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阳朔徒步 (一)
昨夜雷暴雨,声音震天,大雨如注,心里就觉得不妙。果然一早接到通知,因为水流过大,遇龙河封航,没法漂流了。既来之,则安之,所以我们临时改遇龙河徒步。 阳朔的出租车不多,据说一共就48辆,我们幸运的找了个靠谱的出租车师傅,包车一天300元。送我们去各个点。师傅性格沉稳,很爱侃,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尽管看上去年龄很轻,但他说他儿子20岁,已经在南宁上大学了。他先带我们去了拟漂流的起点金龙桥,我们上桥看了会儿风景。


西街夜生活丰富,加上因昨夜大雨,此刻车辆行人稀少,远处山巅云雾缭绕,近处水流滚滚,真是人在画中游,虽不能坐竹筏游河,但河上清净无人,从岸上欣赏,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有失有得罢了。 看完金龙桥,上车,开往遇龙桥。遇龙桥号称是广西最早的单孔石拱桥,桥栏绿苔森森,桥头古树参天,浓荫蔽日。 桥头大树下,石板平台湿气氤氲,落叶满地,别有一番情趣,树下几朵艳红的蔷薇独自开放,在一片森森的绿色中,简直令人惊艳。






徒步路线可以从遇龙桥开始,师傅说替我们省力,坐车带我们走了一段。车在茂密的橘林和桂花林中穿行,正是柑橘花开的时候,香气逼人,树上竟然还挂着无数黄灿灿的小金桔,看上去很诱人。师傅在一个路口把我们放下来,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徒步之旅。


我们的第一段徒步可以概括为“乡野之旅”,从遇龙桥下游的一个小村沿遇龙河西岸的村村通公路走至大石寨村,全程大约6-7公里,共一个半小时。 没走多久就看到一段堤坝,因为涨水,此次所见到的所有的水流都是黄色的湍急水流,有人在水边洗衣。为了保护环境,当地不允许发展工业,尤其是化工业,所以污染是比较小的,但因此也使得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从村落里处处可见的破败房子,甚至几十年前的泥土老宅就可见一斑。




但沿途景色真是优美,就是那句最俗的说法:人在画中游,连绵的小山秀气柔美,满眼新绿,处处皆清爽可喜,洁净可爱,鼻端呼吸着清新的柑橘花香,加上恰恰好的温度和微湿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




道路时不时回到河道边,提醒我们还是有遗憾的,如果是在雨量相对少的九十月份,遇龙河的水是清澈见底的,那时青山绿水,山川倒影,交相辉映,想必是会让人屏住呼吸的美。 田里不时出现的大片菜籽地提醒我们,若是再往前两周,油菜花满谷铺开,又将是另一种动人心魄。自然的神奇就在于此,以大地为画布,万物为原料,看似随心所欲间布局出种种意外和惊喜。 在路边遇见用山上留下的溪水洗衣的农妇,和遇龙河水不同,山间泉水清澈见底。当地农民也都颇为友善,拍照和打招呼他们都会热烈回应,或微笑或招手,甚至还会招呼你上家坐坐,颇为淳朴。时不时可以从农舍旁的小径穿到河边看山看水,住在这里的人们估计并不会觉得这景色有多美吧……

青山环绕中这栋黄泥小屋是一所已经荒废的小学,随着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村级学校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这所曾经的小学里有人正在生火做饭,炊烟袅袅,柴火饭的香味在路上就能闻到,大家都开始深情回忆起小时候锅巴米饭和各种乡土野味的滋味。





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已经很少能见到这样的黄泥砖屋了,但在我们这一路所见却很多。有废弃的,也有不少仍在使用的,在门头红色的彩纸和门侧的春联映衬下,显露出一抹生活气息。 最幸福的是鸭子,体态肥硕、羽毛光滑,一群群摇摆着大屁股,在湿漉漉的春天嘎嘎欢唱。还有萌萌的小鸭子,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走了一段村级公路,就拐上了村里的土路,因昨夜大雨,小路上积水颇多,有一段甚至无从下脚,只能下到路边的果园,穿园而过。 一路伴着清秀的小山、春日空旷的原野而行,菜花刚过,秧苗未插,正是最野性的状态,徒步的味道比漂流又多了一份随性,内心满足而欢快。







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抬眼竟然就已经到了第一段徒步之旅的终点站大石寨村。穿过桥,对岸就是旧县码头了,本来这里应该是漂流的终点,我们把水路换成了陆路,也一点也不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