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父女
初三,那天下雨,爸爸来接我。他骑着我的自行车,载着我在后面,印象很深刻。因为那是记忆里唯一一次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
自行车是那种女式自行车,对于一个成年男性来说显得有点局促。我本来想说就走回去,他没有同意,说要载我。于是我就乖乖的坐下了。那时候雨已经快停了,校门口都是来来往往的家长和孩子,眼里都是花花绿绿的雨衣雨伞。
见到爸爸的时候很诧异,他很少来接我。有点意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家里没有人照顾我,他和妈妈从外面赶回来,决定送我去城里读书。刚开始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和就读的小学不过几分钟的路程,近得很。上下学很方便。后来,搬家,住到了城里,可是上学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来回坐公交需要半个小时。第一次,爸爸带着我坐公交,告诉我要怎么坐——上车的时候就要告诉售票阿姨自己在哪一站下车,临下车的时候又要提醒一遍阿姨。那时候的公交车还有售票阿姨呢,真是过去好久了呢。第二天,他就放我自己走了。我肯定是很紧张的,或许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吧,但到底还是一个人找到了学校。后来,便慢慢地习惯了,越来越熟练,上车,报站名,开车,看风景,报站名,下车,去上学。售票阿姨的位置是在汽车的下站门的后面,每次上车之后,我都会哼哧哼哧的挤到她身边,告诉她站名之后,就呆在她身边再也不动了,任凭别人怎么推挤,我都要和阿姨保持一米之内的距离。因为胆子实在是太小了,生怕阿姨听不到我的声音。
已经记不得阿姨的模样了,只记得她人很好。再后来,熟识之后,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只消我看她一眼,她便知了了。
庆幸的是,那时候认识了一些同搭车的小伙伴,使得我每天的公交之旅也不至于太寂寞。
那辆班车我只搭乘了一年不到,就又转学了,转到了城里的小学,离家又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坐过那辆车。过了几年,所有的车都实行无人售票,有滴滴刷一下就能自动付款的公交卡,有提前录制好的优美的女声播报站台,还有下站只需按一下红色按钮的装置。你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甚至不需要说一句话。这些改变一度让我非常感谢现代科技的发展,再也不用强迫自己说话了——那些在心里反复斟酌了好几遍,一开口又会突然卡壳的话。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依然记得那辆公车是8路车。后来流传过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姓黄,黄先生热爱历史,为纪念红军,给儿子取名为“军”。一天送儿子上课,见公交8路进站,于是冲儿子大喊:“黄军快跑,八路来了!每每看到这个笑话都会想起自己曾坐过半年多的8路车,庆幸老爸不姓黄,自己也不叫军。
售票阿姨和一起坐车的小伙伴也不知去了哪里,现在怎么样。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陪你一段时间,然后离去,剩下的路,要你自己走。不知在哪里看来的句子,老是念叨在脑海里,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真是对啊。
偶尔还是会怀念那个小小的勇敢的小女孩。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已经明白,不可能永远都活在爸爸的翅膀之下,总有一天是要自己飞的。
那天雨后,我坐在爸爸的车后,看着他慢悠悠的骑着我的那辆破自行车,样子有点滑稽。我有点难过,觉得路旁的行人都在看着他,希望他快点骑回家。可他依然是不紧不慢的样子,好像这条回家路要骑一辈子才能到。
多年以后,我无数次坐在他摩托车后面,吹着夏天带着温热气息的风,想起很多和爸爸在一起的无限往事,却很难想起他那次骑着单车载着我的情景。
所有美好的故事里,单车的主角都是潇洒的青年和美丽的姑娘。而在我的故事里,却是父亲和女儿。这样的搭配也挺好的,因为我是他上辈子的情人啊。
我很爱他,是的,没错。但是你要说我这辈子都离不开他了,并不会。等到他离去的那天,我知道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会哭的死去活来,天昏地暗,我会整天整天的不吃饭不睡觉不说话,我甚至有可能会得抑郁症。但是之后呢?我会好好活下去。因为他告诉我要坚强,要独立,要勇敢,要幸福。因为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要像他爱我一样爱自己的孩子。
《单车》里的一条评论:网上孝子千千万,可惜你爹不上网。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说现在的人太虚伪。后来仔细一想,并不十分赞同他。有些话真的只能在网上说,你写文章也好,发朋友圈也好,都说明你是真心的。难道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那些著名的作家诗人写了那么多歌颂爱情亲情友情的诗歌文章,出书,发表,你能说它们都是假的吗?不能吧。不论你的父母有没有看到,有些话,不必说,会懂得人自然会懂。
其实,父母要的也不是你每天对他说一句我爱你,我想你了。他们只是想偶尔看着你,即使你不说话,他们也心满意足了,然后继续放你飞,让你闯。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绝大多数的人都办不到,我也办不到。
好像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办到,真奇怪。
写着写着就想起老爹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啊,想念他的夏爸爸牌炒面了,唔嘛唔嘛,好吃!
自行车是那种女式自行车,对于一个成年男性来说显得有点局促。我本来想说就走回去,他没有同意,说要载我。于是我就乖乖的坐下了。那时候雨已经快停了,校门口都是来来往往的家长和孩子,眼里都是花花绿绿的雨衣雨伞。
见到爸爸的时候很诧异,他很少来接我。有点意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家里没有人照顾我,他和妈妈从外面赶回来,决定送我去城里读书。刚开始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和就读的小学不过几分钟的路程,近得很。上下学很方便。后来,搬家,住到了城里,可是上学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来回坐公交需要半个小时。第一次,爸爸带着我坐公交,告诉我要怎么坐——上车的时候就要告诉售票阿姨自己在哪一站下车,临下车的时候又要提醒一遍阿姨。那时候的公交车还有售票阿姨呢,真是过去好久了呢。第二天,他就放我自己走了。我肯定是很紧张的,或许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吧,但到底还是一个人找到了学校。后来,便慢慢地习惯了,越来越熟练,上车,报站名,开车,看风景,报站名,下车,去上学。售票阿姨的位置是在汽车的下站门的后面,每次上车之后,我都会哼哧哼哧的挤到她身边,告诉她站名之后,就呆在她身边再也不动了,任凭别人怎么推挤,我都要和阿姨保持一米之内的距离。因为胆子实在是太小了,生怕阿姨听不到我的声音。
已经记不得阿姨的模样了,只记得她人很好。再后来,熟识之后,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只消我看她一眼,她便知了了。
庆幸的是,那时候认识了一些同搭车的小伙伴,使得我每天的公交之旅也不至于太寂寞。
那辆班车我只搭乘了一年不到,就又转学了,转到了城里的小学,离家又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坐过那辆车。过了几年,所有的车都实行无人售票,有滴滴刷一下就能自动付款的公交卡,有提前录制好的优美的女声播报站台,还有下站只需按一下红色按钮的装置。你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甚至不需要说一句话。这些改变一度让我非常感谢现代科技的发展,再也不用强迫自己说话了——那些在心里反复斟酌了好几遍,一开口又会突然卡壳的话。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依然记得那辆公车是8路车。后来流传过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姓黄,黄先生热爱历史,为纪念红军,给儿子取名为“军”。一天送儿子上课,见公交8路进站,于是冲儿子大喊:“黄军快跑,八路来了!每每看到这个笑话都会想起自己曾坐过半年多的8路车,庆幸老爸不姓黄,自己也不叫军。
售票阿姨和一起坐车的小伙伴也不知去了哪里,现在怎么样。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陪你一段时间,然后离去,剩下的路,要你自己走。不知在哪里看来的句子,老是念叨在脑海里,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真是对啊。
偶尔还是会怀念那个小小的勇敢的小女孩。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已经明白,不可能永远都活在爸爸的翅膀之下,总有一天是要自己飞的。
那天雨后,我坐在爸爸的车后,看着他慢悠悠的骑着我的那辆破自行车,样子有点滑稽。我有点难过,觉得路旁的行人都在看着他,希望他快点骑回家。可他依然是不紧不慢的样子,好像这条回家路要骑一辈子才能到。
多年以后,我无数次坐在他摩托车后面,吹着夏天带着温热气息的风,想起很多和爸爸在一起的无限往事,却很难想起他那次骑着单车载着我的情景。
所有美好的故事里,单车的主角都是潇洒的青年和美丽的姑娘。而在我的故事里,却是父亲和女儿。这样的搭配也挺好的,因为我是他上辈子的情人啊。
我很爱他,是的,没错。但是你要说我这辈子都离不开他了,并不会。等到他离去的那天,我知道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会哭的死去活来,天昏地暗,我会整天整天的不吃饭不睡觉不说话,我甚至有可能会得抑郁症。但是之后呢?我会好好活下去。因为他告诉我要坚强,要独立,要勇敢,要幸福。因为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要像他爱我一样爱自己的孩子。
《单车》里的一条评论:网上孝子千千万,可惜你爹不上网。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说现在的人太虚伪。后来仔细一想,并不十分赞同他。有些话真的只能在网上说,你写文章也好,发朋友圈也好,都说明你是真心的。难道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那些著名的作家诗人写了那么多歌颂爱情亲情友情的诗歌文章,出书,发表,你能说它们都是假的吗?不能吧。不论你的父母有没有看到,有些话,不必说,会懂得人自然会懂。
其实,父母要的也不是你每天对他说一句我爱你,我想你了。他们只是想偶尔看着你,即使你不说话,他们也心满意足了,然后继续放你飞,让你闯。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绝大多数的人都办不到,我也办不到。
好像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办到,真奇怪。
写着写着就想起老爹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啊,想念他的夏爸爸牌炒面了,唔嘛唔嘛,好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