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斯堡笼中鸟
旧文,写于2014年12月19日,拙劣文笔与勤奋愿望永远是矛盾。
——————————————————————————
在费城时和朋友夜谈,她问我德国还有哪里心愿未了。我想了想回答说,论地方是没有了,人还有那么一两个。所以当我新近意识到,走遍德国的南北东西,最心念不忘的地方,竟然是雷根斯堡,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有一百万个理由让人吹毛求疵的城市,旅途中几个的巧合,也促成了我对它的一些偏见。比如说它当时已经是旅途中的第六站落脚,小城带来的新鲜感逐日递减,拖着沉重的行李和灌铅似的腿,还能咬牙向前赶路就已颇不易。又比如,我当时决定住在火车站与旧城的异侧,导致每天必须步行越过煤堆一样的铁轨上方才能“进城”。在一片荒草丛生中穿梭,我深感自己的失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我从这方广袤辽阔的“煤田”,瞬间切换到林木苍天、啁啾鸟鸣的雷根斯堡旧城,猝不及防的变化所带来的戏剧效果就尤其强烈。
或许“戏剧”二字,正是形容雷根斯堡旧城给我的印象的最恰当的词汇,因为我竟在机动车飞速略过的街边,看见了数座按神龛似的肃穆风格装饰的胸像。这可不是从美术馆或广场中央把它搬上马路,就能不带突兀地自动融入周边环境的东西。我犹豫着是否上前细看看它的铭文,却发现掩映在身旁密林中的,正是此行的一大目的——位于雷根斯堡旧城心脏位置、如今已向外界闭锁的王宫。密不透风地守卫在它四周的铁栅,已经在风雨侵蚀中生出重锈。在和煦的夏夜夕阳中,我注意到临近围栅的地方,有一座拱顶在闪闪发光。
那是一只同样由铸铁建成的鸟笼,由笼外及踝高的野草所层层包围着。几束攀沿的藤蔓已经骄傲地延伸到了拱顶的至高点,却丝毫无碍于它的华贵雍容。这也或多或少地与它的体量有关:它的拱顶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为高耸巍峨,不要说禽鸟,甚至够放得下几组下午茶的圆桌。夕阳射过它细密层叠的栏栅,投在绿草上时便分成了格与条。在绿与金的色调里,它静默地作为浓缩王宫之典雅华美的微缩景观,矗立在温暖的夏夜中。
我从铁栅这侧的鸟笼回过神来,又转过头看了看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另一侧的胸像。站在二者中间点的我,接下来该往哪里去?
我想,一个人如果能有机会触摸到一次他心目中的至美,也是幸福的;更不用说朝夕与之相伴。我能理解那走到铁栅背后去赏鸟的人。我羡慕他们,却无论如何无法同这些人一样,以无知无觉的心神跨越那道樊篱。我也恐惧一种和永恒的恶相对应的,因单调引起倦怠、又因倦怠而终沦为忽视的美。于一个人是矮篱的,于另一个人却是天堑。我边想边踱过了马路,在那神龛似的胸像下站了一会儿,给它拍下了一张照片。
——————————————————————————
在费城时和朋友夜谈,她问我德国还有哪里心愿未了。我想了想回答说,论地方是没有了,人还有那么一两个。所以当我新近意识到,走遍德国的南北东西,最心念不忘的地方,竟然是雷根斯堡,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有一百万个理由让人吹毛求疵的城市,旅途中几个的巧合,也促成了我对它的一些偏见。比如说它当时已经是旅途中的第六站落脚,小城带来的新鲜感逐日递减,拖着沉重的行李和灌铅似的腿,还能咬牙向前赶路就已颇不易。又比如,我当时决定住在火车站与旧城的异侧,导致每天必须步行越过煤堆一样的铁轨上方才能“进城”。在一片荒草丛生中穿梭,我深感自己的失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我从这方广袤辽阔的“煤田”,瞬间切换到林木苍天、啁啾鸟鸣的雷根斯堡旧城,猝不及防的变化所带来的戏剧效果就尤其强烈。
或许“戏剧”二字,正是形容雷根斯堡旧城给我的印象的最恰当的词汇,因为我竟在机动车飞速略过的街边,看见了数座按神龛似的肃穆风格装饰的胸像。这可不是从美术馆或广场中央把它搬上马路,就能不带突兀地自动融入周边环境的东西。我犹豫着是否上前细看看它的铭文,却发现掩映在身旁密林中的,正是此行的一大目的——位于雷根斯堡旧城心脏位置、如今已向外界闭锁的王宫。密不透风地守卫在它四周的铁栅,已经在风雨侵蚀中生出重锈。在和煦的夏夜夕阳中,我注意到临近围栅的地方,有一座拱顶在闪闪发光。
那是一只同样由铸铁建成的鸟笼,由笼外及踝高的野草所层层包围着。几束攀沿的藤蔓已经骄傲地延伸到了拱顶的至高点,却丝毫无碍于它的华贵雍容。这也或多或少地与它的体量有关:它的拱顶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为高耸巍峨,不要说禽鸟,甚至够放得下几组下午茶的圆桌。夕阳射过它细密层叠的栏栅,投在绿草上时便分成了格与条。在绿与金的色调里,它静默地作为浓缩王宫之典雅华美的微缩景观,矗立在温暖的夏夜中。
我从铁栅这侧的鸟笼回过神来,又转过头看了看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另一侧的胸像。站在二者中间点的我,接下来该往哪里去?
我想,一个人如果能有机会触摸到一次他心目中的至美,也是幸福的;更不用说朝夕与之相伴。我能理解那走到铁栅背后去赏鸟的人。我羡慕他们,却无论如何无法同这些人一样,以无知无觉的心神跨越那道樊篱。我也恐惧一种和永恒的恶相对应的,因单调引起倦怠、又因倦怠而终沦为忽视的美。于一个人是矮篱的,于另一个人却是天堑。我边想边踱过了马路,在那神龛似的胸像下站了一会儿,给它拍下了一张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