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胜河上定胜桥






久居南长区(今已与崇安区、北塘区合并为梁溪区),与古运河、南长街相邻,便多了几分江南韵味的熏陶,最爱平日里得闲暇时光,漫步于小巷老街之间,置身于粉墙黛瓦其中,有种穿越时代,暂时忘却了平日里凡尘琐事的潇洒。 最常走的一条路径是从扬名路转进虹桥下,到定胜河畔向南便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曰定胜桥,过桥便是贺弄,如今贺弄两边的古老建筑大多已经废弃或拆除,一些新建的仿古建筑取代了这些“真品”。贺弄尽头便是繁华似锦、游人如织的南长街,从安静的小巷突然汇入热闹的大街,会一时间被喧嚣淹没。 从地图上看,定胜河是耕渎河的一条分支,与古运河平行向东南穿过太湖大道,然后转向西南汇入京杭大运河。无锡的城市水道密集,多数都与最著名的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相连。跨于定胜河上的定胜桥原名永胜桥,在虹桥和金塘桥之间,连接着虹桥下和贺弄,也连接着没落和盛茂。该桥曾与金钩、玉带、知足三桥齐名,相传是明代宰相莫怀古在此造相府时,营建私家花园所建。还有一种说法称该桥始建于元泰定年间,原名永圣桥。“定胜”这个桥名是清末重建时改的。至今,四座桥中只有定胜桥还保持着原汁原味,少了游人的瞻观,却更显其务实内敛之风。 定胜桥堍有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碑,碑刻示:“定胜桥在无锡市南长区贺弄端定胜河上,又称永圣桥,相传明代莫氏花园内四桥之一。现存该桥为清代重建,单孔石拱,东西跨向,桥长26米,宽3.6米,高7米有余,跨径4.5米,拱系纵联分节并列式结构,花岗石和青石混砌,两侧各有桥耳4个,结构坚固,雕饰简朴,望柱浅刻莲花纹。是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历史景观的遗存。”定胜桥沿河北起虹桥,南至日晖桥沿河,与贺弄、鸭子滩、张家弄、金钩桥相连。河旁有巷名莫宅兜,据《无锡市志》介绍:“莫宅兜,长街弄附近,原为明代莫氏宅第”。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莫聪和莫息侄叔二人先后高中进士。莫聪任兵部员外、郎中,莫息授工部主事。由于侄叔先后登科,所以弘治年间在莫宅兜附近建起丛桂坊。该坊规制宏伟,在民国初年还比较完好,抗战前因牌坊倾斜危及行人而被拆除。明嘉靖年间,莫氏后人太仆寺卿莫怀古在这里修造府第,挖溪河、叠假山,营造花园,定胜桥是架在溪河上的四座桥之一。关于莫怀古,最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一捧雪”。 据《明史》、《张汉儒疏稿》和《新野县志》记载,“一捧雪”为明代著名玉杯,洁白如雪。这杯捧在手里,加水后双手一搓,杯中水花飞溅,犹如雪花,故称“一捧雪”。莫怀古还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小妾,名雪艳,这“二雪”是莫怀古的心爱之宝。有一年冬天,大雪后的早晨,莫怀古救留了冻僵在雪地的裱画匠汤勤。汤勤为人聪明圆滑、能言善辩,所以莫怀古将其收在府中当门客。不料汤勤好色、奸诈,竟看上了雪艳,并想占有,但遭雪艳的拒绝和训斥。后莫怀古将汤勤推荐给权奸严嵩,汤勤投靠了严嵩、严世蕃父子,恩将仇报地把莫家藏有奇珍“一捧雪”密报严氏父子。严嵩酷爱收集奇珍异宝,所以即向莫怀古索要玉杯,莫怀古以赝品献给严世蕃。严世蕃得到古玉杯后,不知是假,非常高兴,并升莫怀古为太常。但汤勤认得杯的真假,将真相告之严世蕃。严世蕃非常愤怒,命人到莫府搜取真杯。莫府仆人莫成将真杯藏起,杯没被搜走。莫怀古害怕再被严世蕃逼交古玉杯,于是弃官逃走。而严世蕃却在朝上上本弹劾莫怀古并派人追拿他,在蓟州将莫怀古拿获,并命蓟州总镇戚继光就地将莫斩首。戚继光欲救莫怀古但无计,莫府仆人莫成愿舍身救主,莫怀古因而得机逃往古北口。戚继光将莫成斩首后,将人头送到京城,但又被汤勤识破。锦衣卫陆炳奉旨调查,并将戚继光拘捕。严世蕃令汤勤会审,陆炳欲断为真,汤勤坚持为假;陆由雪艳暗示,看破汤意在得雪艳,又思开脱戚继光,无奈将雪艳断与汤勤为妾,汤乃不究。洞房中雪艳刺死汤勤,报仇后自刎。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怀古不惜丢官、弃家舍妾,几经辗转来到中原,将莫姓改为李姓,隐蔽落户。 历史沧桑,潮起潮落。真可谓:定胜河上定胜桥,风吹荞动桥不动。千年时成千年史,人过时逝史未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