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二之《小王子》与《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杂烩
![]() |
自去年夏天写了《被讨厌的勇气》已有一年,又是一年立夏了,恰巧在诚品又遇见了《被讨厌的勇气》另一个版本,便又捡起了写two的勇气。又因那天,读了小王子的文章,但凡有小王子,我便不能自拔的抗拒,不厌其烦的叨一下。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在乎被别人讨厌?因为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童年的自己,我们不愿意长大的理由是想长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许那个自己更柔软,也更坚强。
昨晚一个人跑去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二之不二情书》回来后看了个影评说,人终其一生都在对抗自己的孤独,对头。孤单,一个很多文章都会提到的一个词。一个人生的课题。这是每一个人的课题,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来解除孤单最好的方法便是爱。
而往往爱过之后似乎让我们更孤单了,为什么呢?好象爱和自由原本就是个矛盾体,对两个自由的个体来说尤是。玫瑰不喜欢穿堂风,小王子是多么希望为玫瑰去遮挡,但其实此刻小王子的内心也是惶恐的,因为小王子也并不知道自己怕不怕穿堂风,潜意识里他愿意包容,但行为上又不能做到。这样的矛盾让小王子开始逃离。
伟大的爱情里从来不缺暴风骤雨,莎翁的《仲夏夜之梦》里的爱情便是由一种魔汁引起,它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因为魔汁的出现,四个热血青年被这样的激情之爱击中,发起决斗。这样的爱情很悲壮,也很永亘,却很不滋养。对于现代人来说,未免苦情。
人类显然是知道这种杀伤力的,这也是我们要学读书读人的原因吧。于是不得不提《北二》里面的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这是一家伦敦的书店,位于查令十字街84号,小说由美国女作家海莲所著。这位美国女作家与书店店主俩人通信20年,到死都没有见过面。女主和男主之间把爱建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所谓的灵魂伴侣。
而有趣的是影片的最后,汤唯与吴秀波还是从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走到了现实,拥抱在了一起。“人性就是这样的充满矛盾,既害怕孤独,又害怕被吞噬,因为人们清楚的知道,被吞噬的结局不是合二为一,永不分离,而是茹毛饮血之后,弃之皮囊”。
所以即便如此,人类渴望真情的态度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不变。于是我们寻找着各种各样让自己温暖的方式,抱团,寻找我们心中的小王子,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做。。。。。。
爱情意味激情,而爱意味奉献和宽容。而奉献和宽容必定要失去一部分的自我。读海灵格的自传,有一个词比较吸引我:自由与臣服。与小王子里所说豢养有异曲同工之意,而我更愿意用滋养这个词。心甘情愿的滋养与被滋养。
或许解决孤单的方法,并不是逃离,而是学着面对,学着接受,即便你认定了是自己的王子,也就是你自己解决了孤单的命题。那么即便就是在分离之后还愿意接受彼此,愿意冒着讨厌对方的危险来拥抱对方的刺,那便可认定我们是彼此的玫瑰,那便是拥有了无尚的勇气与自由。如果仅仅是停留于怕被讨厌,必定滋生不出果敢。因为“真正的爱,不会被自由或其他所束服,而是相互生长”。
或许有些偏题,形散神不散。写到一千字,便懒癌发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