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动了我的金刚?
1。无裂不金刚
这句话大家估计也耳熟能详了,很多朋友买了金刚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holy shit 我的金刚怎么开裂了,然后就找到卖你金刚的那个人,就有了下边这样的一段对话:
“老板我在你这里买的金刚怎么开裂了”
“没事的,无裂不金刚”
这时候心里肯定会想,骗子,还想狡辩,但是还得绅士的问一句:
“啥意思啊?”
“所有的金刚都会出现裂的,不要担心”
这时候估计心里已经奔过了千万匹草泥马了。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他没有骗你,事实真是这样。只要金刚的裂不是出现在金刚的腰上就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树上下来的新籽往往非常完美,一点裂隙都没有,往往是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裂隙,这时候自己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一种truly sun the dog的即视感,那样的打击对于爱金刚的人来说绝对是非常沉重的。
由于小编是理工科背景,所以总是喜欢从相对学术的角度去深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还望不喜勿喷。
实际上,从树上刚下来的新籽就跟花季少女一般,还是比较水嫩的,里边水分含量还是比较高的,而随着大家的盘玩和时间流逝,金刚中的水分逐渐挥发流失,就跟人到中年皮肤缺水长皱纹一样,水分的流失使得金刚的密度变大,如同热胀冷缩一般,表面脱水比较严重,自然会由表面像内部收缩形成表面张力,使得金刚表面最薄弱的地方即孔道处出现了裂隙。
虽然有水分流失,但是它也不会无限的流失,毕竟外边有一层坚硬的保护层,所以这点裂是不会进一步发展使金刚四分五裂的,如果想要验证这一点观点,你不妨把一个有裂的金刚在水里泡几天,等它吸收够了水分,泡胀了,自然就没有裂了。
对于开裂的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还是一个字:刷!日积月累手上的油脂汗液以及一些碎屑自然会填补那些小沟渠的。玩藏式金刚的朋友可能很少会碰到金刚开裂的问题吧,藏式金刚横切两边孔道,使得两边变成了平面,这样一来,金刚就算脱水的话,再强的力也会在两个面上被分散掉了,所以很少会开裂。
2.金刚沉水
这是大家在买金刚的时候必然会听到的一个名词,这是商家用来描述金刚密度的一个的标准,但是实际上对大金刚而言,一般都会沉水,只有极少数的所谓的糠籽会漂浮在水面上。过水后金刚犹如刚出浴的美人一般,瞬间变得晶莹剔透,非常漂亮,几乎跟盘玩了很多年的金刚的颜色一般。但是晾干了,梦也就醒了,随之而来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也就是我们下边将要谈论的话题。
3.金刚返碱啦
假如你真的像上边那样,出于测试密度或清理的目的给你的金刚泡了个澡,等它干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个会让人很苦恼的现象,我的金刚怎么变成了白色的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行业内把它叫做金刚的返碱,但实际上它真的是很碱性物质吗?其实非也。横切金刚你就会发现金刚内部有很多树脂一样的东西,泡水后,内部的一部分物质会随着水渗出附着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覆盖层,很多人以为这是碳酸钠一样的物质,从而就出现了很多传闻说是用醋或者柠檬酸之类的酸性物质可以处理金刚的返碱,其实这并没有科学道理。然而一定量的白醋确实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清洗金刚的时候,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白醋,这里的主要原理并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而是我们生活常识中经常用到的在炖排骨的时候加点醋来入味和软化骨头的这一点。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怎么去应对这苍白的金刚呢?
三分盘七分靠刷!玩金刚你只需知道这一条万能定律就行了,别说话,只管拿着你的鬃毛刷使劲的刷就行。只要有了那两把刷子,这都不是事儿。同样的问题在你盘玩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也会出现,因为平时我们再刷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必然会有一些死角经常刷不到,不同的地方刷的力度和频率也不一样,就导致了金刚出现了色差,这时候也会出现所谓的白色返碱,同样的解决办法,所以不要慌。
这句话大家估计也耳熟能详了,很多朋友买了金刚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holy shit 我的金刚怎么开裂了,然后就找到卖你金刚的那个人,就有了下边这样的一段对话:
“老板我在你这里买的金刚怎么开裂了”
“没事的,无裂不金刚”
这时候心里肯定会想,骗子,还想狡辩,但是还得绅士的问一句:
“啥意思啊?”
“所有的金刚都会出现裂的,不要担心”
这时候估计心里已经奔过了千万匹草泥马了。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他没有骗你,事实真是这样。只要金刚的裂不是出现在金刚的腰上就行,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树上下来的新籽往往非常完美,一点裂隙都没有,往往是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裂隙,这时候自己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一种truly sun the dog的即视感,那样的打击对于爱金刚的人来说绝对是非常沉重的。
由于小编是理工科背景,所以总是喜欢从相对学术的角度去深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还望不喜勿喷。
实际上,从树上刚下来的新籽就跟花季少女一般,还是比较水嫩的,里边水分含量还是比较高的,而随着大家的盘玩和时间流逝,金刚中的水分逐渐挥发流失,就跟人到中年皮肤缺水长皱纹一样,水分的流失使得金刚的密度变大,如同热胀冷缩一般,表面脱水比较严重,自然会由表面像内部收缩形成表面张力,使得金刚表面最薄弱的地方即孔道处出现了裂隙。
虽然有水分流失,但是它也不会无限的流失,毕竟外边有一层坚硬的保护层,所以这点裂是不会进一步发展使金刚四分五裂的,如果想要验证这一点观点,你不妨把一个有裂的金刚在水里泡几天,等它吸收够了水分,泡胀了,自然就没有裂了。
对于开裂的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还是一个字:刷!日积月累手上的油脂汗液以及一些碎屑自然会填补那些小沟渠的。玩藏式金刚的朋友可能很少会碰到金刚开裂的问题吧,藏式金刚横切两边孔道,使得两边变成了平面,这样一来,金刚就算脱水的话,再强的力也会在两个面上被分散掉了,所以很少会开裂。
2.金刚沉水
这是大家在买金刚的时候必然会听到的一个名词,这是商家用来描述金刚密度的一个的标准,但是实际上对大金刚而言,一般都会沉水,只有极少数的所谓的糠籽会漂浮在水面上。过水后金刚犹如刚出浴的美人一般,瞬间变得晶莹剔透,非常漂亮,几乎跟盘玩了很多年的金刚的颜色一般。但是晾干了,梦也就醒了,随之而来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也就是我们下边将要谈论的话题。
3.金刚返碱啦
假如你真的像上边那样,出于测试密度或清理的目的给你的金刚泡了个澡,等它干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个会让人很苦恼的现象,我的金刚怎么变成了白色的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行业内把它叫做金刚的返碱,但实际上它真的是很碱性物质吗?其实非也。横切金刚你就会发现金刚内部有很多树脂一样的东西,泡水后,内部的一部分物质会随着水渗出附着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覆盖层,很多人以为这是碳酸钠一样的物质,从而就出现了很多传闻说是用醋或者柠檬酸之类的酸性物质可以处理金刚的返碱,其实这并没有科学道理。然而一定量的白醋确实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清洗金刚的时候,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白醋,这里的主要原理并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而是我们生活常识中经常用到的在炖排骨的时候加点醋来入味和软化骨头的这一点。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怎么去应对这苍白的金刚呢?
三分盘七分靠刷!玩金刚你只需知道这一条万能定律就行了,别说话,只管拿着你的鬃毛刷使劲的刷就行。只要有了那两把刷子,这都不是事儿。同样的问题在你盘玩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也会出现,因为平时我们再刷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必然会有一些死角经常刷不到,不同的地方刷的力度和频率也不一样,就导致了金刚出现了色差,这时候也会出现所谓的白色返碱,同样的解决办法,所以不要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