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才会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做自己,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努力扮演着另一个完全不像自己的人。在这分秒必争的时代,允许自己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一直那么用力地去扮演别人眼中所谓最好的角色,可曾真正地扮演过自己?
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优秀、聪明、有出息,从小就教育我们“如果你不怎样怎样,我就不要你了……”,哪怕最开始我们根本听不懂这些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要跟我说话”,“如果你现在不结婚,就不是我的女儿/儿子”……这些话,很熟悉吧?慢慢地,我们只会有一种感觉——自己必须要听话,要达到他们的标准,爸妈才会爱我们,才不会离开我们。如果不听话,或做得不好,那么,我们就没有价值,父母就不会爱我们了,就会抛弃我们……作为孩子,那样弱小,可又那样敏感,本能地想要去讨好父母,以他们的价值观为行动指南,以他们的好恶为方向标,渐渐地会忘记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父母的肯定。从这经验里,我们建立了一个信念:爱是有条件的,听话就会被爱,不听话就会被抛弃。
有一些人,就这样,一直扮演着乖乖女/男的角色,一切都按着父母的意愿与安排去生活。如果一直如此倒还好,两厢情愿,相安无事,甚至其乐融融。如果有一天,这二十几年的乖乖女/男,突然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要争取做自己想做的事(很不幸的是其中大多数与父母的意愿相违逆),尝试做自己,那么问题就大了。一方面,从未独立过的自己,初次尝试做主,总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会痛,若再加之父母的讽谏——看吧,没了我们,你自己就是不行,恐怕很可能会觉得父母是对的,独立那样痛,还是以前依赖父母的生活比较快乐,转身“回头是岸”,重回父母的襁褓。另一方面,父母无法接受自己一直乖巧的孩子竟然不听话了,认为一定是一时迷了心窍,要赶紧拉回来才好。不管以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她/他好,怎么能眼看着她/她把自己的人生搞砸而不管呢?双方僵持,冷战,甚至以断绝亲子关系为威胁,烽烟四起,水深火热。当然,也有少数人,咬牙坚持,抗争到底,最终争得自己做主的权利。
但可别高兴太早,能使我们掉回“讨好甜蜜陷阱”的时刻还有很多。譬如恋爱。“遇到一个‘命中注定’的TA,是何等地幸运!TA那么完美,那么体贴,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幸运,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因为爱TA,珍惜TA,TA说什么我都认为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是我感觉出了错,或者,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听话,只要我变成TA喜欢的样子,TA一定会永远爱我,跟我在一起。我知道,如果我不按TA说的去做,如果我违拗了TA的意愿,TA就会不喜欢我了,就会离开我。哦,不,我要我们永远在一起。我要成为TA喜欢的样子,即使我会很痛苦。但我爱TA啊,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哪怕成为另一个人。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TA爱我。”更多的时候,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压抑自己的意愿与需求,只为获得对方的爱而一味讨好。直至亲密的朋友指出“哎,怎么谈个恋爱完全变了一个人啊?以前,你可是最讨厌穿裙子扮淑女的呀?以前最爱吃辣,现在连看都不看一眼啦……”,可我们仍执迷,努力扮演着对方“理想的TA”,享受着恋爱的快乐,连走路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迈小碎步,听到冷笑话强忍住哈哈大笑而故作娇羞状,点菜时只点口味清淡的,不停咽口水狠心不去看那些诱人的“重口味”……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但时间长了,本性反噬,痛苦万分,仍拼命努力。可对方,却可能并不领情,反而指责我们变了,“不再是当初的样子”,甚至因此提出分手。分手原因是,在一起不再像“初遇”时那样快乐了。揭开这种恋爱失败的“黑匣子”,原来是我们丢了自己,不再做自己,因此内心不快乐,那么,又怎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呢?
总而言之,如果你很幸运,从小就能安心做自己,当然很幸福。如果你甘心丢掉自己,从心底里认同活成父母、伴侣眼中的样子最快乐,这也是你的选择,祝你幸福。如果你想要勇敢做自己,追求真正的快乐,那么,祝福你,前路或许崎岖,未来充满希望。在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道路上,你会收获内心的快乐。
祝你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
静舞 5.1
于磨合期惊觉LOST时
荐:电影《一念天堂》(剧情较扯,请关注价值观)
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优秀、聪明、有出息,从小就教育我们“如果你不怎样怎样,我就不要你了……”,哪怕最开始我们根本听不懂这些话。“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要跟我说话”,“如果你现在不结婚,就不是我的女儿/儿子”……这些话,很熟悉吧?慢慢地,我们只会有一种感觉——自己必须要听话,要达到他们的标准,爸妈才会爱我们,才不会离开我们。如果不听话,或做得不好,那么,我们就没有价值,父母就不会爱我们了,就会抛弃我们……作为孩子,那样弱小,可又那样敏感,本能地想要去讨好父母,以他们的价值观为行动指南,以他们的好恶为方向标,渐渐地会忘记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父母的肯定。从这经验里,我们建立了一个信念:爱是有条件的,听话就会被爱,不听话就会被抛弃。
有一些人,就这样,一直扮演着乖乖女/男的角色,一切都按着父母的意愿与安排去生活。如果一直如此倒还好,两厢情愿,相安无事,甚至其乐融融。如果有一天,这二十几年的乖乖女/男,突然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要争取做自己想做的事(很不幸的是其中大多数与父母的意愿相违逆),尝试做自己,那么问题就大了。一方面,从未独立过的自己,初次尝试做主,总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会痛,若再加之父母的讽谏——看吧,没了我们,你自己就是不行,恐怕很可能会觉得父母是对的,独立那样痛,还是以前依赖父母的生活比较快乐,转身“回头是岸”,重回父母的襁褓。另一方面,父母无法接受自己一直乖巧的孩子竟然不听话了,认为一定是一时迷了心窍,要赶紧拉回来才好。不管以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她/他好,怎么能眼看着她/她把自己的人生搞砸而不管呢?双方僵持,冷战,甚至以断绝亲子关系为威胁,烽烟四起,水深火热。当然,也有少数人,咬牙坚持,抗争到底,最终争得自己做主的权利。
但可别高兴太早,能使我们掉回“讨好甜蜜陷阱”的时刻还有很多。譬如恋爱。“遇到一个‘命中注定’的TA,是何等地幸运!TA那么完美,那么体贴,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幸运,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因为爱TA,珍惜TA,TA说什么我都认为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是我感觉出了错,或者,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听话,只要我变成TA喜欢的样子,TA一定会永远爱我,跟我在一起。我知道,如果我不按TA说的去做,如果我违拗了TA的意愿,TA就会不喜欢我了,就会离开我。哦,不,我要我们永远在一起。我要成为TA喜欢的样子,即使我会很痛苦。但我爱TA啊,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哪怕成为另一个人。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TA爱我。”更多的时候,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压抑自己的意愿与需求,只为获得对方的爱而一味讨好。直至亲密的朋友指出“哎,怎么谈个恋爱完全变了一个人啊?以前,你可是最讨厌穿裙子扮淑女的呀?以前最爱吃辣,现在连看都不看一眼啦……”,可我们仍执迷,努力扮演着对方“理想的TA”,享受着恋爱的快乐,连走路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迈小碎步,听到冷笑话强忍住哈哈大笑而故作娇羞状,点菜时只点口味清淡的,不停咽口水狠心不去看那些诱人的“重口味”……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但时间长了,本性反噬,痛苦万分,仍拼命努力。可对方,却可能并不领情,反而指责我们变了,“不再是当初的样子”,甚至因此提出分手。分手原因是,在一起不再像“初遇”时那样快乐了。揭开这种恋爱失败的“黑匣子”,原来是我们丢了自己,不再做自己,因此内心不快乐,那么,又怎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呢?
总而言之,如果你很幸运,从小就能安心做自己,当然很幸福。如果你甘心丢掉自己,从心底里认同活成父母、伴侣眼中的样子最快乐,这也是你的选择,祝你幸福。如果你想要勇敢做自己,追求真正的快乐,那么,祝福你,前路或许崎岖,未来充满希望。在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道路上,你会收获内心的快乐。
祝你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
静舞 5.1
于磨合期惊觉LOST时
荐:电影《一念天堂》(剧情较扯,请关注价值观)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