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方位修成“资深王家卫”
王家卫,一个文艺或伪文艺影迷们都会标榜的大师,他的电影素来充满浓厚的个人标签,但你就算再号称喜欢王家卫,是否也看出他骨子被其他艺术领域大师们的深深影响?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拉一拉王家卫背后的那些大师们,探一探“资深王家卫”的养成之道。
1,电影大师
说道老本行电影,王家卫年轻时就号称深受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而新浪潮干将戈达尔、特吕弗则首当其冲。《重庆森林》中的跟拍、快摇、碎剪等等,基本把新浪潮美学玩了个遍。《筋疲力尽》中男女在街头群众的不断回头注视(摄影机)中边聊边走的经典街拍镜头,也在《重庆森林》中又得到一番很好的演绎。而且要注意,《重庆森林》中王菲那一头干练的短发,也是受了《筋疲力尽》女主角造型的深深影响。
接下来,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叙事及人物塑造也深深影响了王家卫。比如《奇遇》《蚀》《夜》等影片中徘徊于暧昧与虚无间的青年男女。《阿飞正传》开场张国荣饰演的角色与张曼玉饰演的角色周旋的一场戏,颇有《蚀》开头的神韵。
最后,同样是意大利人的电影大师塞尔吉奥·莱昂内,其史诗级作品《美国往事》大概已成为每个电影人心中的梦了吧,这也是为何《一代宗师》结尾段落当宫二谈起“往事”时,背景会悠扬飘起《美国往事》中的“黛博拉”主旋律。
2,文学大师
首当其冲我们要谈谈王家卫的中文文学造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这些金句,在王家卫的各个时期电影中都频频出现,古典又哲理。王家卫就谈到,他大多数的灵感都来自《小窗幽记》这本书。小编在这里可以随便摘抄两段供大家品味:
“山之虚而受,水之实而流。”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在叙事结构方面,王家卫曾提到,零散式结构大师,阿根廷作家Manuel Puig的代表作《蜘蛛女之吻》对他影响很深。《阿飞正传》就开始有这种故事构建的影子。据说《春光乍泄》的原始计划,也是改编该作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
而被奉为最具亚洲含蓄气质的电影《花样年华》的片尾,有特别感谢一位作家的小说,那就是刘以鬯的《对倒》,而小编甚至记着,有说这部电影就是改编自这部小说。
另外据说王家卫正在筹拍的电影,则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一部全部用吴语书写的长篇小说《繁花》。
3,音乐大师
上文提到过的出现在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意大利作曲大师Ennio Morricone的“黛博拉”主题旋律,已经可以算是王家卫创作生涯后期的使用习惯。王家卫在他前期的几部电影中,疯狂地迷恋使用爵士或拉丁舞曲。比如Xavier Cugat,其演绎的音乐可以说流传广泛,古典拉美爵士音乐都有其演艺版本,《阿飞正传》几乎所有插曲、《花样年华》《2046》的部分插曲都来自这位古巴大师的演绎。另外,号称爵士歌王的Nat king cole,在《花样年华》《2046》等电影之中也多有其充满磁性的歌喉。
阿根廷乐队Caetano Veloso,演绎了《春光乍泄》中悠扬的歌曲《Cucurrucucu Paloma》,当然,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经典歌曲,其歌喉简直唱出了温柔的神性。同样在《春光乍泄》中,还有另一首摇滚动听的同名歌曲《Happy together》,同样来自阿根廷的Frank Zappa。
美国的The mamans & the papas,塑造了《重庆森林》中的加利福尼亚之梦。当然如果你还没听说过他们,去听几张他们的专辑应该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听过的那么多经典美国流行歌曲都是他们演唱的。
香港作曲家陈勋奇,为《东邪西毒》作曲。那几段基本传遍了香港黄金时代各个电影的“咚咚隆咚咚咚咚”就是出自他之手。当然作为那个时代的圈内人,形象不错的他有时也会客串出现在银幕中,笔者小时候就迷过他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探戈》(下图右)。
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为《花样年华》谱写了那段最著名的小提琴旋律,然后在《2046》中变奏,在《蓝莓之夜》中变奏再变奏……
另外就是亚洲歌坛天后王菲了,简直靠一个人托起《重庆森林》整部电影。当然同她相比,美国爵士歌手Norah Jones在《蓝莓之夜》中便没能做到那么的现象级,不过其歌曲还是值得一听的,尤其比如伴着午后的一杯红茶。
4,摄影大师
王家卫早期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可以说为其塑造独特风格立下了汗马功劳。手持、大广角、奇幻的光影,可以说,王家卫在前进,杜可风也在不断地做着各种疯魔的实验,而《花样年华》又可以把风格控制的那么亚洲、那么内敛。幸运的是,他自己拍摄了好多好多电影,同时还热爱图片摄影,我们到处都可以搜刮到他的作品。
(小彩蛋:《重庆森林》梁警官那个房间其实也是杜可风的工作室噢)
作者:MorpheeZh
链接:http://toutiao.com/i6269781123992125953/
来源:三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电影大师
说道老本行电影,王家卫年轻时就号称深受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而新浪潮干将戈达尔、特吕弗则首当其冲。《重庆森林》中的跟拍、快摇、碎剪等等,基本把新浪潮美学玩了个遍。《筋疲力尽》中男女在街头群众的不断回头注视(摄影机)中边聊边走的经典街拍镜头,也在《重庆森林》中又得到一番很好的演绎。而且要注意,《重庆森林》中王菲那一头干练的短发,也是受了《筋疲力尽》女主角造型的深深影响。
接下来,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叙事及人物塑造也深深影响了王家卫。比如《奇遇》《蚀》《夜》等影片中徘徊于暧昧与虚无间的青年男女。《阿飞正传》开场张国荣饰演的角色与张曼玉饰演的角色周旋的一场戏,颇有《蚀》开头的神韵。
最后,同样是意大利人的电影大师塞尔吉奥·莱昂内,其史诗级作品《美国往事》大概已成为每个电影人心中的梦了吧,这也是为何《一代宗师》结尾段落当宫二谈起“往事”时,背景会悠扬飘起《美国往事》中的“黛博拉”主旋律。
2,文学大师
首当其冲我们要谈谈王家卫的中文文学造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这些金句,在王家卫的各个时期电影中都频频出现,古典又哲理。王家卫就谈到,他大多数的灵感都来自《小窗幽记》这本书。小编在这里可以随便摘抄两段供大家品味:
“山之虚而受,水之实而流。”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在叙事结构方面,王家卫曾提到,零散式结构大师,阿根廷作家Manuel Puig的代表作《蜘蛛女之吻》对他影响很深。《阿飞正传》就开始有这种故事构建的影子。据说《春光乍泄》的原始计划,也是改编该作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
而被奉为最具亚洲含蓄气质的电影《花样年华》的片尾,有特别感谢一位作家的小说,那就是刘以鬯的《对倒》,而小编甚至记着,有说这部电影就是改编自这部小说。
另外据说王家卫正在筹拍的电影,则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一部全部用吴语书写的长篇小说《繁花》。
3,音乐大师
上文提到过的出现在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意大利作曲大师Ennio Morricone的“黛博拉”主题旋律,已经可以算是王家卫创作生涯后期的使用习惯。王家卫在他前期的几部电影中,疯狂地迷恋使用爵士或拉丁舞曲。比如Xavier Cugat,其演绎的音乐可以说流传广泛,古典拉美爵士音乐都有其演艺版本,《阿飞正传》几乎所有插曲、《花样年华》《2046》的部分插曲都来自这位古巴大师的演绎。另外,号称爵士歌王的Nat king cole,在《花样年华》《2046》等电影之中也多有其充满磁性的歌喉。
阿根廷乐队Caetano Veloso,演绎了《春光乍泄》中悠扬的歌曲《Cucurrucucu Paloma》,当然,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经典歌曲,其歌喉简直唱出了温柔的神性。同样在《春光乍泄》中,还有另一首摇滚动听的同名歌曲《Happy together》,同样来自阿根廷的Frank Zappa。
美国的The mamans & the papas,塑造了《重庆森林》中的加利福尼亚之梦。当然如果你还没听说过他们,去听几张他们的专辑应该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听过的那么多经典美国流行歌曲都是他们演唱的。
香港作曲家陈勋奇,为《东邪西毒》作曲。那几段基本传遍了香港黄金时代各个电影的“咚咚隆咚咚咚咚”就是出自他之手。当然作为那个时代的圈内人,形象不错的他有时也会客串出现在银幕中,笔者小时候就迷过他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探戈》(下图右)。
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为《花样年华》谱写了那段最著名的小提琴旋律,然后在《2046》中变奏,在《蓝莓之夜》中变奏再变奏……
另外就是亚洲歌坛天后王菲了,简直靠一个人托起《重庆森林》整部电影。当然同她相比,美国爵士歌手Norah Jones在《蓝莓之夜》中便没能做到那么的现象级,不过其歌曲还是值得一听的,尤其比如伴着午后的一杯红茶。
4,摄影大师
王家卫早期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可以说为其塑造独特风格立下了汗马功劳。手持、大广角、奇幻的光影,可以说,王家卫在前进,杜可风也在不断地做着各种疯魔的实验,而《花样年华》又可以把风格控制的那么亚洲、那么内敛。幸运的是,他自己拍摄了好多好多电影,同时还热爱图片摄影,我们到处都可以搜刮到他的作品。
(小彩蛋:《重庆森林》梁警官那个房间其实也是杜可风的工作室噢)
作者:MorpheeZh
链接:http://toutiao.com/i6269781123992125953/
来源:三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YanYanChu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18:48:27
-
Nuuuu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7 09: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