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者:李娟 来源:奎屯市一小
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形成要从娃娃抓起,任务自然落在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对于写字教学,我几十年如一日,每节课都精心准备,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它归纳、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写字感兴趣。我的做法是:
1.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小朋友刚入学的一阵子,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充满幻想。他们以自己是小学生为荣,对老师崇敬无比。笔者每接一届新生,都会充分利用好这份资源。跟学生第一次见面,就要想办法在他们心中播下“我一定要把字写好”的种子。比如让学生看老师写字,猜老师的特长,并告诉他们老师最大的本领是能教小朋友写一手漂亮的字。
这样的见面,效果立竿见影。课后就有小朋友带来他们的作品。当老师把他们的字贴出来时,他们信心更足了。还不会写字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他们多想也能写,让老师表扬啊。写字的兴趣就在第一次见面中被激发起来了。
2.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是美的。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体现汉字的形体美呢?我非常重视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通过板书展示汉字形体美。我认为从电脑的“涂红”回归到最原始的板书,作用更大。它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每次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漂亮的字时,学生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掌声中传达的是他们对老师的认可,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威望。它还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电脑中的笔画是没有用笔轻重不同的展示过程的,学生只能看到结果。如改为教师板书,那么笔画何处该重,何处该轻;何处行笔要快,何处要顿笔慢行,老师可通过边板书边提醒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欣赏整个汉字展示的过程中,汉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一定会吸引学生,从而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孩子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之情就会慢慢产生。
(2)通过想象分析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有其自身的基本构造规律。现代汉语将不带表音成份的结构分为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教学生写字时,可以通过想象分析出汉字的形体美。比如学写“水”、“山”、“火”等字时,老师可先在黑板上画下相应的图,再让学生去发现“图”与“字”的关系。通过看、比发现“字”很像“图”时,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再让他们照图的样子来写这些字时,孩子们会特别认真,他们被汉字的形体美征服了。
(3)通过肢体语言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从多年教学过成中,发现通过老师的一个动作就能帮助学生写出许多非常漂亮的字来。比如“飞”字,小朋友写时往往起笔很平,写出的字好像是小鸟儿抬起头,翅膀往后倒的样子。字失去了平衡。如果在写前老师让学生“飞一飞”,评评,谁飞得对,小朋友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飞的时候头低下去,翅膀才能使劲张开。汉字的形体美就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游戏后,再让小朋友来写,小朋友写的“飞”就非常漂亮了。
3.感受汉字的内在美。
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内在美呢?笔者的做法是把一些汉字编成顺口溜,小故事,结合写字指导的过程说给小朋友听。比如,写“林”字时,可以对小朋友说,两个木是好朋友,他们手拉着手走向森林,走在前面的木是大哥哥,他主动把右手缩起来,好把位置留给后面的木弟弟。木弟弟见哥哥对他那么好,就主动把手伸过去,托住木哥哥缩起来的手。汉字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是在无声中告诉学生的,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是在一个个故事中被激发的。
4.体验成功的快乐。
孩子开始写字了,老师就用欣赏的眼光巡视。轻轻说声“写得真漂亮”,弯下腰亲亲坐得端正的小姑娘,伸出拇指表示欣赏,把他们写的字拿到大屏幕上来展示无不使学生产生快感。我在班上树立写字标兵,表彰写字能手,定期举行作业展览,请"能手"介绍经验,给予重奖,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另外,开学初,我鼓励学生,要比一比谁作业本上的笑脸多,谁学期结束就是班上的写字能手,谁进步大,就能评上进步奖。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让孩子们每周五写一张字,给他们打出等级,并个人对上一周的字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收获。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孩子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在成长,在进步,体会到了汗水没有白流,体验到了写字的乐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评老师的字,是学生体验成功的一个好办法。老师写出一个好字,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同样的道理,当老师写出一个不怎么样的字,学生也会毫不客气地说“不好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你觉得老师的哪个地方写得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机会,好让学生把平时听来的有关写字知识通过“运用”的过程转化为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在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产生。
二、指导学生正确握笔
多年来,我发现小学低年级写字姿势不好的祸首是握笔不正确,要解决写字姿势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握笔问题。我认为避免错误握笔,指导学生正确握笔要讲清以下要点。
1.右手拿起笔,把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合起来,量一量笔尖,确定右手离笔尖的距离。
2.拇指与食指的所有关节要往外突出,握住笔后,看看是否呈“圆形”。把书法中的专业术语“龙眼”替换成“圆形”。
3.抵住笔杆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呈“阶梯状”。
4.找准手掌与纸面接触的点。
5.强调大拇指和食指间离开一条缝。
学生的握笔姿势正确了,开始写字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提醒学生——握笔要轻
三、克服学生不良坐姿
1.每次写字前让学生背:“头正,身直,臂开,脚平。”
把从在科学、传统坐姿理论中采撷到的“足安,坐满,头正,身直,虚腋,臂开”等基础要领简化成“头正,身直,臂开,脚平”八个字。每次学生在做写字准备时,就让小朋友背。八字背完,学生已按要求全部做好准备。老师只需对个别同学纠正一下,省却了好多口舌之苦。
2.严格训练。
很多老师会有同感,有些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写字都很工整,而有些学生,只有在课堂作业时,才会认真,否则,写出的字不成样子。我经常告诉学生,要练一手好字,很重要,但决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次写字,都要写出最棒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收获,没有好的写字态度,是写不出漂亮的字。在平时的写字训练中,我常在学生中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并帮助其改正。另外,每次写字指导,我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子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要突出,哪些笔画有变化,都要注意到。特别是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同学,只有认真把握每一笔的落笔位置,才会把每一个字写美观、匀称。班里刚开始有几个学生老是靠着田子格的下部分写,上部分空出很多,看起来很不协调。我经常对他们说“要上留天,下留地”, 老师严要求了,学生无机可趁。日子一久,好习惯也就自然形成。
四、低年级间架结构教学的有效方法
1.利用田字格定位。
利用田字格定位,就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每一笔从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收笔;哪一笔最高,哪一笔最低;左让右还是右让左等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从“有形”的帮助,到老师的板演,再到学生的模仿,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生字的方法。
2.利用辅助线定位。
田字格定位主要是针对每一笔来说的。对一个字整体位置的把握,有时需要作些辅助线。主要是在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字形时。比如一个字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在田字格的什么地方,这个字的最宽处是哪笔,从哪里写到哪里;这个字的左右高度相差多少,是左高右低还是右高左低……老师都可用彩色粉笔作一些辅助线。
3.利用关键笔画定位。
汉字中有些笔画对字的重心平稳,结构舒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成”中的“斜钩”,“色”字的“竖弯钩”等。如何让学生找准这些关键性的笔画,方法跟随前面讲的田字格定位有相似之处。它的作用发挥在学生有了些许写字基础后,学生不需要每一笔都去分析,只要把其中的一两笔定好位,整个字就漂亮了。
4.利用投影仪补救。
笔者发现采用投影仪能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个写得不错的字,在抽影仪上一放大,也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一个本来就写得不怎么样的字,一放大,问题就更明显了。因此在表扬学生字写得好时,要注意不要把放大倍数调得太高。但如果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就要把他的“缺点”放大,让他看了后产生“震撼”。然后鼓励他再写一个,老师发现他写好了,就给予鼓励,扬起他自信的风帆。
五、整体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有效方法
1.抓重点、难点字的指导。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些字笔画特别少。把它写好了,就能带动写好一大批字。我对人教社第一册要写的100个字作了归类,找出了13个重点字。比如:
重点字
有 关 联 的 字
木
禾 米 来 果 牙 本 长 衣 (水)(片)左(从“横短竖长,撇捺伸”来看)
个 八 入 大 天 人 火 文 公 尺 又 今 瓜 走 足 皮(从撇捺的搭配来看)
一看就知道“木”字一定要指导好。因为它可以带动写好一学期近三分之一的生字。
2.揭示规律。
整体提高写字水平,还可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和暗示,总结出写字结构中的一些小口诀“左小平上”、“右小齐下”、“横短撇长”、“抑扬向背”、“伸缩避让”等。比如上表中的关于“木”的写法,老师可以总结出“横短竖长撇捺伸”。再让小朋友用这口诀来检查自己的字是否写好,评价同学的字是否合要求。因口诀是朗朗上口的,在学生写字时,老师适当提醒一下,学生就会记起,从而提醒自己把字按要求写好。
六、以评价促进学生写字发展的有效方法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自评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互评在仿写后,点评是老师对学生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中的评议,时间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点评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
从实践情况来看,评价的最有效途径还是“面评”。“面评”就是在学生字写完后,把他们叫到身边来,然后进行面对面的评价。学生的字写得好,就当着他的面,画个圆圈,并真诚地对他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有时给学生面评时,可以在他们的小脸蛋上亲一亲他;搂在怀里,痒痒他;或拍拍他的小屁股……孩子们都全兴奋不已。 “面评”老师累是累了点,但收获却是无价的——收获学生对老师的爱,收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收获情感的交流。
从写字兴趣的激发,到姿势的养成,到具体的写法指导,再到充满激励的评价,都需要老师无私的爱来滋润。因为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能写出一手比较漂亮的字,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老师要静下心来教好字,孩子们要静下心来练好字。
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形成要从娃娃抓起,任务自然落在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对于写字教学,我几十年如一日,每节课都精心准备,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它归纳、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写字感兴趣。我的做法是:
1.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小朋友刚入学的一阵子,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充满幻想。他们以自己是小学生为荣,对老师崇敬无比。笔者每接一届新生,都会充分利用好这份资源。跟学生第一次见面,就要想办法在他们心中播下“我一定要把字写好”的种子。比如让学生看老师写字,猜老师的特长,并告诉他们老师最大的本领是能教小朋友写一手漂亮的字。
这样的见面,效果立竿见影。课后就有小朋友带来他们的作品。当老师把他们的字贴出来时,他们信心更足了。还不会写字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他们多想也能写,让老师表扬啊。写字的兴趣就在第一次见面中被激发起来了。
2.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是美的。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体现汉字的形体美呢?我非常重视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通过板书展示汉字形体美。我认为从电脑的“涂红”回归到最原始的板书,作用更大。它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每次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漂亮的字时,学生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掌声中传达的是他们对老师的认可,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威望。它还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电脑中的笔画是没有用笔轻重不同的展示过程的,学生只能看到结果。如改为教师板书,那么笔画何处该重,何处该轻;何处行笔要快,何处要顿笔慢行,老师可通过边板书边提醒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欣赏整个汉字展示的过程中,汉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一定会吸引学生,从而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孩子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之情就会慢慢产生。
(2)通过想象分析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有其自身的基本构造规律。现代汉语将不带表音成份的结构分为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教学生写字时,可以通过想象分析出汉字的形体美。比如学写“水”、“山”、“火”等字时,老师可先在黑板上画下相应的图,再让学生去发现“图”与“字”的关系。通过看、比发现“字”很像“图”时,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再让他们照图的样子来写这些字时,孩子们会特别认真,他们被汉字的形体美征服了。
(3)通过肢体语言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从多年教学过成中,发现通过老师的一个动作就能帮助学生写出许多非常漂亮的字来。比如“飞”字,小朋友写时往往起笔很平,写出的字好像是小鸟儿抬起头,翅膀往后倒的样子。字失去了平衡。如果在写前老师让学生“飞一飞”,评评,谁飞得对,小朋友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飞的时候头低下去,翅膀才能使劲张开。汉字的形体美就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游戏后,再让小朋友来写,小朋友写的“飞”就非常漂亮了。
3.感受汉字的内在美。
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内在美呢?笔者的做法是把一些汉字编成顺口溜,小故事,结合写字指导的过程说给小朋友听。比如,写“林”字时,可以对小朋友说,两个木是好朋友,他们手拉着手走向森林,走在前面的木是大哥哥,他主动把右手缩起来,好把位置留给后面的木弟弟。木弟弟见哥哥对他那么好,就主动把手伸过去,托住木哥哥缩起来的手。汉字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是在无声中告诉学生的,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是在一个个故事中被激发的。
4.体验成功的快乐。
孩子开始写字了,老师就用欣赏的眼光巡视。轻轻说声“写得真漂亮”,弯下腰亲亲坐得端正的小姑娘,伸出拇指表示欣赏,把他们写的字拿到大屏幕上来展示无不使学生产生快感。我在班上树立写字标兵,表彰写字能手,定期举行作业展览,请"能手"介绍经验,给予重奖,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另外,开学初,我鼓励学生,要比一比谁作业本上的笑脸多,谁学期结束就是班上的写字能手,谁进步大,就能评上进步奖。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让孩子们每周五写一张字,给他们打出等级,并个人对上一周的字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收获。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孩子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在成长,在进步,体会到了汗水没有白流,体验到了写字的乐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评老师的字,是学生体验成功的一个好办法。老师写出一个好字,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同样的道理,当老师写出一个不怎么样的字,学生也会毫不客气地说“不好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你觉得老师的哪个地方写得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机会,好让学生把平时听来的有关写字知识通过“运用”的过程转化为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在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产生。
二、指导学生正确握笔
多年来,我发现小学低年级写字姿势不好的祸首是握笔不正确,要解决写字姿势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握笔问题。我认为避免错误握笔,指导学生正确握笔要讲清以下要点。
1.右手拿起笔,把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合起来,量一量笔尖,确定右手离笔尖的距离。
2.拇指与食指的所有关节要往外突出,握住笔后,看看是否呈“圆形”。把书法中的专业术语“龙眼”替换成“圆形”。
3.抵住笔杆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呈“阶梯状”。
4.找准手掌与纸面接触的点。
5.强调大拇指和食指间离开一条缝。
学生的握笔姿势正确了,开始写字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提醒学生——握笔要轻
三、克服学生不良坐姿
1.每次写字前让学生背:“头正,身直,臂开,脚平。”
把从在科学、传统坐姿理论中采撷到的“足安,坐满,头正,身直,虚腋,臂开”等基础要领简化成“头正,身直,臂开,脚平”八个字。每次学生在做写字准备时,就让小朋友背。八字背完,学生已按要求全部做好准备。老师只需对个别同学纠正一下,省却了好多口舌之苦。
2.严格训练。
很多老师会有同感,有些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写字都很工整,而有些学生,只有在课堂作业时,才会认真,否则,写出的字不成样子。我经常告诉学生,要练一手好字,很重要,但决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次写字,都要写出最棒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收获,没有好的写字态度,是写不出漂亮的字。在平时的写字训练中,我常在学生中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并帮助其改正。另外,每次写字指导,我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子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要突出,哪些笔画有变化,都要注意到。特别是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同学,只有认真把握每一笔的落笔位置,才会把每一个字写美观、匀称。班里刚开始有几个学生老是靠着田子格的下部分写,上部分空出很多,看起来很不协调。我经常对他们说“要上留天,下留地”, 老师严要求了,学生无机可趁。日子一久,好习惯也就自然形成。
四、低年级间架结构教学的有效方法
1.利用田字格定位。
利用田字格定位,就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每一笔从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收笔;哪一笔最高,哪一笔最低;左让右还是右让左等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从“有形”的帮助,到老师的板演,再到学生的模仿,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生字的方法。
2.利用辅助线定位。
田字格定位主要是针对每一笔来说的。对一个字整体位置的把握,有时需要作些辅助线。主要是在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字形时。比如一个字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在田字格的什么地方,这个字的最宽处是哪笔,从哪里写到哪里;这个字的左右高度相差多少,是左高右低还是右高左低……老师都可用彩色粉笔作一些辅助线。
3.利用关键笔画定位。
汉字中有些笔画对字的重心平稳,结构舒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成”中的“斜钩”,“色”字的“竖弯钩”等。如何让学生找准这些关键性的笔画,方法跟随前面讲的田字格定位有相似之处。它的作用发挥在学生有了些许写字基础后,学生不需要每一笔都去分析,只要把其中的一两笔定好位,整个字就漂亮了。
4.利用投影仪补救。
笔者发现采用投影仪能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个写得不错的字,在抽影仪上一放大,也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一个本来就写得不怎么样的字,一放大,问题就更明显了。因此在表扬学生字写得好时,要注意不要把放大倍数调得太高。但如果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就要把他的“缺点”放大,让他看了后产生“震撼”。然后鼓励他再写一个,老师发现他写好了,就给予鼓励,扬起他自信的风帆。
五、整体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有效方法
1.抓重点、难点字的指导。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些字笔画特别少。把它写好了,就能带动写好一大批字。我对人教社第一册要写的100个字作了归类,找出了13个重点字。比如:
重点字
有 关 联 的 字
木
禾 米 来 果 牙 本 长 衣 (水)(片)左(从“横短竖长,撇捺伸”来看)
个 八 入 大 天 人 火 文 公 尺 又 今 瓜 走 足 皮(从撇捺的搭配来看)
一看就知道“木”字一定要指导好。因为它可以带动写好一学期近三分之一的生字。
2.揭示规律。
整体提高写字水平,还可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和暗示,总结出写字结构中的一些小口诀“左小平上”、“右小齐下”、“横短撇长”、“抑扬向背”、“伸缩避让”等。比如上表中的关于“木”的写法,老师可以总结出“横短竖长撇捺伸”。再让小朋友用这口诀来检查自己的字是否写好,评价同学的字是否合要求。因口诀是朗朗上口的,在学生写字时,老师适当提醒一下,学生就会记起,从而提醒自己把字按要求写好。
六、以评价促进学生写字发展的有效方法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自评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互评在仿写后,点评是老师对学生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中的评议,时间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点评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
从实践情况来看,评价的最有效途径还是“面评”。“面评”就是在学生字写完后,把他们叫到身边来,然后进行面对面的评价。学生的字写得好,就当着他的面,画个圆圈,并真诚地对他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有时给学生面评时,可以在他们的小脸蛋上亲一亲他;搂在怀里,痒痒他;或拍拍他的小屁股……孩子们都全兴奋不已。 “面评”老师累是累了点,但收获却是无价的——收获学生对老师的爱,收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收获情感的交流。
从写字兴趣的激发,到姿势的养成,到具体的写法指导,再到充满激励的评价,都需要老师无私的爱来滋润。因为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能写出一手比较漂亮的字,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老师要静下心来教好字,孩子们要静下心来练好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