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和思辨
辩论和思辨同样对生活具有相当的作用,可以启发我们去进一步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事的本来面目。真理越辩越明,就道出辩论的目的。但是,事实上,在真正辩论的时候真理并不会随着辩论的更深更进一步开展而逐渐呼之欲出,相反的结果往往是辩论双方会固守在自己的立场而不愿做出进一步思考或者说是妥协而结束。
是什么阻碍我们对真理或者说对事实真相的进一步探讨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辩论的含义,辩论就是指辩论双方对于某个具有争辩性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一方会指出另一方观点中存在的错误,最后达到对争论事实达到同一个观点。这个定义明显属于比较理想化的情况,事实情况是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对事实有相同的观点,而且某方胜利而某方失败告终。真实的情况我们往往会发现辩论是为了争出胜负而非为了就某件事得到真正统一的观点。关于这个结论我将试图做出证明或者说是解释。假设人都是自私的。通常情况下,辩论分两类,第一类是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另一类则是和自身重要利益相关的。然后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的区别,假如辩论是不涉及自身利益的,那么辩论的目的就视辩论者的情况而定。如果辩论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真正的真理而是为了辩论结果而来。那么在辩论的过程中,他就会为这一目的采取行动,对于别人的言辞,最重要的不是看其是否很符合客观事实,而且是否存在逻辑或者说语言漏洞。当然面对别人错误的观点时,这有利于向事实真相靠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事情并没有真正的真理,站在不同的立场本来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更多的情况是对胜利的渴求。第二种情况就是为自身相关重要利益的辩论,既然涉及到自身的相关利益,这些利益除了是在物质上属于自己之外。还有就是它们代表了提出这个观点的人的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辩论就变成,一方是为自己的价值观所辩论,而另一方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对于价值观来说,由于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然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非常正确至少在大多数时候是绝对正确的,这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最好准则。大多数情况是不允许受到挑战的。如果双方都是为价值观而战,那么肯定没有人能妥协,都只是相互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且会变得比较情绪化,因为个人的价值观受到挑战。这个时候相互之间很难用理性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最终只会变成各自维护自己价值话的说法。所以辩论的局限性会被完全地激发出来。
思辨显然避免了这个问题,自己的价值观会受到外界的挑战。同时对于思考者来说,也可以更加理性和从容地来思考这些问题,即便价值观受到冲击,也只是个人的事,没有人横加指责,这会让个人的自卫意识减弱从而真正地来思考某些东西。但是个人思考容易受到个人经历和教育等的局限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立场只能选择一个,所以很难从多个立场来思考问题。这里所说的立场可以认为和平时所说的角度相同,但是角度更单纯,而个人立场更复杂会受很多当面的影响。
虽然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但是我认为一个聪明的人和成熟的人。首先会进行个人的思辨,找到自己的真正的立场,和自己真正的价值取向。然后再和别人去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外界的刺激对自己的价值观加以修改。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贸然去过多的关注别人的说法,为了获得所谓真正的真理或者说最有利的观点,你最终只会让自己丧失判断的标准。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无论哪个立场对你来说都是对的,同时每个立场对你来说好像又都是错的。可见,屁股决定位置,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什么阻碍我们对真理或者说对事实真相的进一步探讨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辩论的含义,辩论就是指辩论双方对于某个具有争辩性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一方会指出另一方观点中存在的错误,最后达到对争论事实达到同一个观点。这个定义明显属于比较理想化的情况,事实情况是最后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对事实有相同的观点,而且某方胜利而某方失败告终。真实的情况我们往往会发现辩论是为了争出胜负而非为了就某件事得到真正统一的观点。关于这个结论我将试图做出证明或者说是解释。假设人都是自私的。通常情况下,辩论分两类,第一类是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另一类则是和自身重要利益相关的。然后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的区别,假如辩论是不涉及自身利益的,那么辩论的目的就视辩论者的情况而定。如果辩论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真正的真理而是为了辩论结果而来。那么在辩论的过程中,他就会为这一目的采取行动,对于别人的言辞,最重要的不是看其是否很符合客观事实,而且是否存在逻辑或者说语言漏洞。当然面对别人错误的观点时,这有利于向事实真相靠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事情并没有真正的真理,站在不同的立场本来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更多的情况是对胜利的渴求。第二种情况就是为自身相关重要利益的辩论,既然涉及到自身的相关利益,这些利益除了是在物质上属于自己之外。还有就是它们代表了提出这个观点的人的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辩论就变成,一方是为自己的价值观所辩论,而另一方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对于价值观来说,由于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然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非常正确至少在大多数时候是绝对正确的,这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最好准则。大多数情况是不允许受到挑战的。如果双方都是为价值观而战,那么肯定没有人能妥协,都只是相互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且会变得比较情绪化,因为个人的价值观受到挑战。这个时候相互之间很难用理性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最终只会变成各自维护自己价值话的说法。所以辩论的局限性会被完全地激发出来。
思辨显然避免了这个问题,自己的价值观会受到外界的挑战。同时对于思考者来说,也可以更加理性和从容地来思考这些问题,即便价值观受到冲击,也只是个人的事,没有人横加指责,这会让个人的自卫意识减弱从而真正地来思考某些东西。但是个人思考容易受到个人经历和教育等的局限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立场只能选择一个,所以很难从多个立场来思考问题。这里所说的立场可以认为和平时所说的角度相同,但是角度更单纯,而个人立场更复杂会受很多当面的影响。
虽然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但是我认为一个聪明的人和成熟的人。首先会进行个人的思辨,找到自己的真正的立场,和自己真正的价值取向。然后再和别人去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外界的刺激对自己的价值观加以修改。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贸然去过多的关注别人的说法,为了获得所谓真正的真理或者说最有利的观点,你最终只会让自己丧失判断的标准。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无论哪个立场对你来说都是对的,同时每个立场对你来说好像又都是错的。可见,屁股决定位置,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