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亲,
过去的一周你好吗?我比较焦虑,因为叮宝儿生病了。
上周三晚上,叮宝半夜闹腾哭醒,我用开塞露帮助他排便之后安然睡去;周四晚上,叮宝儿半夜闹腾哭醒,起身抱着哄了很久才睡下,一整晚的哼哼唧唧;周五早晨一摸,孩子额头滚烫。测量体温37.9,又发烧了,我第一反应该不会是肠胃炎吧?孩子最近有些便秘,给他喝了梨汁,难道又拉肚子了?简单物理降温之后,我忐忑不安的去单位迅速处理事情,返回时已经接近中午,孩子精神有些萎靡,嗓子嘶哑,我想着可能是昨晚哼唧的太厉害,没当回事。温毛巾擦拭,贴退热贴,体温已经接近38.2,婆婆明显按耐不住了,屡屡催促我给孩子用药,我还想继续物理降温,可是看到孩子已经不愿意喝水,心理防线接近崩溃,就给他用了美林。接近晚间的时候,他频繁用手抠嘴巴,不愿意喝水进食,精神状态明显越来越差。于是草草晚饭后我和婆婆叮爸送孩子去西京医院。年轻的女医生只看口腔就非常确定是疱疹性咽颊炎,血象检查的结果也证实的确如此,而且还意外发现宝宝贫血。蒲地蓝和利巴韦林吃过后,孩子哼哼唧唧的入睡。
周六早晨晨兴,我明显心不在焉,向姊妹坦言后她非常关心,作为四医大博士后,她建议我只服用蒲地蓝,不要再吃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只在疱疹性咽颊炎早期有作用,作用大小尚有待评估,副作用倒是非常大,会干扰孩子DNA,不建议这么小的孩子使用”,受到的惊吓不小,赶紧停用。也是叮宝儿争气,只服用蒲地蓝精神状态逐渐良好,再也没有发热,到了周六下午开始喝水了。于是晚上我和叮爸放心的去看陈奂仁的演唱会,留叮宝儿和爷爷奶奶在大唐不夜城嬉戏玩乐,看到扭秧歌的大妈们,他开心的手舞足蹈,令公婆也心宽不少。本以为这次生病就此结束,没想到后面还有麻烦事儿。
睡到半夜叮宝儿开始咳嗽,居然被咳醒了。周日上午依然咳嗽不停,我和张萍姊妹沟通,她说这是孩子受损的呼吸道粘膜比较敏感,收到空气的刺激开始咳嗽,通过咳嗽将受损呼吸道产生的粘液吐出就好了。因为还要上课,也没法和我多说,我赶紧翻阅家里崔玉涛的书,需要给孩子镇咳化痰,这才不心慌。担心西京医院交叉感染,我们去了离家不远的儿童协会医院。开了桔贝口服液,并三次雾化。没想到孩子咳嗽的十分厉害,周日晚间睡得不踏实,直到周一下午(也就是昨天)开始鼻涕不断,精神状态才好转。婆婆崩溃的说怎么治疗这么久,现在又开始流鼻涕了。我给她解释因为年龄太小的孩子不会吐痰,痰液停留在体内咳嗽就一直不好,通过吃药和雾化,现在痰液被稀释从鼻子流出,说明他快好了,老人才释然。
叮宝儿出生到现在,虽然比很多孩子省心,但我们还是经历了他前三个月体重增长缓慢,第二个月拉绿便,第六个月急性胃肠炎带来的心焦,一次次的生病伴随的是全家人的焦虑和互相埋怨,让我疲惫不堪。不过这次还好,有张萍姊妹的指导和崔玉涛书籍原理的讲述,我首先很淡定,将平和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和婆婆,这就是进步。叮爸依然手忙脚乱,但不乱指挥也是进步吧,婆婆还是焦虑,看到叮宝咳嗽竟然泪眼婆娑,不过她能听我讲解原理,在用药上听从我建议,这也是进步吧!
崔玉涛的书籍怀孕的时候就买了,当时囫囵吞枣的读过之后就束之高阁,每次遇到问题再看,这次真心觉得这书就像字典一般实用,没事翻翻看确实挺好。也通过这几次看病,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好医院和一般医院的区别了。西京医院的儿科不属于该医院的特色强势科室,但专家和普通医生见多识广,而且主张少用药物,让孩子自身产生免疫力的理念我非常喜欢。这其中普通门诊医生和专家又有区别了。专家开的药更少,比如张月萍教授。当时叮宝儿持续的低热和体重增长缓慢,我挂的张教授门诊,她很耐心的讲解之后没开任何药就让我们回家了。叮宝儿急性胃肠炎也是她的门诊,她听说家里有退热药就只开了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第二天再回诊的时候,只开了一种药。专业,耐心让我很受感动。西京医院儿科的医生还有一点让我同样感慨,叮宝儿急性胃肠炎最初被我怀疑是肠套叠,急诊科的医生建议做B超,但是孩子太小了,B超粘液涂在肚子上他就会哭,哭泣影响B超效果,那晚都快十一点多了还是没法顺利做B超,于是我们和医生沟通可否通过触摸了解,医生说可以,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我们说只要50%的准确率。最后医生取消了B超单,这次看病医生同样开了补铁的药,很大一盒,我考虑补铁制剂多有铁锈味,孩子估计不喜欢吃,药补不如食补,就让叮爸向医生表明想法,医生痛快的就取消了。但是在儿童协会医院,仅仅因为婆婆说忘带病例了,医生嗓音立马提高了。
虽然有人说上层社会的风光背后满是悲凉,但就我目前的人生体验,确实金字塔顶尖的人,确实温和有礼,容易沟通,比如刘护士长,比如张萍姊妹,比如曹老师……那是因为有种叫做修养的东西深植于他们体内了。不断地阅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才是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
今天是我的生日,28岁了,很感慨。昨晚给妈妈电话,她还不忘祝我生日快乐,可是她感冒了却去药店随便买药吃,很心疼妈妈,尤其在我成为母亲之后。买了梨子和罗汉果,中午回家熬制秋梨膏。你还好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日的缘故,今天早晨晨兴特别感动,摸着耶稣的灵了,特别有感于主对他的羔羊无私的爱。如今我为叮宝儿的一餐一食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关心父母的精神心理健康,惭愧啊!
见字如面,愿你一切安好!
过去的一周你好吗?我比较焦虑,因为叮宝儿生病了。
上周三晚上,叮宝半夜闹腾哭醒,我用开塞露帮助他排便之后安然睡去;周四晚上,叮宝儿半夜闹腾哭醒,起身抱着哄了很久才睡下,一整晚的哼哼唧唧;周五早晨一摸,孩子额头滚烫。测量体温37.9,又发烧了,我第一反应该不会是肠胃炎吧?孩子最近有些便秘,给他喝了梨汁,难道又拉肚子了?简单物理降温之后,我忐忑不安的去单位迅速处理事情,返回时已经接近中午,孩子精神有些萎靡,嗓子嘶哑,我想着可能是昨晚哼唧的太厉害,没当回事。温毛巾擦拭,贴退热贴,体温已经接近38.2,婆婆明显按耐不住了,屡屡催促我给孩子用药,我还想继续物理降温,可是看到孩子已经不愿意喝水,心理防线接近崩溃,就给他用了美林。接近晚间的时候,他频繁用手抠嘴巴,不愿意喝水进食,精神状态明显越来越差。于是草草晚饭后我和婆婆叮爸送孩子去西京医院。年轻的女医生只看口腔就非常确定是疱疹性咽颊炎,血象检查的结果也证实的确如此,而且还意外发现宝宝贫血。蒲地蓝和利巴韦林吃过后,孩子哼哼唧唧的入睡。
周六早晨晨兴,我明显心不在焉,向姊妹坦言后她非常关心,作为四医大博士后,她建议我只服用蒲地蓝,不要再吃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只在疱疹性咽颊炎早期有作用,作用大小尚有待评估,副作用倒是非常大,会干扰孩子DNA,不建议这么小的孩子使用”,受到的惊吓不小,赶紧停用。也是叮宝儿争气,只服用蒲地蓝精神状态逐渐良好,再也没有发热,到了周六下午开始喝水了。于是晚上我和叮爸放心的去看陈奂仁的演唱会,留叮宝儿和爷爷奶奶在大唐不夜城嬉戏玩乐,看到扭秧歌的大妈们,他开心的手舞足蹈,令公婆也心宽不少。本以为这次生病就此结束,没想到后面还有麻烦事儿。
睡到半夜叮宝儿开始咳嗽,居然被咳醒了。周日上午依然咳嗽不停,我和张萍姊妹沟通,她说这是孩子受损的呼吸道粘膜比较敏感,收到空气的刺激开始咳嗽,通过咳嗽将受损呼吸道产生的粘液吐出就好了。因为还要上课,也没法和我多说,我赶紧翻阅家里崔玉涛的书,需要给孩子镇咳化痰,这才不心慌。担心西京医院交叉感染,我们去了离家不远的儿童协会医院。开了桔贝口服液,并三次雾化。没想到孩子咳嗽的十分厉害,周日晚间睡得不踏实,直到周一下午(也就是昨天)开始鼻涕不断,精神状态才好转。婆婆崩溃的说怎么治疗这么久,现在又开始流鼻涕了。我给她解释因为年龄太小的孩子不会吐痰,痰液停留在体内咳嗽就一直不好,通过吃药和雾化,现在痰液被稀释从鼻子流出,说明他快好了,老人才释然。
叮宝儿出生到现在,虽然比很多孩子省心,但我们还是经历了他前三个月体重增长缓慢,第二个月拉绿便,第六个月急性胃肠炎带来的心焦,一次次的生病伴随的是全家人的焦虑和互相埋怨,让我疲惫不堪。不过这次还好,有张萍姊妹的指导和崔玉涛书籍原理的讲述,我首先很淡定,将平和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和婆婆,这就是进步。叮爸依然手忙脚乱,但不乱指挥也是进步吧,婆婆还是焦虑,看到叮宝咳嗽竟然泪眼婆娑,不过她能听我讲解原理,在用药上听从我建议,这也是进步吧!
崔玉涛的书籍怀孕的时候就买了,当时囫囵吞枣的读过之后就束之高阁,每次遇到问题再看,这次真心觉得这书就像字典一般实用,没事翻翻看确实挺好。也通过这几次看病,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好医院和一般医院的区别了。西京医院的儿科不属于该医院的特色强势科室,但专家和普通医生见多识广,而且主张少用药物,让孩子自身产生免疫力的理念我非常喜欢。这其中普通门诊医生和专家又有区别了。专家开的药更少,比如张月萍教授。当时叮宝儿持续的低热和体重增长缓慢,我挂的张教授门诊,她很耐心的讲解之后没开任何药就让我们回家了。叮宝儿急性胃肠炎也是她的门诊,她听说家里有退热药就只开了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第二天再回诊的时候,只开了一种药。专业,耐心让我很受感动。西京医院儿科的医生还有一点让我同样感慨,叮宝儿急性胃肠炎最初被我怀疑是肠套叠,急诊科的医生建议做B超,但是孩子太小了,B超粘液涂在肚子上他就会哭,哭泣影响B超效果,那晚都快十一点多了还是没法顺利做B超,于是我们和医生沟通可否通过触摸了解,医生说可以,但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我们说只要50%的准确率。最后医生取消了B超单,这次看病医生同样开了补铁的药,很大一盒,我考虑补铁制剂多有铁锈味,孩子估计不喜欢吃,药补不如食补,就让叮爸向医生表明想法,医生痛快的就取消了。但是在儿童协会医院,仅仅因为婆婆说忘带病例了,医生嗓音立马提高了。
虽然有人说上层社会的风光背后满是悲凉,但就我目前的人生体验,确实金字塔顶尖的人,确实温和有礼,容易沟通,比如刘护士长,比如张萍姊妹,比如曹老师……那是因为有种叫做修养的东西深植于他们体内了。不断地阅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才是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
今天是我的生日,28岁了,很感慨。昨晚给妈妈电话,她还不忘祝我生日快乐,可是她感冒了却去药店随便买药吃,很心疼妈妈,尤其在我成为母亲之后。买了梨子和罗汉果,中午回家熬制秋梨膏。你还好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日的缘故,今天早晨晨兴特别感动,摸着耶稣的灵了,特别有感于主对他的羔羊无私的爱。如今我为叮宝儿的一餐一食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关心父母的精神心理健康,惭愧啊!
见字如面,愿你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