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与纽约大学
纽约,全球精英聚集之地。高耸入云的大厦群,华尔街金牛的气势,还有华盖下800万居民怀抱的美国梦,装点着这个文化大熔炉。新泽西,花园州,也被人戏称为纽约郊区,是纽约上班族首选的好居处。每天清晨日暮,千万精英进城出城,卷于风尘后归于平静。
今日六点50,在零下的温度中,我跟随着西装革履的男士,妆容精致的女士,汇入了进入纽约的浪潮中。大家不约而同的排队上车,排队下车,最后消失在人流之中。然而,当跨上纽约土地的那一刻,你才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速度。小跑下电梯,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他们拥有冷峻精神的脸庞和干练独立的气质,清晨穿梭在地下纽约,紧拽着自己的梦。看着他们,甚至可以联想到,任一一人即将走入一幢高楼,在办公室内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清晨的纽约街头由他们的加入,开始闹腾起来。
纽约地铁最为历史最悠久的地铁,四通八达,可以将你带向几乎任何地方。但由于过于老旧,也留下了“脏乱差”的名声。对比国内近几年来造的地铁,纽约的地铁候车区有些狭隘,地板墙面确实有些陈旧和不清洁,轨道外没有玻璃保护,很多列车没有显示到达站点的地图,通知也是由列车员每次广播。最不方便之处就是,反向列车之间隔着轨道,那么假如你坐过了头,将要绕一大圈才能搭到返程。然而除了方便快捷之外,好处为上车和下车时,车门可像电梯门一样,延迟关门,因为是列车员手动启动的。并且站点有明显的路标,以防乘客坐过头。地铁是纽约人最喜欢的交通方式,但因为数目多线路杂,所以并不是特别拥挤。
我的第一站为哥伦比亚大学,纽约上城,中央公园旁边,为排名稳定全美前10的常春藤学校。走入大门。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独立的世界,就像是繁杂世界中的一片净土,让人能马上安静下来。迈着快步伐的学生和教授们匆匆经过你的身旁。庄严的哥特式学院建筑和美丽的绿化环抱着你,有着极为舒适的学习环境。然而,怀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学神的想法,我好好地瞻仰了这传说中的哥大校园。在我看来,哥大,就像他的建筑一般,像一个梦一样。
巴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中的女子文理学院。小而精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且与哥大分享几乎所有的学习资源。它拥有一个特别的3+2计划,是被录取之后,三年在巴纳德学习,两年在哥大。因为巴纳德只提供有限的专业,想要修别的专业的同学,如经济与工程,可以通过此项目在哥大完成学业。我喜欢巴纳德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她与哥大特殊的关系,也因为她极小的学生人数,和文理教育。在巴纳德,整个学校的2500多名学生会一起居住在一个四面的宿舍楼中。可以自己挑选室友,或者学校会根据你的生活习惯,手动分配室友。我认为极小的团体会让彼此之间更亲切。然而,巴纳德作为文理学院,所实行的博雅教育,也是我十分向往的。博雅教育,也是自由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所谓有教养的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因为规模小,课堂互动多,教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也会较多。并且,文理学院的宗旨为关注每个学生作为其个体的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会以教学为核心,通过规定学生学习基本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来使得学生全面成长。巴纳德不同于其他文理学院的地方在于,因为她位于市中心,所以学生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城市生活。并且,因为她与哥大资源共享,学生们会有一部分较多学生数量的课堂。巴纳德,虽说失了文理学院的一些特质,但同时也多了一份大U的活跃。所以,我是非常喜欢的。
纽约大学,新常春藤之一,历史悠久,拥有11个海外学习中心。其商学院闻名遐迩,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商学院之一,聚集着世界一流的商学人才。纽约大学也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与整个纽约市融为一体。包裹着的华盛顿广场公园,也是校园内独特的风景。纽约大学,就像它的颜色一般,活力,自信。它聚集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兴趣相投的人成为好友,一起做着任何疯狂的事。相比严谨的哥大校园,纽大更加的随性与自由,也带有更多的文化的包容性。因为在纽约下城,毗邻华尔街,实习机会和资源也十分丰富。喜欢热闹,热爱城市,梦想纽约的同学肯定会非常喜欢这里。
三所大学各有特点也都十分优秀,他们都是人们从纽约开始梦想的起点。一天的纽约之行,我也收获颇丰。然而,日新月异的纽约也有一成不变得地方。每天从天涯海角聚集而来的旅客,每天的繁忙,每天的红灯绿酒,每天的拼搏努力,每天流动的车和人,每天的成功与失败。他们说纽约很冷漠,确实,因为每个人已经无暇顾及彼此,他们在这个城市一刻不停的洪流之中,努力不被滞留在后。纽约人是坚强的,独立的,自信的。
今日六点50,在零下的温度中,我跟随着西装革履的男士,妆容精致的女士,汇入了进入纽约的浪潮中。大家不约而同的排队上车,排队下车,最后消失在人流之中。然而,当跨上纽约土地的那一刻,你才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速度。小跑下电梯,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他们拥有冷峻精神的脸庞和干练独立的气质,清晨穿梭在地下纽约,紧拽着自己的梦。看着他们,甚至可以联想到,任一一人即将走入一幢高楼,在办公室内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清晨的纽约街头由他们的加入,开始闹腾起来。
![]() |
清晨的纽约 |
纽约地铁最为历史最悠久的地铁,四通八达,可以将你带向几乎任何地方。但由于过于老旧,也留下了“脏乱差”的名声。对比国内近几年来造的地铁,纽约的地铁候车区有些狭隘,地板墙面确实有些陈旧和不清洁,轨道外没有玻璃保护,很多列车没有显示到达站点的地图,通知也是由列车员每次广播。最不方便之处就是,反向列车之间隔着轨道,那么假如你坐过了头,将要绕一大圈才能搭到返程。然而除了方便快捷之外,好处为上车和下车时,车门可像电梯门一样,延迟关门,因为是列车员手动启动的。并且站点有明显的路标,以防乘客坐过头。地铁是纽约人最喜欢的交通方式,但因为数目多线路杂,所以并不是特别拥挤。
我的第一站为哥伦比亚大学,纽约上城,中央公园旁边,为排名稳定全美前10的常春藤学校。走入大门。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独立的世界,就像是繁杂世界中的一片净土,让人能马上安静下来。迈着快步伐的学生和教授们匆匆经过你的身旁。庄严的哥特式学院建筑和美丽的绿化环抱着你,有着极为舒适的学习环境。然而,怀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学神的想法,我好好地瞻仰了这传说中的哥大校园。在我看来,哥大,就像他的建筑一般,像一个梦一样。
![]() |
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前 |
![]() |
哥伦比亚大学 |
巴纳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中的女子文理学院。小而精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且与哥大分享几乎所有的学习资源。它拥有一个特别的3+2计划,是被录取之后,三年在巴纳德学习,两年在哥大。因为巴纳德只提供有限的专业,想要修别的专业的同学,如经济与工程,可以通过此项目在哥大完成学业。我喜欢巴纳德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她与哥大特殊的关系,也因为她极小的学生人数,和文理教育。在巴纳德,整个学校的2500多名学生会一起居住在一个四面的宿舍楼中。可以自己挑选室友,或者学校会根据你的生活习惯,手动分配室友。我认为极小的团体会让彼此之间更亲切。然而,巴纳德作为文理学院,所实行的博雅教育,也是我十分向往的。博雅教育,也是自由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所谓有教养的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因为规模小,课堂互动多,教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也会较多。并且,文理学院的宗旨为关注每个学生作为其个体的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会以教学为核心,通过规定学生学习基本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来使得学生全面成长。巴纳德不同于其他文理学院的地方在于,因为她位于市中心,所以学生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城市生活。并且,因为她与哥大资源共享,学生们会有一部分较多学生数量的课堂。巴纳德,虽说失了文理学院的一些特质,但同时也多了一份大U的活跃。所以,我是非常喜欢的。
![]() |
巴纳德学院 |
纽约大学,新常春藤之一,历史悠久,拥有11个海外学习中心。其商学院闻名遐迩,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商学院之一,聚集着世界一流的商学人才。纽约大学也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与整个纽约市融为一体。包裹着的华盛顿广场公园,也是校园内独特的风景。纽约大学,就像它的颜色一般,活力,自信。它聚集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兴趣相投的人成为好友,一起做着任何疯狂的事。相比严谨的哥大校园,纽大更加的随性与自由,也带有更多的文化的包容性。因为在纽约下城,毗邻华尔街,实习机会和资源也十分丰富。喜欢热闹,热爱城市,梦想纽约的同学肯定会非常喜欢这里。
![]() |
纽约大学商学院 |
![]() |
华盛顿广场公园 |
三所大学各有特点也都十分优秀,他们都是人们从纽约开始梦想的起点。一天的纽约之行,我也收获颇丰。然而,日新月异的纽约也有一成不变得地方。每天从天涯海角聚集而来的旅客,每天的繁忙,每天的红灯绿酒,每天的拼搏努力,每天流动的车和人,每天的成功与失败。他们说纽约很冷漠,确实,因为每个人已经无暇顾及彼此,他们在这个城市一刻不停的洪流之中,努力不被滞留在后。纽约人是坚强的,独立的,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