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某留学中介纠纷曝光说起……
留学中介与学生之间的留学服务纠纷貌似从来没有断过,尤其是现在网络平台如此发达,一旦有了纠纷,或者服务不好,第二天恨不得就能见到大家都在传。
年前还是年初的时候看到一次曝光某机构(名字就不写),耽误了一位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学生原本的条件非常好,而且非常中意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后面跟这家机构的某个顾问签约之后,后面整个为学生服务的团队中,由于申请老师的失误(在阿尔伯塔大学给学生发来offer,需要在指定时间以内确认offer时,申请老师竟然没有及时地登录邮箱查收邮件,直接没看到,导致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确认,结果offer就没了。。。),导致了中意学校申请失败,但并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学生,是学生自己,由于对阿尔伯塔大学太中意,就自己给学校发了一封邮件说起自己的申请,想明白为什么被拒,结果学校给学生回邮件说早已给他发过offer,只不过是学生没确认。。。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气愤了,但机构最后又给学生申请了一所其他的加拿大大学。这个时候,学生和家长已经精疲力尽,想着去一所学校就可以了。但在帮学生办理加拿大签证的时候,又出了乱子,以学生条件不可能拒签的情况下,愣是由于材料没有准备齐全给拒了。至此,学生和家长彻底怒了,听说孩子都快要抑郁了,跟机构撕了起来,才最终被曝光。。。。
这是前面看过的一个事件,但是看到之后唏嘘不已,想到大家应该会以此为戒,毕竟,虽然曝光的是机构,但具体到操作服务,还是机构中的个人。
没想到,昨天晚上又看到了关于另外一家留学机构的爆料。这次这个机构给学生申请的荷兰的大学,跟学生签约之后给学生提供服务,但在选择了四所大学之后,有三所大学给拒了,理由是要么材料没有提交齐全,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充,学校不给审理。要么是没有按时交纳申请费,学校不审材料。。。最后申请了一所大学的预科,但在选校的时候,和申请的时候,老师都没告诉学生这所大学是要先读预科才能读硕士。因为学生的毕业学校不是211、985,之前学生跟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一直说的是这所学校可以直申的,不需要211、985,但这些要求学校的官网上明明都有写,学生不明白为什么顾问竟然能够在不看官网要求,不明白这所学校申请的情况下就给下这样的保票。
在这个时候,学生跟机构撕了,当时合同中说了没拿到offer就给退全款,但现在不给退了,因为合同中玩了文字游戏。。。
看到这件事被爆出来还是非常痛心,难怪有学生在一听到中介就会表现的那么敌对,对中介没有任何好感。前两天小u还抱怨说,为什么在跟学生一谈到要交费办理的时候,学生就显得那么犹豫,但在面对买包包、买护肤品、买手机的时候,却又那么下得去血本。。。
在这里写出来并不是针对中介,中介也都是由留学顾问和留学文案等个别的人组成的,就算跟机构签了合同,最后提供服务的时候还是会具体到个人。但就是这某些不靠谱的个人,让学生和家长走了那么多不改走的弯路,甚至是求学的绝路。。。有很多学生在选择留学中介的时候都会给我列出两个机构名称来问我,U姐,这两个机构我该选哪个?每次都会说,虽然你不打算选择个人。但不管任何留学机构,不管他名气大还是小,好还是坏,真正需要考虑的只是你碰到的那个人,你觉得是否是一个靠谱的人。因为,提供服务给我们的只是单个的顾问、文案以及后期。
每次有人怀疑小u这种以个人名义办理留学服务的模式,认为没有公司有保障,其实选对了人,怎么做都是对的。哪怕没有签约,只是一句口头上的承诺,有的时候,也比那一摞摞的合同管用的多。其实在小u看来,相对于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成本来说,个人更靠谱才对,毕竟要注重个人名誉,也是跟客户站在同一条线上的主体,没有什么大机构大背景更没有大律师。当然也没有运营成本,费用和沟通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更合适更划算!
年前还是年初的时候看到一次曝光某机构(名字就不写),耽误了一位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学生原本的条件非常好,而且非常中意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后面跟这家机构的某个顾问签约之后,后面整个为学生服务的团队中,由于申请老师的失误(在阿尔伯塔大学给学生发来offer,需要在指定时间以内确认offer时,申请老师竟然没有及时地登录邮箱查收邮件,直接没看到,导致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确认,结果offer就没了。。。),导致了中意学校申请失败,但并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学生,是学生自己,由于对阿尔伯塔大学太中意,就自己给学校发了一封邮件说起自己的申请,想明白为什么被拒,结果学校给学生回邮件说早已给他发过offer,只不过是学生没确认。。。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气愤了,但机构最后又给学生申请了一所其他的加拿大大学。这个时候,学生和家长已经精疲力尽,想着去一所学校就可以了。但在帮学生办理加拿大签证的时候,又出了乱子,以学生条件不可能拒签的情况下,愣是由于材料没有准备齐全给拒了。至此,学生和家长彻底怒了,听说孩子都快要抑郁了,跟机构撕了起来,才最终被曝光。。。。
这是前面看过的一个事件,但是看到之后唏嘘不已,想到大家应该会以此为戒,毕竟,虽然曝光的是机构,但具体到操作服务,还是机构中的个人。
没想到,昨天晚上又看到了关于另外一家留学机构的爆料。这次这个机构给学生申请的荷兰的大学,跟学生签约之后给学生提供服务,但在选择了四所大学之后,有三所大学给拒了,理由是要么材料没有提交齐全,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充,学校不给审理。要么是没有按时交纳申请费,学校不审材料。。。最后申请了一所大学的预科,但在选校的时候,和申请的时候,老师都没告诉学生这所大学是要先读预科才能读硕士。因为学生的毕业学校不是211、985,之前学生跟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一直说的是这所学校可以直申的,不需要211、985,但这些要求学校的官网上明明都有写,学生不明白为什么顾问竟然能够在不看官网要求,不明白这所学校申请的情况下就给下这样的保票。
在这个时候,学生跟机构撕了,当时合同中说了没拿到offer就给退全款,但现在不给退了,因为合同中玩了文字游戏。。。
看到这件事被爆出来还是非常痛心,难怪有学生在一听到中介就会表现的那么敌对,对中介没有任何好感。前两天小u还抱怨说,为什么在跟学生一谈到要交费办理的时候,学生就显得那么犹豫,但在面对买包包、买护肤品、买手机的时候,却又那么下得去血本。。。
在这里写出来并不是针对中介,中介也都是由留学顾问和留学文案等个别的人组成的,就算跟机构签了合同,最后提供服务的时候还是会具体到个人。但就是这某些不靠谱的个人,让学生和家长走了那么多不改走的弯路,甚至是求学的绝路。。。有很多学生在选择留学中介的时候都会给我列出两个机构名称来问我,U姐,这两个机构我该选哪个?每次都会说,虽然你不打算选择个人。但不管任何留学机构,不管他名气大还是小,好还是坏,真正需要考虑的只是你碰到的那个人,你觉得是否是一个靠谱的人。因为,提供服务给我们的只是单个的顾问、文案以及后期。
每次有人怀疑小u这种以个人名义办理留学服务的模式,认为没有公司有保障,其实选对了人,怎么做都是对的。哪怕没有签约,只是一句口头上的承诺,有的时候,也比那一摞摞的合同管用的多。其实在小u看来,相对于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成本来说,个人更靠谱才对,毕竟要注重个人名誉,也是跟客户站在同一条线上的主体,没有什么大机构大背景更没有大律师。当然也没有运营成本,费用和沟通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更合适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