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7幸福课笔记06-营造积极的环境,习得积极的认知
延伸阅读
班杜拉(Bandura)的研究,如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可以习得的)
(推荐华师大翻译的《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和《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永恒的良药(timeless healing)
卡伦·莱维厅(Karen Reivich)-复原力因素(the resilience factor)
看视频请点击这里
1.营造积极的环境,给予自己正向的暗示
1)拥有所爱的人或环境的照片。
2)拥有令人愉悦的事物,如纪念品、花、艺术作品,tal带来了自己孩子的涂鸦
3)名人名言(前天在图书馆看到一句“技无大小,贵在能精”,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这道理也不是头一天知道的,但这正好可以解释我在职业发展上停滞不前的现状。我喜欢的太多了,会的太多了,但是我喜欢和擅长的各个方面不成体系,毫无关联,所以我没有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只是在画一个不断扩大的圈)
George Eliot“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工作,不见得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完成”
4)读你们手边最喜欢的书;听音乐,用心去听;看一场励志电影。(前天晚上看了fight club,终于看了)
2.两种机制
1)动力:如果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好,我就有了动力,动力起了作用。
2)一致性:我们对外界人事物有一种潜在的认知图示,当客观事实与我们的认知图示不匹配时,我们会感觉不协调,并想要使两者达到平衡。(类似于认知失调的概念)
3.提高一致性的方式
1)更新认知图示(改变认知)
2)忽略事实(忽略不符合认知的事实)
3)主动寻找支持信息(寻找支持认知的证据)
4)创造新的事实(改变客观事实)
(比如,之前我想转行做财务,但实际上我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我对财务一窍不通。在我想做财务的主观想法与缺乏财务知识和技能的失衡状态下,我可以这样做——1)我没有财务的专业背景,我不适合做财务;2)忽略一些不需要专业和职业背景的招聘信息;3)专注于那些对专业背景要求严格的招聘信息;4)制定严格的计划,每天坚持学习专业课程,利用业余时间考取相关证书,争取就业机会。很明显,在这个例子中,最后一种方式是最积极主动的。)
4.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就是失败经历最多的人。
5.(Seligman对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对失败的解释风格的研究——永久或暂时)例:我刚没有得到一份我梦寐以求的职业,这可能意味着“我将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或“这只是暂时的挫折”,让我们想想能从中学到什么,让我们想想我该怎么锁定自己的求职范围,并最终找到适合我的理想职位。
6.问题是有时你可能会犯错误,有时你真的相信某件事,并且相信这是一个现实的期望,而最后却没有成功。……这问题不大,因为即使我们没有成功,我们只是回到原来的位置(回到原来的幸福水平),然后继续努力。
7.几千年来成功的要素:乐观、激情(passion)和勤奋。
8.研究表明自尊与幸福感呈正相关。(注意:这里的自尊不是一般定义里的自尊,可能下节课会提到)提高自尊心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解决问题是指允许自己冒险,……承担失败的风险,处理、解决和直面问题,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假如你没试过演舞台剧,没试过在课上发言,去尝试一下。或者去一个很想去但是又有点不敢去的地方。因为那些处理问题的人,久而久之,(over time/시간이 지나면서)幸福水平的基准会逐渐上升。
9.解决问题能提高幸福水平的基准。self-perception theory(Daryl Bem)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我们以同一种方式判断他人和判断自己……当我们看到别人在解决问题,我们觉得这个人很勇敢;而当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们也觉得自己很勇敢,自我评价提高,自尊和幸福感也就提升了。
班杜拉(Bandura)的研究,如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可以习得的)
(推荐华师大翻译的《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和《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永恒的良药(timeless healing)
卡伦·莱维厅(Karen Reivich)-复原力因素(the resilience factor)
看视频请点击这里
1.营造积极的环境,给予自己正向的暗示
1)拥有所爱的人或环境的照片。
2)拥有令人愉悦的事物,如纪念品、花、艺术作品,tal带来了自己孩子的涂鸦
3)名人名言(前天在图书馆看到一句“技无大小,贵在能精”,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这道理也不是头一天知道的,但这正好可以解释我在职业发展上停滞不前的现状。我喜欢的太多了,会的太多了,但是我喜欢和擅长的各个方面不成体系,毫无关联,所以我没有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只是在画一个不断扩大的圈)
George Eliot“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工作,不见得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完成”
4)读你们手边最喜欢的书;听音乐,用心去听;看一场励志电影。(前天晚上看了fight club,终于看了)
2.两种机制
1)动力:如果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好,我就有了动力,动力起了作用。
2)一致性:我们对外界人事物有一种潜在的认知图示,当客观事实与我们的认知图示不匹配时,我们会感觉不协调,并想要使两者达到平衡。(类似于认知失调的概念)
3.提高一致性的方式
1)更新认知图示(改变认知)
2)忽略事实(忽略不符合认知的事实)
3)主动寻找支持信息(寻找支持认知的证据)
4)创造新的事实(改变客观事实)
(比如,之前我想转行做财务,但实际上我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我对财务一窍不通。在我想做财务的主观想法与缺乏财务知识和技能的失衡状态下,我可以这样做——1)我没有财务的专业背景,我不适合做财务;2)忽略一些不需要专业和职业背景的招聘信息;3)专注于那些对专业背景要求严格的招聘信息;4)制定严格的计划,每天坚持学习专业课程,利用业余时间考取相关证书,争取就业机会。很明显,在这个例子中,最后一种方式是最积极主动的。)
4.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就是失败经历最多的人。
5.(Seligman对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对失败的解释风格的研究——永久或暂时)例:我刚没有得到一份我梦寐以求的职业,这可能意味着“我将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或“这只是暂时的挫折”,让我们想想能从中学到什么,让我们想想我该怎么锁定自己的求职范围,并最终找到适合我的理想职位。
6.问题是有时你可能会犯错误,有时你真的相信某件事,并且相信这是一个现实的期望,而最后却没有成功。……这问题不大,因为即使我们没有成功,我们只是回到原来的位置(回到原来的幸福水平),然后继续努力。
7.几千年来成功的要素:乐观、激情(passion)和勤奋。
8.研究表明自尊与幸福感呈正相关。(注意:这里的自尊不是一般定义里的自尊,可能下节课会提到)提高自尊心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解决问题是指允许自己冒险,……承担失败的风险,处理、解决和直面问题,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假如你没试过演舞台剧,没试过在课上发言,去尝试一下。或者去一个很想去但是又有点不敢去的地方。因为那些处理问题的人,久而久之,(over time/시간이 지나면서)幸福水平的基准会逐渐上升。
9.解决问题能提高幸福水平的基准。self-perception theory(Daryl Bem)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我们以同一种方式判断他人和判断自己……当我们看到别人在解决问题,我们觉得这个人很勇敢;而当我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们也觉得自己很勇敢,自我评价提高,自尊和幸福感也就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