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再长,也只剩下了孤独 -《忠犬八公的故事》
曾经在天涯看了一帖子,话题是推荐看了之后流泪到崩溃的电影。其中很多人推荐了《忠犬八公的故事》。
嗯,看标题就能猜出个大概了,对不对?肯定是讲一只狗和一个人的故事,狗和人的感情很好,然后一定是主人出了什么事,狗为了保护主人不惜牺牲生命吧?
所以对某些喜欢自作聪明的观众来说,电影取名是讲究技巧的,最好不要刚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就像上学的时候,有部电影叫做《妈妈再爱我一次》,号称要带着手帕进电影院才行,看了不感动得流泪的,就是反人类,以至于你不真的掉点泪好像就是情感发育不全,铁石心肠人神共愤似的。一旦有了心理暗示,说是逆反也好,说是偷懒也好,总归不会那么投入了,仿佛是在走流程做验证,所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带着那么一点点的挑衅心态的,有那么感人吗?我看未必吧?我倒要看看这个催泪的电影能不能把我虐哭?
电影的开始,就抚平了我的那点小纠结小叛逆。因为它真的在很心平气和地讲一个英国老帅哥的平淡生活。背景是在安静美丽的郊外小镇,英俊儒雅的教授有一个幸福的小家,有大大院落的小别墅,里面住着美丽优雅深爱他的妻子,善良可爱的女儿。教授自己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早上固定地吃一份糖两份奶的早餐,下午5点准时下班回家。小镇上的邻居们都很友好,看到狗狗粘着他,列车员主动询问要不要晚点发车,每天上班时,卖热狗的老人热情地按照他一贯的要求准备好,熟悉的好友满脸笑意地说中他想收养小狗的心里话。。。不仅如此,教授的生活中,还锦上添花地有了可爱的小八,他给它捉虱子,给它做全身按摩,跟着他在草地上摸爬滚打,一起经历臭鼬的袭击,搜索知识了解它的天性,不勉强它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捡球),小狗则对他无比依恋,每天快到5点时准时跑到火车站接他回家,撒娇嬉闹一番后一起其乐融融地回家。。。
看得心里特安宁,特舒服。教授和小八的生活,就是外国版的岁月静好啊。
同往常一样,早上教授和小八依依不舍地告别去上班,却在讲课时突然发病,当场死亡。小八在车站没有等到教授回来。一直等到天黑,教授的女婿开车接它回家。
小八之后每天都去等,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它依然每天都去。
后来教授的女儿把它带到新住处,它不辞而别,自己找到了车站,趴在那里等着。
它一直在那里。
从白天等到黑夜,从春天等到冬天,哪怕烈日暴雨,哪怕狂风大雪。
车站外面的那棵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车站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车站还是那个车站,卖早餐的邻居依然每天都在那里卖早餐。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可怜的小八,一点点变瘦,一点点变老,眼神一点点黯淡下去。。。
我终于和那些推荐这部电影的人们一样,哭成了狗。。。
天啊,幸亏我的泪腺是正常的,让我得以发泄,不然我的心要碎成粉末。。。
这一刻,我仿佛就是小八,而教授,是我的某个已故的至亲。
为什么这只傻乎乎的狗能让人引起如此深刻共鸣?
我想首先是因为太突然,毫无心理准备。所有的美好,戛然而止,无可挽回。回想起我看《甄嬛传》时的两次泪奔,一次是流朱为了给甄嬛争取就医的机会,把脖子往侍卫的刀锋下撞,当场毙命,一个活泼泼俏生生水灵灵忠心耿耿的小丫头就此香消玉损。一次是眉庄难产去世,前一刻还在说着要去帮姐妹救场,生完孩子后,就永远走了。突如其来的天人永隔,永远是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
其次是因为曾经的日子太过温馨,太过深入人心,太让人不忍遗忘。那样的信任、依赖和喜爱,原本就是世间最可遇而不可求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旦体验过那样的幸福和温暖,那个曾经的陪伴成了无可替代,其他的便都成了将就,余生再长,便只剩下了孤独。
最后是因为沉默和专注的力量,让悲痛更加无以复加。
小八无法像人类一样,向关心他的人倾述哀伤,时过境迁后,能抚平伤痛,寻找新的快乐和精神寄托。
小八没有亲人,教授是它唯一的亲人。对于教授的家人,失去了老伴,还有女儿女婿,失去了父亲,还有丈夫,自己的儿女。人类懂得人死不能复生,生活还要继续。这只认死理的傻狗,却只能以它自己的方式坚持最初的那一份温暖,直到老死。
它一直在车站守候,教授的妻子十年后在车站门口看到又老又瘦又脏的小八,说“可怜的小八,十年了,你还在等,我能陪你一起等下一趟吗?”小八虚弱地垂下眼睛,静静地趴着。
愿小八和教授在天堂里好梦再续。
个人微信公众号:lazysunshine2016
嗯,看标题就能猜出个大概了,对不对?肯定是讲一只狗和一个人的故事,狗和人的感情很好,然后一定是主人出了什么事,狗为了保护主人不惜牺牲生命吧?
所以对某些喜欢自作聪明的观众来说,电影取名是讲究技巧的,最好不要刚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就像上学的时候,有部电影叫做《妈妈再爱我一次》,号称要带着手帕进电影院才行,看了不感动得流泪的,就是反人类,以至于你不真的掉点泪好像就是情感发育不全,铁石心肠人神共愤似的。一旦有了心理暗示,说是逆反也好,说是偷懒也好,总归不会那么投入了,仿佛是在走流程做验证,所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带着那么一点点的挑衅心态的,有那么感人吗?我看未必吧?我倒要看看这个催泪的电影能不能把我虐哭?
电影的开始,就抚平了我的那点小纠结小叛逆。因为它真的在很心平气和地讲一个英国老帅哥的平淡生活。背景是在安静美丽的郊外小镇,英俊儒雅的教授有一个幸福的小家,有大大院落的小别墅,里面住着美丽优雅深爱他的妻子,善良可爱的女儿。教授自己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早上固定地吃一份糖两份奶的早餐,下午5点准时下班回家。小镇上的邻居们都很友好,看到狗狗粘着他,列车员主动询问要不要晚点发车,每天上班时,卖热狗的老人热情地按照他一贯的要求准备好,熟悉的好友满脸笑意地说中他想收养小狗的心里话。。。不仅如此,教授的生活中,还锦上添花地有了可爱的小八,他给它捉虱子,给它做全身按摩,跟着他在草地上摸爬滚打,一起经历臭鼬的袭击,搜索知识了解它的天性,不勉强它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捡球),小狗则对他无比依恋,每天快到5点时准时跑到火车站接他回家,撒娇嬉闹一番后一起其乐融融地回家。。。
看得心里特安宁,特舒服。教授和小八的生活,就是外国版的岁月静好啊。
同往常一样,早上教授和小八依依不舍地告别去上班,却在讲课时突然发病,当场死亡。小八在车站没有等到教授回来。一直等到天黑,教授的女婿开车接它回家。
小八之后每天都去等,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它依然每天都去。
后来教授的女儿把它带到新住处,它不辞而别,自己找到了车站,趴在那里等着。
它一直在那里。
从白天等到黑夜,从春天等到冬天,哪怕烈日暴雨,哪怕狂风大雪。
车站外面的那棵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车站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车站还是那个车站,卖早餐的邻居依然每天都在那里卖早餐。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可怜的小八,一点点变瘦,一点点变老,眼神一点点黯淡下去。。。
我终于和那些推荐这部电影的人们一样,哭成了狗。。。
天啊,幸亏我的泪腺是正常的,让我得以发泄,不然我的心要碎成粉末。。。
这一刻,我仿佛就是小八,而教授,是我的某个已故的至亲。
为什么这只傻乎乎的狗能让人引起如此深刻共鸣?
我想首先是因为太突然,毫无心理准备。所有的美好,戛然而止,无可挽回。回想起我看《甄嬛传》时的两次泪奔,一次是流朱为了给甄嬛争取就医的机会,把脖子往侍卫的刀锋下撞,当场毙命,一个活泼泼俏生生水灵灵忠心耿耿的小丫头就此香消玉损。一次是眉庄难产去世,前一刻还在说着要去帮姐妹救场,生完孩子后,就永远走了。突如其来的天人永隔,永远是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
其次是因为曾经的日子太过温馨,太过深入人心,太让人不忍遗忘。那样的信任、依赖和喜爱,原本就是世间最可遇而不可求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旦体验过那样的幸福和温暖,那个曾经的陪伴成了无可替代,其他的便都成了将就,余生再长,便只剩下了孤独。
最后是因为沉默和专注的力量,让悲痛更加无以复加。
小八无法像人类一样,向关心他的人倾述哀伤,时过境迁后,能抚平伤痛,寻找新的快乐和精神寄托。
小八没有亲人,教授是它唯一的亲人。对于教授的家人,失去了老伴,还有女儿女婿,失去了父亲,还有丈夫,自己的儿女。人类懂得人死不能复生,生活还要继续。这只认死理的傻狗,却只能以它自己的方式坚持最初的那一份温暖,直到老死。
它一直在车站守候,教授的妻子十年后在车站门口看到又老又瘦又脏的小八,说“可怜的小八,十年了,你还在等,我能陪你一起等下一趟吗?”小八虚弱地垂下眼睛,静静地趴着。
愿小八和教授在天堂里好梦再续。
个人微信公众号:lazysunshine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