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之君逸臣劳
曾国藩曾说:“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特别崇尚道家养生思想,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他说的“君逸”就是养心,“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就是人要清心寡欲,胸怀宽广,注重“静”、“节欲”,通过精神修炼达到修养的目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追求心理的健康,并提出此为“静”的养生之道。
他说的“臣劳”就是人的身体四肢要经常锻炼,处于一定的劳累状态,才能筋骨常健,身体才能保持健康。这是“动”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认为,养生应“惩忿窒欲,少食多勤”。“惩忿”,即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知节啬也。他认为,体质强壮者就好像富人因戒奢侈而更加富有;体弱者如贫人,因节俭吝啬而能使自己逐步富裕起来。“节啬”并不是单指节制食、色二性,虽然他多次对家人强调“读书养我浩然之气”,但也认为读书也应有约束,不可太过。他在自己的家中悬挂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的堂匾,时刻提醒自己。
为能做到少恼怒,他提出“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他认为,大病在身之人可以支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志帅气,二是以静制动。人疲惫不振,是气弱。意志坚强的人,能根据气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聚神静气。如果早晨贪睡,则应勉强起床使自己兴奋起来;若百无聊赖,就应端坐以凝神。这就是“以志帅气’,之说。一个人久病虚怯,就会产生怕死的念头,魂梦皆不安静。就必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一切杂念铲除干净,自然有一种恬然意味。而平静之余,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身体会逐渐好转,这就是“以静制动”之法。不管是“以志帅气”,还是“以静制动”,指的都是精神调养,让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他说的“臣劳”就是人的身体四肢要经常锻炼,处于一定的劳累状态,才能筋骨常健,身体才能保持健康。这是“动”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认为,养生应“惩忿窒欲,少食多勤”。“惩忿”,即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知节啬也。他认为,体质强壮者就好像富人因戒奢侈而更加富有;体弱者如贫人,因节俭吝啬而能使自己逐步富裕起来。“节啬”并不是单指节制食、色二性,虽然他多次对家人强调“读书养我浩然之气”,但也认为读书也应有约束,不可太过。他在自己的家中悬挂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的堂匾,时刻提醒自己。
为能做到少恼怒,他提出“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他认为,大病在身之人可以支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志帅气,二是以静制动。人疲惫不振,是气弱。意志坚强的人,能根据气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聚神静气。如果早晨贪睡,则应勉强起床使自己兴奋起来;若百无聊赖,就应端坐以凝神。这就是“以志帅气’,之说。一个人久病虚怯,就会产生怕死的念头,魂梦皆不安静。就必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一切杂念铲除干净,自然有一种恬然意味。而平静之余,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身体会逐渐好转,这就是“以静制动”之法。不管是“以志帅气”,还是“以静制动”,指的都是精神调养,让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