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089-《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享本书的第二部分界线冲突
界限与家庭
缺乏界限的征兆
感染病毒:原生家庭对他组成的小家庭(核心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你和某个人的关系会影响到你与别人的关系,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给予那个人太大的权力了。
缺乏界线者的配偶常常觉得自己被疏忽,只得到残羹剩饭,他觉得他的配偶只效忠他的父母。很多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因配偶之一无法对其原生家庭设下明确的界线,而把自己的配偶与小孩疏忽。
三角关系:两个人不设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却另外再拉一个人进去,要他袒护某一方。这之所以成为一个界线问题,在于那个“第三者“与冲突根本无关,他只是被用来暂时安抚对方,或成为哪两个害怕正视问题者的挡箭牌。这就是为什么冲突将持续下去,而双方并不会改变,却竖立了不必要的敌人。当父或母与一子女,或父母彼此有了冲突,家庭成员之一就会打电话找另一个家庭成员,谈论与批评第三个家庭成员。
谁才是孩子?
第一,你的父母不见得真的需要你,他们也许只是不负责任,要求过多,或只是表现得像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烈士,他们或许只需要学习担负他们自己的背包;
第二,当他们真的需要你时,你或许没有明确地界限来分辨到底什么你能给,什么你不能给。或许你无法限制你的给予,或许你的父母因无法适应他们的老化而影响了你的家庭。
与家庭之间界限问题的解答
认出症状:你到底在那里失去对你所有物的主控权;
认出冲突:把你自己当成问题的症结,找出你到底触犯了那些界限;
认出引发冲突的那些需要:你不会无缘无故做出反常的行为,往往是你试着要补足你原生家庭未能给予你的一些基本需要。
接受良善:必须让那些需要得到满足
界限与朋友
友谊的定义:没有男女罗曼蒂克关系,不以功利而以感情为基础的情谊。
冲突的四种方式:顺从者/顺从者;顺从者/侵略性控制者;顺从者/操作性控制者;顺从者/没有反应者;
界限测试表
1.症状是什么?
2.根源在哪里?
3.界线的冲突是什么?
4.谁需要拥有主权?
5.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6.他们要如何开始?
7.他们彼此如何设立界线?
8.下一步呢?
《圣经》教导我们:一切的承诺都必须以爱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先被爱了,才会有承诺和心甘情愿的决定——秩序不要弄反。
界限与配偶
当一个人超过界线而想要控制对方的感情、态度、行为、选择、价值观。问题就产生了,因为这些都只有个人能控制,想要控制这些东西,就是侵犯别人的界线。
感情:两个人要有亲密的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两人都要能为自己的感情负责,把感情沟通给对方。不处理心中的伤害与怒气会戕害彼此的关系。夫妻之间的问题要完全解决,一方必须明确地向另一方说出在冲突中,他内心的欲望是什么。
欲望:欲望也是每一位配偶需要为自己担负的责任。你并不需要那个他不想给你的东西,是那种没被满足而令你失望的欲望伤害到你,不是另一半的问题。你的渴望,不是他的,所以你必须为满足自己的渴望负责,这是生活的法则。我们不可能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失望负责,不能靠处罚别人来解决问题。
给予的界线: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限的,必须随本心所斟酌的去给,不要让自己的爱心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而使慈爱转变为不满。当我们自己不能设限却责怪别人,问题就会产生。
解答改变
1.察看症状。必须找出问题,愿意采取行动来解决。
2.辨认特别的界线问题;
3.找出冲突的根源;
4.把好的收进来;建立一个支持的系统(鼓励你在婚姻中设立界线的支持系统)
5.操练;在那些能够无条件爱你的安全关系中练习你新的界线。
6.跟坏的说不;要向你婚姻中的坏事设下界线。
7.原谅;不能原谅别人是缺乏界线的表现。
8.活得积极;不要让别人控制你。
9.学着在自由和责任中去爱;记得界线的目标,爱从自由而来。
界线与子女
父母所能给予子女的最大的礼物(仅次于学习如何搭建亲密的关系与感情)就是让我们的子女有责任感:知道他们应该为什么负责,不必为什么负责,知道如何拒绝和如何接受别人的拒绝。
管教的正面是反省、预防、指示。
良好的教养孩子的方式包括:预防性的训练和操练,以及指正性的后果。
孩子在界线上的需要
保护自己: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父母并不会因为他们观点不同而回避或惩戒孩子,他们总是耐心倾听孩子的理由,如果合理,他们就会改变先前的决定;如果不合理,他们则会坚守他们原来的界线。
对个人的需要负责: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父母鼓励孩子用言语说出他们的需要,即使他们的需要与家人所想的并不相同。当孩子被允许去要求一些或许不是众望所归的东西,他们学会感知自己想要什么。
延后对目标的满足:让孩子学习延后满足感帮助他们生活有目标,他们可学习节省时间与金钱来获得一些对他们很重要的东西,看重他们经选择买下来的东西。
尊重别人的界线:学习尊重界线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负责,帮助我们反求诸己,不是老向外依赖别人,也帮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背包”。
界线与工作
1.无需替别人担负责任,对别人的职责说”不“
2.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细,对工作时间设限,对超时的任务说”不“
3.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优先处理重要的事
4.对难以相处的同事:改变自己对他的态度,让他不能影响到我
5.对一些吹毛求疵的严苛态度:不要被这些严苛态度影响,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远离这些吹毛求疵
6.对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工作不是满足我情感需要的地方
7.不要把工作上的问题带回家,不要让工作侵犯个人生活
8.自我定位,做自己愿意做和擅长做的工作
界线与自己
跟自己建立界线
1.症状是什么?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惊惶、恐怖、愤怒、在人际关系上挣扎、孤立、工作上有问题,或受心理影响而生病。
2.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缺乏训练;奖励破坏;扭曲需要;害怕与人有亲密的关系;感情上的饥渴没有得到满足;过度受到律法的管辖;掩饰情感上的伤害;
3.界线的冲突是什么?饮食、金钱、时间、工作、口舌、性欲、酒精或药物滥用有关的特别自我设限问题。
4.谁必须掌握主权?你必须忍痛为自己失控的行为负责任。
5.你需要什么?获得智能与能力,以洞察自己与控制自己。
6.我要怎样开始?说出自己真正的需要;允许自己失败;倾听别人出于“同理心”的回应;把后果当作教师;让爱你与支持你的人围绕着你;
如何评估界线的发展
1.对侵犯和控制感到不满
2.被尊重界线,喜欢界线的人吸引
3.寻求和加入支持团体
4.珍惜我们界线之内的”所有物“,自爱、自信、自知,决不能不爱惜自己去迎合别人!
5.练习婴儿式地”不“
6.内心的愧疚感和挣扎
7.练习成人式地”不“
8.内心不再有愧疚感
9.喜爱和尊重别人的界线
10.自由真诚地说”不“,就像说”好“那样自由自在
11.具有成熟的界线
你拥有界线的主权,并不是界线拥有你。假如你跟某个人设立了界线,而他的反应很成熟,很有爱心,你便可以重新协议你的界线。想要一个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确的“界线”是很重要的,它是个人产权的分界线,指出你应该为那些东西负责,他可以定义你是什么,或者,你不是什么。
![]() |
界限与家庭
缺乏界限的征兆
感染病毒:原生家庭对他组成的小家庭(核心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你和某个人的关系会影响到你与别人的关系,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给予那个人太大的权力了。
缺乏界线者的配偶常常觉得自己被疏忽,只得到残羹剩饭,他觉得他的配偶只效忠他的父母。很多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因配偶之一无法对其原生家庭设下明确的界线,而把自己的配偶与小孩疏忽。
三角关系:两个人不设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却另外再拉一个人进去,要他袒护某一方。这之所以成为一个界线问题,在于那个“第三者“与冲突根本无关,他只是被用来暂时安抚对方,或成为哪两个害怕正视问题者的挡箭牌。这就是为什么冲突将持续下去,而双方并不会改变,却竖立了不必要的敌人。当父或母与一子女,或父母彼此有了冲突,家庭成员之一就会打电话找另一个家庭成员,谈论与批评第三个家庭成员。
谁才是孩子?
第一,你的父母不见得真的需要你,他们也许只是不负责任,要求过多,或只是表现得像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烈士,他们或许只需要学习担负他们自己的背包;
第二,当他们真的需要你时,你或许没有明确地界限来分辨到底什么你能给,什么你不能给。或许你无法限制你的给予,或许你的父母因无法适应他们的老化而影响了你的家庭。
与家庭之间界限问题的解答
认出症状:你到底在那里失去对你所有物的主控权;
认出冲突:把你自己当成问题的症结,找出你到底触犯了那些界限;
认出引发冲突的那些需要:你不会无缘无故做出反常的行为,往往是你试着要补足你原生家庭未能给予你的一些基本需要。
接受良善:必须让那些需要得到满足
界限与朋友
友谊的定义:没有男女罗曼蒂克关系,不以功利而以感情为基础的情谊。
冲突的四种方式:顺从者/顺从者;顺从者/侵略性控制者;顺从者/操作性控制者;顺从者/没有反应者;
界限测试表
1.症状是什么?
2.根源在哪里?
3.界线的冲突是什么?
4.谁需要拥有主权?
5.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6.他们要如何开始?
7.他们彼此如何设立界线?
8.下一步呢?
《圣经》教导我们:一切的承诺都必须以爱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先被爱了,才会有承诺和心甘情愿的决定——秩序不要弄反。
界限与配偶
当一个人超过界线而想要控制对方的感情、态度、行为、选择、价值观。问题就产生了,因为这些都只有个人能控制,想要控制这些东西,就是侵犯别人的界线。
感情:两个人要有亲密的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两人都要能为自己的感情负责,把感情沟通给对方。不处理心中的伤害与怒气会戕害彼此的关系。夫妻之间的问题要完全解决,一方必须明确地向另一方说出在冲突中,他内心的欲望是什么。
欲望:欲望也是每一位配偶需要为自己担负的责任。你并不需要那个他不想给你的东西,是那种没被满足而令你失望的欲望伤害到你,不是另一半的问题。你的渴望,不是他的,所以你必须为满足自己的渴望负责,这是生活的法则。我们不可能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失望负责,不能靠处罚别人来解决问题。
给予的界线: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限的,必须随本心所斟酌的去给,不要让自己的爱心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而使慈爱转变为不满。当我们自己不能设限却责怪别人,问题就会产生。
解答改变
1.察看症状。必须找出问题,愿意采取行动来解决。
2.辨认特别的界线问题;
3.找出冲突的根源;
4.把好的收进来;建立一个支持的系统(鼓励你在婚姻中设立界线的支持系统)
5.操练;在那些能够无条件爱你的安全关系中练习你新的界线。
6.跟坏的说不;要向你婚姻中的坏事设下界线。
7.原谅;不能原谅别人是缺乏界线的表现。
8.活得积极;不要让别人控制你。
9.学着在自由和责任中去爱;记得界线的目标,爱从自由而来。
界线与子女
父母所能给予子女的最大的礼物(仅次于学习如何搭建亲密的关系与感情)就是让我们的子女有责任感:知道他们应该为什么负责,不必为什么负责,知道如何拒绝和如何接受别人的拒绝。
管教的正面是反省、预防、指示。
良好的教养孩子的方式包括:预防性的训练和操练,以及指正性的后果。
孩子在界线上的需要
保护自己: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父母并不会因为他们观点不同而回避或惩戒孩子,他们总是耐心倾听孩子的理由,如果合理,他们就会改变先前的决定;如果不合理,他们则会坚守他们原来的界线。
对个人的需要负责: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父母鼓励孩子用言语说出他们的需要,即使他们的需要与家人所想的并不相同。当孩子被允许去要求一些或许不是众望所归的东西,他们学会感知自己想要什么。
延后对目标的满足:让孩子学习延后满足感帮助他们生活有目标,他们可学习节省时间与金钱来获得一些对他们很重要的东西,看重他们经选择买下来的东西。
尊重别人的界线:学习尊重界线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负责,帮助我们反求诸己,不是老向外依赖别人,也帮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背包”。
界线与工作
1.无需替别人担负责任,对别人的职责说”不“
2.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细,对工作时间设限,对超时的任务说”不“
3.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优先处理重要的事
4.对难以相处的同事:改变自己对他的态度,让他不能影响到我
5.对一些吹毛求疵的严苛态度:不要被这些严苛态度影响,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远离这些吹毛求疵
6.对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工作不是满足我情感需要的地方
7.不要把工作上的问题带回家,不要让工作侵犯个人生活
8.自我定位,做自己愿意做和擅长做的工作
界线与自己
跟自己建立界线
1.症状是什么?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惊惶、恐怖、愤怒、在人际关系上挣扎、孤立、工作上有问题,或受心理影响而生病。
2.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缺乏训练;奖励破坏;扭曲需要;害怕与人有亲密的关系;感情上的饥渴没有得到满足;过度受到律法的管辖;掩饰情感上的伤害;
3.界线的冲突是什么?饮食、金钱、时间、工作、口舌、性欲、酒精或药物滥用有关的特别自我设限问题。
4.谁必须掌握主权?你必须忍痛为自己失控的行为负责任。
5.你需要什么?获得智能与能力,以洞察自己与控制自己。
6.我要怎样开始?说出自己真正的需要;允许自己失败;倾听别人出于“同理心”的回应;把后果当作教师;让爱你与支持你的人围绕着你;
如何评估界线的发展
1.对侵犯和控制感到不满
2.被尊重界线,喜欢界线的人吸引
3.寻求和加入支持团体
4.珍惜我们界线之内的”所有物“,自爱、自信、自知,决不能不爱惜自己去迎合别人!
5.练习婴儿式地”不“
6.内心的愧疚感和挣扎
7.练习成人式地”不“
8.内心不再有愧疚感
9.喜爱和尊重别人的界线
10.自由真诚地说”不“,就像说”好“那样自由自在
11.具有成熟的界线
你拥有界线的主权,并不是界线拥有你。假如你跟某个人设立了界线,而他的反应很成熟,很有爱心,你便可以重新协议你的界线。想要一个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确的“界线”是很重要的,它是个人产权的分界线,指出你应该为那些东西负责,他可以定义你是什么,或者,你不是什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