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读后随记
周国强/译
“生活,您瞧,它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美好,也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糟糕。”
雅娜的一生让我感到悲凉,她的一生从嫁给朱连开始转变,她一心幻想着爱情是“他们只凭着柔情的力量便能轻而易举地深入彼此最隐秘的内心”,可惜,她的幻想和期待在遇见朱连之后全都化为灰烬。朱连在和雅娜订立婚约之前都与女佣萝莎丽有染,可想而知在婚后雅娜的婚姻生活多么凄凉孤寂,正因不能在婚姻获得爱与被爱,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保尔身上,三个老人对保尔的过度溺爱就如现在被宠坏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满足小孩的要求,把小孩培养成一个只会索取的人,这又酿成了一个悲剧,保尔的多次索钱致使男爵不得不变卖庄园,最终在男爵死去之后雅娜又不得不为了自己生存而变卖掉一直生活的杨树堡。一生的悲剧与不幸都是慢慢酿成的,由雅娜开始的半主动半被动的接受(和朱连的婚约)到后来的主动抉择(无限宠爱她的儿子保尔)。结尾作者还是给了她一个希望,她的孙女儿,一个新的生命……
雅娜的生活是让人压抑的,或者是那个生活环境和周围的贵族氛围让雅娜不能够有更广阔的眼光,她不知道自己可以有选择的权利,而且环境使然纵使有那个机会她也不会让自己改变,舍弃安逸的生活去努力干活。唯一让我觉得希望尚在的是萝莎丽,她勤奋努力,实实在在。女佣的一生改变从她慈悲的主人开始,可能男爵给她寻来所谓的丈夫只是为了钱,但那个庄稼人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老实人,好好打理自己的庄园,懂得理财与会计,同时让萝莎丽也具备一定管理庄园和财产的一些知识,她的儿子在父母勤勤恳恳的榜样下也健康成长,能脚踏实地生活。萝莎丽是个温暖的女佣,知恩图报,在雅娜潦倒的时候,她陪在雅娜身边,并让自己的儿子也来帮助自己曾经服侍过的主人,不至于让雅娜老去的后半生更加悲惨。萝莎丽是整本书中唯一的正能量,让我在末尾不至于太过唏嘘。
看完这本书,会想到其实雅娜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比如像萝莎丽那样学会家庭理财或者学着适当做自己可以做的活,或许她不会活在自怨自艾与对儿子的溺爱之中。不过一切脱离当时环境的揣测都是枉然,在当时的贵族放下自己的“尊贵”身份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比死亡更让它们觉得害怕。即使是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做出质的改变也是困难重重的一个过程,必先冲破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式,过自己不习惯的生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从舒适区到学习区的转变,也并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读完有种“出生在现代社会真是太好了”的感觉,有一双能够以身作则的父母,还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之前一段时间“知识无用”满天飞,知识是否有用并不能单单用金钱多寡来衡量,更应是自己是否拥有快乐和幸福生活的能力来决定,在低谷时是否能看清自己的形势而顺势而行,在山顶时是否能自我肯定并作为鼓励而继续前行……
知识的力量就是让一个人能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和勇气。
“生活,您瞧,它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美好,也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糟糕。”
雅娜的一生让我感到悲凉,她的一生从嫁给朱连开始转变,她一心幻想着爱情是“他们只凭着柔情的力量便能轻而易举地深入彼此最隐秘的内心”,可惜,她的幻想和期待在遇见朱连之后全都化为灰烬。朱连在和雅娜订立婚约之前都与女佣萝莎丽有染,可想而知在婚后雅娜的婚姻生活多么凄凉孤寂,正因不能在婚姻获得爱与被爱,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保尔身上,三个老人对保尔的过度溺爱就如现在被宠坏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满足小孩的要求,把小孩培养成一个只会索取的人,这又酿成了一个悲剧,保尔的多次索钱致使男爵不得不变卖庄园,最终在男爵死去之后雅娜又不得不为了自己生存而变卖掉一直生活的杨树堡。一生的悲剧与不幸都是慢慢酿成的,由雅娜开始的半主动半被动的接受(和朱连的婚约)到后来的主动抉择(无限宠爱她的儿子保尔)。结尾作者还是给了她一个希望,她的孙女儿,一个新的生命……
雅娜的生活是让人压抑的,或者是那个生活环境和周围的贵族氛围让雅娜不能够有更广阔的眼光,她不知道自己可以有选择的权利,而且环境使然纵使有那个机会她也不会让自己改变,舍弃安逸的生活去努力干活。唯一让我觉得希望尚在的是萝莎丽,她勤奋努力,实实在在。女佣的一生改变从她慈悲的主人开始,可能男爵给她寻来所谓的丈夫只是为了钱,但那个庄稼人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老实人,好好打理自己的庄园,懂得理财与会计,同时让萝莎丽也具备一定管理庄园和财产的一些知识,她的儿子在父母勤勤恳恳的榜样下也健康成长,能脚踏实地生活。萝莎丽是个温暖的女佣,知恩图报,在雅娜潦倒的时候,她陪在雅娜身边,并让自己的儿子也来帮助自己曾经服侍过的主人,不至于让雅娜老去的后半生更加悲惨。萝莎丽是整本书中唯一的正能量,让我在末尾不至于太过唏嘘。
看完这本书,会想到其实雅娜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比如像萝莎丽那样学会家庭理财或者学着适当做自己可以做的活,或许她不会活在自怨自艾与对儿子的溺爱之中。不过一切脱离当时环境的揣测都是枉然,在当时的贵族放下自己的“尊贵”身份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比死亡更让它们觉得害怕。即使是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做出质的改变也是困难重重的一个过程,必先冲破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式,过自己不习惯的生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从舒适区到学习区的转变,也并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读完有种“出生在现代社会真是太好了”的感觉,有一双能够以身作则的父母,还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之前一段时间“知识无用”满天飞,知识是否有用并不能单单用金钱多寡来衡量,更应是自己是否拥有快乐和幸福生活的能力来决定,在低谷时是否能看清自己的形势而顺势而行,在山顶时是否能自我肯定并作为鼓励而继续前行……
知识的力量就是让一个人能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和勇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