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乡亲们,盆友们,又见面了,我是阿波老湿。今天我想讲讲关于熊的话题。
(熊?)
没错是熊!
前几天我陪妹子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奇幻森林》。除了主角毛克利,里面还有一个人,不,一头熊,引起老湿的注意。那就是棕熊巴鲁。
熟悉国外电影、迪士尼动画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熊是电影中非常常见的动物之一。比如电影《黄金罗盘》中的披甲熊,《帕丁顿熊》中的果酱熊,《荒野猎人》中的大母熊等等,如果把所有出现在电影或动画中动物们排序,第一是狗,第二是猫,第三是狼,那第四一定是熊。
在电影《奇幻森林》中,巴鲁熊形象的运用都可谓栩栩如生,通过一些歌曲,巴鲁的自述,以及小动作小谎言,都把其喜好自由自在的形象,表现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看了人家的熊,就总要想起自家的那个…额…
(想不出夸奖的词了...)
在我国电影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动画电影中,也存在着非常生动过于活泼有点蠢样一点不萌的熊形象,比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熊二。
(请原谅老湿,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除了这个和喜羊羊完全想不到其他国产动画….难道我被洗脑了….bu!bu!bu!)
和国外电影动画中的熊形象不同,熊大和熊二更像是根正苗红的少先队员,它们虽然生活在幽深静谧鸟不拉屎的茂密大森林里,但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从小就学习保护环境,不拿大自然的一草一叶。
并且为了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发扬广大,他们反复劝阻帮助光头强走出“生就是为了伐木”的思想牢笼。
别的不表,单独讲一下2015年的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
其实相对平常观看年龄在三岁左右的《熊出没》动画片,电影雪岭雄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是故事情节的把握,还是技术的进步,都让人深感欣慰。
然而,看完还是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写一个剧本?看过雪岭雄风的人一定有两种感觉:1、剧情真熟啊;2、广告真多啊!
多部经典动漫拼凑,从宫崎骏到没牙仔,再到幽灵公主,各路名作被撸了一歌遍,不知道该称赞是致敬经典,还是说:滚你丫的。
(撸一撸,就是撸一撸)
动画电影在于细节好玩,可是国产片总是非常急躁,为了一步登天,而把色彩渲染过于浓烈,导致人物造型平庸,台词单调无趣,同时又能找到太多抄袭,不,借鉴的影子。
而广告的植入,已经不论是电影还是动画了,赤裸裸明晃晃到让人深感无奈,又毫无办法的地步。
同样的外国电影中的《帕丁顿熊》《泰迪熊》同样感人或者搞笑,但会给观者一种喜欢的冲动。哪怕是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的小熊维尼,因为形象塑造的成功,性格完美表现,也会让人心生喜欢之情。
看过这些电影或者动画,一定会有种那只熊是不可替代的感觉。那个形象就是应该是头熊,而不是其他小猫小狗小刺猬。而《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形象却让人觉得可以替代,换成两只小兔子,两头小狮子,也许一样可以进行故事情节发展,或许更萌一点。
老湿认为:老一套的好莱坞动画故事框架,机械生硬地模仿,细节缺失,都是国产动画电影不容忽视的败笔,故事情节上一味的借鉴,只会让动画电影变得更加干瘪。
(你可长点心吧~~)
每次回顾70年代水墨动画时,我们都要感慨中国动画曾经的美好;看到上海美影厂,总是要饱含热泪。直至今天,我们也会唱出《葫芦娃》和《黑猫警长》的主题曲。
(放葫芦娃主题曲)
但,无论当下如何,老湿还是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能继续发展,找到属于自己路,做出不可代替的熊大熊二。
————小剧场————
妹子:“如果我是毛克利,你会不会变成巴鲁,永远保护我呢?”
我想:切,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思吗?你就是想像电影里一样,坐在我身上在河里游泳么,想的美。
我:“其实我更喜欢那只老虎”
妹子:“[拜拜]”
(熊?)
没错是熊!
前几天我陪妹子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奇幻森林》。除了主角毛克利,里面还有一个人,不,一头熊,引起老湿的注意。那就是棕熊巴鲁。
熟悉国外电影、迪士尼动画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熊是电影中非常常见的动物之一。比如电影《黄金罗盘》中的披甲熊,《帕丁顿熊》中的果酱熊,《荒野猎人》中的大母熊等等,如果把所有出现在电影或动画中动物们排序,第一是狗,第二是猫,第三是狼,那第四一定是熊。
在电影《奇幻森林》中,巴鲁熊形象的运用都可谓栩栩如生,通过一些歌曲,巴鲁的自述,以及小动作小谎言,都把其喜好自由自在的形象,表现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看了人家的熊,就总要想起自家的那个…额…
(想不出夸奖的词了...)
在我国电影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动画电影中,也存在着非常生动过于活泼有点蠢样一点不萌的熊形象,比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熊二。
(请原谅老湿,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除了这个和喜羊羊完全想不到其他国产动画….难道我被洗脑了….bu!bu!bu!)
和国外电影动画中的熊形象不同,熊大和熊二更像是根正苗红的少先队员,它们虽然生活在幽深静谧鸟不拉屎的茂密大森林里,但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从小就学习保护环境,不拿大自然的一草一叶。
并且为了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发扬广大,他们反复劝阻帮助光头强走出“生就是为了伐木”的思想牢笼。
别的不表,单独讲一下2015年的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
其实相对平常观看年龄在三岁左右的《熊出没》动画片,电影雪岭雄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是故事情节的把握,还是技术的进步,都让人深感欣慰。
然而,看完还是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写一个剧本?看过雪岭雄风的人一定有两种感觉:1、剧情真熟啊;2、广告真多啊!
多部经典动漫拼凑,从宫崎骏到没牙仔,再到幽灵公主,各路名作被撸了一歌遍,不知道该称赞是致敬经典,还是说:滚你丫的。
(撸一撸,就是撸一撸)
动画电影在于细节好玩,可是国产片总是非常急躁,为了一步登天,而把色彩渲染过于浓烈,导致人物造型平庸,台词单调无趣,同时又能找到太多抄袭,不,借鉴的影子。
而广告的植入,已经不论是电影还是动画了,赤裸裸明晃晃到让人深感无奈,又毫无办法的地步。
同样的外国电影中的《帕丁顿熊》《泰迪熊》同样感人或者搞笑,但会给观者一种喜欢的冲动。哪怕是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的小熊维尼,因为形象塑造的成功,性格完美表现,也会让人心生喜欢之情。
看过这些电影或者动画,一定会有种那只熊是不可替代的感觉。那个形象就是应该是头熊,而不是其他小猫小狗小刺猬。而《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形象却让人觉得可以替代,换成两只小兔子,两头小狮子,也许一样可以进行故事情节发展,或许更萌一点。
老湿认为:老一套的好莱坞动画故事框架,机械生硬地模仿,细节缺失,都是国产动画电影不容忽视的败笔,故事情节上一味的借鉴,只会让动画电影变得更加干瘪。
(你可长点心吧~~)
每次回顾70年代水墨动画时,我们都要感慨中国动画曾经的美好;看到上海美影厂,总是要饱含热泪。直至今天,我们也会唱出《葫芦娃》和《黑猫警长》的主题曲。
(放葫芦娃主题曲)
但,无论当下如何,老湿还是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能继续发展,找到属于自己路,做出不可代替的熊大熊二。
————小剧场————
妹子:“如果我是毛克利,你会不会变成巴鲁,永远保护我呢?”
我想:切,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思吗?你就是想像电影里一样,坐在我身上在河里游泳么,想的美。
我:“其实我更喜欢那只老虎”
妹子:“[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