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广场
所有的记忆都应该始于东方广场。 始于被雨水打湿的 那个春夜;长安街上向晚 和风一起吹过的铃声 石阶背后的圆形喷泉 无表情地变换着颜色 在神游中, 漠然映现出 银街一侧的金色枝条 2012年的夜晚 在水面上缓缓亮了起来 2012年的东方广场 有我工作的图书馆, 我上班时会经过的地下通道 和126车站; 地下一层有在香港时最爱的 太平洋咖啡,和鲜绿色招牌的冻酸奶店; 图书馆有当天的英文报纸 往年的司法考试考题和案例记录 和一些刚刚买到版权的新书 (比如花了我一个下午加晚上的 被宣布为惟一正版的《百年孤独》) 合上书的时候,落地窗后 整条长安街的灯火 像漂浮在另一个星球上空 既幸运,又落寞。 2012年,从东方广场到西海岸 中间隔着许多奇妙而真实的昼与夜 从长安街到钟鼓楼, 从方家胡同到三里屯的脏街 在我的想象中,我和你 坐在屋顶上,看看脚下的人和猫 听着夏日悲哀的歌 数算时日,知道来日无多 知道意义只能被计算 却不需要我来计算 这分母已足够庞大,不需要 增添下一个牺牲品 但这是我的选择, 是表达爱与怀念的 惟一方式。 这样,在离开东方广场的日子里 我学会了祭奠 尚未开始就已走向凋亡的生活 在西海岸的日子里 阳光那么美,那么刺眼地可爱 而一个被抽成真空的灵魂 却不懂得如何去爱 因为你,我预支了我自己的人生 通过日出、日落、校巴时刻表 通过课程表和计步器 通过每一杯咖啡的卡路里含量 数算的日子 这些是使人生变得可以忍受的 为数不多的事物。 知道有一天,它们会成为比你更真实, 更不容置疑的,你活过的证明 无声,骄傲,拒人千里 像我的城市,像 城市中央的东方广场。 2016年,我回到了东方广场。 一切都变了:图书馆里不再有我的位置。 太平洋咖啡还在;澳洲酸奶店早已消失。 涌入地下通道的人们 依然行色匆匆,不多一秒驻足; 游客和行人各怀心事的对望 少女们穿着黑色,一脸冰霜 人生的颜色 写在她们的大衣皱褶和挎包logo上 被全球化的表情、言语与场景 也越来越像 地球另一面的她们: 消费主义,潮流,和女人的面孔。 然而总有什么没有变—— 这残存的执念,仍然逼迫我 去寻找那一点不同; 在杨絮与雾霾齐飞的的长安街 愁云密布的春日尽头 我站在台阶中央,看着夜色降临。 城市安静了, 当年,死亡就在那里呼唤过我们 这一次我没有应答。 不是为了爱或责任 不为了任何人 甚至——不是为了你; 我只是拿回我应得的。 包括作为失败者的署名 和胜利者的协定书 我都承认,我都接过 没有输,没有赢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只是这一次 愿我在一个不需要你的世界里 活得更完整。 在东方广场 不存在为时已晚的谎言 人们意识到了,但他们宁可沉默 我在安静里看到了未来。 卢然/Lachesis 20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