递过来的爱,都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觉不孤寂,让我感觉自己有强大的亲情做后盾,让我勇于在广阔天地自由翱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