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提林问题与雅典帝国的基础之辩
必要的背景知识:
1.密提林是商务版的翻译,徐松岩版翻译为 米提列涅,英文Mytilene,Mytilene位于爱琴海东部的岛上
2.密提林是位于列斯堡的一个城邦,列斯堡在此前作为独立城邦(比如拥有独立海军)加入提洛同盟,列斯堡、萨摩斯、开俄斯三个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提洛同盟保持有自主权的城邦。提洛同盟后来逐渐演变为雅典帝国,雅典对列斯堡周边城邦的镇压让列斯堡产生了恐惧,惧怕雅典也会那样对待他们,同时因为斯巴达人的介入,密提林人试图叛变,但因为各种原因叛变计划泄漏,遭到雅典军队的镇压,对于如何处置密提林人需要雅典公民大会的表决。
3.密提林问题讨论之前,雅典发生了大瘟疫,加上同时间参与的对其他城的围攻战花费,雅典的国库其实非常紧张
==雅典为何如此愤怒==
第一个问题是 雅典人为何单单对密提林人的叛乱如此愤怒,甚至于想要考虑处决全部密提林人。纵观提洛同盟(后发展为雅典帝国)历史看,有很多的城邦都反叛过雅典人,很多城邦并未遭到过如此严厉处决,比如雅典对拜占庭的处置。修昔底德对这个问题有一段很重要的提示:
【雅典人认为,米提列涅并没有像其他盟邦一样,被当做帝国的附属国,而它竟然暴动了;最令雅典人愤恨的是伯罗奔尼撒的舰队竟敢渡海来伊奥尼亚支持暴动,这一事实表明这次暴动是经过长期策划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本,vol.3 ,36
通过修昔底德我们可以分析出如下几个方面愤怒的原因:
第一,密提林不是独自叛变,其叛变勾结到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势力。而在雅典人看来雅典帝国内部可能允许一部分城邦在某些过错下叛乱,但无法接受因为伯罗奔尼撒人参与的密谋叛变;
第二,密提林的叛变是有计划的密谋,而不是被逼无奈;
第三,雅典人对密提林人之前是有过比较好待遇的,不是作为帝国的附属国,感觉密提林人没有珍惜这种恩惠。
还有一个重要的大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雅典在瘟疫和战争的双重摧残下,民众心态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处于一种容易被触怒的状态,在此之前雅典人曾经将愤怒发泄到执政官伯利克里身上(曾一度罢免其将军职位,并处以罚款,按照修昔底德的记录)
==克里昂和狄奥多图斯辩论的共识==
克里昂和狄奥多图斯 争论分歧之外,我们首先要看到他们最重要的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很可能被初读此段辩论时所遮蔽了,这个共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雅典作为雅典帝国的僭主,以雅典帝国的利益作为首要判断标准,狄奥多图斯说【克里昂的主要论点之一就是说:把他们处死,对于我们将来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防止其他城邦暴动;我也和他一样,是关心将来的利益的,但是我的意见和他相反】vol.3,44;
第二,完全依靠人力的决断来裁决密提林问题,而不诉诸占卜师或求神谕;
第三,他们都试图劝说公民大会的众人冷静地思考局势,努力排除情感和情绪的影响,狄奥多图斯说【我和克里昂一样,不希望你们受这些情绪影响】vol.3,48;
第四:他们都认为有些东西构成了雅典帝国的基础,比如必要的武力和盟国的税贡收入。
==民主城邦是否可以管理帝国?==
克里昂在发言当中明确提出了一个 民主政体的雅典 无法胜任 帝国领袖的判断,克里昂说
【过去我常常认为民主制是无法管理帝国的,现在我看到你们对米列提涅问题想法的改变,使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vol.3 ,36
这个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被后世的历史印证,即便是密提林问题上雅典人做出了不错的选择,避免了坏事发生,但实际上也很侥幸 ,差一点狄奥多图斯的建议就不被通过。参考修昔底德的记录
【这两个彼此尖锐对立的建议就这样被提出来了。雅典人在情感上虽有一些变化,但现在还是着手进行表决。举手表决时,双方的票数几乎是相等的,尽管狄奥多图斯的建议得以通过】vol.3 ,49,而在后来 西西里远征和阿吉纽西战役(Battle of Arginusae)雅典的民主政体下都犯了极为愚蠢的战略指挥问题。
==克里昂的直白==
雅典对帝国的僭主统治/专制统治。在克里昂这里其实我们看到了比狄奥多图斯发言更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在雅典大瘟疫和战争交错当中,雅典人已经掀起了比较普遍的对帝国基础开始动摇的恐惧,克里昂这种脾气秉性的政客发言所以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克里昂发言当中有三四个观点全部围绕在帝国的统治问题上,第一点克里昂说他很担心民主制的雅典无法管理雅典帝国,因为民主会被表象所欺骗或妇人之仁而导致政策容易反复;第二点克里昂说帝国政策的频繁变动会导致国家毁灭(实际上就是帝国的基础被动摇);第三点他又非常直白地提醒雅典人,雅典帝国建立的真正基础并不是他们的仁慈宽心,而是他们靠武力取得的优势【你们完全忘记了,你们的帝国是一种对臣民的专制统治,你们的臣民尽是些心怀不满的谋反者;他们服从你们的基础,不是你们的自杀性的让步,也不是他们对你们的忠顺,而是你们靠武力所取得的优势】vol.3,37;第四点他又叮嘱雅典人帝国行事有三个致命的弱点【同情怜悯、感情用事、宽大为怀】,他认为这几点实际上都与维护帝国的基础相反。
==帝国基础何在?==
相对来说,狄奥多图斯同样参与讨论帝国基础的问题,不过狄奥多图斯似乎谈的并不系统,层次关系也没那么强——但他的很多观点明确地在针对克里昂的观点。对于最重要的帝国统治基础方面,狄奥多图斯实际上批评了克里昂对帝国基础的判断,尽管如此他们两个人在这两条问题上的认识保持一致——帝国重要的两个基础是武力和贡税,但是他力图抓住克里昂言辞中存在的可能矛盾——克里昂尽管认识到列斯堡这样盟邦的贡税收入是帝国基础,但是采用暴力处决所有密提林(米列提捏)人实际上会削弱城邦的经济收入。而在另一个帝国的管理问题上,狄奥多图斯跟克里昂有根本的不同,克里昂诉诸于武力和惩罚基础上的震慑,而狄奥多图斯则强调对自由人的管理不能以此为法,要有良好的管理,以监管预防为上,【我们安全的基础不在于法律的恐怖,而在于良好的管理……对待自由人的正当方法应当是,不是在他们叛离之后施以严重的惩罚,而是应当在他们叛离之前严密监视,使他们连叛离的念头都不会产生;如果我们不得不使用武力的话,也应当尽可能少的人承担其罪责】vol.3,46
本文为kiki读书讨论组线上讨论后整理
1.密提林是商务版的翻译,徐松岩版翻译为 米提列涅,英文Mytilene,Mytilene位于爱琴海东部的岛上
2.密提林是位于列斯堡的一个城邦,列斯堡在此前作为独立城邦(比如拥有独立海军)加入提洛同盟,列斯堡、萨摩斯、开俄斯三个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提洛同盟保持有自主权的城邦。提洛同盟后来逐渐演变为雅典帝国,雅典对列斯堡周边城邦的镇压让列斯堡产生了恐惧,惧怕雅典也会那样对待他们,同时因为斯巴达人的介入,密提林人试图叛变,但因为各种原因叛变计划泄漏,遭到雅典军队的镇压,对于如何处置密提林人需要雅典公民大会的表决。
3.密提林问题讨论之前,雅典发生了大瘟疫,加上同时间参与的对其他城的围攻战花费,雅典的国库其实非常紧张
==雅典为何如此愤怒==
第一个问题是 雅典人为何单单对密提林人的叛乱如此愤怒,甚至于想要考虑处决全部密提林人。纵观提洛同盟(后发展为雅典帝国)历史看,有很多的城邦都反叛过雅典人,很多城邦并未遭到过如此严厉处决,比如雅典对拜占庭的处置。修昔底德对这个问题有一段很重要的提示:
【雅典人认为,米提列涅并没有像其他盟邦一样,被当做帝国的附属国,而它竟然暴动了;最令雅典人愤恨的是伯罗奔尼撒的舰队竟敢渡海来伊奥尼亚支持暴动,这一事实表明这次暴动是经过长期策划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本,vol.3 ,36
通过修昔底德我们可以分析出如下几个方面愤怒的原因:
第一,密提林不是独自叛变,其叛变勾结到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势力。而在雅典人看来雅典帝国内部可能允许一部分城邦在某些过错下叛乱,但无法接受因为伯罗奔尼撒人参与的密谋叛变;
第二,密提林的叛变是有计划的密谋,而不是被逼无奈;
第三,雅典人对密提林人之前是有过比较好待遇的,不是作为帝国的附属国,感觉密提林人没有珍惜这种恩惠。
还有一个重要的大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雅典在瘟疫和战争的双重摧残下,民众心态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处于一种容易被触怒的状态,在此之前雅典人曾经将愤怒发泄到执政官伯利克里身上(曾一度罢免其将军职位,并处以罚款,按照修昔底德的记录)
==克里昂和狄奥多图斯辩论的共识==
克里昂和狄奥多图斯 争论分歧之外,我们首先要看到他们最重要的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很可能被初读此段辩论时所遮蔽了,这个共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雅典作为雅典帝国的僭主,以雅典帝国的利益作为首要判断标准,狄奥多图斯说【克里昂的主要论点之一就是说:把他们处死,对于我们将来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防止其他城邦暴动;我也和他一样,是关心将来的利益的,但是我的意见和他相反】vol.3,44;
第二,完全依靠人力的决断来裁决密提林问题,而不诉诸占卜师或求神谕;
第三,他们都试图劝说公民大会的众人冷静地思考局势,努力排除情感和情绪的影响,狄奥多图斯说【我和克里昂一样,不希望你们受这些情绪影响】vol.3,48;
第四:他们都认为有些东西构成了雅典帝国的基础,比如必要的武力和盟国的税贡收入。
==民主城邦是否可以管理帝国?==
克里昂在发言当中明确提出了一个 民主政体的雅典 无法胜任 帝国领袖的判断,克里昂说
【过去我常常认为民主制是无法管理帝国的,现在我看到你们对米列提涅问题想法的改变,使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vol.3 ,36
这个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被后世的历史印证,即便是密提林问题上雅典人做出了不错的选择,避免了坏事发生,但实际上也很侥幸 ,差一点狄奥多图斯的建议就不被通过。参考修昔底德的记录
【这两个彼此尖锐对立的建议就这样被提出来了。雅典人在情感上虽有一些变化,但现在还是着手进行表决。举手表决时,双方的票数几乎是相等的,尽管狄奥多图斯的建议得以通过】vol.3 ,49,而在后来 西西里远征和阿吉纽西战役(Battle of Arginusae)雅典的民主政体下都犯了极为愚蠢的战略指挥问题。
==克里昂的直白==
雅典对帝国的僭主统治/专制统治。在克里昂这里其实我们看到了比狄奥多图斯发言更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在雅典大瘟疫和战争交错当中,雅典人已经掀起了比较普遍的对帝国基础开始动摇的恐惧,克里昂这种脾气秉性的政客发言所以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克里昂发言当中有三四个观点全部围绕在帝国的统治问题上,第一点克里昂说他很担心民主制的雅典无法管理雅典帝国,因为民主会被表象所欺骗或妇人之仁而导致政策容易反复;第二点克里昂说帝国政策的频繁变动会导致国家毁灭(实际上就是帝国的基础被动摇);第三点他又非常直白地提醒雅典人,雅典帝国建立的真正基础并不是他们的仁慈宽心,而是他们靠武力取得的优势【你们完全忘记了,你们的帝国是一种对臣民的专制统治,你们的臣民尽是些心怀不满的谋反者;他们服从你们的基础,不是你们的自杀性的让步,也不是他们对你们的忠顺,而是你们靠武力所取得的优势】vol.3,37;第四点他又叮嘱雅典人帝国行事有三个致命的弱点【同情怜悯、感情用事、宽大为怀】,他认为这几点实际上都与维护帝国的基础相反。
==帝国基础何在?==
相对来说,狄奥多图斯同样参与讨论帝国基础的问题,不过狄奥多图斯似乎谈的并不系统,层次关系也没那么强——但他的很多观点明确地在针对克里昂的观点。对于最重要的帝国统治基础方面,狄奥多图斯实际上批评了克里昂对帝国基础的判断,尽管如此他们两个人在这两条问题上的认识保持一致——帝国重要的两个基础是武力和贡税,但是他力图抓住克里昂言辞中存在的可能矛盾——克里昂尽管认识到列斯堡这样盟邦的贡税收入是帝国基础,但是采用暴力处决所有密提林(米列提捏)人实际上会削弱城邦的经济收入。而在另一个帝国的管理问题上,狄奥多图斯跟克里昂有根本的不同,克里昂诉诸于武力和惩罚基础上的震慑,而狄奥多图斯则强调对自由人的管理不能以此为法,要有良好的管理,以监管预防为上,【我们安全的基础不在于法律的恐怖,而在于良好的管理……对待自由人的正当方法应当是,不是在他们叛离之后施以严重的惩罚,而是应当在他们叛离之前严密监视,使他们连叛离的念头都不会产生;如果我们不得不使用武力的话,也应当尽可能少的人承担其罪责】vol.3,46
本文为kiki读书讨论组线上讨论后整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