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月亮与六便士》-高更Gauguin,和我
在绿春工作有过那么一个好笑的事,我常用来调侃我的低美商。 话说一天老板娘(G)让老板(汤姆)带回一捆(量词的使用足以暴露我粗犷的审美情趣)百合花,汤姆让我把花插进大玻璃花瓶养着,我就很恣意洒脱地修剪插好,刚摆上书架,汤姆就惊呼:yaoyao!你有没有审美?!接着就把花瓶拿下来重新拨弄。我发誓,拨弄前和拨弄后相似度99%。 当然,我写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终于有人忍不住直指我的审美力缺陷了。说我自强不息亦可,说我有不自量力亦可,我竟然改天就买了一套艺术审美丛书开始啃。才刚啃完一本,我就来法国了。而我的一次审美行动突破,也仅仅是春天去了梵高博物馆。 夏天说时迟那时快也到了,当我吸收完南法太阳的精华回到angers后,借住在qianqian家,她终于有一天无头无脑地冒出一句:ysoyao酱,你好像高更画中的少女。我问具体哪幅,她说不上,也说不出为何。我只能兀自猜想是我自我修练的审美气质令她折服。 九月份我就搬来nice了,这边十月份就妥妥进入了秋季,秋老虎还是很猛的。艳阳高照的某个秋日午后,我陪一个湾湾妹子去火车站客服拿青年卡,火车站整改之后,高级到一对一卡座坐着服务,于是我们就面对一个madame坐下来。妹子已经在网上付款,所以也就是程序上核对一下个人信息,就可以制作了,madame一边核对一边和我们扯淡,问了我一句:你是混血儿么?我发誓,我从没被人在美貌上如此恭维过,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吃惊状否认后追问道:您何出此问,你觉得我能混哪儿?madame说:我看你的面庞,觉得混了大溪地呢!很异域风情(相对法国长相)! 旁边的湾湾妹子已经笑弯。我内心做好了被赞美的充分准备,没想到听到的竟是如此不想接受又不容辩驳的形容(我想像过中国南北方混血、中泰、中日、中韩、中挝、中缅、中柬混血,但她说了一个我如此不熟悉的“大溪地”,我真是一点画面感都没有) 再过俩月,一月头还沾着圣诞节的光放着寒假。我去了一趟Lisbon,那里有个修道院做了一个葡萄牙历史和世界历史对比的展览,我鬼使神差地看得特别认真,看到了19-20世纪,对比栏的世界历史部分,介绍的就是高更和他的画作《大溪地少女》。平地一声雷,我tm忽然就开窍了。

****画作现收藏于 musée d'Orsay,别说我没给你的审美一条生路,oh,哭着跑开**** qianqian说我像高更画中少女,那个客服madame说我像大溪地混血,再到高更画作《大溪地少女》,都指向了我黝黑的肤色,olala!这细思极恐的情节,刚好用来做了一次介绍高更的口语练习,也因为有这个举动,我才知道多年前看毛姆的的《月亮与六便士》竟是以高更的生活经历为故事原型的。 生活画了好大一个饼,下了好大一盘棋,我对生活的真面貌常常不得而知,只因身在此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