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婆
小时候 最高兴的事情就是
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看噶婆了
噶婆大我一甲子 也属狗
噶婆家 在花垣和保靖交界的山村里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大家都叫她花溪
但他不是贵州的花溪 官方是叫花交村
全村的人基本都姓全
据说是当年避难至此处定居
小时候 从我家花垣县城去噶婆家要走好久
那条路 弯弯绕绕 跋山涉水
先走一段路 然后摆渡过河
然后一直傍着小溪 翻山越岭
直到来到噶婆住的这个小村落
单程就需要走上将近两个小时
但那时我和姐姐一听要去嘎婆家
都是止不住的兴奋
尤其春夏季节
春天沿路的桃花,
小溪两边遍地的蓝蝴蝶和各种草木
都让我们欣喜不断
夏天,还可以下到小溪里摸螃蟹,抓河虾,逮泥鳅
拿瓶子装着带回家
……
然后每次
还在顺着进家的石阶大呼小叫往上爬的时候
就能看到噶婆站在院子的篱笆旁 面带笑容
“崽,你们来了啊……”
……
继这漂亮的溪边小路因为修路通车没落荒废后
这样期盼亲切的身影今后也再也见不到了
也没有人如此亲切的叫我们崽了……
我跟姐姐小时候 噶婆都带过
老姐小时候就直接被“扔”到噶婆家待到一岁多才回到爸妈身边
听说爸妈来接的时候 叫我姐的名字
我姐只扭头看了一眼 就陌生的又背过身去了
惹得妈妈直掉眼泪
而我小时与噶婆的记忆
有几件事比较深刻
一个就是我额头的疤的由来
那时,我家还没搬到花垣
还住在桑植 贺龙的故乡 现在属于大庸
三岁左右吧,噶婆来带我
一回上街,噶婆给我买了两根甘蔗,
我一定坚持要自己拿……
结果拄着拄着 进商店没看到脚下门槛
自己绊倒摔在商店玻璃橱柜 破口出血
去医院缝针……
小小的我哭着还自认为委屈的耍无赖威胁噶婆
说:“我要告我爸……”
不晓得那时 噶婆什么心情……
不过大人似乎都当玩笑来不断提起
在他们的强化下
这一段被我至今还记得
然后就是小学
噶婆准备太多好吃的了
我吃杂了 不舒服
噶婆给我揉了一晚上的肚子
还有每次来嘎婆家,
噶婆都会让我们把她养鸡攒了很久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带回去
好多好多,
还有攒的板栗
……
知道我爸有糖尿病爱吃酸柚子
也会攒很多
孝敬她老人的钱
她也舍不得花 一层层包的好好的
转过来当压岁钱给我和姐姐
噶婆把她平时有的好的都给我们攒着
等我们来看她的时候 全拿出来给我们
……
有这样疼我们的噶婆 我们好有福气
现在想来以前回去看噶婆的次数真的太少了,太少了
这世上挂念我们爱我们的人又少了一个
我的妈妈跟噶婆关系很好
妈妈每次都会用背篓给噶婆背去很多吃穿用的东西
嘎公在我妈还没懂事的时候就走了
虽不是老大
妈妈从小就体恤着噶婆独自一人拉扯全家老小生活的艰辛
坚持分担家里的重担
长大后 虽然有舅舅跟噶婆一起住
但也夹杂着任何家里都有的家庭纷争
妈妈一直心疼噶婆 惦记着噶婆的衣食住行
亲力亲为
小时候我跟姐是一路玩近两个小时过去的
而妈妈却是一路负重
虽然每次都很累
还曾说过想起都有点害怕的话
但是出发时 东西还是止不住的一塞再塞
……
在北京,老家最让她牵挂的 也就是噶婆了
有人安慰说,往好处想,噶婆去世后,我妈就没牵挂了,就可以安心在北京了
可能理论是这样的
不过 牵挂的剥离和逝去 总是心痛的
父母是天,恩重如山
父母在与不在 在个人的情感上
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的老妈再也没人“罩”了
我要对她更好一点
明天我就能回到花垣 再去到噶婆家了
————2016.4.7 01:30 张家界
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看噶婆了
噶婆大我一甲子 也属狗
噶婆家 在花垣和保靖交界的山村里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大家都叫她花溪
但他不是贵州的花溪 官方是叫花交村
全村的人基本都姓全
据说是当年避难至此处定居
小时候 从我家花垣县城去噶婆家要走好久
那条路 弯弯绕绕 跋山涉水
先走一段路 然后摆渡过河
然后一直傍着小溪 翻山越岭
直到来到噶婆住的这个小村落
单程就需要走上将近两个小时
但那时我和姐姐一听要去嘎婆家
都是止不住的兴奋
尤其春夏季节
春天沿路的桃花,
小溪两边遍地的蓝蝴蝶和各种草木
都让我们欣喜不断
夏天,还可以下到小溪里摸螃蟹,抓河虾,逮泥鳅
拿瓶子装着带回家
……
然后每次
还在顺着进家的石阶大呼小叫往上爬的时候
就能看到噶婆站在院子的篱笆旁 面带笑容
“崽,你们来了啊……”
……
继这漂亮的溪边小路因为修路通车没落荒废后
这样期盼亲切的身影今后也再也见不到了
也没有人如此亲切的叫我们崽了……
![]() |
![]() |
![]() |
![]() |
我跟姐姐小时候 噶婆都带过
老姐小时候就直接被“扔”到噶婆家待到一岁多才回到爸妈身边
听说爸妈来接的时候 叫我姐的名字
我姐只扭头看了一眼 就陌生的又背过身去了
惹得妈妈直掉眼泪
而我小时与噶婆的记忆
有几件事比较深刻
一个就是我额头的疤的由来
那时,我家还没搬到花垣
还住在桑植 贺龙的故乡 现在属于大庸
三岁左右吧,噶婆来带我
一回上街,噶婆给我买了两根甘蔗,
我一定坚持要自己拿……
结果拄着拄着 进商店没看到脚下门槛
自己绊倒摔在商店玻璃橱柜 破口出血
去医院缝针……
小小的我哭着还自认为委屈的耍无赖威胁噶婆
说:“我要告我爸……”
不晓得那时 噶婆什么心情……
不过大人似乎都当玩笑来不断提起
在他们的强化下
这一段被我至今还记得
然后就是小学
噶婆准备太多好吃的了
我吃杂了 不舒服
噶婆给我揉了一晚上的肚子
还有每次来嘎婆家,
噶婆都会让我们把她养鸡攒了很久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带回去
好多好多,
还有攒的板栗
……
知道我爸有糖尿病爱吃酸柚子
也会攒很多
孝敬她老人的钱
她也舍不得花 一层层包的好好的
转过来当压岁钱给我和姐姐
噶婆把她平时有的好的都给我们攒着
等我们来看她的时候 全拿出来给我们
……
有这样疼我们的噶婆 我们好有福气
现在想来以前回去看噶婆的次数真的太少了,太少了
这世上挂念我们爱我们的人又少了一个
![]() |
我的妈妈跟噶婆关系很好
妈妈每次都会用背篓给噶婆背去很多吃穿用的东西
嘎公在我妈还没懂事的时候就走了
虽不是老大
妈妈从小就体恤着噶婆独自一人拉扯全家老小生活的艰辛
坚持分担家里的重担
长大后 虽然有舅舅跟噶婆一起住
但也夹杂着任何家里都有的家庭纷争
妈妈一直心疼噶婆 惦记着噶婆的衣食住行
亲力亲为
小时候我跟姐是一路玩近两个小时过去的
而妈妈却是一路负重
虽然每次都很累
还曾说过想起都有点害怕的话
但是出发时 东西还是止不住的一塞再塞
……
![]() |
在北京,老家最让她牵挂的 也就是噶婆了
有人安慰说,往好处想,噶婆去世后,我妈就没牵挂了,就可以安心在北京了
可能理论是这样的
不过 牵挂的剥离和逝去 总是心痛的
父母是天,恩重如山
父母在与不在 在个人的情感上
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的老妈再也没人“罩”了
我要对她更好一点
明天我就能回到花垣 再去到噶婆家了
————2016.4.7 01:30 张家界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