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问题
昨天晚上我是这么想的:
我时常太自卑了,没什么自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物。这个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你太自卑了,这样不好。叫自己收整一下心情。就像是大人看到小孩玩得乱七八糟的房间时会说,太乱了,收拾一下。
而只要自己稍微“得意”一点觉得“我好像还不错哦”,立刻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对自己冷笑说,行了吧,瞧你那个逼样,啥也不会……(以下省略五十字)。一秒就能找到自己十个缺点。
我从来不骂人。也不对人说脏话。但说给自己的话,都是最脏的、最伤人的。像是无师自通,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然后又回到自卑的那个状态里。直到我对自己说,你太自卑了,这样不好。收拾一下心情。
如此循环往复。
我想了想,不论我怎么做,我对自己都不会满意。似乎永远都不会满意。
如果永远都不会满意的话,那我不会活得开心。如果活得不开心的话,那活着没有意义。
不是,不是,这还不是遗书。不要担心。
有一件我想到就很揪心的事是,我,还有我在意的几个好友们,我们都已经历过死亡的创伤。因为我体会过有多难过,所以当我想到以后她们在失去我后也会同样难过时,我的心情都会瞬间沉下来。我在想解决的办法。但我能想到的办法,无非是尽早开始逐渐地疏远,不爱了,就不会有多难过。但是又想到,正是因为知道死亡是永久的失联且无可避免,就恨不得有十分好就给她们十分,不要有保留。
有次家里来一个朋友的朋友,是个正逐渐出名的钢琴家,欧洲巡演到了德国。在我这里时大家聊天,钢琴家说,她活到八十岁时要干嘛干嘛,我在旁边听着,瞬间就觉得和她的人生好遥远,因为我给自己订的人生道路,比她的一半还少。对着这样的人,我连交朋友的念头都没有,时候还未到,可已经觉得自己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逛超市的时候经常有小孩子也在。我烦他们,因为他们走着走着会猛然停下来,丝毫不顾会惊扰到后面的人。他们也会突然冲着你跑过来,不知道避让,你不避让,他们就会撞到你。我也不喜欢吃饭时把自己嘴角和饭桌弄脏的人。不喜欢夹菜时筷子夹不牢、端汤时洒出来的人。甚至不喜欢吃饭时声音很大、夹菜时起身去够远处的菜的人。
看出问题所在了吗。
我没有包容心。
我可以一遍遍和我的盲人语言伙伴纠正汉语的四个音调,面带笑容、充满鼓励地和他交流。我知道他此刻需要鼓励。这两年我的耐心比以前好了很多。我看到有不公正的事情时也会愤怒,看到受苦的人会觉得难过,我有甚至比其他人更强的同理心。但这都不是包容心。
这些我讨厌的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会惊扰麻烦到他人,二是没有礼貌和教养。而我计较这些细节,是因为我觉得这些小事即便是小孩也能够做到的,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但我也知道,以这些严苛的细节去要求孩子是不对的。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明白了。想到我是小孩时,我妈并没有像对待一个小孩那样对待我,而是把我当大人一样要求。她展现出的恶意,也许是出于生活的不公,也因出于对于我爸的恨意,但发泄在我身上的时候,并不把我当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看。再回想我对待自己的狗狗时,我其实打狗很严重,连我妈都说,那是狗,你跟狗计较什么。可我想的是,这是我教育出的孩子,怎么可以连这些都不懂呢。
一如当年我妈对我。
于是我明白了。小时候没被包容对待过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对小孩有包容心的。包括对狗。如果亲近,必有伤害。我能做的,就是远离。
我另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是关于宽恕。无法想明白,以至于上学期看到哲学系开了一门《恶行之后怎么办》的课时,我赶忙报上了,结果又因为听不懂而放弃。我知道、我也很确定我很爱我的狗,但我无法原谅自己那么狠地打过在喜、恩和。昨天在一个友邻广播下面留言说,施虐者和受虐者这两个角色我大概都做过。
我不认为一个人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就能原谅其所有恶行。难道我不想原谅自己过轻松的生活?但是那样的话我和我妈有什么区别呢?更要命的是,要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尚且可以反抗和仇恨,但我的狗对我,从来就只有爱,而后来是怕。我那篇日记是怎么写的来着?
伤害人比伤害狗好。
伤害了人,你去道歉,对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对方可以原谅你,也可以不原谅你,用绝交来对待你,用恨意来报复你。
可如果伤害的是狗,你怎样道歉它都不会懂。
它永远爱你,永远信你,也永远怕你。
你就带着愧疚活下去,过一生。
初来德国一年时,我想得很明白。再也不回去了,我没法再见它们。也正因为我想念,所以也应惩罚自己,不许见它们。这一生就当流放自己了。你见过每年新年许愿、每次生日许愿都许自己一生颠沛流离、老无所依、过得辛苦、不得好死的人吗。那就是我了。
所以许愿这玩意儿不灵的,都是封建迷信。
有时候你伤害到别人了,也包括伤害到狗,你的确是因为自身性格缺陷的问题无法控制自己才做出那样的事情。比如我妈骂我的话总是异常伤人,我也许可以理解为她是年轻时被迫养成的过度保护自己的性格。比如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打我的狗打得特别重,是因为我从小没被教会如何发泄自己的情感。即便这些都是正当在理的理由,但——我原谅了自己,我的狗也不怪我,可是它们当初平白无故受到的伤害怎么办?消失在空气里吗?
啊,好难得,真的好难得。往常我写到这一段时总是把自己写哭了,写得特别绝望,导致整篇日志都得隐藏起来。
这些是关于宽恕。
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是关于承诺。但今天先不写了。
综上所述,我是一个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是不会在生活中自己制造出开心的。过得不开心,她们对我的爱和关心,就会像是投进水里的石头。对她们是种辜负。
我是一个没有包容心的人。不仅对自己苛责,也对别人苛责。所以也无法亲近别人,不会有孩子,也不应再养狗。
我是一个越活越沉重的人。按照我的理论,当你给别人带来伤害,即便是因为你年幼不知事,你做的错事也不应消亡。而做错事、伤害别人,是在所难免的。这样活得越久,做出的伤害就越多。如何原谅自己?正是因为我尊重他们和它们作为生命,不像说是今天我撞翻了一个椅子或踩了一脚草地,而是,我尊重他们和它们会感受到痛和伤心的生命,正因如此,我才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
所以,我并不是很爱惜自己。
我时常太自卑了,没什么自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物。这个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你太自卑了,这样不好。叫自己收整一下心情。就像是大人看到小孩玩得乱七八糟的房间时会说,太乱了,收拾一下。
而只要自己稍微“得意”一点觉得“我好像还不错哦”,立刻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对自己冷笑说,行了吧,瞧你那个逼样,啥也不会……(以下省略五十字)。一秒就能找到自己十个缺点。
我从来不骂人。也不对人说脏话。但说给自己的话,都是最脏的、最伤人的。像是无师自通,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然后又回到自卑的那个状态里。直到我对自己说,你太自卑了,这样不好。收拾一下心情。
如此循环往复。
我想了想,不论我怎么做,我对自己都不会满意。似乎永远都不会满意。
如果永远都不会满意的话,那我不会活得开心。如果活得不开心的话,那活着没有意义。
不是,不是,这还不是遗书。不要担心。
有一件我想到就很揪心的事是,我,还有我在意的几个好友们,我们都已经历过死亡的创伤。因为我体会过有多难过,所以当我想到以后她们在失去我后也会同样难过时,我的心情都会瞬间沉下来。我在想解决的办法。但我能想到的办法,无非是尽早开始逐渐地疏远,不爱了,就不会有多难过。但是又想到,正是因为知道死亡是永久的失联且无可避免,就恨不得有十分好就给她们十分,不要有保留。
有次家里来一个朋友的朋友,是个正逐渐出名的钢琴家,欧洲巡演到了德国。在我这里时大家聊天,钢琴家说,她活到八十岁时要干嘛干嘛,我在旁边听着,瞬间就觉得和她的人生好遥远,因为我给自己订的人生道路,比她的一半还少。对着这样的人,我连交朋友的念头都没有,时候还未到,可已经觉得自己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逛超市的时候经常有小孩子也在。我烦他们,因为他们走着走着会猛然停下来,丝毫不顾会惊扰到后面的人。他们也会突然冲着你跑过来,不知道避让,你不避让,他们就会撞到你。我也不喜欢吃饭时把自己嘴角和饭桌弄脏的人。不喜欢夹菜时筷子夹不牢、端汤时洒出来的人。甚至不喜欢吃饭时声音很大、夹菜时起身去够远处的菜的人。
看出问题所在了吗。
我没有包容心。
我可以一遍遍和我的盲人语言伙伴纠正汉语的四个音调,面带笑容、充满鼓励地和他交流。我知道他此刻需要鼓励。这两年我的耐心比以前好了很多。我看到有不公正的事情时也会愤怒,看到受苦的人会觉得难过,我有甚至比其他人更强的同理心。但这都不是包容心。
这些我讨厌的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会惊扰麻烦到他人,二是没有礼貌和教养。而我计较这些细节,是因为我觉得这些小事即便是小孩也能够做到的,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但我也知道,以这些严苛的细节去要求孩子是不对的。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明白了。想到我是小孩时,我妈并没有像对待一个小孩那样对待我,而是把我当大人一样要求。她展现出的恶意,也许是出于生活的不公,也因出于对于我爸的恨意,但发泄在我身上的时候,并不把我当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看。再回想我对待自己的狗狗时,我其实打狗很严重,连我妈都说,那是狗,你跟狗计较什么。可我想的是,这是我教育出的孩子,怎么可以连这些都不懂呢。
一如当年我妈对我。
于是我明白了。小时候没被包容对待过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对小孩有包容心的。包括对狗。如果亲近,必有伤害。我能做的,就是远离。
我另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是关于宽恕。无法想明白,以至于上学期看到哲学系开了一门《恶行之后怎么办》的课时,我赶忙报上了,结果又因为听不懂而放弃。我知道、我也很确定我很爱我的狗,但我无法原谅自己那么狠地打过在喜、恩和。昨天在一个友邻广播下面留言说,施虐者和受虐者这两个角色我大概都做过。
我不认为一个人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就能原谅其所有恶行。难道我不想原谅自己过轻松的生活?但是那样的话我和我妈有什么区别呢?更要命的是,要是别人对我不好,我尚且可以反抗和仇恨,但我的狗对我,从来就只有爱,而后来是怕。我那篇日记是怎么写的来着?
伤害人比伤害狗好。
伤害了人,你去道歉,对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对方可以原谅你,也可以不原谅你,用绝交来对待你,用恨意来报复你。
可如果伤害的是狗,你怎样道歉它都不会懂。
它永远爱你,永远信你,也永远怕你。
你就带着愧疚活下去,过一生。
初来德国一年时,我想得很明白。再也不回去了,我没法再见它们。也正因为我想念,所以也应惩罚自己,不许见它们。这一生就当流放自己了。你见过每年新年许愿、每次生日许愿都许自己一生颠沛流离、老无所依、过得辛苦、不得好死的人吗。那就是我了。
所以许愿这玩意儿不灵的,都是封建迷信。
有时候你伤害到别人了,也包括伤害到狗,你的确是因为自身性格缺陷的问题无法控制自己才做出那样的事情。比如我妈骂我的话总是异常伤人,我也许可以理解为她是年轻时被迫养成的过度保护自己的性格。比如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打我的狗打得特别重,是因为我从小没被教会如何发泄自己的情感。即便这些都是正当在理的理由,但——我原谅了自己,我的狗也不怪我,可是它们当初平白无故受到的伤害怎么办?消失在空气里吗?
啊,好难得,真的好难得。往常我写到这一段时总是把自己写哭了,写得特别绝望,导致整篇日志都得隐藏起来。
这些是关于宽恕。
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是关于承诺。但今天先不写了。
综上所述,我是一个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是不会在生活中自己制造出开心的。过得不开心,她们对我的爱和关心,就会像是投进水里的石头。对她们是种辜负。
我是一个没有包容心的人。不仅对自己苛责,也对别人苛责。所以也无法亲近别人,不会有孩子,也不应再养狗。
我是一个越活越沉重的人。按照我的理论,当你给别人带来伤害,即便是因为你年幼不知事,你做的错事也不应消亡。而做错事、伤害别人,是在所难免的。这样活得越久,做出的伤害就越多。如何原谅自己?正是因为我尊重他们和它们作为生命,不像说是今天我撞翻了一个椅子或踩了一脚草地,而是,我尊重他们和它们会感受到痛和伤心的生命,正因如此,我才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
所以,我并不是很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