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性的问题很迷惑,如何定调,为什么转调,怎么能看出来或听出来转调?
问题一个一个来回答。
第一,为何要给乐曲定调?
每一个调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都知道调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进行分类,一个是调性,还有一个就是调式。调性决定一首乐曲的主音,调式决定是大调还是小调以及是什么大调?什么小调?每一种调性都有不同的特征,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同主音的调有不同的色彩,因此才会有我们说的C调、D调、F调、G调。调式更是丰富乐曲和声色彩的关键元素,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乐曲是大调式,往往音乐的情绪比较欢快而明朗,如果是小调式则比较忧郁而哀伤(也有特例)。另外大调、小调细分还有很多种,而且还有中古调式和民族调式,不同的调式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举两个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往往这样的乐曲里面带有一些小调色彩的和声,因此导致乐曲的情绪不是那么的明朗,带一点点忧伤的色彩,使得和声比较丰富。再有,中古调式里面的多利亚调式,往往给人一种沧桑而又古老的感觉。因此不同的调式会带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感觉。
第二,为何乐曲要转调
一般情况下每首乐曲都要进行一定量的离调和转调,这都是有目的性的。在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离调,离调就是暂时离开了原来的调,临时到了一个新的调,但是马上又转回来了,就好比你临时去你的亲戚家住了两天,之后有回来了一样。转调就不同了,一般都是彻底转到新调,并且会对新的调性进行巩固。转调会给音乐带来对比,转调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直接进行对峙性的转调,比如前面一句在C大调上面,后面一句突然在Db大调上面重复原来的旋律,那么这样形成的转调对比是很鲜明的。或者前面一句在C大调上面,后面一句在c小调上面,也会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和声的进行渐渐地转调,往往会通过前后两个调里面的共通和弦进行搭桥,这个前后两个调里面的共同和弦就叫做中介和弦。这样子的转调往往中介和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接前后两个调。但是这样的转调往往会比较间接,一般要从一个调转到它的一个远关系调会进行很多步,逐渐逐渐地一步一步地转调,这样的转调也比较费事,因此才有了加速转调。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通过不同调式里面的和声进行加速转调。话说到这可能大家比较难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从C大调转到Db大调,常规的转调方式要通过一下步骤来完成:C大调——F大调——Bb大调——Eb大调——Ab大调——Db大调,这是通过一级关系调进行的转调,显然比较间接,比较麻烦。但是考虑到C大调的近关系调里面还有一个f小调(通过C和声大调引入),因此就可以通过一下步骤进行加速转调来完成:C大调——f小调——Db大调,省掉了中间很多繁杂的过程,这就是加速转调的手法。话先说到这,扯得有点远了,回答一下楼主问的问题,为何要转调:
首先就古典音乐而言,都是比较理性化的,从什么调转到什么调都是跟乐曲的和声和曲式结构有关系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转向什么调的。一般情况下古典音乐的调式调性布局都是按照“主调——属方向调——下属方向调——主调”这样的原则来进行布局的。因此不是随意的。特别是对于奏鸣曲式而言,调式调性的布局相对会比较复杂。
另外就流行音乐而言,转调和离调往往会给乐曲的和声色彩上面带来变化,会使音乐的感情色彩更加丰富,特别是流行音乐,转调的手法比古典音乐要多很多,也随意很多,因此会给乐曲带来鲜明的调式调性的对比。
说了这么多究竟为何要转调呢?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首曲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7个和声和他们的转位来回来去地转,有什么意思?就好像人每天吃饭,总是在吃米饭,天天吃米饭,天天就吃那么1-2中菜,吃到最后总有吃烦了、吃腻了的一天吧?总要改善一下吧?音乐上面也一样。要想让音乐形成对比,改变、丰富和声、进行离调转调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对于音乐作品而言,离调转调是非常总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为何要给乐曲定调?
每一个调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都知道调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进行分类,一个是调性,还有一个就是调式。调性决定一首乐曲的主音,调式决定是大调还是小调以及是什么大调?什么小调?每一种调性都有不同的特征,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同主音的调有不同的色彩,因此才会有我们说的C调、D调、F调、G调。调式更是丰富乐曲和声色彩的关键元素,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乐曲是大调式,往往音乐的情绪比较欢快而明朗,如果是小调式则比较忧郁而哀伤(也有特例)。另外大调、小调细分还有很多种,而且还有中古调式和民族调式,不同的调式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举两个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往往这样的乐曲里面带有一些小调色彩的和声,因此导致乐曲的情绪不是那么的明朗,带一点点忧伤的色彩,使得和声比较丰富。再有,中古调式里面的多利亚调式,往往给人一种沧桑而又古老的感觉。因此不同的调式会带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感觉。
第二,为何乐曲要转调
一般情况下每首乐曲都要进行一定量的离调和转调,这都是有目的性的。在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离调,离调就是暂时离开了原来的调,临时到了一个新的调,但是马上又转回来了,就好比你临时去你的亲戚家住了两天,之后有回来了一样。转调就不同了,一般都是彻底转到新调,并且会对新的调性进行巩固。转调会给音乐带来对比,转调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直接进行对峙性的转调,比如前面一句在C大调上面,后面一句突然在Db大调上面重复原来的旋律,那么这样形成的转调对比是很鲜明的。或者前面一句在C大调上面,后面一句在c小调上面,也会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和声的进行渐渐地转调,往往会通过前后两个调里面的共通和弦进行搭桥,这个前后两个调里面的共同和弦就叫做中介和弦。这样子的转调往往中介和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接前后两个调。但是这样的转调往往会比较间接,一般要从一个调转到它的一个远关系调会进行很多步,逐渐逐渐地一步一步地转调,这样的转调也比较费事,因此才有了加速转调。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通过不同调式里面的和声进行加速转调。话说到这可能大家比较难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从C大调转到Db大调,常规的转调方式要通过一下步骤来完成:C大调——F大调——Bb大调——Eb大调——Ab大调——Db大调,这是通过一级关系调进行的转调,显然比较间接,比较麻烦。但是考虑到C大调的近关系调里面还有一个f小调(通过C和声大调引入),因此就可以通过一下步骤进行加速转调来完成:C大调——f小调——Db大调,省掉了中间很多繁杂的过程,这就是加速转调的手法。话先说到这,扯得有点远了,回答一下楼主问的问题,为何要转调:
首先就古典音乐而言,都是比较理性化的,从什么调转到什么调都是跟乐曲的和声和曲式结构有关系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转向什么调的。一般情况下古典音乐的调式调性布局都是按照“主调——属方向调——下属方向调——主调”这样的原则来进行布局的。因此不是随意的。特别是对于奏鸣曲式而言,调式调性的布局相对会比较复杂。
另外就流行音乐而言,转调和离调往往会给乐曲的和声色彩上面带来变化,会使音乐的感情色彩更加丰富,特别是流行音乐,转调的手法比古典音乐要多很多,也随意很多,因此会给乐曲带来鲜明的调式调性的对比。
说了这么多究竟为何要转调呢?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首曲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7个和声和他们的转位来回来去地转,有什么意思?就好像人每天吃饭,总是在吃米饭,天天吃米饭,天天就吃那么1-2中菜,吃到最后总有吃烦了、吃腻了的一天吧?总要改善一下吧?音乐上面也一样。要想让音乐形成对比,改变、丰富和声、进行离调转调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对于音乐作品而言,离调转调是非常总要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