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美食地图连载00)来自明朝的吃货邀请函
![]() |
尊敬的__________先生/女士:
在了解到您是一名资深吃货后,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明朝美食之旅”,请务必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并提前做好穿越准备,祝您在明朝吃好喝好,胃口倍棒。
明朝吃货团
吃货朋友们,吃货朋友们,如果你们收到这样一封来自明朝的邀请函,先不要激动,在穿越之前请擦一擦口水,看看我整理的攻略,也许对这次的“明朝美食之旅”有很大帮助。
去明朝呢,首先要看时期,明朝一共276年,并不是您随便往哪个年代一穿,都有好吃好喝的。有的年代吃得太好,可能会坐牢杀头,有的年代吃得不好,又可能被人打破头。
所以我要说,您想在明朝当吃货,穿越也要讲究。
明朝的初期,上至宫廷下到民间,吃得都比较艰苦朴素。一方面是刚刚建国,打了那么多年仗,物质比较匮乏,没得吃。
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朱大哥要过饭,又当过和尚,从小就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很苦,对食物没有什么要求。
您说他以前穷,没得选,现在当皇帝了不一样了?
非常遗憾的告诉您,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胃口也没有反弹,吃的也只是家常菜,每顿还要来份豆腐,提醒自己不要奢侈。
皇帝吃得简朴,皇后也简朴,史书上说大脚马皇后亲自掌管宫内的饮食,坚决把好吃喝关。宫里一天只吃两顿,亲王、宾妃一天能领到的肉仅一斤,而且领了羊肉不能要牛肉,领了肉就不能要牛奶,也不管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
连皇家都这么抠门,其他人还想大吃大喝,您这不是跟皇帝过不去吗?
跟皇帝过不去,后果很严重。
在元朝末年,江南的富人就吃得很奢侈,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明朝初期。举个例子,江苏常熟有个叫虞宗蛮的土豪,每天要杀鹿吃,他住的弄堂后来叫“鹿皮弄”。又因为鹿血每天从水沟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连水沟都叫“勒血沟”。
您第一次去,听到这两个名字,说不定还以为走进屠宰场了呢。
遇到这样好吃的人怎么办?朱元璋手一挥:抄家!
这事说干就干,当时的大理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长,名叫熊概,就奉旨去了江南,把富豪们家统统抄了,叫你们胡吃海喝!
虞宗蛮就是其中之一,哎,吃鹿的人最后死在熊手上了。
![]() |
可是光这样蛮干也不行啊,总得有个规定吧?要不然我怎么知道什么是朴素,什么算奢侈?是要每顿也都吃豆腐吗?如果炖只老母鸡汤,要不要抄家?
嗯,您这个问题,人家老朱家也想过了,所以《礼制集要》新鲜出炉了。
《礼制集要》规定了各个等级大臣的用餐标准,连吃饭喝酒用的器皿都做了规定,比如公候和一品二品官员,酒注酒杯用金子的,其他碟啊盘啊只能用银,往后的官员逐次降级,用银、用铜、用瓷依次类推。
普通老百姓呢?用锡、用瓷、漆木,漆木还不能用红色和金色,也不能雕刻龙凤花纹,这可是皇家专属。
在这种等级制度下,大家都很老实,请客吃饭这种事最好不要办,办了也要尽量简单低调。如果您穿越过去正好碰上饭局,主人说不好意思啊,请往旁边挤一挤,我插个坐。您可别嫌寒酸,这说不定是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请客吃饭过呢。
明朝初期宴会,一般是一桌坐四个人,要是来的客人多,主人就坐在客人旁边,菜也就七八盘,酒是普通酒店沽来的散酒,只求吃饱,不求吃好。
那您要问了,都是这么不讲究吗?是的。就算是巨有钱的富豪,也只是家里有重大喜事,才会请客吃饭,也不张灯结彩,更不会请什么戏班,大家黑灯瞎火下悄无声息地吃完拉倒。
要是谁家宴会请歌舞班子来助兴,都能占据好几天的头条新闻。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不干了,明朝人都吃得这么简朴,又还管得严,那我们去干吗?是要忆苦思甜吗?
我们可是吃货!
哎,您别走啊,刚才说的是明朝前期,后期可是翻天覆地,好吃好喝的完全超出您的想象。嗯,您稍安勿躁,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晚明那些眼花缭乱、争奇斗异的饮食。
好了,如果您要穿越到明朝后期,那么恭喜您,山珍海味您敞开了吃,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只要胃够好,什么都吃的了。
您还有问题?哦,问明朝后期到底是什么时候?
这么说吧,明朝一共16个皇帝,前10个皇帝时期,大家还是严格遵守规定的,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不吃。等到了第11个,嘉靖皇帝,明朝过了也有一百多年,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人有钱赚,再天天吃糠咽菜的也说不去了。
所以您要穿越,一定记住要穿到嘉靖皇帝以后。
到了嘉靖皇帝以后,就吃得好了吗?确定没骗人?
嗯,举个简单例子,原来朱元璋每顿要吃的豆腐,现在宫里还在吃,但是做豆腐已经不用大豆,改用鸟脑髓了。想想看,一顿饭吃掉千只鸟脑髓,吓人不吓人?服不服?
上行下效,现在社会风气彻底变了。
原来是主人客人挤在一张桌子吃饭,现在客人必须有专桌(不是专座),一人一席,最多两人一席。
宴会用的金酒器,请名匠按照古代式样打造,象牙筷子、玉酒杯、犀牛角杯习以为常。
吃的不光是本地的土菜,而是千方百计收罗各地的美食,南方的牡蛎,北方的熊掌,东海的鳆鱼,西域的马奶,山珍海味无所不有。
《金瓶梅》您看过没?
为什么您脑袋摇得这么快?
哦,连听都没听过?呵呵。
![]() |
不知道不要紧,简单介绍下,这是一本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食谱,可以说是明朝民间饮食的百科全书,除了描写各种吃喝宴会,尤其对明朝的“商务菜”和“江湖菜”介绍的特别详细,全书里光主食、菜肴、点心和干鲜水果就有两三百种,酒和茶也各有二十多种。
比如《金瓶梅》里有一回写西门大官人家吃午饭,先上四碟菜果,再来四碟下酒菜,泰州鸭蛋、辽东金虾、油炸烧骨、干蒸劈晒鸡,然后是下饭菜,滤蒸烧鸭、水晶膀蹄、白炸猪肉、炮炒腰子、柳蒸糟鲥鱼,用小金菊花杯喝荷花酒……
等等,等等!
有位先生突然想起来了,西门大官人不是跟那个潘金莲吗?好像两个人有点什么,我记得后来被武松杀了啊,那不是在宋朝吗?
对,故事说的是宋朝,但关于里面的食物、饮食礼节、流行的玩法还是明朝的,也一直被学者当成研究明朝风俗的资料。我读书多,我真没有骗你。
这《金瓶梅》还只是介绍了民间的吃喝,如果加上宫廷饮食、王公贵人的饮食、士大夫的饮食,还有当时各种饮食学著作中的介绍,什么《易牙遗意》、《老饕集》、《饮食绅言》、《酒史》、《茶疏》……,保准您穿越过去不想回来了。
总之,前面压抑了一百多年,到现在井喷式爆发了,全国上下齐心合力大吃特吃,饮食内容更丰富,烹饪技法也更完善,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和其他地方菜应有尽有,煎、炒、蒸、煮、烤、炖、卤、腌、煲,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还要必须说一句,我们中国菜的基本风格,就是从那个时候确立的。
以上是对明朝饮食的简单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我们接下来慢慢聊。
什么?您已经不想再听了,现在就要穿过去?
好嘞,那就不耽误您时间了。最后再唠叨一句,到了明朝,我们每一站都会安排不同的地陪导游,全程陪着您吃喝玩乐一条龙。
祝您“明朝美食之旅”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