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而复返:德国行【沃尔姆斯——尼伯龙根之城】
一直想把去年德国未完成的游记完成,但苦于工作太忙/懒癌发作,冰女巫说写游记要趁热打铁,不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忘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很可惜记录他们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但前几天跟友人聊起德国时,惊讶地发现自己还能记起很多细节,所以也许现在记录还不算晚。
====================
这篇关于“尼伯龙根之城”沃尔姆斯的游记是与冰女巫的约稿,发布于冰女巫的微信公众号“三分钟读神话”
神话之城系列|Vol2:尼伯龙根之城游记
因需要对应神话之城的主题,对故事内容作了一些删节,但其实沃尔姆斯还是马丁·路德之城,这座城市里还有一座很古老的犹太人公墓,所以在这里放出的是遵循旅行时间线记录的游记,会在位面和次元上来回跳跃,请多包涵
====================
尼伯龙根之城游记
尼伯龙根之城——沃尔姆斯(Worms: Nibelungenstadt)之旅,并未出现在我德国之行的计划中。起意是在飞驰的德国列车上,我拿着kindle,翻看德国的旅行攻略,偶然发现了“尼伯龙根之城”的名字,瞬间一震。
这个名字何以对我造成如此震撼呢,因为它也出现在一部日耳曼史诗的名字里——《尼伯龙根之歌》。后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又从这部史诗中取材,创作了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再后来,英国作家托尔金又或多或少从中汲取灵感——尽管老爷子从来没承认过——创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指环王》。我本人也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梦之主宰》里埋了很多《尼伯龙根指环》的彩蛋,为了把彩蛋埋得合情合理,当初也没少研究其中的故事,所以见到这个名字活生生的出现在现实中时,心中就如一万个女武神呼啸而过。
北欧神话中的战争使女,女武神瓦尔基里,因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这一序曲而声名远播,几乎成了“尼伯龙根”的代名词。
《现代启示录》中的直升机轰炸以及《守望者》中的曼哈顿博士降临越战战场,均使用了《女武神的骑行》。
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德国“牙医”舒尔茨听说姜戈爱人的名字叫“布伦希尔德”时惊讶万分,然后猜测布伦希尔德的前主人可能是德国人,因为布伦希尔德是家喻户晓的德国神话里的人物。
舒尔茨:布伦希尔德是一位……公主(舒尔茨省去了解释女武神这个设定的麻烦),她是众神之神沃旦(奥丁)的女儿。她做了些事情,让父亲对她很生气,将她囚禁在山顶上,安排了一条喷火的龙守卫着山,然后用一圈地狱之火困住她。布伦希尔德要一直待在那里,除非有勇敢的英雄来救她。
姜戈:英雄来了么?
舒尔茨:来了,他叫齐格菲尔德。
姜戈:齐格菲尔德救出她了么?
舒尔茨:简直惊天动地!他攀上险峰,因为他不畏险阻,他杀死了恶龙,因为他无惧恶兽,他踏步穿过了火环,因为布伦希尔德值得他这样做。
舒尔茨医生为了鼓舞姜戈去营救自己的爱人,故事点到为止,没有提及齐格菲尔德屠龙后获得的那枚价值连城却被诅咒的指环,也未提及这对恋人的幸福短暂,在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城,巨大的不幸在等待着他们。
这座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城,便是如今的沃尔姆斯。
前往沃尔姆斯旅途上,我兴奋不已,恶龙、指环、宝藏和女武神,沃尔姆斯就是这一切的源头!可走出沃尔姆斯火车站的那一刻,心中却有一点点失望,这完全是一个小镇而不像是个王城的样子,而且在二战的轰炸中,沃尔姆斯古城大半被毁,如今的沃尔姆斯基本是新建,也完全没有古城的样子。
火车站正对的那条大街给了我一点点希望,Siegfriedstraße(齐格菲尔德大街),而继续往前走,路边的药店名为Rheingold(莱茵的黄金),尼伯龙根的味道渐渐散发出来了:《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那枚被诅咒的指环,就是用莱茵河底的黄金打造的。
再继续前行,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将我从神话次元切换到了德国的宗教历史中去:
沃尔姆斯又被称作路德之城,1521年的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马丁•路德向皇帝卡尔五世,为他在维滕贝格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做辩护。虽然这次辩护路德被裁决有罪,但这丝毫不妨碍沃尔姆斯渐渐成为宗教改革的前线。
在写这篇文的时候,为了找这座纪念碑的介绍找到了一个网站,这里有全世界的纪念碑收集和介绍
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73
这座纪念碑由12座雕像、4段铭文、8幅肖像、4幅浮雕、7枚州纹章和27枚城市纹章组成。12座雕像中,马丁•路德立于正中,座下四人是四名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沃尔多、萨伏那罗拉、胡斯,前方两名是在政治上推动宗教改革的萨克森选侯腓特烈和黑森侯爵菲利普,路德身后的是两名重要的新教学者卢西林和梅兰希通,坐于三方的女性(平静的奥格斯堡、抗议中的施派尔、哀伤的马格德堡),代表着德国首先接受新教的三座城市。
说来也巧,两年前游历爱森纳赫时登上的瓦尔特堡,便是下图这位“智者”腓特烈三世藏匿马丁•路德的地方,马丁•路德在那里完成了德语圣经的翻译工作。
小时候看一本介绍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的书时,马丁•路德因最后阻止农民起义被描述成了人民的叛徒。但随着对德国历史越来越多的了解,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为德意志语言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成为了联结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纽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离开马丁•路德纪念碑后,沃尔姆斯大教堂的尖顶便远远冒了出来。
沿着围墙前进,城墙砖石的颜色令人悦目。
但我还是按既定路线迂回了一下,前往欧洲最古老的犹太人墓地——圣沙。
一望无际的墓碑令人心生肃穆,静静躺在墓碑上表达追思的石子和风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蕴含在这个民族内静默的力量。
在结束了圣沙的瞻仰之后,目的地终于指向了沃尔姆斯大教堂,可教堂外部正在进行维护,加上自己的渣技术,只拍出了这样的照片:
这次游览德国,教堂已逛过无数,除了一段八卦之外,对这座教堂并没有多少能和大家分享的。关于那段八卦,让我们还是先接着说尼伯龙根的故事,等慢慢讲到再说吧。教堂正门正对的广场上,我终于看见了故事的主人公,齐格菲尔德的雕像。齐格菲尔德手持利剑,脚踏恶龙,这时龙血已将他浑身浸透,令他刀枪不入,唯有后背一处被一片菩提叶遮住,未能被龙血覆盖。屠龙英雄望着教堂方向,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八卦,让他如此怨念呢?
关于这座雕像的介绍见: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82
之前说到《尼伯龙根指环》中齐格菲尔德杀了龙,夺了指环,把到了妹子。但他的征程还没有结束,他将指环交予布伦希尔德作为信物,与她作别。骑着布伦希尔德赠与他的神驹,来到了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
统治这里的是贡特尔,还有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哈根。俩人知道齐格菲尔德是屠龙英雄,也知道屠龙英雄得到了尼伯龙根指环,便设下巫术,让齐格菲尔德喝下药酒,爱上了贡特尔的妹妹古特鲁妮,忘记了还在等他的布伦希尔德。哈根接着又煽动齐格菲尔德抢回布伦希尔德手中的指环,作为赢取贡特鲁妮的嫁妆。忘记旧情的齐格菲尔德设计擒住了布伦希尔德,夺回指环,并把布伦希尔德交给了贡特尔。齐格菲尔德的婚礼上,布伦希尔德羞愤难当,将齐格菲尔德后背的弱点告诉了哈根。为了夺取尼伯龙根指环,哈根策划了一次狩猎,在狩猎中,用长矛从后背杀死了齐格菲尔德。
布伦希尔德意识到自己错怪齐格菲尔德时,为时已晚,屠龙英雄的尸体被抬回了城堡。布伦希尔德明白了,这一切悲剧都是因为戒指引起的贪欲,在齐格菲尔德的葬礼上,她戴上指环,骑着战马,冲进了莱茵河畔齐格菲尔德的火葬堆。贡特尔和哈根为了争夺火葬堆里的指环手足相残,最后,为了抢夺即将被河水吞没的指环,哈根被卷入了莱茵河水中。
这就是《尼伯龙根指环》的故事,在游历沃尔姆斯之前,我以为这也是《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
故事会随着传播而改变和丰富,最后与本源失之千里。当我来到“尼伯龙根”故事的源头时,(拜较真的德国人所赐)一切都向我展示着这个故事本来可能的面貌。《尼伯龙根之歌》与《尼伯龙根指环》的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就发生在我所站的教堂边上。一个事件的不同,所有人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这个事件也就是我之前有所保留的那个八卦:两个王后的争吵。
沃尔姆斯命运之轮上绘制的两位争吵的王后
争吵的两个王后,分别是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布伦希尔德的名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之前出场的女武神妹子,但另一位也是“希尔德”的王后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贡特尔的小三妹妹的么?在《尼伯龙根指环》里,她被称作古特鲁妮(Gutrune),但是在《尼伯龙根之歌》里,她名为克里姆希尔德(Kriemhild)。不仅如此,“小三”也转了正,她才是齐格菲尔德的正妻,而且是《尼伯龙根之歌》中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一位较真的德国人(我之后再告诉你他是谁)说故事里并没有诸神搅合,女武神也只是凡间的冰岛女王,但有着女武神BUG般的战力,她的招亲要求是求婚人与她较量标枪、投石和跳远铁人三项比赛。勃艮第的国王贡特尔正在为此头疼的时候,著名英雄齐格菲尔德来到沃尔姆斯向他的妹妹克里姆希尔德求婚,于是贡特尔要求齐格菲尔德暗中助他赢得与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的比赛,然后才能娶他的妹妹。借助隐身斗篷——是的,魔法依旧存在,较真也是有限的——的魔力,齐格菲尔德帮助贡特尔赢得了比赛。于是两对新人在沃尔姆斯完婚。可新婚之夜冰岛女王又出了幺蛾子,说除非贡特尔能打赢她,否则不让他上她的床。贡特尔再次求助齐格菲尔德。齐格菲尔德又借助隐形斗篷潜入寝宫,将布伦希尔德制服,临走时顺手拿走了她的腰带和戒指。
许多年后,齐格菲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应邀回沃尔姆斯做客,在前往教堂的路上(据猜测就是下图这条路),两位王后因谁应走先谁应走后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大教堂旁的这个花园可能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事发地。拍摄时此地正在维护被封闭,我是偷偷跑进来的,后来被保安赶了出去。我这个狗仔不仅迟到了一千多年,隐匿技能也不过关。
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拿出了自己丈夫在新婚之夜从冰岛女王那里偷得的东西:腰带和戒指,知道新婚那夜真相的布伦希尔德王后羞愤难当,而忠心的仆人哈根,立誓为王后雪耻。
齐格菲尔德狩猎遇害的情节与之前无甚出入,但《尼伯龙根之歌》中,在齐格菲尔德尸身旁恸哭的人,仅有克里姆希尔德一人,她后悔莫及,未曾想到自己一时的意气用事竟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但她没有随齐格菲尔德而去,而是将仇恨藏在心底,离开了哥哥统治的沃尔姆斯。
离开齐格菲尔德雕像,穿过绘制着十二宫表盘的市政厅,一路向莱茵河畔前进。
途中,不时地会遇到超级萌的龙雕塑。
沃尔姆斯之旅的下一站,是尼伯龙根博物馆,走着走着,一段城墙就这么横在马路中央。
顺着城墙向右望去,博物馆的入口就这样展示在我眼前。
因为二战的损毁,沃尔姆斯的城墙仅残存了这么一小段,沃尔姆斯人就将它变成了一座博物馆。虽然称它为博物馆,但馆内却没有任何实物收藏,而是一个由大量语音资料组成的语音博物馆。虽然我来之前已经做过了功课,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在我购票前提醒我,这里仅有语音资料,问我是否还要进去。
我的导游呢,就这这位。
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位公事公办的语音导游。可一开始播放,首先是一扇不存在的木门被推开的吱呀声响,接着,一个低沉的声音开始说话了,自称是一位诗人,是《尼伯龙根之歌》那位真名无人知晓的作者,来自亡者的国度。
这位诗人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位一本正经的德国人,他指摘出了所有在他之后的作者们对他故事的改编和删减,还自称认识《新埃达》的作者史洛里(毕竟在亡者的国度里他能见到所有死去的人,还有时间去学习其他语言),他甚至还知道歌德曾读过他的作品,知道歌德年轻时初次阅读他的作品时,曾觉得这部作品黑暗绝望,而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歌德重新认识了这部作品,并将它奉为国家的瑰宝。
整个博物馆由两座塔楼和一道城墙组成,两座塔分别是物象塔和聆听塔。物象塔中,放置着各种奇怪的物件:古代勃艮第人俑、尼伯龙根指环演唱者可怕的面容、现代的齐格菲尔德、鸦盔……伴着这些抽象可怖的事物的,是诗人的声音,他讲述着神话是如何在这些砖石中诞生,又是如何化为另一种事物得以延续保存。
走下物象塔,转身便是一条城墙,
从瞭望口向下看,一座坟茔安置于不远处
这里贴满了沃尔姆斯的历史照片,在这里,语音向导会播放各个时期沃尔姆斯的录音,从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到二战时响彻云霄的防空警报和轰炸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克里姆希尔德的Coser的照片,对雀斑姑娘还真是没有抵抗力……
城墙的尽头是聆听塔,诗人在这里讲述了《尼伯龙根之歌》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众多抄本和其他与之关联的神话故事的比较。
聆听塔的顶部,是一个可以向四方瞭望的瞭望台,每个方向,都可以眺望整个城市,台下的地图和诗人的声音则将你带到更远,在诗人的言语中,你可以眺望到整个欧洲,并了解到,当时《尼伯龙根之歌》的各个人物们,都曾在你视线所及的地方做过什么事情。
中心的桌子上,展示了12世纪的人们绘制的世界地图。
出了博物馆,我来到了城墙前的那座坟茔。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座纪念碑,因为据说齐格菲尔德就被埋在城市的这个位置。皇帝弗雷德里克三世曾派人在这里掘地三尺,以寻找英雄的遗骸,但一无所获。
我继续向莱茵河金进发,远远就看见了尼伯龙根桥屹立在莱茵河畔。
公路下未知名的花朵
从桥上俯瞰莱茵河
沿着古朴的石阶走下桥堡,继续沿着莱茵河前行,一座酒庄出现在眼前,名为哈根酒庄。
继续沿着河岸前行,就看到了莱茵河畔的哈根雕像。他高举盾牌,盾牌里盛放着尼伯龙根的宝藏。他下定决心,要将这宝藏投进滚滚莱茵河中,以此断绝人们的贪念。
关于哈根雕像的介绍见: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86
这一形象,和《尼伯龙根指环》中的为了夺取指环溺死在莱茵河中的哈根有了很大出入。虽然他以为其他武士所不齿的方式杀死了齐格菲尔德,但此举是为了维护主人的清誉,而他将宝藏投入莱茵河的举动,又让这个人物更加复杂。我们无法单纯地以一个好人或一个坏人来界定哈根。
克里姆希尔德希尔德也一样,齐格菲尔德死后,她嫁给了匈王阿提拉。很多年后,她邀请哥哥贡特尔和他的勃艮第人们来匈人帐下做客。哈根也一起到来,他故意佩戴着齐格菲尔德生前的佩剑,以此来刺激克里姆希尔德,可后者似乎无动于衷。可就在勃艮第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克里姆希尔德突然发作,匈人群起攻之,一场恶战之后,仅剩哈根和贡特尔两人存活。众人逼问哈根尼伯龙根宝藏的下落,哈根说只有杀了贡特尔,他才会说。可当贡特尔的头被送到他面前时,哈根却又说,现在唯一知道秘密的人死了,没人再会知晓宝藏的下落。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拿起哈根的宝剑,这才意识到手中所拿是死去爱人的剑,于是她疯了,不顾尚未逼问出宝藏下落的事实,砍下了哈根的头。而她自己,也被那些没能拿到宝藏的手下砍成了碎片。
尽管托尔金老先生不愿意承认,但我个人觉得,弗拉多在末日火山扔下魔戒的举动多少受此影响(一位友人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多半也是受此影响)。
此时沃尔姆斯开始飘雨,冒着小雨,继续前往城市北面一个有点远的教堂,偶然发现这个城市的环线(Ring)居然叫做尼伯龙根指环(Nibelungenring)。
走了老半天路,看到教堂时,反而没有进去的愿望了,倒是沿途看见的成片葡萄园,十分惹眼。
这时,雨开始下大了,冒雨向市中心折返,在前往犹太礼拜堂的路上,碰见了一处沃尔姆斯城的小模型。模型按照沃尔姆斯古城的方式布置,标识了各个门的名称,各个主干道将城市内划成一个个小格,里面满是沙子,供孩子们玩耍。这种方式寓教于乐,十分有参考价值。
穿过模型旁的小巷,是一座犹太礼拜堂,男士入内要带小黑帽。
从犹太礼拜堂出来,继续向市中心走,交叉路口上是一家Worms著名的餐馆,名为Martinspforte,可惜周日,关门歇业。
继续前行来到了路德维希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巨大的白色纪念碑,纪念大公爵路德维希四世。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纪念碑的喷泉从台阶慢慢留下,最后流进了广场上巨幅的3D画里。
流水冲开了沃尔姆斯的地底,在地下停车场的另一边,有地穴和巨龙,英雄和宝藏。
继续前行,来到了沃尔姆斯的命运之轮,巨龙肩上的轮盘转动不休,上面画着沃尔姆斯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事件,之前所提到的两位争吵的皇后,也出现在这个轮盘之上。
继续前行,Rathrnaustraße上是另外一座喷泉。
喷泉之上,是尼伯龙根之歌的一页页书页,这些书页里描述的人物故事,从书页里挣扎而出,最顶端,是被长矛刺穿的齐格菲尔德和谋杀他的哈根,他们之下是两位争吵的皇后,书页的最下方,是被齐格菲尔德杀死的巨龙。
至此,我的沃尔姆斯之行算是宣告结束,手机也在此时没电了。而就在这座喷泉的旁边,开着一家福建餐馆,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和思乡之情,还蹭了老板娘的插座充电。
电足饭饱之后,还有盈余时间,在沃尔姆斯大教堂外徘徊,教堂外吹着风,看着草地上的人们聚在一起,在两位老人的小提琴和吉他合奏下歌唱,这份记忆琐碎却美好,只好留着我一人独享了。
返程的路上,远处的天空突然一片火红,云朵奔腾,宛如女武神在天际骑行。
这趟旅程,从最初的失望,到一点一滴的惊喜,最后因自己也曾立足于尼伯龙根人的宝藏之上而欣喜若狂。尽管尼伯龙根的宝藏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究竟在哪里也没人能讲明白,但很多沃尔姆斯人相信这份宝藏就在他们的脚下埋藏,并以此为傲。遍布沃尔姆斯的巨龙、雕像、喷泉和绘画,无不证明着这份无形宝藏的存在。尽管时间的伟力会毁灭所有有形的财富,但尼伯龙根的无形宝藏,让这座城市在历经一次次毁灭之后,依然如此富饶。
阿刚漫游不列颠(2016年·夏)
1.阿刚漫游不列颠Day 01【从一切的缘起至英国的第一天:伯明翰】
2.阿刚漫游不列颠Day 02-05【既不伪,也不乌有的伦敦】
去而复返(2015年·夏)
1.去而复返:德国行【富尔达】
2.去而复返:德国行【柏林】
3.去而复返:德国行【哥廷根】
4.去而复返:德国行【关于这几天的遭遇】
5.去而复返:德国行【德国大农村:第一天】
6.去而复返:德国行【德国大农村:第二天】
7.去而复返:德国行【沃尔姆斯——尼伯龙根之城】
意外之旅(2013年·冬)
1.意外之旅:德国行【第一周】
2.意外之旅:德国行【法兰克福-海德堡-海尔布隆-斯图加特-乌尔姆-慕尼黑】
3.意外之旅:德国行【巴赫的足迹】
4.意外之旅:德国行【波恩-科隆】
====================
这篇关于“尼伯龙根之城”沃尔姆斯的游记是与冰女巫的约稿,发布于冰女巫的微信公众号“三分钟读神话”
神话之城系列|Vol2:尼伯龙根之城游记
因需要对应神话之城的主题,对故事内容作了一些删节,但其实沃尔姆斯还是马丁·路德之城,这座城市里还有一座很古老的犹太人公墓,所以在这里放出的是遵循旅行时间线记录的游记,会在位面和次元上来回跳跃,请多包涵
====================
尼伯龙根之城游记
尼伯龙根之城——沃尔姆斯(Worms: Nibelungenstadt)之旅,并未出现在我德国之行的计划中。起意是在飞驰的德国列车上,我拿着kindle,翻看德国的旅行攻略,偶然发现了“尼伯龙根之城”的名字,瞬间一震。
这个名字何以对我造成如此震撼呢,因为它也出现在一部日耳曼史诗的名字里——《尼伯龙根之歌》。后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又从这部史诗中取材,创作了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再后来,英国作家托尔金又或多或少从中汲取灵感——尽管老爷子从来没承认过——创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指环王》。我本人也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梦之主宰》里埋了很多《尼伯龙根指环》的彩蛋,为了把彩蛋埋得合情合理,当初也没少研究其中的故事,所以见到这个名字活生生的出现在现实中时,心中就如一万个女武神呼啸而过。
北欧神话中的战争使女,女武神瓦尔基里,因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这一序曲而声名远播,几乎成了“尼伯龙根”的代名词。
![]() |
《现代启示录》中的直升机轰炸以及《守望者》中的曼哈顿博士降临越战战场,均使用了《女武神的骑行》。
![]() |
![]() |
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德国“牙医”舒尔茨听说姜戈爱人的名字叫“布伦希尔德”时惊讶万分,然后猜测布伦希尔德的前主人可能是德国人,因为布伦希尔德是家喻户晓的德国神话里的人物。
![]() |
舒尔茨:布伦希尔德是一位……公主(舒尔茨省去了解释女武神这个设定的麻烦),她是众神之神沃旦(奥丁)的女儿。她做了些事情,让父亲对她很生气,将她囚禁在山顶上,安排了一条喷火的龙守卫着山,然后用一圈地狱之火困住她。布伦希尔德要一直待在那里,除非有勇敢的英雄来救她。
姜戈:英雄来了么?
舒尔茨:来了,他叫齐格菲尔德。
姜戈:齐格菲尔德救出她了么?
舒尔茨:简直惊天动地!他攀上险峰,因为他不畏险阻,他杀死了恶龙,因为他无惧恶兽,他踏步穿过了火环,因为布伦希尔德值得他这样做。
舒尔茨医生为了鼓舞姜戈去营救自己的爱人,故事点到为止,没有提及齐格菲尔德屠龙后获得的那枚价值连城却被诅咒的指环,也未提及这对恋人的幸福短暂,在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城,巨大的不幸在等待着他们。
这座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城,便是如今的沃尔姆斯。
前往沃尔姆斯旅途上,我兴奋不已,恶龙、指环、宝藏和女武神,沃尔姆斯就是这一切的源头!可走出沃尔姆斯火车站的那一刻,心中却有一点点失望,这完全是一个小镇而不像是个王城的样子,而且在二战的轰炸中,沃尔姆斯古城大半被毁,如今的沃尔姆斯基本是新建,也完全没有古城的样子。
![]() |
火车站正对的那条大街给了我一点点希望,Siegfriedstraße(齐格菲尔德大街),而继续往前走,路边的药店名为Rheingold(莱茵的黄金),尼伯龙根的味道渐渐散发出来了:《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那枚被诅咒的指环,就是用莱茵河底的黄金打造的。
再继续前行,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将我从神话次元切换到了德国的宗教历史中去:
沃尔姆斯又被称作路德之城,1521年的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马丁•路德向皇帝卡尔五世,为他在维滕贝格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做辩护。虽然这次辩护路德被裁决有罪,但这丝毫不妨碍沃尔姆斯渐渐成为宗教改革的前线。
![]() |
![]() |
在写这篇文的时候,为了找这座纪念碑的介绍找到了一个网站,这里有全世界的纪念碑收集和介绍
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73
这座纪念碑由12座雕像、4段铭文、8幅肖像、4幅浮雕、7枚州纹章和27枚城市纹章组成。12座雕像中,马丁•路德立于正中,座下四人是四名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沃尔多、萨伏那罗拉、胡斯,前方两名是在政治上推动宗教改革的萨克森选侯腓特烈和黑森侯爵菲利普,路德身后的是两名重要的新教学者卢西林和梅兰希通,坐于三方的女性(平静的奥格斯堡、抗议中的施派尔、哀伤的马格德堡),代表着德国首先接受新教的三座城市。
说来也巧,两年前游历爱森纳赫时登上的瓦尔特堡,便是下图这位“智者”腓特烈三世藏匿马丁•路德的地方,马丁•路德在那里完成了德语圣经的翻译工作。
![]() |
小时候看一本介绍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的书时,马丁•路德因最后阻止农民起义被描述成了人民的叛徒。但随着对德国历史越来越多的了解,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为德意志语言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成为了联结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纽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离开马丁•路德纪念碑后,沃尔姆斯大教堂的尖顶便远远冒了出来。
![]() |
沿着围墙前进,城墙砖石的颜色令人悦目。
![]() |
![]() |
但我还是按既定路线迂回了一下,前往欧洲最古老的犹太人墓地——圣沙。
![]() |
![]() |
![]() |
![]() |
![]() |
一望无际的墓碑令人心生肃穆,静静躺在墓碑上表达追思的石子和风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蕴含在这个民族内静默的力量。
在结束了圣沙的瞻仰之后,目的地终于指向了沃尔姆斯大教堂,可教堂外部正在进行维护,加上自己的渣技术,只拍出了这样的照片:
![]() |
![]() |
![]() |
![]() |
这次游览德国,教堂已逛过无数,除了一段八卦之外,对这座教堂并没有多少能和大家分享的。关于那段八卦,让我们还是先接着说尼伯龙根的故事,等慢慢讲到再说吧。教堂正门正对的广场上,我终于看见了故事的主人公,齐格菲尔德的雕像。齐格菲尔德手持利剑,脚踏恶龙,这时龙血已将他浑身浸透,令他刀枪不入,唯有后背一处被一片菩提叶遮住,未能被龙血覆盖。屠龙英雄望着教堂方向,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八卦,让他如此怨念呢?
![]() |
齐格菲尔德 |
关于这座雕像的介绍见: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82
之前说到《尼伯龙根指环》中齐格菲尔德杀了龙,夺了指环,把到了妹子。但他的征程还没有结束,他将指环交予布伦希尔德作为信物,与她作别。骑着布伦希尔德赠与他的神驹,来到了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
统治这里的是贡特尔,还有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哈根。俩人知道齐格菲尔德是屠龙英雄,也知道屠龙英雄得到了尼伯龙根指环,便设下巫术,让齐格菲尔德喝下药酒,爱上了贡特尔的妹妹古特鲁妮,忘记了还在等他的布伦希尔德。哈根接着又煽动齐格菲尔德抢回布伦希尔德手中的指环,作为赢取贡特鲁妮的嫁妆。忘记旧情的齐格菲尔德设计擒住了布伦希尔德,夺回指环,并把布伦希尔德交给了贡特尔。齐格菲尔德的婚礼上,布伦希尔德羞愤难当,将齐格菲尔德后背的弱点告诉了哈根。为了夺取尼伯龙根指环,哈根策划了一次狩猎,在狩猎中,用长矛从后背杀死了齐格菲尔德。
布伦希尔德意识到自己错怪齐格菲尔德时,为时已晚,屠龙英雄的尸体被抬回了城堡。布伦希尔德明白了,这一切悲剧都是因为戒指引起的贪欲,在齐格菲尔德的葬礼上,她戴上指环,骑着战马,冲进了莱茵河畔齐格菲尔德的火葬堆。贡特尔和哈根为了争夺火葬堆里的指环手足相残,最后,为了抢夺即将被河水吞没的指环,哈根被卷入了莱茵河水中。
这就是《尼伯龙根指环》的故事,在游历沃尔姆斯之前,我以为这也是《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
故事会随着传播而改变和丰富,最后与本源失之千里。当我来到“尼伯龙根”故事的源头时,(拜较真的德国人所赐)一切都向我展示着这个故事本来可能的面貌。《尼伯龙根之歌》与《尼伯龙根指环》的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就发生在我所站的教堂边上。一个事件的不同,所有人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这个事件也就是我之前有所保留的那个八卦:两个王后的争吵。
![]() |
沃尔姆斯命运之轮上绘制的两位争吵的王后
争吵的两个王后,分别是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布伦希尔德的名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之前出场的女武神妹子,但另一位也是“希尔德”的王后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贡特尔的小三妹妹的么?在《尼伯龙根指环》里,她被称作古特鲁妮(Gutrune),但是在《尼伯龙根之歌》里,她名为克里姆希尔德(Kriemhild)。不仅如此,“小三”也转了正,她才是齐格菲尔德的正妻,而且是《尼伯龙根之歌》中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一位较真的德国人(我之后再告诉你他是谁)说故事里并没有诸神搅合,女武神也只是凡间的冰岛女王,但有着女武神BUG般的战力,她的招亲要求是求婚人与她较量标枪、投石和跳远铁人三项比赛。勃艮第的国王贡特尔正在为此头疼的时候,著名英雄齐格菲尔德来到沃尔姆斯向他的妹妹克里姆希尔德求婚,于是贡特尔要求齐格菲尔德暗中助他赢得与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的比赛,然后才能娶他的妹妹。借助隐身斗篷——是的,魔法依旧存在,较真也是有限的——的魔力,齐格菲尔德帮助贡特尔赢得了比赛。于是两对新人在沃尔姆斯完婚。可新婚之夜冰岛女王又出了幺蛾子,说除非贡特尔能打赢她,否则不让他上她的床。贡特尔再次求助齐格菲尔德。齐格菲尔德又借助隐形斗篷潜入寝宫,将布伦希尔德制服,临走时顺手拿走了她的腰带和戒指。
许多年后,齐格菲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应邀回沃尔姆斯做客,在前往教堂的路上(据猜测就是下图这条路),两位王后因谁应走先谁应走后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 |
大教堂旁的这个花园可能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事发地。拍摄时此地正在维护被封闭,我是偷偷跑进来的,后来被保安赶了出去。我这个狗仔不仅迟到了一千多年,隐匿技能也不过关。
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拿出了自己丈夫在新婚之夜从冰岛女王那里偷得的东西:腰带和戒指,知道新婚那夜真相的布伦希尔德王后羞愤难当,而忠心的仆人哈根,立誓为王后雪耻。
齐格菲尔德狩猎遇害的情节与之前无甚出入,但《尼伯龙根之歌》中,在齐格菲尔德尸身旁恸哭的人,仅有克里姆希尔德一人,她后悔莫及,未曾想到自己一时的意气用事竟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但她没有随齐格菲尔德而去,而是将仇恨藏在心底,离开了哥哥统治的沃尔姆斯。
离开齐格菲尔德雕像,穿过绘制着十二宫表盘的市政厅,一路向莱茵河畔前进。
![]() |
途中,不时地会遇到超级萌的龙雕塑。
![]() |
![]() |
沃尔姆斯之旅的下一站,是尼伯龙根博物馆,走着走着,一段城墙就这么横在马路中央。
![]() |
顺着城墙向右望去,博物馆的入口就这样展示在我眼前。
![]() |
因为二战的损毁,沃尔姆斯的城墙仅残存了这么一小段,沃尔姆斯人就将它变成了一座博物馆。虽然称它为博物馆,但馆内却没有任何实物收藏,而是一个由大量语音资料组成的语音博物馆。虽然我来之前已经做过了功课,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在我购票前提醒我,这里仅有语音资料,问我是否还要进去。
我的导游呢,就这这位。
![]() |
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位公事公办的语音导游。可一开始播放,首先是一扇不存在的木门被推开的吱呀声响,接着,一个低沉的声音开始说话了,自称是一位诗人,是《尼伯龙根之歌》那位真名无人知晓的作者,来自亡者的国度。
这位诗人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位一本正经的德国人,他指摘出了所有在他之后的作者们对他故事的改编和删减,还自称认识《新埃达》的作者史洛里(毕竟在亡者的国度里他能见到所有死去的人,还有时间去学习其他语言),他甚至还知道歌德曾读过他的作品,知道歌德年轻时初次阅读他的作品时,曾觉得这部作品黑暗绝望,而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歌德重新认识了这部作品,并将它奉为国家的瑰宝。
整个博物馆由两座塔楼和一道城墙组成,两座塔分别是物象塔和聆听塔。物象塔中,放置着各种奇怪的物件:古代勃艮第人俑、尼伯龙根指环演唱者可怕的面容、现代的齐格菲尔德、鸦盔……伴着这些抽象可怖的事物的,是诗人的声音,他讲述着神话是如何在这些砖石中诞生,又是如何化为另一种事物得以延续保存。
![]() |
走下物象塔,转身便是一条城墙,
![]() |
![]() |
从瞭望口向下看,一座坟茔安置于不远处
![]() |
![]() |
这里贴满了沃尔姆斯的历史照片,在这里,语音向导会播放各个时期沃尔姆斯的录音,从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到二战时响彻云霄的防空警报和轰炸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克里姆希尔德的Coser的照片,对雀斑姑娘还真是没有抵抗力……
![]() |
城墙的尽头是聆听塔,诗人在这里讲述了《尼伯龙根之歌》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众多抄本和其他与之关联的神话故事的比较。
聆听塔的顶部,是一个可以向四方瞭望的瞭望台,每个方向,都可以眺望整个城市,台下的地图和诗人的声音则将你带到更远,在诗人的言语中,你可以眺望到整个欧洲,并了解到,当时《尼伯龙根之歌》的各个人物们,都曾在你视线所及的地方做过什么事情。
![]() |
![]() |
中心的桌子上,展示了12世纪的人们绘制的世界地图。
![]() |
出了博物馆,我来到了城墙前的那座坟茔。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座纪念碑,因为据说齐格菲尔德就被埋在城市的这个位置。皇帝弗雷德里克三世曾派人在这里掘地三尺,以寻找英雄的遗骸,但一无所获。
![]() |
我继续向莱茵河金进发,远远就看见了尼伯龙根桥屹立在莱茵河畔。
![]() |
公路下未知名的花朵
![]() |
![]() |
从桥上俯瞰莱茵河
![]() |
![]() |
沿着古朴的石阶走下桥堡,继续沿着莱茵河前行,一座酒庄出现在眼前,名为哈根酒庄。
![]() |
![]() |
哈根 |
继续沿着河岸前行,就看到了莱茵河畔的哈根雕像。他高举盾牌,盾牌里盛放着尼伯龙根的宝藏。他下定决心,要将这宝藏投进滚滚莱茵河中,以此断绝人们的贪念。
![]() |
关于哈根雕像的介绍见:http://www.vanderkrogt.net/statues/object.php?webpage=ST&record=derp086
这一形象,和《尼伯龙根指环》中的为了夺取指环溺死在莱茵河中的哈根有了很大出入。虽然他以为其他武士所不齿的方式杀死了齐格菲尔德,但此举是为了维护主人的清誉,而他将宝藏投入莱茵河的举动,又让这个人物更加复杂。我们无法单纯地以一个好人或一个坏人来界定哈根。
克里姆希尔德希尔德也一样,齐格菲尔德死后,她嫁给了匈王阿提拉。很多年后,她邀请哥哥贡特尔和他的勃艮第人们来匈人帐下做客。哈根也一起到来,他故意佩戴着齐格菲尔德生前的佩剑,以此来刺激克里姆希尔德,可后者似乎无动于衷。可就在勃艮第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克里姆希尔德突然发作,匈人群起攻之,一场恶战之后,仅剩哈根和贡特尔两人存活。众人逼问哈根尼伯龙根宝藏的下落,哈根说只有杀了贡特尔,他才会说。可当贡特尔的头被送到他面前时,哈根却又说,现在唯一知道秘密的人死了,没人再会知晓宝藏的下落。愤怒的克里姆希尔德拿起哈根的宝剑,这才意识到手中所拿是死去爱人的剑,于是她疯了,不顾尚未逼问出宝藏下落的事实,砍下了哈根的头。而她自己,也被那些没能拿到宝藏的手下砍成了碎片。
尽管托尔金老先生不愿意承认,但我个人觉得,弗拉多在末日火山扔下魔戒的举动多少受此影响(一位友人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多半也是受此影响)。
此时沃尔姆斯开始飘雨,冒着小雨,继续前往城市北面一个有点远的教堂,偶然发现这个城市的环线(Ring)居然叫做尼伯龙根指环(Nibelungenring)。
![]() |
走了老半天路,看到教堂时,反而没有进去的愿望了,倒是沿途看见的成片葡萄园,十分惹眼。
![]() |
![]() |
这时,雨开始下大了,冒雨向市中心折返,在前往犹太礼拜堂的路上,碰见了一处沃尔姆斯城的小模型。模型按照沃尔姆斯古城的方式布置,标识了各个门的名称,各个主干道将城市内划成一个个小格,里面满是沙子,供孩子们玩耍。这种方式寓教于乐,十分有参考价值。
![]() |
穿过模型旁的小巷,是一座犹太礼拜堂,男士入内要带小黑帽。
![]() |
从犹太礼拜堂出来,继续向市中心走,交叉路口上是一家Worms著名的餐馆,名为Martinspforte,可惜周日,关门歇业。
![]() |
继续前行来到了路德维希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巨大的白色纪念碑,纪念大公爵路德维希四世。
![]() |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纪念碑的喷泉从台阶慢慢留下,最后流进了广场上巨幅的3D画里。
![]() |
流水冲开了沃尔姆斯的地底,在地下停车场的另一边,有地穴和巨龙,英雄和宝藏。
继续前行,来到了沃尔姆斯的命运之轮,巨龙肩上的轮盘转动不休,上面画着沃尔姆斯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事件,之前所提到的两位争吵的皇后,也出现在这个轮盘之上。
![]() |
命运之轮 |
![]() |
命运之轮的另一面 |
继续前行,Rathrnaustraße上是另外一座喷泉。
![]() |
喷泉之上,是尼伯龙根之歌的一页页书页,这些书页里描述的人物故事,从书页里挣扎而出,最顶端,是被长矛刺穿的齐格菲尔德和谋杀他的哈根,他们之下是两位争吵的皇后,书页的最下方,是被齐格菲尔德杀死的巨龙。
![]() |
![]() |
至此,我的沃尔姆斯之行算是宣告结束,手机也在此时没电了。而就在这座喷泉的旁边,开着一家福建餐馆,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和思乡之情,还蹭了老板娘的插座充电。
电足饭饱之后,还有盈余时间,在沃尔姆斯大教堂外徘徊,教堂外吹着风,看着草地上的人们聚在一起,在两位老人的小提琴和吉他合奏下歌唱,这份记忆琐碎却美好,只好留着我一人独享了。
返程的路上,远处的天空突然一片火红,云朵奔腾,宛如女武神在天际骑行。
![]() |
这趟旅程,从最初的失望,到一点一滴的惊喜,最后因自己也曾立足于尼伯龙根人的宝藏之上而欣喜若狂。尽管尼伯龙根的宝藏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究竟在哪里也没人能讲明白,但很多沃尔姆斯人相信这份宝藏就在他们的脚下埋藏,并以此为傲。遍布沃尔姆斯的巨龙、雕像、喷泉和绘画,无不证明着这份无形宝藏的存在。尽管时间的伟力会毁灭所有有形的财富,但尼伯龙根的无形宝藏,让这座城市在历经一次次毁灭之后,依然如此富饶。
![]() |
阿刚漫游不列颠(2016年·夏)
1.阿刚漫游不列颠Day 01【从一切的缘起至英国的第一天:伯明翰】
2.阿刚漫游不列颠Day 02-05【既不伪,也不乌有的伦敦】
去而复返(2015年·夏)
1.去而复返:德国行【富尔达】
2.去而复返:德国行【柏林】
3.去而复返:德国行【哥廷根】
4.去而复返:德国行【关于这几天的遭遇】
5.去而复返:德国行【德国大农村:第一天】
6.去而复返:德国行【德国大农村:第二天】
7.去而复返:德国行【沃尔姆斯——尼伯龙根之城】
意外之旅(2013年·冬)
1.意外之旅:德国行【第一周】
2.意外之旅:德国行【法兰克福-海德堡-海尔布隆-斯图加特-乌尔姆-慕尼黑】
3.意外之旅:德国行【巴赫的足迹】
4.意外之旅:德国行【波恩-科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