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 大学的味道
上高二的时候,2002年,假期我去曲阜师范大学补课,的确是功课瘸腿很多,选了两门课程,一门是数学,一门是物理。
我忘记第一次路过曲阜大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忘了是去海边的路上还是从海边回来的路上,应该是眼前一亮,哇,原来大学这么漂亮。虽然国内并不出名,很多年后在网络新闻上曝出“考研生产线”的称号,但是依然没有让我改变对这所学校的赞美。
这是我舅舅读本科的学校,那时候叫做曲阜师范学院,还在曲阜,没有日照的分校。现在他们有了一位知名校友。
我很享受经过大学城商业街时候的热闹,王心凌的《第一次爱的人》在单曲循环,学生们再也不用穿着高中整齐划一的学生制服。他们都是大学生哎,那时候对大学生是无比崇敬的,他们是天之骄子,就像教辅书封面上的照片一样。
鬼使神差这个词给了我新的理解,我没能想到我能考上大学,也大大出乎了家人的意料,算是没白费我妈给我热好的牛奶、早上喊我起床去上学。大学期间我做着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事情,别人在做数学分析,别人在花前月下,别人在校外兼职,别人在玩着游戏,我,在做网站。确切地说,一直在做一个HTML页面。
大学,白读了。又开始瘸腿了。
直到大四上学期,我才把统计的书看明白。当然感谢统计之都里的牛人们,教我太多。后来开始疯狂买书,直到现在那堆书应该还没看完,过了一年,我才略微能处理概率的问题。看书看久了,人的确会变成书呆子。我终于理解大二的时候,有个老乡告诉我社会学系有个泡在图书馆的同学,由于读书太多变得沉默寡言。
很惭愧的是,学统计的人到了2011年底才学会SPSS,这已经是大学毕业一年后了。随后开始用SAS,Stata,R也用到一点。提一句,大三的时候陈玲老师在教时间序列分析的同时教我们R语言,她是科大毕业的博士,带给我们很多统计的思想。我依然记得大三的时间序列期末考试,有人作弊然后被人捅到了教务处,最后处理的却是陈玲老师,大学里的失望太多了。
后来幸运地去了云南大学,选择云南大学最打动我的是东陆云大BBS,我觉得拥有BBS的大学才能称之为大学,因为这儿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没有那么多灌水的图片,就像豆瓣一样用文字记录和讨论。在昆明实际算下来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这里给了我太多接触大师的机会,因为这儿有王学仁老先生在,其他再牛的人召之即来,到他面前都只能算作学生。
可能瘸腿的感觉一直到2012年,我有幸能去厦门大学,见到朋友在厦大就读的种种待遇,各色的数据库都可以用,可以早上爬个山打个高尔夫,下午还有咖啡喝!又回到了高中时的感觉,哇,这TMD才是大学好嘛!
但是,无论到哪里,我还是觉得在云南大学是最幸福的日子,吃完晚饭走出西门就是洋人街,熙熙攘攘的年轻人,经过咖啡吧,再过麦田书店,这种感觉就像最初的:高二时在曲师大门口的人行道前跟着来来往往的大学生们,他们有些人正去海边的路上。
我忘记第一次路过曲阜大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忘了是去海边的路上还是从海边回来的路上,应该是眼前一亮,哇,原来大学这么漂亮。虽然国内并不出名,很多年后在网络新闻上曝出“考研生产线”的称号,但是依然没有让我改变对这所学校的赞美。
这是我舅舅读本科的学校,那时候叫做曲阜师范学院,还在曲阜,没有日照的分校。现在他们有了一位知名校友。
我很享受经过大学城商业街时候的热闹,王心凌的《第一次爱的人》在单曲循环,学生们再也不用穿着高中整齐划一的学生制服。他们都是大学生哎,那时候对大学生是无比崇敬的,他们是天之骄子,就像教辅书封面上的照片一样。
鬼使神差这个词给了我新的理解,我没能想到我能考上大学,也大大出乎了家人的意料,算是没白费我妈给我热好的牛奶、早上喊我起床去上学。大学期间我做着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事情,别人在做数学分析,别人在花前月下,别人在校外兼职,别人在玩着游戏,我,在做网站。确切地说,一直在做一个HTML页面。
大学,白读了。又开始瘸腿了。
直到大四上学期,我才把统计的书看明白。当然感谢统计之都里的牛人们,教我太多。后来开始疯狂买书,直到现在那堆书应该还没看完,过了一年,我才略微能处理概率的问题。看书看久了,人的确会变成书呆子。我终于理解大二的时候,有个老乡告诉我社会学系有个泡在图书馆的同学,由于读书太多变得沉默寡言。
很惭愧的是,学统计的人到了2011年底才学会SPSS,这已经是大学毕业一年后了。随后开始用SAS,Stata,R也用到一点。提一句,大三的时候陈玲老师在教时间序列分析的同时教我们R语言,她是科大毕业的博士,带给我们很多统计的思想。我依然记得大三的时间序列期末考试,有人作弊然后被人捅到了教务处,最后处理的却是陈玲老师,大学里的失望太多了。
后来幸运地去了云南大学,选择云南大学最打动我的是东陆云大BBS,我觉得拥有BBS的大学才能称之为大学,因为这儿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没有那么多灌水的图片,就像豆瓣一样用文字记录和讨论。在昆明实际算下来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这里给了我太多接触大师的机会,因为这儿有王学仁老先生在,其他再牛的人召之即来,到他面前都只能算作学生。
可能瘸腿的感觉一直到2012年,我有幸能去厦门大学,见到朋友在厦大就读的种种待遇,各色的数据库都可以用,可以早上爬个山打个高尔夫,下午还有咖啡喝!又回到了高中时的感觉,哇,这TMD才是大学好嘛!
但是,无论到哪里,我还是觉得在云南大学是最幸福的日子,吃完晚饭走出西门就是洋人街,熙熙攘攘的年轻人,经过咖啡吧,再过麦田书店,这种感觉就像最初的:高二时在曲师大门口的人行道前跟着来来往往的大学生们,他们有些人正去海边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