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纪行|轮迴入口
![]() |
人出生和时候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紧紧地握着,似乎要把握住人生
但当离开的时候,却双手一摊,空空如也...
而对印度教教徒而言,死亡只是另一个轮迴的入口,死亡并不让人畏惧,重视来生和轮迴才更重要。
正是如此,我们看到了在加德满都市区,有一条被称为巴格马蒂河的河流,在河边上有一座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他的名字被叫作Pashupatinath(帕苏帕蒂纳特)神庙,由于在寺庙外的小河边有很多烧尸台,中国人称这里为“烧尸庙”。
烧尸其实就是火葬,对于惧怕或忌讳死亡的人来说,这里对于他们一定是避而远之的,惊秫或很震撼或许适合他们。而对于我,说句心里话,除了尊重这里的一切,其实所有的对人生都正常不过,没有神秘只有沉重。
巴格马蒂河是一条圣河,他是恒河的一部份。而“帕苏帕蒂”是湿婆的另一个名字,她尼泊尔历史上保护统治者的神,而这里据说是湿婆最喜欢居住的地方之一,另外“帕苏”又意为众生,“帕蒂”意为主的含义,合起来就是“众生之主”。因此这座始建于公元5世纪的神被尼泊尔甚至南亚的印度教徒视为最重要的圣殿,在这里信徒络绎不绝,香火鼎盛,而与此同时在这里天天可见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帕苏帕蒂纳特神庙建在小河一边,河边便是一字排开的烧尸台,从河流的最上边分别是国王贵族、僧侣教徒一直至普通平民的火葬台。据说这里火葬是要交钱的,而火葬流程一般是如下,首先是在咽气前的几个小时内,被亲人送到位于河边的等死室,接着咽气后抬到河边清洁身体洗脸洗脚清洁,再由亲人抬到搭好了井字型大木头的火葬台,当要点火前由亲人抬着转三圈告别世界,最后由儿子或最重要的人开始点火,另外焚烧前,还会往尸体上浇上牛奶帮助灵魂升天,盖上湿稻草以便完全焚烧,当亲人们诵经祈祷。烧足六小时以上后,完全变成灰烬,最后工人将木头,祭品,骨灰一起推到到圣河里,最终结束。
![]() |
位于巴格马蒂“河帕苏帕蒂纳特”神庙边的烧尸台。
![]() |
在通往神庙的桥上,观光客和尼泊尔人在观看仪式和火葬的过程,一切如此平静。
![]() |
仪式的一部份,用圣河的水清洁,在通往另一个轮回的路上。
![]() |
![]() |
![]() |
![]() |
![]() |
一切淡然,生死本来就是一种人生经历。名利为何?没有永垂不朽,人本是自然一物而已,唯有尊重自然,善对世界。
![]() |
对岸的生离死别,河边孩童根本就当是平常事照常玩耍,不是么?生死本就是平常事,何必俱怕!
![]() |
猴子也是这里的常客,有吃的捡吃的,没事了无忧无虑,我行我素。
![]() |
寺庙的对岸山坡平台上,山花开的正盛,一字排开的青年人照常闲坐,或许习以为常,或许领略生死真謫。
![]() |
游览的年青人依旧灿烂笑容,自然而然。
![]() |
这里是印度教的神庙,很多SADO(苦行僧)在经塔四周修行,他们抛弃荣华名利,苦心修行,身上涂满白色,据说这是湿婆神最喜欢的颜色。
![]() |
![]() |
![]() |
![]() |
河边有不少每年祭拜的人,在这里据说习俗是这样的,当逝者去逝的时候,家中的儿子需要在那天剃度,半月内每天只吃二餐,并不能吃有盐的食物,此外每年这天,更需要身着白衣,头顶剃度来这里念经祭拜,当天依旧不能进食有盐的食物,直至自己离开人世。
![]() |
![]() |
![]() |
![]() |
那边青烟缕缕,这边算命祈福的人如常,老人们在这里休息聊天。即便河边每天如此,最终结果一样,但没有紧张惧怕,一切淡然,这的确是需要看淡的事,在这里人生为了幸福无关名利。
人出生和时候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紧紧地握着,似乎要把握住人生
但当离开的时候,却双手一摊,空空如也...
-------------------------------------------------------------------------------
原创摄影 / 文字:Lu's Studio & Bill Lu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