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谱简编(24)大历元年(766年)五十五岁

去年,杜甫因为病着,所以滞留在了云安,一直到了来年的春天,也就是今年的四月份,才从云安移居到了夔州。他在夔州一直呆到了768年的三月,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迎来了他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最大的一个高峰期。据吕正惠的统计,在这段时期,他共创作了483首诗歌,目前流传下来的杜甫诗有1453首,也就是说这两年的时间,创作了他一生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而诗歌的主题仍旧是非常的丰富,不过重点也很突出,闻一多先生说:“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杜甫先生的怀旧之作,其中在以下的四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的人生往事;二是追忆与他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其中不乏与他交情深厚的朋友;三是反思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程;四是缅怀历史人物, 那些古圣先贤一直是他内心坚持的力量。 夔州是个古城,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应当还是白帝山上的白帝城。白帝城在夔州的东南,坐落在如今的四川省奉节县东边的白帝山上。东汉时公孙述筑城,因公孙述自号白帝,所以称白帝城。该城北缘马岭,接赤岬山;东傍东瀼溪;西南临长江,山势险峻,气势雄伟。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中就这么描写: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蘷州险过百牢关。 这首绝句是从巴山蜀水的大视野来描绘,突出了白帝城的高耸夔州的险峻,要更加形象真实的感受白帝城的雄伟壮丽,杜甫还给我们留下了一首《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飘渺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杜甫在长安洛阳度过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在“一岁四行役”的奔波中颠沛流离以及成都草堂短暂的安定时光中度过壮年期,现在开始步入多难多病的老年期。家国多难,心疲身病。杜甫开始深刻的反思历史总结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是非常全面完整的,反思他所经历的时代是非常丰富的。这段时期在诗歌创作上的特点是多长诗,多组诗,而且他的组诗都是经过精心的编排的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回忆个人往事的有《壮游》、《昔游》、《遣怀》等长篇歌行,这些作品,古代诗评家认为是“自为列传”,仿照鲁迅评《史记》的话,可以认为这些作品是“有韵之史记,诗家之绝唱”可以与《太史公自述》交相辉映。 即使到了人生的暮年,他也从来没有改变过济世报国的初衷,正因为如此,他会如此呕心沥血的回忆往事,也正因为如此,他会如此频繁的回忆分析那些对唐朝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武将们,在战乱的年代,他们是否发挥了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对这些人的评价形成了《诸将五首》,其中对严武他的内心一直是深深的敬佩和由衷的感激: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才。 他的情感不仅是关注着当朝的历史,更是通过对古迹的咏叹,更将诗人的情怀贯注到了更大地理范围更久远的历史跨度,涉及的历史人物类型也更加的丰富,更加的有代表性,在《咏怀古迹五首》中他发出了如是的感慨。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北朝诗人庾信)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战国文士宋玉)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西汉昭君出塞)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三国蜀主刘备) 这些历史人物寄托了诗人太多的情感,由于他们都是人生事业的失意者,或者时运不济、或者才能埋没、或者壮志未酬,在引起诗人深挚的同情的时候,也发出了对自己身世沉浮的历史悲鸣,但一直以来,能够激发出诗人内心最深沉最持久最热切的敬佩之情的还是历史名臣蜀相诸葛孔明,看他是如此的评价诸葛亮《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怍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我们说诸葛亮是杜甫的精神偶像还能在他的诗歌中找到很多的证明,《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孔明神化了,有很多的场面都描写了他是如何的料事如神,用兵如何的出神入化,比如他的八卦阵,居然能以自然造化设局,能使天地风云变色。他的神通也许在杜甫的时候就已成了传说,所以杜甫初到夔州时就写下《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对当朝的人物的反思对历史古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自己早年人生的追忆,杜甫在今年写下了大量的怀旧之中,这一年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体现出杜甫诗歌最高成就的是组诗七律《秋兴八首》,这八首诗中几乎每一首都可以代表古典诗歌历史上七律的最高成就,更为难得的是,这八首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不可分割,每一首都不可缺少,甚至这八首诗的顺序都是不能变动的。关于《秋兴八首》已经有太多的诗家给予了太多的评论太多的赞美,在无法表达出我自己个人特有的感受之前,我不想多费笔墨了,我只是知道,总会有一些文字会在你人生的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环境经历不同的际遇的时候一直在给你的心灵予以抚慰,从而使你一直有勇气继续保持你的梦想奋然前行。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蘷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围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舟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候帝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高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稚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簾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织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杜甫的反思是全方位的,不仅有对人生对时代对政治的方省,也有对艺术文化方面的反省,《偶题》这首长诗是对文学艺术尤其是对诗歌艺术进行反思的代表作,其中提出了自己诸多的见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仅是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也是为历代杰出的诗人代言。《李潮八分小篆歌》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其中“书贵瘦硬方通神”一直为书法行家们所称道。 这年秋天诗作之多让人叹为观止,已近人生暮年的杜甫还能有这样的创造力,有这样的创作激情实在让人惊叹,无论如何这年的秋天就这样的过去了,夔州的冬天来了,诗人又开始想家了,想的非常的悲苦。(《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本年作品目录: 大历元年正月 云安 《雨》 大历元年春 云安 《南楚》 大历元年春 云安 《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 大历元年春 云安 《杜鹃》 大历元年春 云安 《子规》 大历元年三月 云安 《客居》 大历元年 云安 《石砚》 大历元年 云安 《赠郑十八贲》 大历元年 云安 《别蔡十四著作》 大历元年春 云安 《寄常征君》 大历元年春 云安 《寄岑嘉州》 大历元年春 迁居蘷州 《迁居蘷州作》 大历元年春 迁居蘷州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三十二判官》 大历元年春 云安船下夔州 《漫成一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客堂》 大历元年 夔州 《引水》 大历元年 夔州 《示獠奴阿段》 大历元年 夔州 《上白帝城》 大历元年 夔州 《上白帝城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 大历元年 夔州 《白帝城最高楼》 大历元年 夔州 《武侯庙》 大历元年 夔州 《八阵图》 大历元年 夔州 《晓望白帝城盐山》 大历元年 夔州 《滟滪堆》 大历元年 夔州 《老病》 大历元年 夔州 《近闻》 大历元年 夔州 《负薪行》 大历元年 夔州 《最能行》 大历元年 夔州 《寄韦有夏郎中》 大历元年 夔州 《峡中览物》 大历元年 夔州 《忆郑南》 大历元年 夔州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大历元年夏 夔州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二首》 大历元年夏 夔州 《雷》 大历元年 夔州 《火》 大历元年 夔州 《热三首》 大历元年夏 夔州 《夔州歌十绝句》 大历元年 夔州 《毒热简崔评事十六弟》 大历元年 夔州 《信行远修水筒》 大历元年 夔州 《催宗文树鸡棚》 大历元年 夔州 《贻华阳柳少府》 大历元年 夔州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家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二十一曹长》 大历元年 夔州 《牵牛织女》 大历元年 夔州 《雨》 大历元年 夔州 《雨》 大历元年 夔州 《雨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江上》 大历元年 夔州 《雨晴》 大历元年 夔州 《雨不绝》 大历元年 夔州 《晚晴》 大历元年 夔州 《雨》 大历元年 夔州 《秦汉中王手札》 大历元年 夔州 《返照》 大历元年 夔州 《晴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雨》 大历元年 夔州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大历元年 夔州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大历元年 夔州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 大历元年秋 夔州 《赠李十五丈别》 大历元年秋 夔州 《种莴苣》 大历元年秋 夔州 《白帝》 大历元年秋 夔州 《黄草》 大历元年秋 夔州 《白盐山》 大历元年秋 夔州 《谒先主庙》 大历元年 夔州 《古相行》 大历元年 夔州 《诸将五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八哀诗》 大历元年秋 夔州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大历元年 夔州 《往在》 大历元年 夔州 《昔游》 大历元年秋 夔州 《壮游》 大历元年 夔州 《遣怀》 大历元年 夔州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礼御萧尊师之》 大历元年 夔州 《存殁口号二首》 大历元年七月 夔州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大历元年 夔州 《中夜》 大历元年 夔州 《垂白》 大历元年 夔州 《中宵》 大历元年 夔州 《不寐》 大历元年 夔州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大历元年 夔州 《江月》 大历元年 夔州 《月圆》 大历元年 夔州 《夜》 大历元年 夔州 《草阁》 大历元年 夔州 《宿江边阁》 大历元年 夔州 《吹笛》 大历元年 夔州 《西阁雨望》 大历元年 夔州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大历元年 夔州 《西阁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西阁夜》 大历元年 夔州 《月》 大历元年 夔州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听杨氏歌》 大历元年 夔州 《秋风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九日诸人集于林》 大历元年 夔州 《秋兴八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咏怀古迹五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寄韩谏议注》 大历元年 夔州 《解闷十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洞房》 大历元年 夔州 《宿昔》 大历元年 夔州 《能画》 大历元年 夔州 《斗鸡》 大历元年 夔州 《历历》 大历元年 夔州 《洛阳》 大历元年 夔州 《骊山》 大历元年 夔州 《提封》 大历元年 夔州 《鹦鹉》 大历元年 夔州 《孤雁》 大历元年 夔州 《鸥》 大历元年 夔州 《猿》 大历元年 夔州 《麂》 大历元年 夔州 《鸡》 大历元年 夔州 《黄鱼》 大历元年 夔州 《白小》 大历元年 夔州 《哭王彭州抡》 大历元年 夔州 《偶题》 大历元年 夔州 《君不见简苏徯》 大历元年 夔州 《赠苏四徯》 大历元年 夔州 《别苏徯》 大历元年 夔州 《李潮八方小篆歌》 大历元年秋 夔州 《峡口二首》 大历元年冬 夔州 《南级》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瞿唐两崖》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瞿唐怀古》 大历元年 夔州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 大历元年 夔州 《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 大历元年冬 夔州 《阁夜》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瀼西寒望》 大历元年冬 夔州 《西阁曝日》 大历元年冬 夔州 《不离西阁二首》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缚鸡行》 大历元年冬 夔州 《小至》 大历元年 夔州 《寄柏学士林居》 大历元年 夔州 《折槛行》 大历元年冬 夔州 《览柏中丞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哥丝纶》 大历元年 夔州 《览镜呈柏中丞》 大历元年 夔州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 大历元年 夔州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 大历元年 夔州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大历元年冬 夔州 《荆州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王兵马使三角鹰》 大历元年冬 夔州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 大历元年冬 夔州 《玉腕骝》 大历元年 夔州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大历元年 夔州 《覆舟二首》 大历元年 夔州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大历元年 夔州 《送王十六判官》 大历元年 夔州 《别崔潠因寄薛据孟云卿》 大历元年冬 夔州 《寄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