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驿站|女留学生遇袭被抢遭毁容 留学安全不容忽视
前几天,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两名女留学生遇袭,身体多处受到严重伤害。留学生在海外的安全是学生和家长都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是留学生在出国前应该学习的第一节课。我们搜集了近期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对留学生在国外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给出了警示和建议。
April
08
安全问题是留学生的头等大事,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提前做好功课,提高防范意识,才是保证我们远离危险的基础。我们在去到陌生的环境里时,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
人身财产安全
案例:3月22日晚,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的两名中国女学生遭遇了六名青少年的袭击和抢劫。受害学生在描述中提到,施暴者们对她们拳打脚踢,并拉扯她们的头发将她们拽倒在地,最后抢走了她们的手机和随身背包。两名女留学生受伤严重,其中一名遭毁容。
通过众多类似的新闻报道不难看出,犯罪分子之所以会盯上这些留学生受害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为了让犯罪事件远离自己,留学生应该清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应避免做。
留学生首先要了解所在国家的社会制度,尊重它国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按照所在国家的行为准则行事。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从口出,或者祸从行出。
留学生要尽量选择在白天出门,尽量避免独自行走在僻静的小巷或人少的街区——人少僻静的地方往往无人施救,也是犯罪分子藏匿的好地点。在一些节日或者活动日时远离闹市区和娱乐场所也是有必要的,在大型活动举行时发生的犯罪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有些中国留学生喜欢向他人展现自己父母的社会地位或是财富,从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但往往就是这种炫富招摇的行为引来不法分子的惦记。所以,不要和朋友甚至陌生人谈论家境,信息的相互传递及造谣也都会引起安全隐患。
此外,要牢记留学所在国家的报警电话和求助电话,在感觉身边存在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求助。
交友安全
案例:3月23日,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邵童被害一案开庭受审。据邵童男友李向南供述,他因感情问题与邵童发生争执,遂掐住她的脖子使其窒息死亡。事发之后,李向南将邵童的尸体装入行李箱并藏于汽车后备箱内。
留学生出国后常常会感觉孤独,而这种孤独的情绪就会带来交友的需求。不论留学哪个国家,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与人为善,但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谨记“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应该谨慎考察,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手机聊天软件等方式交友时更要提高警惕。如果遇到异性朋友追求,应该明确表明态度,不要因为给对方错觉或处理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住宿安全
案例: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就读的留学生小李住在位于旧金山和奥克兰之间的人工岛——金银岛,尽管治安状况令人担忧,但由于新兴社区租金便宜,小李还是选择了住在这里。结果就在毕业前不久,小李遭遇了入室抢劫,共损失财产近5000美金。
留学生初到陌生国家,住宿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留学生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学生公寓,这类房子相对安全。选择校外租房时,留学生不应单一考虑住宿的费用,一定要考虑住宿区域的治安,尽量避免选择一些贫民区、闹市区、娱乐场所这类高犯罪率的区域——这些地方人员复杂,治安相对混乱,并且容易遇到酗酒或其它暴力事件。如有租房打算,可以提前咨询学长或是中国学生会相关人员。切忌不要轻信一些网络广告或者中介,这类租房方式有可能涉及虚假信息,小则引起经济损失,重则引来不法分子,留学生要保持警惕之心。
日常居家问题也应得到留学生的更多关注,不论是与他人合租还是自己住,都应关好窗、锁好门。如遇维修人员要求进入屋内,或是遇到陌生人敲门,应先了解清楚对方情况后再开门。
信息安全
案例:中国侨网2月4日报道,美国巴沙迪那市一间私立高中读书的林同学日常消费都使用的是中国信用卡,以方便父母在国内还款。但其父母突然收到4笔近8000元的还款提示,林同学才得知信用卡被盗刷。
留学生在国外上学多使用国内银行的信用卡或办理当地的银行卡以便生活之需,由于信用卡通常没有支付密码,很容易被有心人盯上而进行恶意消费。留学生应切记避免在一些小店铺或偏僻地区使用信用卡,银行卡过期日、卡背面的安全支付码等信息都要保密。如不慎泄露信息或丢失银行卡,应尽早办理挂失手续,把损失降至最低。
除了银行卡的信息,诸如护照信息、国外的社会安全号、相关网络密码等也都要保管好,以免不法分子盗用身份信息进行犯罪。
交通安全
案例:3月28日,一辆福特SUV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发生意外,车上六名学生受伤,其中一名中国女留学生被撞出车外,急救无效不幸身亡。
国外一些国家的道路监控设备少,因此有些留学生为了体验速度所带来的快感而忽视了驾驶安全。在陌生的地方开车切记“慢”字当先,因为对路况的不了解,反应速度会受到影响,故应系好安全带,按照国外的驾车规则和习惯谨慎驾驶。而城市的环境相对复杂,除了小心慢行外,开车门和停车后都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应尽量避免乘坐过晚的车次。如果迫不得已,应避免选择乘客稀少的车厢,尽量不要把自己置于求救无援的处境中。如果搭乘计程车,可将车号记下发给家人或者朋友。骑自行车或过马路都应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切勿存在侥幸心理而造成交通伤害。
心理安全
案例:2016年1月,一名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因不堪面对种种压力,选择跳进冰冷的密西根湖,结束了28岁的年轻生命。
留学生在国外都面临着不少压力,语言障碍、经济支出等都会导致焦虑的发生,一些承受能力低的学生会选择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进行发泄。其实学业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和教授探讨而解惑,生活上的苦恼也可以通过和朋友交流而得到开导和帮助。留学生要尽量克服浮躁不安的心态,为压力找个出路,不要让心理上的问题影响了学业和生活。
另外,不论是从留学开销还是孩子未来在国外发展的选择,家长都不应该给予过多的干涉和施压。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内心的交流,提供正确的人生引导方向。
希望留学生们能从以上案例中学到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在国外时要时刻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让亲朋好友放心。
PS:duang~duang~duang~4月7日新版留留学即将上线,内容更丰富,汇聚更多同路人;快来下载,呼朋引伴,享受更多福利和专属礼品
注:本文非留留学原创,系网络转载文章,该文章非用于盈利目的,但如涉及版权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的文章,请告知,我们将做署名或删除处理,谢谢。
April
08
安全问题是留学生的头等大事,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提前做好功课,提高防范意识,才是保证我们远离危险的基础。我们在去到陌生的环境里时,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
人身财产安全
案例:3月22日晚,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的两名中国女学生遭遇了六名青少年的袭击和抢劫。受害学生在描述中提到,施暴者们对她们拳打脚踢,并拉扯她们的头发将她们拽倒在地,最后抢走了她们的手机和随身背包。两名女留学生受伤严重,其中一名遭毁容。
通过众多类似的新闻报道不难看出,犯罪分子之所以会盯上这些留学生受害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为了让犯罪事件远离自己,留学生应该清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应避免做。
留学生首先要了解所在国家的社会制度,尊重它国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按照所在国家的行为准则行事。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从口出,或者祸从行出。
留学生要尽量选择在白天出门,尽量避免独自行走在僻静的小巷或人少的街区——人少僻静的地方往往无人施救,也是犯罪分子藏匿的好地点。在一些节日或者活动日时远离闹市区和娱乐场所也是有必要的,在大型活动举行时发生的犯罪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有些中国留学生喜欢向他人展现自己父母的社会地位或是财富,从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但往往就是这种炫富招摇的行为引来不法分子的惦记。所以,不要和朋友甚至陌生人谈论家境,信息的相互传递及造谣也都会引起安全隐患。
此外,要牢记留学所在国家的报警电话和求助电话,在感觉身边存在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求助。
![]() |
交友安全
案例:3月23日,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邵童被害一案开庭受审。据邵童男友李向南供述,他因感情问题与邵童发生争执,遂掐住她的脖子使其窒息死亡。事发之后,李向南将邵童的尸体装入行李箱并藏于汽车后备箱内。
留学生出国后常常会感觉孤独,而这种孤独的情绪就会带来交友的需求。不论留学哪个国家,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与人为善,但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谨记“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应该谨慎考察,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手机聊天软件等方式交友时更要提高警惕。如果遇到异性朋友追求,应该明确表明态度,不要因为给对方错觉或处理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
住宿安全
案例: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就读的留学生小李住在位于旧金山和奥克兰之间的人工岛——金银岛,尽管治安状况令人担忧,但由于新兴社区租金便宜,小李还是选择了住在这里。结果就在毕业前不久,小李遭遇了入室抢劫,共损失财产近5000美金。
留学生初到陌生国家,住宿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留学生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学生公寓,这类房子相对安全。选择校外租房时,留学生不应单一考虑住宿的费用,一定要考虑住宿区域的治安,尽量避免选择一些贫民区、闹市区、娱乐场所这类高犯罪率的区域——这些地方人员复杂,治安相对混乱,并且容易遇到酗酒或其它暴力事件。如有租房打算,可以提前咨询学长或是中国学生会相关人员。切忌不要轻信一些网络广告或者中介,这类租房方式有可能涉及虚假信息,小则引起经济损失,重则引来不法分子,留学生要保持警惕之心。
日常居家问题也应得到留学生的更多关注,不论是与他人合租还是自己住,都应关好窗、锁好门。如遇维修人员要求进入屋内,或是遇到陌生人敲门,应先了解清楚对方情况后再开门。
![]() |
信息安全
案例:中国侨网2月4日报道,美国巴沙迪那市一间私立高中读书的林同学日常消费都使用的是中国信用卡,以方便父母在国内还款。但其父母突然收到4笔近8000元的还款提示,林同学才得知信用卡被盗刷。
留学生在国外上学多使用国内银行的信用卡或办理当地的银行卡以便生活之需,由于信用卡通常没有支付密码,很容易被有心人盯上而进行恶意消费。留学生应切记避免在一些小店铺或偏僻地区使用信用卡,银行卡过期日、卡背面的安全支付码等信息都要保密。如不慎泄露信息或丢失银行卡,应尽早办理挂失手续,把损失降至最低。
除了银行卡的信息,诸如护照信息、国外的社会安全号、相关网络密码等也都要保管好,以免不法分子盗用身份信息进行犯罪。
![]() |
交通安全
案例:3月28日,一辆福特SUV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谷发生意外,车上六名学生受伤,其中一名中国女留学生被撞出车外,急救无效不幸身亡。
国外一些国家的道路监控设备少,因此有些留学生为了体验速度所带来的快感而忽视了驾驶安全。在陌生的地方开车切记“慢”字当先,因为对路况的不了解,反应速度会受到影响,故应系好安全带,按照国外的驾车规则和习惯谨慎驾驶。而城市的环境相对复杂,除了小心慢行外,开车门和停车后都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应尽量避免乘坐过晚的车次。如果迫不得已,应避免选择乘客稀少的车厢,尽量不要把自己置于求救无援的处境中。如果搭乘计程车,可将车号记下发给家人或者朋友。骑自行车或过马路都应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切勿存在侥幸心理而造成交通伤害。
![]() |
心理安全
案例:2016年1月,一名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因不堪面对种种压力,选择跳进冰冷的密西根湖,结束了28岁的年轻生命。
留学生在国外都面临着不少压力,语言障碍、经济支出等都会导致焦虑的发生,一些承受能力低的学生会选择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进行发泄。其实学业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和教授探讨而解惑,生活上的苦恼也可以通过和朋友交流而得到开导和帮助。留学生要尽量克服浮躁不安的心态,为压力找个出路,不要让心理上的问题影响了学业和生活。
另外,不论是从留学开销还是孩子未来在国外发展的选择,家长都不应该给予过多的干涉和施压。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内心的交流,提供正确的人生引导方向。
![]() |
希望留学生们能从以上案例中学到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在国外时要时刻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让亲朋好友放心。
PS:duang~duang~duang~4月7日新版留留学即将上线,内容更丰富,汇聚更多同路人;快来下载,呼朋引伴,享受更多福利和专属礼品
注:本文非留留学原创,系网络转载文章,该文章非用于盈利目的,但如涉及版权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的文章,请告知,我们将做署名或删除处理,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