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记
不知是自己的感觉还是四季本应的道理,冬天都出乎意料的长。经历了东北的漫漫寒冬,蛰伏在家里,吃着并不应季的寡淡的蔬菜,咸菜和翻来覆去油腻的肉食,春天的到来似乎每年都会让人欢呼雀跃。路上一看到未结冰的水,心里已经心心念念地盼着春天到来了。
像是给在枯燥寒冬里幸存的人们的奖赏一样,春天的食材最新鲜,最丰富,春风一吹,吹开了花朵,也吹来了最珍贵最鲜美的食材。
春天最期盼的就是春芽,它是春天味道的精华。妈妈的老家是山东,春天的时候,吃香椿就是春季乐事之一。我有幸在食材种类最不丰富,调味种类最单调的东北吃到过一次从老家带来的鲜香椿,那味道是很难令人忘记的,清香扑鼻的味道,能通过舌头一再与鼻子闻到的味道融合,只稍加了些盐,就已经鲜香的令人陶醉了。自那之后,香椿一跃成为了我最喜爱的蔬菜。说到香椿,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食材,每当快到清明节的时候,总有人拿着剪香椿的工具,仰着头剪树上的香椿芽。据老人说,香椿芽必须在清明之前采摘,只要一过清明,即使是一天,香椿芽里立刻长出木质的纤维,再也没有嫩的口感了。香椿摊鸡蛋是把香椿的香发挥到极致的菜。切好香椿,打好鸡蛋,起锅热油,把鸡蛋摊上去,底面成行上层还是液体的时候,倒入香椿和盐,翻个稍煎小会儿。起锅出来,米饭能吃两碗。有好香椿的时候,选的鸡蛋也尽量去买土鸡蛋,不然会浪费了这么好的香椿。香椿炒鸡蛋对于香椿的要求稍低,真正遇到新鲜的香椿,吃的方法首选就是腌咸菜,放上盐少腌一会儿,有了咸的味道就立刻吃掉,诚然,放了盐的香椿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但鲜香椿和腌一两个月香椿比,香味已然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东北的芽菜真的不是很丰富,从出生到现在,草菇,春笋之类的食材从没有吃过正宗的,不是运来就香气全无,就是罐头液里泡着的全是罐头的味道。索性还有春茶这一味能保存的久一点的嫩芽,让我一尝春之精华。我的体质虚弱,本不适宜喝绿茶,多喝一点,即使夏天,坐在屋里还是浑身发冷。唯一让我破例的是明前龙井,淡淡麦芽香的清甜的味道让我难以割舍。近几年,明前龙井价格直升,即使经济不甚景气的今年,两三千一斤也是常态,而所谓的头茬龙井可以高达上万元。不喜欢茶的人听到会乍舌,但喜欢的买来一尝,就会觉得值得。好茶配好水,尤其是这极珍贵的龙井,城市里的自来水是万万不能的。并非是喝的人矫情,而是绿茶吸附味道的能力太强,而自来水的水质较差,有漂白粉和后来净水残留的物质,用这种水冲茶,水里的腥味锈味全被茶叶吸收了,泡出来的茶香味全无不说,喝起来一点茶味都没有,茶渣拿出来晾干之后,味道腥臭不可闻,比鱼的腥味更甚,白白糟践了茶。泡茶要用泉水,我就是从超市买纯净水或者矿泉水回来煮水。煮水的器皿也很重要,最好就是用紫砂壶或者陶瓷壶来煮水,像我普通人家没那么讲究,就用铁器煮也可,但铁器内不可有锈迹,否则泡出来的茶也会有锈味。煮出来的水要凉一会儿,七八十度泡明前龙井是最好的,太热了就把茶香冲跑了。泡完水,盖上盖子,等一会儿,也可以拿着杯子闻香,等温度适宜了,就可以喝了。明前龙井特殊的味道就是麦芽的香味和春天嫩嫩的味道,形容不出,只有自己尝试过才知道个中滋味。明前龙井的茶叶也很好吃,喝到嘴里的茶叶会有股麦芽的香味。
清明前后,东北才到了开花的季节,这个时候标志着春天正式盛放了。走在桃花梨花交织的路边,才知道什么叫十里春风吹做雪。东北天气冷,景色大多硬朗,不比南方滋润,唯有春天的花开,才能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柔美。赏花的时间,有人说是上午,爬上千山,在桃花林中嬉戏,停歇,自然是美事。但另一个赏花的时段,是在晚上,夜晚七点,天已然暗了下来,明亮的黄色路灯给黄色粉色的花朵添了几分妖异,路灯之下,花影之中,平添了些许神秘的美感。
花朵生放的季节,人的心情就会变的很好,可惜春光太短,君且珍惜。把握花季短暂的时光,用些漂亮的甜点是很应景的。日式的和果子都很适合春天享用,有时不得不称赞日式点心的精致。但中国也有历久弥新,精美雅致的点心。三禾稻香村就是个例子,诚然批量生产,真空包装把原本精致的点心降低品格,但至少我们能在各地都享用到精致糕点,已经谢天谢地了。我最喜欢的是稻香村的枣花酥,八瓣枣泥馅,外部起酥,甜润可口,外观精致,最重要的是只有它应节气来得最适宜。下午的时候,泡一杯龙井,旁边放上一块枣花酥,吃一瓣枣花酥,喝一口龙井,去除甜腻感,八瓣枣花酥都吃完之后,正好龙井见底了。正巧窗外一阵春风吹过,花瓣落下,这样的闲适下午过去之后再回到柴米油盐之中,恍如隔世。
经历了一冬封海的煎熬,吃进嘴里的都是养殖的鱼蟹,寡淡的不应当有的籽黄,冻的虾,干的鲍,春天的到来对爱吃海鲜的人们来说是味蕾解放的节点。虽然高档的龙虾鲍鱼海胆河蟹都没到季节,但小海鲜的应市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欢呼雀跃了,常见的海虹,蛤类,扇贝,皮皮虾,狗虾,在内陆城市也可以吃到,海边则更加丰富一点。先生告诉我:春天吃蛤,秋天吃章鱼。而一到春天,先生便兴致冲冲的跑去早市看海鲜去了。有一次,先生与相熟的海鲜贩子那买了三只大文蛤,回家给我烤来吃,虽然我嫌酒味中并不喜欢,但先生还是吃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先生做的血蛤生吃,杀完血蛤放血切片后,洗净,开壳之后清洗全程用矿泉水,之后沾了酱油和芥末吃,酱油用台湾产的金兰酱油,日本的淡酱油也可,芥末最好是用山葵酱,百姓家里买好一点的绿芥末就好了,不好的芥末气味冲却不持久,辣一下味道就消散了,不知里面是否是化学合成的。
春天里按说鱼是最好吃的,但家里有兴致烹饪鱼的人不多,我是不善厨艺,吃鱼全凭先生兴致,先生不喜欢做鲅鱼,但只要遇到好的比目鱼,先生一整天的精气神全被吸引走了,白天买来之后晚上就回兴致勃勃的烹饪起来,蒸鱼最能体现鱼的鲜味,可是条件所限,只能做成酱烧鱼,幸好不是太好的食材,不然真真可惜了。春天的食材,怎么吃都好吃,酱烧比目鱼,等先生上桌的时候,两条鱼的正面已经被我吃完一条半了,先生气愤的同时更加无奈,他告诉我比目鱼的正面要比反面更好吃。我则吐了吐舌头,海鲜方面我不是专家,只得下次给先生留够一个完整正面的鱼了。
先生也不是喜欢天天麻烦地下厨的人,而吃鱼的兴致确实常有,蛰伏了一冬天,每当休息的前一天,先生必到一家小馆里去喝酒,小馆离家比较远,只能打车来回。舍近求远的目的并不是喝酒,而是去吃小馆的酱炖海杂鱼。这道大连的特色菜是先生儿时的记忆。每次吃这个菜都能让先生开心起来。去年秋天先生来了兴致,一路走去小馆求鱼,到了小馆,门口贴了一张告示,今日休息。先生败兴而归,直到当天晚上,还在扼腕叹息没有吃到鱼。
春天的水果也比冬天丰富许多,初春的菠萝和草莓,都是我最喜欢的。菠萝是热带水果,只能生着空运过来,捂熟了在这边卖,这样就导致了菠萝会有涩的感觉,一般都用盐水泡菠萝,但是白白破坏了风味,最好的是用白汽水泡菠萝,稍微撒上一丁点盐,菠萝的涩味也能稍解。吃完菠萝,最珍贵的是剩下的汽水,掺着菠萝的汁水,才是最好喝的菠萝味汽水,因为加的盐少,突出了甜味,还尝不到咸味,是小孩子绝对要独占的好饮料,甚至买了菠萝,就等别人把菠萝吃完,自己去喝菠萝汽水。而菠萝的另一种吃法是煮水,菠萝特有的酸甜和清香溶在水里,加了糖,喜欢的放点玫瑰,就是春季特饮。很幸运的是草莓这种香甜的水果可以在东北种植,让我们不用忍受像热带水果捂熟了那种打了折的味道。现在的草莓多是催大的,奇形怪状,让人望而却步,最幸运的是可以买到大地草莓,草莓形状好,大小适中,最重要的是草莓味道浓郁,拿回来不用蘸白糖才是最好的吃法。一次吃不完的时候可以做草莓罐头,草莓喝冰糖水按比例熬煮就可以了,简单的方法可以把不易保存的草莓不浪费的吃掉,遇到好的食材,浪费或者是过量的食用都是罪过,在好食材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挑选的今天,珍惜是对他们最高的敬意。
春天的温暖吹绿了城市周围的山,而从味觉上受益的则是清香的野菜了。小时候,每到春天就会跟姥姥去山上挖野菜,并非日子拮据,而是馋虫指引。各地的野菜可能大同小异,只是叫法不同,期末菜(音译),季季草(音译),灰菜,婆婆丁(蒲公英),大头蒜,都是春天特供的好食材,近些年山上的野菜少了,而我们又长大成人,很少上山挖菜去,只能放弃这么多种类的清香了。而姥姥,则还是喜欢春天的时候登高上山,每次都会带来不少的荠菜,而我就有荠菜馅的饺子吃了。后来吃得腻了,就该为素馅的荠菜馄饨,薄馄饨皮,包上荠菜,香菇,胡萝卜,木耳,粉丝做的馅,一煮出来,透着皮的翠绿,颜色稍深,凝的颜色都能滴出水来。吃着荠菜小馄饨,心里便盼着春天慢些过去,让这些美味和美景多留一些时日,但转念一想,夏天的西瓜爽,海胆黄,冰棍,烧烤,又开始对夏天充满期待了。
像是给在枯燥寒冬里幸存的人们的奖赏一样,春天的食材最新鲜,最丰富,春风一吹,吹开了花朵,也吹来了最珍贵最鲜美的食材。
春天最期盼的就是春芽,它是春天味道的精华。妈妈的老家是山东,春天的时候,吃香椿就是春季乐事之一。我有幸在食材种类最不丰富,调味种类最单调的东北吃到过一次从老家带来的鲜香椿,那味道是很难令人忘记的,清香扑鼻的味道,能通过舌头一再与鼻子闻到的味道融合,只稍加了些盐,就已经鲜香的令人陶醉了。自那之后,香椿一跃成为了我最喜爱的蔬菜。说到香椿,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食材,每当快到清明节的时候,总有人拿着剪香椿的工具,仰着头剪树上的香椿芽。据老人说,香椿芽必须在清明之前采摘,只要一过清明,即使是一天,香椿芽里立刻长出木质的纤维,再也没有嫩的口感了。香椿摊鸡蛋是把香椿的香发挥到极致的菜。切好香椿,打好鸡蛋,起锅热油,把鸡蛋摊上去,底面成行上层还是液体的时候,倒入香椿和盐,翻个稍煎小会儿。起锅出来,米饭能吃两碗。有好香椿的时候,选的鸡蛋也尽量去买土鸡蛋,不然会浪费了这么好的香椿。香椿炒鸡蛋对于香椿的要求稍低,真正遇到新鲜的香椿,吃的方法首选就是腌咸菜,放上盐少腌一会儿,有了咸的味道就立刻吃掉,诚然,放了盐的香椿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但鲜香椿和腌一两个月香椿比,香味已然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东北的芽菜真的不是很丰富,从出生到现在,草菇,春笋之类的食材从没有吃过正宗的,不是运来就香气全无,就是罐头液里泡着的全是罐头的味道。索性还有春茶这一味能保存的久一点的嫩芽,让我一尝春之精华。我的体质虚弱,本不适宜喝绿茶,多喝一点,即使夏天,坐在屋里还是浑身发冷。唯一让我破例的是明前龙井,淡淡麦芽香的清甜的味道让我难以割舍。近几年,明前龙井价格直升,即使经济不甚景气的今年,两三千一斤也是常态,而所谓的头茬龙井可以高达上万元。不喜欢茶的人听到会乍舌,但喜欢的买来一尝,就会觉得值得。好茶配好水,尤其是这极珍贵的龙井,城市里的自来水是万万不能的。并非是喝的人矫情,而是绿茶吸附味道的能力太强,而自来水的水质较差,有漂白粉和后来净水残留的物质,用这种水冲茶,水里的腥味锈味全被茶叶吸收了,泡出来的茶香味全无不说,喝起来一点茶味都没有,茶渣拿出来晾干之后,味道腥臭不可闻,比鱼的腥味更甚,白白糟践了茶。泡茶要用泉水,我就是从超市买纯净水或者矿泉水回来煮水。煮水的器皿也很重要,最好就是用紫砂壶或者陶瓷壶来煮水,像我普通人家没那么讲究,就用铁器煮也可,但铁器内不可有锈迹,否则泡出来的茶也会有锈味。煮出来的水要凉一会儿,七八十度泡明前龙井是最好的,太热了就把茶香冲跑了。泡完水,盖上盖子,等一会儿,也可以拿着杯子闻香,等温度适宜了,就可以喝了。明前龙井特殊的味道就是麦芽的香味和春天嫩嫩的味道,形容不出,只有自己尝试过才知道个中滋味。明前龙井的茶叶也很好吃,喝到嘴里的茶叶会有股麦芽的香味。
清明前后,东北才到了开花的季节,这个时候标志着春天正式盛放了。走在桃花梨花交织的路边,才知道什么叫十里春风吹做雪。东北天气冷,景色大多硬朗,不比南方滋润,唯有春天的花开,才能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柔美。赏花的时间,有人说是上午,爬上千山,在桃花林中嬉戏,停歇,自然是美事。但另一个赏花的时段,是在晚上,夜晚七点,天已然暗了下来,明亮的黄色路灯给黄色粉色的花朵添了几分妖异,路灯之下,花影之中,平添了些许神秘的美感。
花朵生放的季节,人的心情就会变的很好,可惜春光太短,君且珍惜。把握花季短暂的时光,用些漂亮的甜点是很应景的。日式的和果子都很适合春天享用,有时不得不称赞日式点心的精致。但中国也有历久弥新,精美雅致的点心。三禾稻香村就是个例子,诚然批量生产,真空包装把原本精致的点心降低品格,但至少我们能在各地都享用到精致糕点,已经谢天谢地了。我最喜欢的是稻香村的枣花酥,八瓣枣泥馅,外部起酥,甜润可口,外观精致,最重要的是只有它应节气来得最适宜。下午的时候,泡一杯龙井,旁边放上一块枣花酥,吃一瓣枣花酥,喝一口龙井,去除甜腻感,八瓣枣花酥都吃完之后,正好龙井见底了。正巧窗外一阵春风吹过,花瓣落下,这样的闲适下午过去之后再回到柴米油盐之中,恍如隔世。
经历了一冬封海的煎熬,吃进嘴里的都是养殖的鱼蟹,寡淡的不应当有的籽黄,冻的虾,干的鲍,春天的到来对爱吃海鲜的人们来说是味蕾解放的节点。虽然高档的龙虾鲍鱼海胆河蟹都没到季节,但小海鲜的应市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欢呼雀跃了,常见的海虹,蛤类,扇贝,皮皮虾,狗虾,在内陆城市也可以吃到,海边则更加丰富一点。先生告诉我:春天吃蛤,秋天吃章鱼。而一到春天,先生便兴致冲冲的跑去早市看海鲜去了。有一次,先生与相熟的海鲜贩子那买了三只大文蛤,回家给我烤来吃,虽然我嫌酒味中并不喜欢,但先生还是吃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先生做的血蛤生吃,杀完血蛤放血切片后,洗净,开壳之后清洗全程用矿泉水,之后沾了酱油和芥末吃,酱油用台湾产的金兰酱油,日本的淡酱油也可,芥末最好是用山葵酱,百姓家里买好一点的绿芥末就好了,不好的芥末气味冲却不持久,辣一下味道就消散了,不知里面是否是化学合成的。
春天里按说鱼是最好吃的,但家里有兴致烹饪鱼的人不多,我是不善厨艺,吃鱼全凭先生兴致,先生不喜欢做鲅鱼,但只要遇到好的比目鱼,先生一整天的精气神全被吸引走了,白天买来之后晚上就回兴致勃勃的烹饪起来,蒸鱼最能体现鱼的鲜味,可是条件所限,只能做成酱烧鱼,幸好不是太好的食材,不然真真可惜了。春天的食材,怎么吃都好吃,酱烧比目鱼,等先生上桌的时候,两条鱼的正面已经被我吃完一条半了,先生气愤的同时更加无奈,他告诉我比目鱼的正面要比反面更好吃。我则吐了吐舌头,海鲜方面我不是专家,只得下次给先生留够一个完整正面的鱼了。
先生也不是喜欢天天麻烦地下厨的人,而吃鱼的兴致确实常有,蛰伏了一冬天,每当休息的前一天,先生必到一家小馆里去喝酒,小馆离家比较远,只能打车来回。舍近求远的目的并不是喝酒,而是去吃小馆的酱炖海杂鱼。这道大连的特色菜是先生儿时的记忆。每次吃这个菜都能让先生开心起来。去年秋天先生来了兴致,一路走去小馆求鱼,到了小馆,门口贴了一张告示,今日休息。先生败兴而归,直到当天晚上,还在扼腕叹息没有吃到鱼。
春天的水果也比冬天丰富许多,初春的菠萝和草莓,都是我最喜欢的。菠萝是热带水果,只能生着空运过来,捂熟了在这边卖,这样就导致了菠萝会有涩的感觉,一般都用盐水泡菠萝,但是白白破坏了风味,最好的是用白汽水泡菠萝,稍微撒上一丁点盐,菠萝的涩味也能稍解。吃完菠萝,最珍贵的是剩下的汽水,掺着菠萝的汁水,才是最好喝的菠萝味汽水,因为加的盐少,突出了甜味,还尝不到咸味,是小孩子绝对要独占的好饮料,甚至买了菠萝,就等别人把菠萝吃完,自己去喝菠萝汽水。而菠萝的另一种吃法是煮水,菠萝特有的酸甜和清香溶在水里,加了糖,喜欢的放点玫瑰,就是春季特饮。很幸运的是草莓这种香甜的水果可以在东北种植,让我们不用忍受像热带水果捂熟了那种打了折的味道。现在的草莓多是催大的,奇形怪状,让人望而却步,最幸运的是可以买到大地草莓,草莓形状好,大小适中,最重要的是草莓味道浓郁,拿回来不用蘸白糖才是最好的吃法。一次吃不完的时候可以做草莓罐头,草莓喝冰糖水按比例熬煮就可以了,简单的方法可以把不易保存的草莓不浪费的吃掉,遇到好的食材,浪费或者是过量的食用都是罪过,在好食材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挑选的今天,珍惜是对他们最高的敬意。
春天的温暖吹绿了城市周围的山,而从味觉上受益的则是清香的野菜了。小时候,每到春天就会跟姥姥去山上挖野菜,并非日子拮据,而是馋虫指引。各地的野菜可能大同小异,只是叫法不同,期末菜(音译),季季草(音译),灰菜,婆婆丁(蒲公英),大头蒜,都是春天特供的好食材,近些年山上的野菜少了,而我们又长大成人,很少上山挖菜去,只能放弃这么多种类的清香了。而姥姥,则还是喜欢春天的时候登高上山,每次都会带来不少的荠菜,而我就有荠菜馅的饺子吃了。后来吃得腻了,就该为素馅的荠菜馄饨,薄馄饨皮,包上荠菜,香菇,胡萝卜,木耳,粉丝做的馅,一煮出来,透着皮的翠绿,颜色稍深,凝的颜色都能滴出水来。吃着荠菜小馄饨,心里便盼着春天慢些过去,让这些美味和美景多留一些时日,但转念一想,夏天的西瓜爽,海胆黄,冰棍,烧烤,又开始对夏天充满期待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