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见篇 | 民艺的七大特质
![]() |
柳宗悦在1941年的《民艺是什么》中写道:“所谓民艺,即民众日常使用的工艺品之意。因此,民艺是实用的工艺品中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俗语中也称之为‘下手’之物。这里的‘下’为‘普通’之意,‘手’为‘品质’或‘类别’之意。因此,民艺就是民器,是普通的物品,也就是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物品。
![]() |
柳宗悦在《民艺的性质》中将民艺之美的特质总结为七点。
一为实用性。
“美是与用途相结合的东西,即由生活而生。正因如此,其美才更为健全。美不应当从生活的外部去探寻,而是必须在生活的内面发现。”
二为大量与廉价。
“少量、高价的东西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在我们的理念中,美的东西应当大量且廉价地制造。”
三为平常性。
“民艺可以被称作‘Normal Art’。如果觉得‘Normal’这个词不亲切的话,可以用‘Natural’来代替。最自然的状态下的美,是为最终极的美。”
四为健康性。
“人类必须有健全的肉体与精神才能正常地劳作。与之相比,脱离了用途的装饰物与神经末端产生的纤弱,所展示的姿态是最不健康的。这些不过是无法承受劳动的软弱之物。
五为单纯性。
单纯美甚至可以说是民艺美的特权。带有奢华装饰的高价器物,在人间有时可能处于很高的地位,但在神的国度一定只会处于低下的位置吧。”
六为合作之美。
来到民艺的世界,便再次进入了无名的领域。作者不会在物品上一一标记姓名,这便拭去了作者不纯的野心及欲望,让作制作出无心的、清净的物品。并且,这些物品是由很多人合作完成的。
七为国民性。
民艺是直接反映国民生活的物品,因此带有最为鲜明的国民性。一个国家的民艺贫乏,即暗示这个国家国民的特色微弱。所以要制造强大的国家形象,国民就必须以民艺的发达为目标。”
![]() |
![]() |
![]() |
![]() |
![]() |
![]() |
![]() |
柳宗悦Sooetsu Yanagi(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1936年创办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1943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1957年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劳者”荣誉称号。“民艺”一词的创造者,被誉为“民艺之父”。
![]() |
关注我们,了解新鲜创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