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尚
去年11月份在老挝写的,拿来怀念老挝的那群善良的人们。
——
以前觉得和尚必定是超凡脱俗、自带杀气的一类人,一定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自从真的认识了和尚,才知道他们其实也是肉做的,也是活泼可爱的一群人。更何况这儿的和尚,是要跟其他人一起上学的。
和尚的脸黑黑的,总喜欢穿着一件亮眼橘黄色的袈裟,通常这做袈裟的布是人们在出夏节布施时施与的,当然,其中对布料大小等等要求很多,但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花半个月为和尚准备袈裟布是毫不费力、不足挂齿的事情。黝黑的脸上,眼睛和牙齿白的吓人,笑起来的时候像是镶上了三片弯月,难怪了和尚的名字就叫月亮。
第一次和和尚说话,是一节历史课之前,他指着我的字典说,可以借来看看吗?我转头一看是和尚,抱着一颗敬仰的心将字典双手奉上。他翻了一翻,说,这个词老挝人也不常用。我像势利眼见到了高官一样连连称是。他抿着嘴笑了笑,顺便问我这个字中文怎么读的。我小心翼翼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发准了每个音,生怕教错了和尚。后来才知道,原来和尚还在学中文。
上课的时候,老师的声音细得像门外的风,什么动静都没有就飘了出去。没法听课的我,就只能自己研究课本了。无奈这历史课本上,稀奇古怪的词语还挺多,翻字典的时间比不翻的还长。和尚见状,对我说,有什么问题就问我吧,不用翻字典啦。
说来也是,要数老挝最博学的一类人,和尚一定得纳入其中。和尚从小就在寺庙里学习,从学校放学回寺庙还得继续听经颂佛,或多或少要学很多人文历史上的东西。通常有什么问题问和尚,他们基本没有不知道的。既然博学的老师盛情邀请,那我就不客气了。
就这样认识了和尚,发现果然和传说中一样博学,至少智商比一般老挝人高吧。从此历史课省去了带沉重的字典的重任。虽然坐在和尚附近的次数不多,但人一懒下来,就很难回到从前了。
随着跟和尚的交谈变多,他也渐渐走下了神坛,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原来他还在学中文,我们会聊各种问题,说说武则天啊,说说老挝皇帝啊,聊聊中国中学学习有多累啊,说说老挝关系社会有多严重啊,聊聊佛教里的信仰和老挝的习俗,聊聊中文的音形意等等。
有时候和尚还会从包里拿出很多饼干来,分给班上的同学吃,这些饼干,都是清晨布施时施主给的,和尚不能自己私留着,要与他人分享。
和尚做事情很认真,一点没有老挝人不靠谱的样子。几个星期前我在班上每人发了份问卷,之后居然忘记收了上去,唯独和尚却在一节历史课前叫了叫背对着他跟别人说话的我,把他的问卷递了过来。我看到,他不仅填了自己的,还帮我问了别人,一份问卷上有好几个人的回答。
一次历史课,刚上课全班就爆发出了一阵掌声,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班上有个和尚还俗了。 突然觉得心里打鼓,心想,难道是月亮和尚?于是我贼头贼脑地四处往教室里搜寻,终于看见远处月亮和尚还是穿着橘黄色的袈裟,认真地低头看着书。
一天,聊着聊着天,我们便开始吐槽历史老师讲课太慢啦。我说,这个学期讲不完可就糟糕啦,不考试就没有学分呀。和尚安慰我说,没关系呀,下个学期接着学。我笑了笑,说,不行,我明年一月就回国啦。
话音刚落,我居然有点失落感,一点不像日日夜夜数着回国日期的自己。我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上话了,也不敢直视和尚,空气就凝结了几秒钟。然后,我又吸了一口气,接着上面的话题说,因为我只签了半年的合同。
这下,我才敢看着和尚,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太阳太刺眼,我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教室外面绿树随着微风浮动的身影。他说,以后还会来的吗?
我把眼睛别向了别处,没有再说话。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和尚有很多,但月亮和尚就像月亮一样,给我一种独一无二的光亮。
——
以前觉得和尚必定是超凡脱俗、自带杀气的一类人,一定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自从真的认识了和尚,才知道他们其实也是肉做的,也是活泼可爱的一群人。更何况这儿的和尚,是要跟其他人一起上学的。
和尚的脸黑黑的,总喜欢穿着一件亮眼橘黄色的袈裟,通常这做袈裟的布是人们在出夏节布施时施与的,当然,其中对布料大小等等要求很多,但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花半个月为和尚准备袈裟布是毫不费力、不足挂齿的事情。黝黑的脸上,眼睛和牙齿白的吓人,笑起来的时候像是镶上了三片弯月,难怪了和尚的名字就叫月亮。
第一次和和尚说话,是一节历史课之前,他指着我的字典说,可以借来看看吗?我转头一看是和尚,抱着一颗敬仰的心将字典双手奉上。他翻了一翻,说,这个词老挝人也不常用。我像势利眼见到了高官一样连连称是。他抿着嘴笑了笑,顺便问我这个字中文怎么读的。我小心翼翼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发准了每个音,生怕教错了和尚。后来才知道,原来和尚还在学中文。
上课的时候,老师的声音细得像门外的风,什么动静都没有就飘了出去。没法听课的我,就只能自己研究课本了。无奈这历史课本上,稀奇古怪的词语还挺多,翻字典的时间比不翻的还长。和尚见状,对我说,有什么问题就问我吧,不用翻字典啦。
说来也是,要数老挝最博学的一类人,和尚一定得纳入其中。和尚从小就在寺庙里学习,从学校放学回寺庙还得继续听经颂佛,或多或少要学很多人文历史上的东西。通常有什么问题问和尚,他们基本没有不知道的。既然博学的老师盛情邀请,那我就不客气了。
就这样认识了和尚,发现果然和传说中一样博学,至少智商比一般老挝人高吧。从此历史课省去了带沉重的字典的重任。虽然坐在和尚附近的次数不多,但人一懒下来,就很难回到从前了。
随着跟和尚的交谈变多,他也渐渐走下了神坛,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原来他还在学中文,我们会聊各种问题,说说武则天啊,说说老挝皇帝啊,聊聊中国中学学习有多累啊,说说老挝关系社会有多严重啊,聊聊佛教里的信仰和老挝的习俗,聊聊中文的音形意等等。
有时候和尚还会从包里拿出很多饼干来,分给班上的同学吃,这些饼干,都是清晨布施时施主给的,和尚不能自己私留着,要与他人分享。
和尚做事情很认真,一点没有老挝人不靠谱的样子。几个星期前我在班上每人发了份问卷,之后居然忘记收了上去,唯独和尚却在一节历史课前叫了叫背对着他跟别人说话的我,把他的问卷递了过来。我看到,他不仅填了自己的,还帮我问了别人,一份问卷上有好几个人的回答。
一次历史课,刚上课全班就爆发出了一阵掌声,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班上有个和尚还俗了。 突然觉得心里打鼓,心想,难道是月亮和尚?于是我贼头贼脑地四处往教室里搜寻,终于看见远处月亮和尚还是穿着橘黄色的袈裟,认真地低头看着书。
一天,聊着聊着天,我们便开始吐槽历史老师讲课太慢啦。我说,这个学期讲不完可就糟糕啦,不考试就没有学分呀。和尚安慰我说,没关系呀,下个学期接着学。我笑了笑,说,不行,我明年一月就回国啦。
话音刚落,我居然有点失落感,一点不像日日夜夜数着回国日期的自己。我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上话了,也不敢直视和尚,空气就凝结了几秒钟。然后,我又吸了一口气,接着上面的话题说,因为我只签了半年的合同。
这下,我才敢看着和尚,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太阳太刺眼,我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教室外面绿树随着微风浮动的身影。他说,以后还会来的吗?
我把眼睛别向了别处,没有再说话。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和尚有很多,但月亮和尚就像月亮一样,给我一种独一无二的光亮。
-
沈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6 17:23:42
-
二打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6 15:47:2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6 14:47:36
-
Laura Ro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6 14: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