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医院工作以来。。
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务工作者,也没有想过会在医院,还是儿童医院工作。但我现在已经到这里小半年了,这是在我决定来之前没有想到的。
此时此刻我正在医院值夜班,现在凌晨4点钟。
一辆120打破了没有患者的夜晚,闪着蓝光就来了。我们是儿童医院,一般情况送来急救的都是因高烧发生抽搐的孩子,这次也不例外。
我曾经见到过正在抽搐当中就被送来医院的孩子,双眼发直,身体不受控制的乱摆,这样的家长通常都是一种反应,着急忙慌的找大夫,更有不少的家长哭着哀求,救救孩子。腿软坐在地上的我也见到过。
或许因为我不是护士,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着急万分,相反,看着她们淡定的表现,安心也有一点觉得冷漠,更是在听到她们说出“好烦”的时候。大概我站在她们的岗位也是同样的吧,谁不希望工作中能少些事情呢,尤其是在这三更半夜。
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要写医院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今天120的小哥儿长得有点帅,也恰好在离开时跟我说了句“走了啊”。
既然已经开始说了,那我就再说说我们医院里那几个特殊科室的孩子们吧!
我们医院的血液肿瘤科算是有名的,我曾参加了血液肿瘤专家交流论坛会,当然是以礼仪和摄像的身份旁听。但是就是这次会议让我了解到了医院这个在我心里比较特别的科室。
血液肿瘤,一般被安排住进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血液病,有一些不严重的问题,但大部分都是让人黯然神伤的。白血病,癌症,败血症,这些在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都是不治之症。每当看到有家长拿着血液科的挂号条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大家伙儿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待得时间越长,内心的活动就越久。我现在竟然都能从家长的表情中看出他是不是来看血液病的。
血液科在楼里的最高层,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看到那些孩子的,但也会偶尔看到他们下楼买东西的身影。有一次听同事说,那个穿着拖鞋,光着脑袋的小男孩儿已经来这里很久了,每次都是见到他自己下来买东西,从没见过他的家人。 还有一次,一个哥哥推着妹妹来服务台询问专家出诊,要挂号。周围没有监护人陪着,两个小孩子的年龄加起来感觉也没有20岁,因为院里的专家挂号费的确比较贵,想说问问监护人的意见,但小男孩儿着急着说“我妹妹刚做完换肾手术,我一定要让她看最好的医生”。这话也是听我同事说的,那时候我们正看着他推着妹妹去超市买东西。
于是我们都哭了。
我第一次听说白血病的孩子是一名叫高伟的小男孩儿,他上小学,学习特别好,而且很用功,即使是在无菌舱生活的时候,也每天少不了看书学校,照顾他的护士们常常说起来眼睛上挂着泪珠。
无菌舱我去过一次,里面是一个挨一个的屋子。床还没有上下铺的床宽,卫生间,治疗室,卧室都挤在那几平米大点儿的地方。不能自理的孩子有妈妈陪着,探视的家属都只能隔着一扇玻璃窗看里面,用电话联系,没错,跟监狱一样。我那次去,听到了一个爷爷拿着电话对里面的孙女说,等你病好了,爷爷给你做好吃的。就这样一句话,我鼻子酸了。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我听到说经过她们的努力,使数名白血病患儿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即使在今后的生活里要注意很多东西,并不算事完全康复,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不是嘛。
那个叫高伟的小男孩儿,曾经还对他进行过募捐和义卖,他的第二次换肾手术已经让他家负担不起。第一次术后的排异,效果非常不好,我们都祈祷着第二次,有着大家伙儿诚心祝愿的手术可以顺利完成的时候,听到的消息仍旧是不太乐观。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的。
其实在来这医院之前,我因为母亲的关系,往返在肿瘤医院,那个时候我也见过不少。其实你仔细看,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在不同的轨迹上行进着。
此时此刻我正在医院值夜班,现在凌晨4点钟。
一辆120打破了没有患者的夜晚,闪着蓝光就来了。我们是儿童医院,一般情况送来急救的都是因高烧发生抽搐的孩子,这次也不例外。
我曾经见到过正在抽搐当中就被送来医院的孩子,双眼发直,身体不受控制的乱摆,这样的家长通常都是一种反应,着急忙慌的找大夫,更有不少的家长哭着哀求,救救孩子。腿软坐在地上的我也见到过。
或许因为我不是护士,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着急万分,相反,看着她们淡定的表现,安心也有一点觉得冷漠,更是在听到她们说出“好烦”的时候。大概我站在她们的岗位也是同样的吧,谁不希望工作中能少些事情呢,尤其是在这三更半夜。
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要写医院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今天120的小哥儿长得有点帅,也恰好在离开时跟我说了句“走了啊”。
既然已经开始说了,那我就再说说我们医院里那几个特殊科室的孩子们吧!
我们医院的血液肿瘤科算是有名的,我曾参加了血液肿瘤专家交流论坛会,当然是以礼仪和摄像的身份旁听。但是就是这次会议让我了解到了医院这个在我心里比较特别的科室。
血液肿瘤,一般被安排住进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血液病,有一些不严重的问题,但大部分都是让人黯然神伤的。白血病,癌症,败血症,这些在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都是不治之症。每当看到有家长拿着血液科的挂号条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大家伙儿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待得时间越长,内心的活动就越久。我现在竟然都能从家长的表情中看出他是不是来看血液病的。
血液科在楼里的最高层,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看到那些孩子的,但也会偶尔看到他们下楼买东西的身影。有一次听同事说,那个穿着拖鞋,光着脑袋的小男孩儿已经来这里很久了,每次都是见到他自己下来买东西,从没见过他的家人。 还有一次,一个哥哥推着妹妹来服务台询问专家出诊,要挂号。周围没有监护人陪着,两个小孩子的年龄加起来感觉也没有20岁,因为院里的专家挂号费的确比较贵,想说问问监护人的意见,但小男孩儿着急着说“我妹妹刚做完换肾手术,我一定要让她看最好的医生”。这话也是听我同事说的,那时候我们正看着他推着妹妹去超市买东西。
于是我们都哭了。
我第一次听说白血病的孩子是一名叫高伟的小男孩儿,他上小学,学习特别好,而且很用功,即使是在无菌舱生活的时候,也每天少不了看书学校,照顾他的护士们常常说起来眼睛上挂着泪珠。
无菌舱我去过一次,里面是一个挨一个的屋子。床还没有上下铺的床宽,卫生间,治疗室,卧室都挤在那几平米大点儿的地方。不能自理的孩子有妈妈陪着,探视的家属都只能隔着一扇玻璃窗看里面,用电话联系,没错,跟监狱一样。我那次去,听到了一个爷爷拿着电话对里面的孙女说,等你病好了,爷爷给你做好吃的。就这样一句话,我鼻子酸了。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我听到说经过她们的努力,使数名白血病患儿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即使在今后的生活里要注意很多东西,并不算事完全康复,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不是嘛。
那个叫高伟的小男孩儿,曾经还对他进行过募捐和义卖,他的第二次换肾手术已经让他家负担不起。第一次术后的排异,效果非常不好,我们都祈祷着第二次,有着大家伙儿诚心祝愿的手术可以顺利完成的时候,听到的消息仍旧是不太乐观。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的。
其实在来这医院之前,我因为母亲的关系,往返在肿瘤医院,那个时候我也见过不少。其实你仔细看,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在不同的轨迹上行进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