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不等式
【前半段】
练车,在乡间的一条公路上。
教练、我和另一位练车的阿姨,三人同坐车上。
公路左侧是大片田野,但是看不清田野里种了什么,比起来,一条条田埂更加清晰,但没有人或者动物的踪影。
右侧,什么都没有,仿佛一块黑幕遮住了所有,我们都没有注意过右侧。
教练示意我沿着公路向前开,到尽头处再调头回来。
左右脚归位,慢慢抬起刹车,稳住离合器。咦,好像不对,应该是慢慢抬起离合器,脚搭在刹车上。弄反了!一脚抬起刹车,离合器猛得一踩,车子一个趔趄,冲了一下。吓得我赶快看向副驾驶,教练肯定又要骂我了。可是教练不在座位上。
我探头出窗外,什么人也没有,只是前方突然多了一个装满干草的车子,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的车还在向前开,它们可能会撞上。
在我做出停车的反应之前,看见田野里出现一个超长的铁锹,大约十几米长,一晃,又不见了。“它一定是绕过了我的车。”我心想,扭过头来,看见教练在车子前方,拿着它推干草车向前滑行。
没有了障碍物,我顺利开到路尽头,没有换挡,直接调头。
坐在车上的那位阿姨说:“你就这么开回来啦?没有按照教练教的,要换挡啊。”
“哈哈,反正他也不知道,只要我开回来了不就行啦?”
“这样很危险诶,给你换一种情况,你试试?看还能不能顺利调头。”
路上出现了两辆相连的马车,半人高。
路比较窄,直接牵着马调头可能会掉进田野里。
那这样吧,心里一边想着,一边动手把马车拆了,然后再把所有的部件都换了个方向,重新组合在一起。“你看,这样不也调头了吗?”
【后半段】
“你别看错题了,是解这个不等式,看清题意,前后文有暗含条件的。”
啊?我抬头看着那位阿姨,刚刚的马车呢?刚刚根本就没有马车?马车就是这道题?再看看手中的试卷,我做错题目了?“嗯,她让我解不等式。”我松了一口气,“不等式要比现在这道大题容易多了。”
我把试卷拿起来竖在眼前,正反面研究了半天。一张A4纸大小,是平常试卷的一半,不知道哪是第一题,有别人做过的痕迹,可能是一个小孩的考卷,已经被老师批改过。
解不等式是一道大题,包含了六小题,类似简算。我做的那道,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带有两个未知参数m和d,要求解出:使一元二次函数满足在数轴下方的参数的范围。
“那就是让不等式小于零嘛。”我又开始自言自语,“好奇怪,这样的题目有什么难的?竟然不会做?”
我直接在试卷上写了起来。
我写的是“>”,“>”的右边是1。
然后开始简化,得到一个大概是mx²+(6+d)x-5>0的最简不等式。
“那接下来就很简单啦,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b±√(b²-4ac)]/2a,大于0,在两个根的两边就对了嘛,然后就能求出m和d啦。”
这个时候,我快醒了,模模糊糊之间,已经看见了床沿和床边的书架,我还在算-b±√(b²-4ac),感觉m和d的值,就快出来了,快了快了,但是就是完整不起来,算完了分子那一大串,就忘记了2a,再去算2a,又忘记了分子。
我似乎处在一个很奇怪的空间里,在摇摆。晃到前面就是醒,能朦胧感觉到房间里的一切,晃到后面就是梦,我还在算求根公式。
就这样摇荡不定,一直到我醒来,也没解出m和d,但是,脑海中好像有个声音在不断告诉我自己,这个不等式中最难的部分我已经解了,最后那一步只是简单计算而已。
练车,在乡间的一条公路上。
教练、我和另一位练车的阿姨,三人同坐车上。
公路左侧是大片田野,但是看不清田野里种了什么,比起来,一条条田埂更加清晰,但没有人或者动物的踪影。
右侧,什么都没有,仿佛一块黑幕遮住了所有,我们都没有注意过右侧。
教练示意我沿着公路向前开,到尽头处再调头回来。
左右脚归位,慢慢抬起刹车,稳住离合器。咦,好像不对,应该是慢慢抬起离合器,脚搭在刹车上。弄反了!一脚抬起刹车,离合器猛得一踩,车子一个趔趄,冲了一下。吓得我赶快看向副驾驶,教练肯定又要骂我了。可是教练不在座位上。
我探头出窗外,什么人也没有,只是前方突然多了一个装满干草的车子,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的车还在向前开,它们可能会撞上。
在我做出停车的反应之前,看见田野里出现一个超长的铁锹,大约十几米长,一晃,又不见了。“它一定是绕过了我的车。”我心想,扭过头来,看见教练在车子前方,拿着它推干草车向前滑行。
没有了障碍物,我顺利开到路尽头,没有换挡,直接调头。
坐在车上的那位阿姨说:“你就这么开回来啦?没有按照教练教的,要换挡啊。”
“哈哈,反正他也不知道,只要我开回来了不就行啦?”
“这样很危险诶,给你换一种情况,你试试?看还能不能顺利调头。”
路上出现了两辆相连的马车,半人高。
路比较窄,直接牵着马调头可能会掉进田野里。
那这样吧,心里一边想着,一边动手把马车拆了,然后再把所有的部件都换了个方向,重新组合在一起。“你看,这样不也调头了吗?”
【后半段】
“你别看错题了,是解这个不等式,看清题意,前后文有暗含条件的。”
啊?我抬头看着那位阿姨,刚刚的马车呢?刚刚根本就没有马车?马车就是这道题?再看看手中的试卷,我做错题目了?“嗯,她让我解不等式。”我松了一口气,“不等式要比现在这道大题容易多了。”
我把试卷拿起来竖在眼前,正反面研究了半天。一张A4纸大小,是平常试卷的一半,不知道哪是第一题,有别人做过的痕迹,可能是一个小孩的考卷,已经被老师批改过。
解不等式是一道大题,包含了六小题,类似简算。我做的那道,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带有两个未知参数m和d,要求解出:使一元二次函数满足在数轴下方的参数的范围。
“那就是让不等式小于零嘛。”我又开始自言自语,“好奇怪,这样的题目有什么难的?竟然不会做?”
我直接在试卷上写了起来。
我写的是“>”,“>”的右边是1。
然后开始简化,得到一个大概是mx²+(6+d)x-5>0的最简不等式。
“那接下来就很简单啦,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b±√(b²-4ac)]/2a,大于0,在两个根的两边就对了嘛,然后就能求出m和d啦。”
这个时候,我快醒了,模模糊糊之间,已经看见了床沿和床边的书架,我还在算-b±√(b²-4ac),感觉m和d的值,就快出来了,快了快了,但是就是完整不起来,算完了分子那一大串,就忘记了2a,再去算2a,又忘记了分子。
我似乎处在一个很奇怪的空间里,在摇摆。晃到前面就是醒,能朦胧感觉到房间里的一切,晃到后面就是梦,我还在算求根公式。
就这样摇荡不定,一直到我醒来,也没解出m和d,但是,脑海中好像有个声音在不断告诉我自己,这个不等式中最难的部分我已经解了,最后那一步只是简单计算而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