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始瓷器〗
〖故事·原始瓷器〗云南元谋大墩子,无意间看到这个新时期时代产红陶的地址,忽然觉得很有喜感。但是今天却不是要谈这个自娱自乐的话题,今天,关于原始瓷器,要引出一个故事,它有点沉,有点重。
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低到高,由原始到成熟。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在烧制白陶和印文硬陶的实践中,在提高窑温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原始瓷器诞生。
可巧,今天还有朋友问我,怎么看瓷器还是陶器。我说主要是土。但其实严格讲,瓷器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土,土中氧化铝提高,氧化铁降低,用高岭土(就是瓷土),使胎质呈现白色。然后是温度要在1200度以上,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敲击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器表施釉、胎釉牢固、厚薄均匀。
原始瓷器,就是基本符合瓷器的特征,已经与陶器完全不同,但个别指标不达标的原始阶段。
封神演义发生在这个时期,商末和西周。周是个革除弊制开立新朝的时代。封神榜把商纣王和妲己演的极坏,其实代表的是整个商末的统治阶级。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西周开国一件大事就是废除人牲(活人祭祀)。而商朝的人牲是用来祈福的,商朝的统治阶级是食人的。
商朝统治时,西方的周族自己没有文字。甲骨文“周”字是商人所造。商人对杀人献祭有一个专门的词:“用”。无数片关于祭祀的甲骨文都记载,商王“用”羌人男女和牛羊奉献神灵。甲骨文中的“周”,是“用”和“口”两个字的合写;《说文解字》对“周”字的解释也是“从用、从口”——在商人看来,“周”族特征,就是缴纳供“用”的人口。商人的“周”字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写法:“用”字的小方格中点满了点。甲骨文这种点代表鲜血,它来自被杀的人牲,是神明最新鲜的饮食。甲骨文还有专门描绘用鲜血献祭的字:一座凸起的祭台上,用点表示的血液正在淋漓滴沥下来。
封神榜里,周文王之子伯邑考被杀变成兔子,其实是一种美化,真实的历史是伯邑考以方伯的较为尊贵的身份被人牲,被商纣王和一宗贵戚分食。而当时作为监下囚的周文王,为表忏悔和臣服,在商纣王的逼迫下吃了自儿子的肉,当然当时还很小的周武王和周公和他们的父亲文王一样,目睹了自己兄长被活祭之后,还吃了他的肉。
周公解梦,解的尽是武王的噩梦,武王之所以一把火烧了朝歌,以及他的噩梦连年和早逝,或许与朝歌这段极致血腥残暴的历史有关。
讲到这里已经不想求周武王的心理阴影面积了,西周的种种破天荒的改革,也是血雨腥风中来的,周礼为后世造了个福,但那些所谓道德,其背后的统治意义,又有哪一个是干净的。今天就扯到这罢。图为西周原始瓷罍(léi盛酒器),不知公元前的人喝什么酒,大概也都是家仇国恨的,一饮而尽罢。
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低到高,由原始到成熟。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在烧制白陶和印文硬陶的实践中,在提高窑温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原始瓷器诞生。
可巧,今天还有朋友问我,怎么看瓷器还是陶器。我说主要是土。但其实严格讲,瓷器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土,土中氧化铝提高,氧化铁降低,用高岭土(就是瓷土),使胎质呈现白色。然后是温度要在1200度以上,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敲击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器表施釉、胎釉牢固、厚薄均匀。
原始瓷器,就是基本符合瓷器的特征,已经与陶器完全不同,但个别指标不达标的原始阶段。
封神演义发生在这个时期,商末和西周。周是个革除弊制开立新朝的时代。封神榜把商纣王和妲己演的极坏,其实代表的是整个商末的统治阶级。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西周开国一件大事就是废除人牲(活人祭祀)。而商朝的人牲是用来祈福的,商朝的统治阶级是食人的。
商朝统治时,西方的周族自己没有文字。甲骨文“周”字是商人所造。商人对杀人献祭有一个专门的词:“用”。无数片关于祭祀的甲骨文都记载,商王“用”羌人男女和牛羊奉献神灵。甲骨文中的“周”,是“用”和“口”两个字的合写;《说文解字》对“周”字的解释也是“从用、从口”——在商人看来,“周”族特征,就是缴纳供“用”的人口。商人的“周”字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写法:“用”字的小方格中点满了点。甲骨文这种点代表鲜血,它来自被杀的人牲,是神明最新鲜的饮食。甲骨文还有专门描绘用鲜血献祭的字:一座凸起的祭台上,用点表示的血液正在淋漓滴沥下来。
封神榜里,周文王之子伯邑考被杀变成兔子,其实是一种美化,真实的历史是伯邑考以方伯的较为尊贵的身份被人牲,被商纣王和一宗贵戚分食。而当时作为监下囚的周文王,为表忏悔和臣服,在商纣王的逼迫下吃了自儿子的肉,当然当时还很小的周武王和周公和他们的父亲文王一样,目睹了自己兄长被活祭之后,还吃了他的肉。
周公解梦,解的尽是武王的噩梦,武王之所以一把火烧了朝歌,以及他的噩梦连年和早逝,或许与朝歌这段极致血腥残暴的历史有关。
讲到这里已经不想求周武王的心理阴影面积了,西周的种种破天荒的改革,也是血雨腥风中来的,周礼为后世造了个福,但那些所谓道德,其背后的统治意义,又有哪一个是干净的。今天就扯到这罢。图为西周原始瓷罍(léi盛酒器),不知公元前的人喝什么酒,大概也都是家仇国恨的,一饮而尽罢。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