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许愿讯,昨晚犹豫要不要看《百鸟朝凤》,想来许久,趁没下架之前还是去看了这部纯粹的艺术电影。比起好莱坞的特效炫技刺激的大片来说,《百鸟朝凤》更加显得宁静动人。相对于与主流商业影片,《百鸟朝凤》引起上一代人们共鸣,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更平实,更接地气。
《百鸟朝凤》是一部电影简单纯粹的中国电影,为我们显现的是我们久违了纯朴。《百鸟朝凤》讲述的是唢呐王焦三爷和徒弟游天鸣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深化现实主义的电影,与吴天明导演以往的《人生》《老井》《变脸》等作品一脉相承。在这个商业的年代,能拍出了如此返璞归真的作品,也只有像吴天明导演这样为中国电影奉献一辈子的人才会拍。
《百鸟朝凤》没有蒙太奇,没有繁华都市,就是简简单单的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拍摄手法我们只有在上世纪90年代才能看到,如今再见真心觉得真贵。影片讲述的是唢呐匠师徒两代人面对传承的故事,焦三爷的年代唢呐匠是一个特别受人尊敬的职业,想拜师当学徒的都要拿着礼品登门求着师傅收徒,片中对于收徒进行了大篇幅渲染,游天鸣和蓝玉两徒弟的拜师都展现了,可见当时的唢呐匠是多么的珍贵,而唢呐匠为何如此珍贵呢?唢呐匠的主要工作就是给人家红白喜事奏乐的,分为2台、4台、8台,最厉害的便是《百鸟朝凤》,但唢呐匠出活并不是以钱多少来衡量的,而是有一个道德约束在的,像《百鸟朝凤》这样的曲子,不是有地位就能享受的起的,而是要值得人们尊敬的人才享受的了。
所以唢呐王焦三爷在当地是一个让人非常尊敬的人物, 在焦三爷的年代讲述的是传承,焦三爷将自己的一身本都传给了游天鸣,而到了游天鸣的年代讲述的则是如何坚守。到了游天鸣立班出活的时候,西洋乐队成为了当时的潮流,别说被人尊敬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因为游家班成立不久后,师兄弟便开始离开各寻出路,唯独游天鸣在信守对于师傅的承诺,一直坚守着唢呐,而当初强烈要求游天鸣的去学唢呐的父亲,也开始反对他继续坚守下去,而此时作为师傅的焦三爷仍然希望他能传承下去,最后卖牛救命的钱都拿出来给游天鸣添置新设备,那么在时代的变迁下游天鸣该何去何从呢?我非常喜欢影片的开放式结局,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想,这就是吴天明导演给我们留下的美好。
吴天明导演走了,但是数百位电影人齐心合力将这部宝贵的遗作发行与影迷见面,真可谓:凤凰已逝,百鸟皆鸣。(出自
白羊许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