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树和藤井树
上周末又看了一遍《情书》,国内引进的配音版,胶片的声道出来的声音有点变形,气氛有点像小时候的电影院。
好片耐看,却不能常看。这样每一次看的感觉都很好,像一种恩赐。
原来小樽市感冒的藤井树在说谎,她描述自己初中时的心情,和电影中演员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她说,我对他没有印象,你要不提我都忘了他了,我和他始终没有说过几句话,他是个冷冰冰又爱恶作剧的人。这里面的情绪很耐人寻味。
《情书》这部电影的名字可能是我误解过,以为电影讲述的主要是两个女孩通信的故事,但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信怎么会叫情书呢?原来,真正的情书,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书里面,夹着的那个铅笔素描。怪不得我早先看的时候,老是觉得怪怪的,还有觉得这个故事也怪怪的,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情感到底是倾向于谁。现在明白了,是她的回忆,藤井树和藤井树的一个初恋的故事。
而那个赚人眼泪的簿子,是一个配角。你好吗,我很好。你身体好吗,我很好。缺席的男主人公,就像一个距离很远的人,她为他留了位置,等待他归来。但是,这份等待终是徒劳,没有人愚蠢到放弃真爱,而宁愿和一个不存在的人度过后半生。但是,怎么处理回忆呢?尤其是初恋的回忆?
《情书》用一人饰演两角的方式,完成了两种可能的叙事,这两种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在那一刻,簿子和藤井树(女)合为一体——簿子的身份是少年女藤井树的延续(藤井树的过去在男孩身上发生作用),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预示着藤井树的未来,如与邮递员)。而此刻的藤井树和簿子在一个时空内交汇,她们的过去和未来都变得明晰,而动人。(在此,谢谢导演的善良。同样在处理类似故事的《爱有天意》,比这个就稍差了一些,不过后者的风格更娱乐。)
初恋的故事是一个极其难写的,早年读过屠格涅夫的短篇《初恋》,这样一位大文豪的讲述也仅限在一个时间段的美好回忆,人物不具有时间的延展性,写得比较浅。而中国的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古诗言简意赅,又跨越时空,可是这等美学体悟,需要很多心境。今天的时代,古诗的古典美,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仅供少数人风雅。
经过一个世纪的叙事革新,《情书》的初恋就讲述得更加复杂和动人,也通过电影的方式让人更容易懂得这份美好。
好片耐看,却不能常看。这样每一次看的感觉都很好,像一种恩赐。
原来小樽市感冒的藤井树在说谎,她描述自己初中时的心情,和电影中演员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她说,我对他没有印象,你要不提我都忘了他了,我和他始终没有说过几句话,他是个冷冰冰又爱恶作剧的人。这里面的情绪很耐人寻味。
《情书》这部电影的名字可能是我误解过,以为电影讲述的主要是两个女孩通信的故事,但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信怎么会叫情书呢?原来,真正的情书,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书里面,夹着的那个铅笔素描。怪不得我早先看的时候,老是觉得怪怪的,还有觉得这个故事也怪怪的,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情感到底是倾向于谁。现在明白了,是她的回忆,藤井树和藤井树的一个初恋的故事。
而那个赚人眼泪的簿子,是一个配角。你好吗,我很好。你身体好吗,我很好。缺席的男主人公,就像一个距离很远的人,她为他留了位置,等待他归来。但是,这份等待终是徒劳,没有人愚蠢到放弃真爱,而宁愿和一个不存在的人度过后半生。但是,怎么处理回忆呢?尤其是初恋的回忆?
《情书》用一人饰演两角的方式,完成了两种可能的叙事,这两种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在那一刻,簿子和藤井树(女)合为一体——簿子的身份是少年女藤井树的延续(藤井树的过去在男孩身上发生作用),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预示着藤井树的未来,如与邮递员)。而此刻的藤井树和簿子在一个时空内交汇,她们的过去和未来都变得明晰,而动人。(在此,谢谢导演的善良。同样在处理类似故事的《爱有天意》,比这个就稍差了一些,不过后者的风格更娱乐。)
初恋的故事是一个极其难写的,早年读过屠格涅夫的短篇《初恋》,这样一位大文豪的讲述也仅限在一个时间段的美好回忆,人物不具有时间的延展性,写得比较浅。而中国的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古诗言简意赅,又跨越时空,可是这等美学体悟,需要很多心境。今天的时代,古诗的古典美,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仅供少数人风雅。
经过一个世纪的叙事革新,《情书》的初恋就讲述得更加复杂和动人,也通过电影的方式让人更容易懂得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