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瓢——一曲异乡人的高歌
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踏死而来,乘死而去。我们都曾渴望过主宰脚下的土地,在这上面尽情绽放自己的人生。然而,对于命运的女神分配给我们的这一块栖息地,每个人,都终归是一个过客,逃不出这异乡人的身份。我们曾以为要在这土地上天荒地老,然后命运不过一霎,最终,都要走向死无葬身之地。正如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杜元潮,一如他的名字,在潮水中趴伏在棺材板上飘向油麻地,最终躺在棺材中随着潮水离开油麻地。杜元潮用尽一生心力,在油麻地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以为那是永恒。最终却在驱赶老鹰的路上一跌而死。命运的归途,却不是他曾经的热烈追求。当小说最初杜元潮的漆黑油亮的棺材,带着一团一团洁白的鸽子护法,在滚滚潮水中出现在油麻地百姓的视线中,出现在小说章节最初读者的眼中时。如此离奇的出场方式深深震撼了我,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试图去寻找这个故事结局,去寻找棺材最终的下落。然后,当我读完小说,才发现,小说的开场正是故事的结局主人命运的终结。至少,是杜元潮这个人物从无始劫以来这一次轮回的结局。棺材下落不明,正如我们我明自己生将何往,死将何所向。在动荡的命运面前,每个人都将是客死他乡的异乡人。或许,我们都心系杜元潮的棺材想象他终将去往何方,正如我们都曾思考自己最后归宿。
在多年以前,一个历史系的同学博士期间读贯了本专业的书籍后,开始大量的翻阅文学作品。某一天,他愤愤不已又带轻视地跟我说:“你们的文学作品尽是些床帏之事,尽写一些床帏之事来吸引读者。”当时年少气盛,立即反唇相讥:“你们历史尽是些阴谋诡计,读史真是让人阴暗!”当然,文史并不如此,他们带着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丁火之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心。我和此同学的争论,不过是可笑的意气之争。然而多年后读了《天瓢》,我却再次地想起了这句话,此时的我,脑袋里掠过了《金瓶梅》中露骨的性爱描写,《红楼梦》中隐晦的床底之事,《废都》里贾平凹那省略了千字的情事,《兄弟》中一开场便是偷看女厕所的人性压抑,《失乐园》中以性事展开的爱情,《百年孤独》中无爱的繁殖,《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那一段又一段的情爱猎奇,《族长的秋天》中将军和他成群的妾侍们牲畜一般的交配,甚至还有大学时代看了删减版后的《色戒》,对于情节断裂的疑惑,无数作品中的床帏之事如沼泽堂中的气泡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发酵咕噜了出来。不管是出于明代初露的书商萌芽对于读者市场的考虑,还是作者对于情节的需要,抑或是为了故意抓人眼球的肆意描写,似乎情爱的确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性的力量比作力比多,认为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来自力比多。因此,事业有成的男人大多身边桃色围绕,亦是喜欢追逐女色,想来,这就是力比多旺盛地缘故。而文学作品,正是生活的一种艺术总结,性爱,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想要表达人生,这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力。只是,在这里,因着意识形态的某方面畸形,性成了隐晦不可说,然而压抑的人性却无处释放。于是,人们一听到读金瓶梅之类便窃窃私语,捂嘴掩笑,从而埋没了很多作品真正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于是,性事便成了某些作者和书商媒体招徕顾客的手段,尽管描写粗陋不堪,然而,在这对于性事讳莫如深的国度,这个,成了某些人借此成名标新立异的最佳手段。很多人忘记了文学的尊贵之处,以为认得几个字便是可以指点江山。社会中弥漫的速食主义,狂欢态度,正是缺乏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庄重之感。
在《天瓢》这部小说中,无数的雨为杜元潮和邱子东的一生拉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帘幕,组成了他们斗争的一生。而性,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力比多。在油麻地这块土地上,在潮湿的雨水中,到处弥漫着生灵们蠢蠢欲动的渴望。雌雄萤火虫之间,母牛和公牛之间,因其牲畜的天然无知,自由地在油麻地这块土地上释放着自己的欲望。而人类,也是在这雨幕中暗无声息却是有力地寻找这股力比多的出口。这火山喷薄般的欲望,因为雨水潮湿的氤氲,而成就了其压抑却是摧枯拉朽之势。每每下雨,我总是想起《百年孤独》中那场延续了四年是一个月零二天的大雨,在这场大雨中,人们通过赌博释放着自己,犹如潮湿的木材无法点燃干脆的烈火。而动物们,却在这场大雨中疯狂地繁殖。雨水,成了神奇的催化剂。雨水也是生命之源,这绵绵无期的雨水更是滋润油麻地万物的养料,在这场雨水中,油麻地的动植物得以茁壮地成长绽放。圣经中创世纪之处亦是洪水滔天,人们乘坐着诺亚方舟方得以逃脱。而在中国的传说中,伏羲亦是在洪水之后归正天地四时和日月星辰的运行,调和阴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命归宿。在这部小说中,杜元潮来自于水的漂流,也归于水的漂亮。而他的女儿,也是受了雨水的引诱被水塘吞噬。小说中,甚至有很多在雨水中性爱的描写,性和爱在雨水中融和到一起,酝酿发酵,主人公的激情在雨水中释放。雨水,是这部小说中作者推进小说的道具亦是作者童年记忆在作品中的反映。
“庄重”这词,对于文学作品的庄重,最早是从曹文轩为朗读者写的序中读到。当时震撼无异于第一次认识“庄重”这个词汇。似是领略了这个词真正的生命。认识曹文轩,是从班级里孩子们爱看的草房子,然后,就是这样一个写作儿童纯美文学的作者,带给我们一部诸多性爱描写的《天瓢》,也正是从这部《天瓢》,让我体会到了曹文轩在写作的实践中对于庄重的体现。《天瓢》更适宜成人读,他有儿童不宜的情爱,更有儿童不宜的权谋阴暗,然而这些情爱和诡计,却在曹文轩的笔下,展示地水晶一般纯美剔透。或许,只有经历最复杂深刻的生活,才能读懂生活给予我们的爱和美。曹文轩正是抱着这份对文学的庄重,对于人性爱的庄重,才写出了《天瓢》。
性之美好,正是因为其有爱,是爱的延伸,爱的张力。小说中展现了李长望和杨淑芳之间的爱,李长望和谭月月之间的爱,杜元潮和程采芹之间的爱,杜元潮和艾绒之间的爱,邱子东和戴萍之间的爱。作者意味悠长地表现了他们的爱意,或只是通过性来表达他们的情。这些男男女女的爱,做作者的笔下,或发生于丰茂的麦堆中,或发生于凄凄的芦苇中,或发生在飘摇的木船上,然而,这些性之表达,都和天地,植物,动物融为一体。人类生灵的生命力,通过作者生花的妙笔,在大地上激荡。李长望在成为油麻地的当权者后,开始对油麻地女人无尽的索取。然而,他却尤其贪恋杨淑芳的身体。杨淑芳在遭受丈夫无尽的毒打中,却一直没有办法断绝和李长望的来往,最终就在此偷情的欢娱和丈夫的虐待中终结了自己短暂凄苦的一生。两人虽是苟且,然而曹文轩却将两人的激情描写地催人泪下。贪恋女色的李长望,最终也是在和谭月月的偷情中拉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帷幕,甚至为此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吊死在梨花树上。在乡土文学中本是粗糙的一段感情,在曹文轩笔下,却被表现地如同片片梨花般洁白。
在读《萧十一郎》的时候,通过萧十一郎和两个女人的周旋,我读懂了男人对于女人,都曾有过两种不同的感情。那就是图腾之爱和灵魂伴侣之爱。譬如沈璧君之于萧十一郎,小龙女之于杨过,林诗音之于李寻欢,也许他们从没弄明白对方之于自己的意义,只知道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沈璧君之于萧十一郎,那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那个世界安宁和平纯净,代表着萧十一郎没有的一切,代表着浪子家一般的归宿,因此,武林第一美女沈璧君,其实不仅仅是因其美貌,更是因其身上的温暖吸引着萧十一郎,如图腾一般。而风四娘之于萧十一郎,其实更像是灵魂伴侣,风四娘,其实就是另外一个萧十一郎。可是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太像了,像的如同镜子的正反面,所以风四娘就像她的名字一般风一样存在于萧十一郎的生命中,虽是无处不在,却是无从感受。虽然在他们经历的种种风雨中,风四娘始终选择信任萧十一郎,有着天然的默契,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沈璧君,却始终没有办法将自己全身心交托给萧十一郎,尽管情深义重。这大概就是图腾之爱和灵魂伴侣的差别。只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转换,而有些人却一直坚持着追逐自己的图腾。在《天瓢》中,采芹这个女人之于杜元潮,既充当了图腾之爱,又完成了灵魂伴侣的身份。对于采芹的梦想,开始于孩童时代那张十六支的黄花梨木大床上,从此以后,杜元潮终其一生用尽心血在编织着这个梦。当邱子东在瓢城找到杜元潮金屋藏娇的房子后,发现这幢藏有程采芹的屋子复原了曾经程家大宅的原貌。只是,作为图腾之爱的程采芹死了,死在了孤身出家那天。当妥协于现实,曾经的程家大小姐程采芹嫁给那个笨重的窑工时,那个作为图腾一样美好的采芹就死了。站在大树底下目送采芹嫁船的杜元潮,其实是看着自己曾经的图腾逝去。嫁人后的程采芹,卸下了她图腾的负重,重生为杜元潮的灵魂伴侣。他充当着杜元潮的知心朋友,他的媒婆。而在自己丈夫死后,成为杜元潮的情人,从灵和肉上跟杜元潮结合在了一起。从新寡丈夫的坟头,到凄凄的芦苇丛,到缥缈的木船上,这个既带文气又带武气的杜元潮,占有着程采芹,倾听着程采芹的朗诵。最后,当程采芹生活在杜元潮的小屋中,那个放满了曾经属于程家大宅内家具的小屋,那个承载了杜元潮童年所有梦幻的小屋,采芹的腾图之爱和灵魂伴侣的身份合二为一。
最后,当杜元潮被抓走后,程采芹一把火点燃了他们的屋子,烧毁了他们共同的梦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作为程家大小姐的采芹才在这片大火中复活消亡。就像曾经辉煌一时的程家大宅,这个中国乡绅阶级的典型代表,在土改中被捉弄地面目全非。杜元潮建造的这个小屋,不正隐喻了中国的文人们一直珍藏的追求。在那场大火中,代表乡绅阶级的程家大小姐借尸还魂,再次显现。
人生起起落落,油麻地的当政者来了又走,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大地无言,默默承载着着发生的一切故事。只有程遥田的步子,依然迈得如此庄重,任何一个油麻地人都迈不出的步子。也只有真正的文学追求,才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永恒。
人生苦短,每个人的到来,都是高歌一曲异乡人的调子。临行,万般皆是空。
在多年以前,一个历史系的同学博士期间读贯了本专业的书籍后,开始大量的翻阅文学作品。某一天,他愤愤不已又带轻视地跟我说:“你们的文学作品尽是些床帏之事,尽写一些床帏之事来吸引读者。”当时年少气盛,立即反唇相讥:“你们历史尽是些阴谋诡计,读史真是让人阴暗!”当然,文史并不如此,他们带着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丁火之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心。我和此同学的争论,不过是可笑的意气之争。然而多年后读了《天瓢》,我却再次地想起了这句话,此时的我,脑袋里掠过了《金瓶梅》中露骨的性爱描写,《红楼梦》中隐晦的床底之事,《废都》里贾平凹那省略了千字的情事,《兄弟》中一开场便是偷看女厕所的人性压抑,《失乐园》中以性事展开的爱情,《百年孤独》中无爱的繁殖,《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那一段又一段的情爱猎奇,《族长的秋天》中将军和他成群的妾侍们牲畜一般的交配,甚至还有大学时代看了删减版后的《色戒》,对于情节断裂的疑惑,无数作品中的床帏之事如沼泽堂中的气泡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发酵咕噜了出来。不管是出于明代初露的书商萌芽对于读者市场的考虑,还是作者对于情节的需要,抑或是为了故意抓人眼球的肆意描写,似乎情爱的确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性的力量比作力比多,认为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来自力比多。因此,事业有成的男人大多身边桃色围绕,亦是喜欢追逐女色,想来,这就是力比多旺盛地缘故。而文学作品,正是生活的一种艺术总结,性爱,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想要表达人生,这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力。只是,在这里,因着意识形态的某方面畸形,性成了隐晦不可说,然而压抑的人性却无处释放。于是,人们一听到读金瓶梅之类便窃窃私语,捂嘴掩笑,从而埋没了很多作品真正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于是,性事便成了某些作者和书商媒体招徕顾客的手段,尽管描写粗陋不堪,然而,在这对于性事讳莫如深的国度,这个,成了某些人借此成名标新立异的最佳手段。很多人忘记了文学的尊贵之处,以为认得几个字便是可以指点江山。社会中弥漫的速食主义,狂欢态度,正是缺乏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庄重之感。
在《天瓢》这部小说中,无数的雨为杜元潮和邱子东的一生拉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帘幕,组成了他们斗争的一生。而性,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力比多。在油麻地这块土地上,在潮湿的雨水中,到处弥漫着生灵们蠢蠢欲动的渴望。雌雄萤火虫之间,母牛和公牛之间,因其牲畜的天然无知,自由地在油麻地这块土地上释放着自己的欲望。而人类,也是在这雨幕中暗无声息却是有力地寻找这股力比多的出口。这火山喷薄般的欲望,因为雨水潮湿的氤氲,而成就了其压抑却是摧枯拉朽之势。每每下雨,我总是想起《百年孤独》中那场延续了四年是一个月零二天的大雨,在这场大雨中,人们通过赌博释放着自己,犹如潮湿的木材无法点燃干脆的烈火。而动物们,却在这场大雨中疯狂地繁殖。雨水,成了神奇的催化剂。雨水也是生命之源,这绵绵无期的雨水更是滋润油麻地万物的养料,在这场雨水中,油麻地的动植物得以茁壮地成长绽放。圣经中创世纪之处亦是洪水滔天,人们乘坐着诺亚方舟方得以逃脱。而在中国的传说中,伏羲亦是在洪水之后归正天地四时和日月星辰的运行,调和阴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命归宿。在这部小说中,杜元潮来自于水的漂流,也归于水的漂亮。而他的女儿,也是受了雨水的引诱被水塘吞噬。小说中,甚至有很多在雨水中性爱的描写,性和爱在雨水中融和到一起,酝酿发酵,主人公的激情在雨水中释放。雨水,是这部小说中作者推进小说的道具亦是作者童年记忆在作品中的反映。
“庄重”这词,对于文学作品的庄重,最早是从曹文轩为朗读者写的序中读到。当时震撼无异于第一次认识“庄重”这个词汇。似是领略了这个词真正的生命。认识曹文轩,是从班级里孩子们爱看的草房子,然后,就是这样一个写作儿童纯美文学的作者,带给我们一部诸多性爱描写的《天瓢》,也正是从这部《天瓢》,让我体会到了曹文轩在写作的实践中对于庄重的体现。《天瓢》更适宜成人读,他有儿童不宜的情爱,更有儿童不宜的权谋阴暗,然而这些情爱和诡计,却在曹文轩的笔下,展示地水晶一般纯美剔透。或许,只有经历最复杂深刻的生活,才能读懂生活给予我们的爱和美。曹文轩正是抱着这份对文学的庄重,对于人性爱的庄重,才写出了《天瓢》。
性之美好,正是因为其有爱,是爱的延伸,爱的张力。小说中展现了李长望和杨淑芳之间的爱,李长望和谭月月之间的爱,杜元潮和程采芹之间的爱,杜元潮和艾绒之间的爱,邱子东和戴萍之间的爱。作者意味悠长地表现了他们的爱意,或只是通过性来表达他们的情。这些男男女女的爱,做作者的笔下,或发生于丰茂的麦堆中,或发生于凄凄的芦苇中,或发生在飘摇的木船上,然而,这些性之表达,都和天地,植物,动物融为一体。人类生灵的生命力,通过作者生花的妙笔,在大地上激荡。李长望在成为油麻地的当权者后,开始对油麻地女人无尽的索取。然而,他却尤其贪恋杨淑芳的身体。杨淑芳在遭受丈夫无尽的毒打中,却一直没有办法断绝和李长望的来往,最终就在此偷情的欢娱和丈夫的虐待中终结了自己短暂凄苦的一生。两人虽是苟且,然而曹文轩却将两人的激情描写地催人泪下。贪恋女色的李长望,最终也是在和谭月月的偷情中拉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帷幕,甚至为此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吊死在梨花树上。在乡土文学中本是粗糙的一段感情,在曹文轩笔下,却被表现地如同片片梨花般洁白。
在读《萧十一郎》的时候,通过萧十一郎和两个女人的周旋,我读懂了男人对于女人,都曾有过两种不同的感情。那就是图腾之爱和灵魂伴侣之爱。譬如沈璧君之于萧十一郎,小龙女之于杨过,林诗音之于李寻欢,也许他们从没弄明白对方之于自己的意义,只知道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沈璧君之于萧十一郎,那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那个世界安宁和平纯净,代表着萧十一郎没有的一切,代表着浪子家一般的归宿,因此,武林第一美女沈璧君,其实不仅仅是因其美貌,更是因其身上的温暖吸引着萧十一郎,如图腾一般。而风四娘之于萧十一郎,其实更像是灵魂伴侣,风四娘,其实就是另外一个萧十一郎。可是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太像了,像的如同镜子的正反面,所以风四娘就像她的名字一般风一样存在于萧十一郎的生命中,虽是无处不在,却是无从感受。虽然在他们经历的种种风雨中,风四娘始终选择信任萧十一郎,有着天然的默契,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沈璧君,却始终没有办法将自己全身心交托给萧十一郎,尽管情深义重。这大概就是图腾之爱和灵魂伴侣的差别。只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转换,而有些人却一直坚持着追逐自己的图腾。在《天瓢》中,采芹这个女人之于杜元潮,既充当了图腾之爱,又完成了灵魂伴侣的身份。对于采芹的梦想,开始于孩童时代那张十六支的黄花梨木大床上,从此以后,杜元潮终其一生用尽心血在编织着这个梦。当邱子东在瓢城找到杜元潮金屋藏娇的房子后,发现这幢藏有程采芹的屋子复原了曾经程家大宅的原貌。只是,作为图腾之爱的程采芹死了,死在了孤身出家那天。当妥协于现实,曾经的程家大小姐程采芹嫁给那个笨重的窑工时,那个作为图腾一样美好的采芹就死了。站在大树底下目送采芹嫁船的杜元潮,其实是看着自己曾经的图腾逝去。嫁人后的程采芹,卸下了她图腾的负重,重生为杜元潮的灵魂伴侣。他充当着杜元潮的知心朋友,他的媒婆。而在自己丈夫死后,成为杜元潮的情人,从灵和肉上跟杜元潮结合在了一起。从新寡丈夫的坟头,到凄凄的芦苇丛,到缥缈的木船上,这个既带文气又带武气的杜元潮,占有着程采芹,倾听着程采芹的朗诵。最后,当程采芹生活在杜元潮的小屋中,那个放满了曾经属于程家大宅内家具的小屋,那个承载了杜元潮童年所有梦幻的小屋,采芹的腾图之爱和灵魂伴侣的身份合二为一。
最后,当杜元潮被抓走后,程采芹一把火点燃了他们的屋子,烧毁了他们共同的梦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作为程家大小姐的采芹才在这片大火中复活消亡。就像曾经辉煌一时的程家大宅,这个中国乡绅阶级的典型代表,在土改中被捉弄地面目全非。杜元潮建造的这个小屋,不正隐喻了中国的文人们一直珍藏的追求。在那场大火中,代表乡绅阶级的程家大小姐借尸还魂,再次显现。
人生起起落落,油麻地的当政者来了又走,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大地无言,默默承载着着发生的一切故事。只有程遥田的步子,依然迈得如此庄重,任何一个油麻地人都迈不出的步子。也只有真正的文学追求,才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永恒。
人生苦短,每个人的到来,都是高歌一曲异乡人的调子。临行,万般皆是空。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