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秧何样?
大字儿:周四十点更连载。呃。我实在是回不完那么多豆邮和评论。
何秧何样?
李荷西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条河,河边种了很多梧桐树。不是法梧,是普通的会开花的那种。每到四五月,满地落的都是紫色的喇叭状桐花。捡一朵唆一口花汁,是甜的。
何秧站在我的不远处,很嫌弃地看着我说:“也不嫌脏!”
很快,何秧约好的跳皮筋的女孩子都到了,她们两组4人,一组撑,一组跳。玩得满头大汗,小辫子散开了,就那么披头散发地跳。我站在一边看,想加入,但知道不可能。因为何秧已经给所有小伙伴下了命令:“我们都不和小西玩儿!”
何秧大我一岁,是孩子王,个子高,长得漂亮,大眼睛大脸盘大嘴巴。谁见都夸:“这闺女排场。”
我那时又瘦又小,像个干猴子,从来都坐第一排。之前何秧愿意跟我玩的时候,我就是她的小尾巴,她走哪儿我跟哪儿。她欺负谁,我就瞪谁白眼儿。何秧很会瞪人,双手叉腰,脸侧过30度,就那么瞪过去,十分有威慑力。并且,在我看来,那模样还挺好看的。
我不太记得哪里得罪了何秧。大概也是玩跳皮筋,我和她不一组,为了各自的输赢起了别扭,各不相让。只记得何秧说:“以后不跟你玩了。”我当时就回了一句:“不玩就不玩。”
虽然当时一时逞了英雄,后来可是后悔死了。因为,我被孤立了。
那时我9岁,我可以回家写作业,看电视,读童话书,去姑姑家的小卖店吃遍零食,可做完了这一切,我依然觉得特别失落。睡着了做梦,都梦见何秧,我们和好,还抱着大哭。
何秧的奶奶家,就在我家后面。穿过一条窄道,就可以找到她。她从小就跟奶奶住,她奶奶家有一条大黄狗,我在我家的时候,经常听到她在训狗:“犬,回窝里去。犬,别叫!”
那条大黄狗叫:“犬”。
我和何秧生气的第三天,我去敲了敲她奶奶家的门。何秧开的,很冷漠地问我:“你来干嘛。”
我推开她,直接往里走:“我来看犬。”
我把晚饭没吃妈妈做的油渣包子,直接扔给了犬。犬从窝里出来,一口咬住,呜呀吃完,对着我转圈摇尾巴。
“看完了,你走吧。”何秧瞪着我。
“不走,我还看奶奶呢。”我往屋里去。奶奶正在屋里织毛衣,看见我就笑:“来,帮我缠毛线。”
我就坐下缠毛线,一圈一圈,缠了3个毛线球。
缠完毛线,我不知道干什么了。何秧一直站在门口,一副送客的样子。
我没话找话地和奶奶说了会儿话,只好离开了,当然没有和何秧打招呼。但她一直瞪着我,一直瞪。
第二天下了瓢泼大雨。
放学后,我穿着雨靴和雨衣,孤独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何秧被一群小伙伴们簇拥着走在我前面。她们说笑着,大概是讲昨晚看的《圣斗士星矢》。我心里很难过,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路这么长。也从来不知道,这条路这样难走。
路上都是水,没到小腿。已经看不到路面了,白茫茫的一片。
然后,我就出事了。根本没有任何印象,这条路上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坑。估计是谁家盖房子挖出来炼石灰的,我就那么掉进了坑里,然后一声惨叫。
坑还挺深,我不会游泳,拼命地想攀住坑檐爬上去,然后喊:“救命啊!救命啊!”
这么喊时,我心里似乎在期待着何秧能回头来救我,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好了。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还有些喜滋滋地,衷心感谢了这个该死的大坑。
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了我的手臂,像提小鸡子似的把我提了上来。
脚踏上了平实的地面之后,这才看清救我的是谁。程亮生,四年级读了3年的小混混。我哇哇大哭,不知道是因为受惊害怕,还是因为何秧没有回来救我。总之我哭得撕心裂肺,特别伤心。
“别哭了,快回家去!”程亮生像个大人那样对我说完,然后撑着一柄伞,消失在了雨幕里。
我往前方看了看,何秧和小伙伴们已经走得更远了。
我哭着回了家,和何秧再也没有和好了。
一个9岁小女孩的伤心能有多大的力量呢?可那段没有朋友的别扭的日子让我一度想自杀呢。
上了五年级,我终于有了新的小伙伴。沈倩刚搬来,租了我家不远处的一栋房子。她爸爸是个养蜂人,沈倩小时候跟着父母跑遍了大江南北去追蜂。她家里有十几个大的蜂蜜桶,从桶里舀一勺直接塞嘴巴里。
“甜吗?”她问。
“像蜜一样甜。”我吧唧嘴,巴结她。
“哈哈,这本来就是蜜啊。”
她有红脸蛋,一笑特别善良淳朴。她愿意和我玩,和我一起上下学,我特别感激她。我对她好得简直掏心窝子。我把不多的玩偶都与她分享,从姑姑小卖店里拿零食给她。我还跟她分享了我的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在我家后面的一个旧院子里。院子很大,种满花草。房子也很大,只住着一个老爷爷。我第一次见到含羞草,就是在那里。屋里都是陈列架,上面放满了瓷器呀,各种破了边角长了绿藓的旧东西啊,还用玻璃隔了起来。
老爷爷说,他的家其实就是个博物馆,只是民间的罢了。好多东西都是他拼了老命才保下来的呢。
院子里还有一口井,老爷爷说过,那口井的年月也长了。历史上好像有个很重要的人就是跳这口井死的呢。只不过现在那井已经被栅栏拦了起来,不能走近看。
沈倩觉得秘密基地真是酷毙了。但她也有些忧心忡忡。她问老爷爷:“那井里会有鬼魂吗?你晚上睡觉怕不怕?有没有聂小倩什么的从井里出来找你啊。”
老爷爷笑:“世界上没有鬼魂,只有遗物。”
后来天很晚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家的路上,沈倩紧紧握着我的手,兴奋地对我说:“小西,你的秘密基地太好了。这个地方是谁告诉你的呢?”
“犬。”
还记得我和何秧第一次闯进去的时候,就是因为犬。那天犬脱了链子,钻进了那旧院子。院子门平时都关着,那天却半敞着。我和何秧都不敢进去,只站在门口喊:“犬,出来!乖犬,出来!”
犬被里面那个奇妙的世界吸引了,怎么都不出来。最后何秧拽了我一起进去,然后我们俩人一狗都不想出去了。
我第一次见到了飘着粉红花瓣的樱花树,无花果树,含羞草,还有各种说不出名字的其他植物,看上去很不一般的样子。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老爷爷笑眯眯地从屋里出来,认真地跟我们讲解,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草,这是什么树。
我们在那院子里玩了许久许久,何秧与我约定,那是我们的秘密基地。
可现在,我带了别的朋友去了秘密基地。所谓秘密基地,已经不是我和何秧同盟的见证了。它在视线里出现的一切都涩涩的,说不清是不是带着点伤心。
一直到小学时光过完,我和何秧依然没有和好。她有她的骄傲,我当然也有我的。有沈倩这个朋友,我已经很满足了。虽然偶尔我会因为内心的小枝桠与她犯点别扭,但我们从没有谁也不搭理谁超过2天。
小学毕业前,班里开始传流言。程亮生喜欢何秧。程亮生已经13岁了,在学校里是一顶一的老大。经常带着一帮小弟放学后与人约架。我和沈倩还见过一次。十几个小学生在一起互踢,现在想来当然是好笑,但当时就觉得好可怕。
很多年后,我和沈倩提起来程亮生把我从水坑里救出来的那件事,沈倩坏笑说:“按剧情,你应该对他暗生情愫,以身相许呀。谁知道竟然就那么擦肩而过了。”
程亮生个子高瘦,长相一般,但很有一个小学生所以为的“大佬”气质。我们都很怕他。我当然不会喜欢一个害怕的人。
而何秧似乎是唯一一个不怕程亮生的女孩子。还记得有一次我值日,路过何秧的班,看到程亮生蹲在地上看何秧擦黑板。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何秧黑板擦就扔过来:“你滚。”然后他就笑嘻嘻地滚了。
后来我们上了初中,程亮生并不和我们一个学校。偶尔放学的时候,还能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在学校门口晃悠,吊儿郎当的样子,等着何秧。
他追何秧太拉风。偶遇何秧值日,他就带几个小男生跑去何秧的教室,帮忙干活。但干不好,何秧朝着程亮生扔书,扔黑板擦,扔扫帚疙瘩,弄得满教室鸡飞狗跳。然后她蹲下哭。程亮生哄不住就只好跑了。情人节的时候,他送她玫瑰花,虽然只有一朵,但梦幻植入和震惊鼓舞了不知多少初潮将至未至的小女生。
那时,我已经很少再想起何秧了。除了偶尔听到她又在家训狗,看到周末时她集结着几个小女孩又疯跑做游戏,还有从别人的嘴里捕捉到的那点关于她的八卦。我想起她,听到她,看到她,就像一个失恋的人想起了前任,心里有点疙疙瘩瘩。还有点恼,不能想下去,否则会更恼。
现在想想。我是早熟的。而何秧始终保持着天真蒙昧。所以她可以一直任性不搭理我,她可以不怕任何人,她可以在别人追求她的时候以为朝他扔个黑板擦就能吓跑他。
但少年的执着心念才不是一个黑板擦就能吓跑的。
捕风捉影来的别的八卦中,喜欢何秧的男孩子还真不少。就算已经成年的我们现在早已无法理解刚刚十来岁的男孩子在人生还蒙顿一片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爱情的想法。但事实是,“喜欢”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年纪越小越纯粹,也越有力。
大概是沈倩班里的一个男生,不知死活地去追何秧,然后被程亮生揍断了胳膊。
这件看起来普通的初中男生争风吃醋事件,让何秧名声大噪。
课间很多人开始讨论原来的校花是否该让位于她?她的男朋友有多厉害,高大、威猛、狠。似乎所有的男老师都对她不错。体育老师总拉着她一起做示范动作。语文老师还经常喊她去聊天,一边聊一边拍着她的背......
总之,何秧,不是个简单的女孩子。
总之,我们这种淳朴的单纯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孩子还是离她远一点比较好。
远离她,似乎就远离了是非,也远离了别人的口水和目光。
成长虽然是缓慢的,但很多无师自通的懂得确实是忽然到来的。而世间的所有懂得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力量,让人分辨并站队。
好像是从初二开始,曾经一起跳皮筋的小伙伴忽然都对跳皮筋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一起逛精品店,租书店,钻进谁的闺房里,围成一团叽叽喳喳。
女孩子们的话题当然很多。肥皂剧、明星趣闻、好听的歌、家里被骂、做了一个怎样奇怪或者缱绻的梦、哪个牌子的自动铅芯笔好用.....所有的聊天话题都很有趣。
听八卦总能调动一个女孩子的内心里的蠢蠢欲动。但又十分忌讳自己变成八卦里的人物。
还记得我们扎堆圈里有个叫小婷的姑娘,每一次八卦必到,但如果偶尔一次她没有参与其中,便会确认很多遍大家聊了什么,有没有背后说过她坏话啊什么的。
而同仇敌忾似乎是忽然到来的。像是结成了盟军,当说起一个人时。
有时这个人是学校的教导处主任,有时是容嬷嬷一样的电视剧角色,有时是学校小卖铺分毫不让的刻薄老板娘,有时是何秧。
曾经是孩子王的何秧忽然就变成了一个在女孩子中间不那么受欢迎的人。
小婷率先表达过看法:“我妈不让我跟何秧玩儿。觉得她是疯丫头。”
因为何秧的强势而在做游戏中被“伤害”过的其他小姑娘也纷纷讨伐她。而当她们问到我时,我说:“有次我掉坑里快淹死了,喊她救我,她都没救。”
所有人都觉得我受到的“伤害”最大,而对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何秧更加讨厌。我被紧握住手,被柔软中带点同情的目光所包围,而我心中的那点撒谎带来的愧疚感,很快就被那些目光和友好所融化。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记忆也出现了偏差,何秧不是没有听到我的呼救,而是她根本就不想救我。她真的好坏。她孤立过我,让我想自杀,还真的让我差点死掉。
那些年,TVB的武侠剧盛行。复仇剧最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还没有理解过什么叫“仇人”的我,在一群小丫头片子中间,信誓旦旦地说了那么一句话:“她,是我的仇人。”
人总是因为无法控制住嘴巴而引发争端。而人生中很多似是而非的假象都因说出了口而难以更改。当年的我为了博得小伙伴多一些的喜欢而选择了投机和撒谎,而现在的我从不敢再论任何人的是非。
教训来得太痛,一次便记一生。
排场的姑娘何秧,倏啦啦地又拔高了一截儿。植树节,青年节,建党节的时候,她风光无限地在仪仗队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举旗子。走路那样铿锵有力,插着红色长翎的仪仗帽裹住她的小脸,让她更加英姿飒爽。
瞧,我们讨厌的仇人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讨厌而有一丁一点的不好呢,她依然很排场呢。她过生日的时候,她那个不承认的男朋友程亮生送了一个有半人高的公仔熊给她,和她一块坐在课桌前,看起来各种拉风。她的不承认的男朋友好像也不骑自行车了,换了一辆摩托车,偶而来校门口接她,那排气筒的轰鸣,让半条街都嘈杂起来。她慢走,快跑,他都跟着,好像在炫耀他的车技,好像在用一种狗皮膏药的态度解释他的深情。
有一次,我每天一路放学的小伙伴沈倩被家人接走去为外婆庆生,我和包括小婷在内的几个别的女孩一起回家。
那个黑社会混子程亮生喊住了我:“李小西,你过来!”
他就是这么喊的,好像我妈发现我偷看电视剧,老师批改完我错漏百出的作业,带着点“看我怎么收拾你”的怒气。
我心中一凛,想起被揍断了胳膊的男生,腿是软的,头皮是硬的。
我不敢吭声。
“李小西,我喊你呢!”程亮生又喊了一声。
我的小伙伴们面面相觑,小婷推了推我:“快去吧,他喊你呢。”
我闭上眼睛就跑。才跑几步,一辆摩托车横在了我的面前:“你跑什么啊,假装不认识我啊。”
程亮生已经从摩托车上跳了下来,满脸都是“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那种如来佛祖的表情。
事实证明,心虚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鬼。它出现时,你就逃不开恐惧。
“哎呀,我不打你,你干嘛这么害怕!”程亮生笑了,如来佛祖的笑变成了孙悟空的笑。
我扭头看我的小伙伴,她们驻足在一旁,不敢吭声。
程亮生对她们跺脚:“都走开!”
小婷为首的小伙伴立刻跑开了。把一个孤立无援的我留在了一个残酷冰冷的世界。
“你能帮我个忙吗?”程亮生等女孩们跑开,抓抓头发问我。
“啊?”这是剧情反转吗?我开始真的觉得我会因为说过何秧的坏话而被揍。
“你和何秧不是一块玩到大的吗?你跟我说何秧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讨厌的人啊之类的。”
“我,我不知道。”我结巴起来。
“你别不知道啊,我还救过你一命呢。这点小忙都不帮。”
“我.....我......”我左思右想,想到的不过是跳皮筋、犬、秘密基地、何秧奶奶做的豆角焖面。
程亮生对我的答案并不满意,但我实在说不出别的什么。因为我和何秧已经不在一块玩好久了。
“我想送她个礼物,让她一下就喜欢上的。”程亮生问我。
“我真的不知道。”
“真没用!”程亮生气得瞪我,扭头要走。
我长呼出一口气,有一种绝处逢生的轻松。
可他又回过头来:“那个,你如果有什么事儿,谁欺负你了什么的,可以找我。我找人打他!”
我心中满是惊恐地点头,一个人胆战心惊地往家走的时候,还是不太敢相信:我这是被大佬罩了吗?
90年代的小县城,不爱读书的叛逆少年很多都去混社会。程亮生所在的初中乱得出名。可他还是在那打出了一片天地,做了那学校里的新生代大佬。
大佬的世界我不懂。但很怕。
那晚回家,我磨蹭了很久才做完作业。我听见何秧家的犬叫得尤其大声,而何秧似乎在和奶奶高声吵架。
我心里都是事儿,跑出去好几次去看沈倩回来了吗,可他们家的大门总是被一把铁将军守住。
我想要和谁说说话,说说我内心经历过暴风骤雨后的初晴。说说那初晴的枝头有一只倦鸟飞过。说说我其实为我曾经的口无遮拦而感到后悔。这后悔就像船行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但又明白平静之下暗涌着也许无法招架的巨浪。
房屋后面的何秧家,吵架声更大了。何秧从小天不怕地不怕,是有理打遍天下的那种能气死人的丫头。
我妈披了件衣服出门劝架,我跟在了后面。
何秧家里一片狼藉。她摔东西了。奶奶正坐在沙发上气得发抖。我妈走进屋去,握住奶奶的手,扭头问何秧:“这次又是因为什么?”
奶奶说:“她爸爸要出来了,我在给他收拾房间。何秧不许。说如果他回来,她就走。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奶奶像是忍了很久,终于被扯断了绷紧的神经,崩溃得哭。
我站在门外,如雷贯耳。我第一次知道,从来未曾见过的何秧的爸爸,竟然在坐牢。我第一次知道,何秧强势的背后竟然有这样一段故事。我惊恐地发现我这微微的兴奋并不是来自同情,而是喜悦。
嘿,瞧你平时那么得瑟,你有什么好骄傲好得意的?你是漂亮,是很多人喜欢,是有个忠犬追求者,可是你还有个丢人的爸爸呢......
你不要低估一个少女的邪恶。在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好之前,所有的少年少女最先懂得的是这个世界最残酷的法则。你不想被嘲笑,就伙同别人一起去嘲笑他人。你不想被孤立,就笼络别人一起去孤立他人。你不想显露软弱,就戴好强势的面具。你不想被拒绝,就先拒绝了别人。你不懂这个世界,但是不需要懂,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学会竖起尾巴,呲出牙齿,拿凶狠做武器。
每一朵玫瑰在长出花瓣的时候,会先长出来刺。刺尖锐,凌厉,丑陋,隐在叶下,桀骜不驯,自成力量。
我看到了我的刺。
我曾经邪恶过。何秧也是。
只是,我是软弱与从众的,何秧是坚硬与孤独的。
我是一只奔在群里的鹿,而何秧是一只独走天涯的狼。
可群鹿也可以让一只狼受伤呢。谁说不可以?
妈妈开始安慰奶奶,何秧发现了我。她像以前一样很凶地瞪着我,一直瞪一直瞪。而我回瞪了过去。
我似乎是在一瞬间有了铠甲和武器。我似乎是在一瞬间看轻了从来都是仰视的何秧。
自卑的人会看轻一直仰视的人。不管表现没表现出来。这是自卑的人的出路。
“谁让你来我家的?你给我滚!”何秧推搡着我。
我轻轻说:“你不用推我我也会走,谁愿意在一个犯人家里待。我还嫌这里不干净呢!”
我脚步匆匆走到大门,周身因为兴奋发颤,体验了第一次战胜一个顽敌的那种快乐。
我再次跑到沈倩家门口,她刚回来。我冲进房间抓住了她的手。
“你怎么了?”沈倩笑眯眯的问我。
我几次要脱口而出“我有一个秘密”,可是没有。我笑啊笑,不是因为开心,而是因为复杂。我有限的经验里找不到别的表情来表达这种复杂。
可如果说“何秧爸爸在坐牢”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其实也没有。那天,在沈倩家,她抄完了我的作业。我们一起看了会儿电视,聊了聊焦恩俊和小虎队的八卦。然后回家。
我睡之前,我妈才回来。
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何秧家的事儿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我揍死你。”
我点点头讨价还价:“那你告诉我她爸爸为什么会坐牢?”
“小孩子家家地知道这些干什么?你这次期中考试第几名啊?”
我讪讪地缩进了被窝。
我睡得很好。虽然睡前的大脑依然兴奋地想了很多种可能。我编了很多个故事。有的哀伤,有的残酷,有的只是冲动误会。我把有限的情节生搬硬套。我在故事里感动了自己,也几乎在故事里与何秧和解。
有几天,何秧家安静的像枯竭了多日的河床。我也到底没能创造出何秧父母最合情合理的故事。只好把它压在了心底。
然后有一天,我看到何秧坐上了程亮生的摩托车,就那么风驰电掣地从我旁边经过。她没有看我,程亮生得意地吹了一下口哨,又得意地轰鸣着离开。
我身边的沈倩呆住了,眨眨眼睛问我:“他们这是谈上(恋爱)了吗?”
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何秧不过是找一个保护伞狐假虎威。程亮生对她来说,意义并不单纯。
而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何秧开始真正地像一个“疯丫头”了。
这个“疯”,是贬义的,是老师和家长说起来就会摇头的。
程亮生得意地充当着她的司机,她放学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而有一次,甚至被老师抓到,在下午课时跳墙逃学。
一个周末,我和沈倩去秘密基地。路过何秧家门前,大门敞开着,奶奶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奶奶喊住了我:“小西。你知道何秧去哪儿了吗?”
我摇摇头。也许她和程亮生去约会了吧。吃饭,去市里的游乐场,看电影,他买礼物送给她。也许他们还会接一个生涩的吻。
谁知道呢?
奶奶似乎老了许多。她的眼睛被阳光晒得几乎睁不开。她疲惫地说了一句:“孩子都是讨债鬼,我快还不起了。”
屋里有个男人的身影从暗处亮出来。他的头发很短,满面沧桑,他对着我笑了一笑,有着和何秧一模一样的唇线。
我突然紧张起来,也很害怕。我抓着沈倩的手就往门外跑。隐约听到的是奶奶的一声很长的叹息。
我当然无法理解那叹息,自行在那个男人的微笑里添加了太多不太友好的可能。一直过了好久,我也没能让自己的心跳恢复平静。
那个男人,是何秧的爸爸,他出狱了。
我满怀心事,和沈倩在秘密基地敲了很长时间的门,老爷爷才过来开。他的腋下夹着双拐,看到我们也不太友好:“你们以后不要再来了。我这里也不是公园。”
老爷爷的博物馆被盗走了一个簪子。我记得那是镶嵌了一小块翡翠的银质簪子,年代久远,银已经发黑,但那翡翠却绿得幽然。
大概是晚上,一个男人来偷走的。老爷爷起来追,被他推倒,摔坏了腿。
“是不是你们跟谁到处乱讲我这里有什么?”老爷爷很生气地问。
“不是,不是。我们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家长也不知道。”我和沈倩连连摇头。
“你们走吧,不要再来了。”吃了闭门羹的我和沈倩,只好怏怏地回到桥上,一边看着河水,一边百无聊赖。
忽然间,我像是惊醒了那样,似乎窥到了什么真相。我心里像是有一个非洲土著在打鼓,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何秧的爸爸、出狱、被盗.......这些细节是如此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司空见惯的犯罪故事。
我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我兴奋也惘然,还有挥之不去的恐慌以及淡淡的忧伤。
“叹什么气啊!”沈倩问。
“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提醒你爸妈把门窗关好,有小偷太可怕了。”
“嗯,嗯。”沈倩捂住胸口,“好可怕。”
晚上睡前,我几次从被窝里爬出来去检查门窗。路过父母的卧室,听见他们一起在嘲笑我:“快成神经病了。”
气得我很大力地摔了门。
无法睡着,胡思乱想的时候,窗外传来摩托车的轰鸣,从远到近,又由近到远。也许是程亮生送何秧回来了吧。他们的约会有趣吗?不会真的接吻了吧。
长大的过程,是得到的过程。变得更高,更强壮,学会很多知识、道理,树立起自己所认为正确的行为法则,学会买东西,并塞满抽屉,身体开始发育,从一个孩子慢慢地过渡到成人。
我们能体会到这种得到,却鲜少发现每一个得到的背后,都是失去。
从得到的第一个吻开始,就失去了吻在想象中的甜蜜。
何秧更是神出鬼没了。但他们家的争吵更大声。她越来越像一个叛逆的少女。穿很短的裙子,把马尾辫扎得又斜又高。她总是眼神睥睨这个世间的一切。忽然间,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成为了她的债务人。
我从未听到那个男人的声音。哦,何秧爸爸的声音。他似乎把家庭战争置之度外。也许是逃避自己是家庭战争的始作俑者。
小伙伴们对何秧的八卦开始引爆。有人说看到何秧在KTV里唱歌。有人逛街看到她乱买东西,程亮生提着大包小包屁颠的跟在后面。有人说那些程亮生的小弟们,都喊她嫂子。还有,她一不高兴,就会朝程亮生发脾气......还会动手......
周围的邻居们,没有谁家再丢过东西。
何秧不交作业,考试白卷。先是被请过几次家长,但家长并没有出现。后来学校的升旗仪式上点名批评过她一次。再后来,程亮生去学校找她,被老师发现。程亮生被赶出学校,老师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拍了黑砖。全校老师都震怒无比。
少年的不懂事是一种无知者的无畏。用拳头打世界的程亮生,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孩。却并不知道,这在成人的世界里,是不被接受和原谅的。
直到有一天,何秧被劝退。
去何秧家家访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你们家孩子我们管不了,哪个学校要,就去哪儿吧。”
被领回家站在一边的何秧,面对老师的愤怒和奶奶的痛惜,眼神里依然是一种无所谓的睥睨。
她依然那样天真骄傲。像小时候一样,不接受她的世界,她会先抛弃,并转过头去,对抗到底。
奶奶哭着说:“被宠坏了啊这孩子。从小没爹没妈在身边。我一个老太婆哪懂得教育孩子。我就是疼她啊。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把她捧在手心怕摔着。我尽力了,也没力气了。现在我管不住她了,我还能活几年啊?学校再不管她,那这个孩子就毁了!”
送何秧回去的老师摇摇头,离开了。
正是课时,我们都在学校里。而何秧被送回家这事儿闹得太大,四方邻里都在看热闹。在我们孩子中间流传的闲话,大人们其实知道的更多。
这所有的细节和片段,都是小婷从她妈妈那里听来的。
还有那个躲在房间里的何秧爸爸,他终于现身了。他找到一根绳子,把何秧绑在了家里的那棵和何秧一起长大的树上。他打了她,嘴巴里呜呜呀呀。他说不出话。他发的声音也是奇怪的与令人惊惧的。
而何秧挣扎嘶吼怒骂。没有人敢上去拉。
她被绑了很久。直到人群散去。夜幕低垂,倦鸟一样的学生们放学回家。
她疲惫地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的时候,程亮生出现了。他带着一帮大小少年,把何秧家的大门踹开,把绑在树上的何秧救走。走之前,把那束缚过他的女孩的树踹得枝干乱颤。
我们一群小伙伴,站在桥上,看到程亮生一行十几辆摩托车,拉风地从桥上穿过。何秧的脸靠在程亮生的背上,紧紧地抱着他,像是抱着她的未来。时间似乎慢下来,她看向我们时,嘴角露出那么一丝微笑。
现在想来,我从来没有见过何秧哭。从她6岁那年搬到奶奶家来开始。她生气的时候就瞪人,难过的时候就决绝。
她从未妥协过。不管是对谁。对朋友,对家人,对自己,对未来。
他们是私奔了吗?她会后悔吗?她还能回来吗?
何秧的那个笑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猜,那微微的一笑也震动过别的少女的心。不知道她们中的谁,是否也像我一样,其实羡慕了何秧。羡慕她的生命已经开始冒险。而我们,也许永远只过从众的生活。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男人恋爱结婚生子,过一成不变的保险的日子。
我们不会知道冒险的意义。因为我们害怕。害怕被从众的人指点。害怕不走寻常路时会遇到的荆棘。害怕所有不可控的一切。包括明天。
可谁的明天是可控的呢?
太多人的生命之火就是这样微弱的燃烧,直至殆尽。
围成一团的我们,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何秧离开我们庸常的生命里。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家挂历上的中考倒计时,还有42天。
很长时间,我都没有见过何秧。
但似乎因为她的不在,各种流言和八卦甚嚣尘上。
我答应妈妈不告诉任何人的秘密,早已不是秘密。
而何秧在传说中已经自带光辉。不管那些故事是不是残酷,是不是不堪,是不是与堕落有关。
能承受住流言的人也能承受光辉。这是在长大后才明白的道理。
但流言会杀人,却是当时就能感觉到的。
何秧的父亲,他不会说话,是因为初入狱时,曾经试图咬舌自尽。他到底做了什么各种版本不一。但听到耳朵里,却已经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恶意。
因为所有的讲述者,都难掩表情上的兴奋,好像当年的故事没有伤害。除了当事人本人所受到的那种挫骨扬灰的疼痛,当事人亲朋的无奈和惋惜,在外人看来不过是生活所赠予的一出大戏。
我已经不大记得起6岁以前的事儿,除了个别的强烈情感刺激。比如我养的一只名叫“伊丽莎白”的小猫误食鼠药死掉的时候。比如某次父母吵架,把家都吵翻了的时候。别的似乎都不太记得。大概和任何一个小伙伴疯玩疯跑被挨打被教育的童年无异。
“秘密基地”又失窃了一次,这次丢的是一块玉,老爷爷报了警。警车的到来让邻居们开始惶惶,虽然警察也没查出来什么,但他们都把目光都投向了何秧家。犬也开始变得暴躁,经常狂吠不止。
我不敢再去何秧家。怕何秧的爸爸,怕很多事。越是害怕的禁忌的,却越是勾起好奇。紧张准备考试的初中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邻里间的八卦像是我们枯燥生活的一种滋养。
据说,警察搜了何秧家,但什么也没有搜出来。审讯了何秧的爸爸,却因为对方的口齿不清,什么也问不出。
何秧的奶奶像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恐惧症患者,连买菜都不愿出去,便委托我妈妈,每天买菜的时候帮她带上。
中考前的一天晚上,何秧家的犬开始叫。据我了解,那是一种快乐的呐喊,像是重逢了分别已久的主人。
我往屋后跑去,隐在墙后,往何秧家看。远远的,有摩托车的灯光照过来,果然,是何秧回来了。
我看到何秧急匆匆地从家里闪出来,然后往摩托车的方向跑去。
一个小时后,警笛在我家屋后鸣起。父母都出去了,我也悄悄地跟在了后面。
两辆警车的车灯把何秧家的大门照得雪亮,何秧的爸爸被几个人押着出来。秘密基地里的老爷爷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那只被盗走的玉珏。
“是她女儿报的案,说在家发现了这个。”警察对一个提问的邻居这样回答。
警车拉走了何秧的爸爸后,大家还久久未散。我跟着妈妈往何秧家里走,看到奶奶像是缩小了一圈那样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我从来没见过有谁像她那样绝望过,她就那么坐着,一言不发,眼睛像是失了焦距一片茫然。我妈妈蹲在她身前,想扶她起来,她却钉在了小板凳上一样,怎么都起不来,然后直直地从小板凳上摔了下去。
中考过后,我陪妈妈去医院看何秧奶奶。在医院里,她很平静地躺着。我喊了一声奶奶,她牵动嘴角笑笑。我问她饿不饿,渴不渴,疼不疼,她也只是牵动嘴角笑笑。
妈妈下午要上班,就留我在医院里看守。我百无聊赖地坐着,盯着输液管里的药一滴滴往下坠,只等打完这一瓶,去护士站喊换药。
有个熟悉的影子,在病房门口探头。我知道她是谁,我追了出去:“何秧!”
我追到医院大门口才把何秧抓住。我一直有些怕她,并且我们之间的小枝桠依然存在,可是那一刻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勇气,我对她说:“何秧,去看看你奶奶吧,她一定很想你。”
“我怕她看见我生气!”何秧忸怩着。
可我还是拽着她回到了病房,奶奶的点滴刚好打完,我又慌张往护士站跑。等我回到病房里,何秧正趴在奶奶的床前,哭得不行了。而奶奶,摸着她的头发喊她:“宝宝。”
她们之前说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奶奶多想念何秧,多需要她。而何秧是小心的,愧疚的,祈求原谅的。
虽然我很想和何秧聊一聊,随便什么都行。比如,传说中她去商场里扫货,程亮生帮她提着大包小包是不是真的。比如她在歌厅里唱歌,谁要是多看她一眼,程亮生就带着人去揍,索钱,是不是真的。比如,我中考时英语考砸了,听力的部分根本不知所云。比如,何秧你好吗?真的抛弃了家,去追寻想要的东西了吗?那么你追到了吗?
可是我什么都没说。看到都流泪的祖孙二人,我也想哭。然后我也哭了。没有任何交流地哭,让整个病房都变得怪异。另外两个病床的病人,诧异地看着我们,探究着眼泪背后的故事。
何秧在医院里一直没走,直到奶奶出院回家。
接奶奶出院那天,我也去了。何秧站在自己的家门前,停住了脚步。
“走啊,奶奶给你做豆角焖面。”奶奶拽她,我站在门内,犬激动地叫起来,空了许久的家,让它也很寂寞很惶恐吧。
“我还有事儿!”何秧挣脱了奶奶的手,跑掉了。
一个叛逆的少女,不会把“懂事”当成枷锁的。她沿着小巷跑去,一直没有回头。
那个暑假,我的成绩刚够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父母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整体来说,是很无聊的。小伙伴们的聚会很少。曾经总是成群结队的活动,渐渐地只剩下两三个人。
那年的电视台新闻里,总是冒出“严打”的字眼,何秧的爸爸刚好撞在了枪杆子上。作为一个有前科的人,他被重判。
通知书发到何秧家后,奶奶越发地不出门了。那年她大概只有60岁。可她在我眼里和80岁的老人无异了。她同样的衰弱,同样的眼神空洞又苍老,我开始害怕她会一个人死在家里。于是,便经常去她家串门。
趁着何秧不在,我偶尔也会在她的房间里逗留。
小时候,我经常去她的房间里玩儿。那是个很朴素的房间,小小的木板床,小小的衣柜。写字桌上压着的玻璃下,放着几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何秧和奶奶,在公园里手拉手地站着,大概六七岁的年纪。
那时何秧真小啊,也真可爱。我忍不住要把照片抽出来看。却没想到,照片下藏有玄机,另一张照片也展露了出来。
年轻漂亮的夫妻抱着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站在一个老房子前。三四岁的小女孩是何秧,夫妻应该是她的爸爸妈妈。真看不出来,何秧的爸爸年轻时那样好看,何秧应该是随他。大眼睛,高鼻梁,眼睛里有无与伦比的生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把这张照片偷偷地藏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谁都那样幼小过,被抱在怀里,被温柔的爱过呢。
还没有长大成人的何秧,她现在在哪里?睚眦必报的她的青春在怎样的流逝?但我知道,她会回来的。也许会晚一些,也许路远一些,但总会回来的。
那个暑假特别热,知了们在不知疲倦的呐喊。河对岸新搬来一家裁缝铺,我妈在那给我做了两件棉绸裙子。我隔一天就要去问一次,我的裙子做好了吗?就这么去了7次。
有几件很漂亮的连衣裙挂在墙上,总有年轻的女孩跃跃欲试。但那裙子只有身高170的女孩穿上才好看。
有一次,我听见店主阿姨和做工的师傅说:“也只有银珠能穿得好看了,以前银珠从咱们这穿一件衣服出去,就带来很多生意,可惜了了。”
做工的大师傅忽然问起了我:“何秧现在怎么样了?”
“我不知道,她好久没回家了。”我说,“银珠是谁?”
“银珠是何秧的妈妈。”大师傅说。
“她在哪儿啊,我从来没有见过她。”
“死了多少年了。太突然了,在这订的裙子都没有拿走。喏,墙上挂的这几件就是她订的。”大师傅朝墙上努努嘴,“她眼光好,这些衣服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时。”
我呆住了:“她怎么死的?”
“小孩子家别问了。就是可怜了何秧,从小没爹没妈的,跟着奶奶过。现在又不懂事,跟着坏孩子瞎混。”店主接过去话说。
我不再做声,震惊让我无法动弹。
我扭身往外面走,大师傅喊我:“你的裙子不拿了?还差一个扣子就好了。”
回到家,我问我妈:“何秧的妈妈是怎么死的?”
我妈愣了下,没有搭理我,去厨房端出了晚餐。
我明白,对于一个15岁的女孩,父母只想交流学习的事儿。那顿饭我吃得很慢很慢,咀嚼着自己也不懂的关于生死的问题。
晚上睡觉前,我看了一会儿书。完全看不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理解是“同情”。你做的任何事情,我都能理解。我可以和你同哭,同笑,同痛。再想起我那么不理解的,与何秧有关的种种,只觉得我是一个很残忍的人。我不仅残忍,而且无知,而且坏极了。
之后的暑假,每当朋友一起玩耍,说起何秧或者那些听来的八卦,我都不再接话。有一次,沈倩问我怎么了,每天都锁着眉头。我哭了一场,我说:“沈倩你知道吗,我小学落到石灰坑的那次,不是何秧故意没有救我,是她没有听见。我撒谎了。”
这几年来,我因为这个谎言总是战战兢兢。这是我做过的最坏的事了,我想不到有什么事比这个还坏。
沈倩很久没有说话,然后她抱抱我说:“没关系的,谁都撒过谎。没有人会因此讨厌你的。”
“你不讨厌我吗?”我泪雨滂沱。
“不啊,我跟你说一件我做过的最坏的事儿吧。我知道是谁偷了秘密基地的东西,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说。”沈倩很艰难地对我告白。
“是谁?”我止住了眼泪。
“是程亮生。那天半夜,我爸爸买蜂箱从外地回来。我没睡,一直在等他。从我们家的后窗,可以看到秘密基地的房子。我看到程亮生从墙上翻出来。他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我,对着我舞着拳头说,如果我说出去,就弄死我。我很害怕,一直很害怕,所以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何秧的爸爸是冤枉的。那个被放回他家的那块玉,根本不是他偷的。是程亮生拿了,何秧放回家里去的,然后报了警,指证她爸爸。”沈倩大概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完了这段话,而我被这真相震惊地久久无语。
“何秧恨她爸爸。”沈倩躺在自己的床上,悠悠地说。
那些八卦来的流言蜚语,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排列组合,何秧去世的母亲,被冤屈的父亲,年迈的奶奶,她总是睚眦必报的脾气,像是齿轮遇到了齿轮,所有前尘往事前因后果,咔咔咔地转动了一个少女的生命之链。
“她妈妈是怎么死的你知道吗?”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沈倩。
“小婷说,她妈妈外面有了人,被她爸爸打了一顿。然后她妈妈就自杀了。最早都说是她爸爸杀了她妈妈。所以才被判那么多年,后来翻案了,就放出来了。”
“何秧的爸爸太可怜了。”我说,“你说,我们应该说出真相吗?”
“我很想说啊,我又很怕。”沈倩有些发抖。
“我们问问何秧奶奶吧。”我建议。
“我不敢说。”沈倩拒绝。
“那,那好吧。”我一腔热血的正义感,只好淡淡地散去。
后来,我们开始上高中。高中生活与初中比,一切都变的密集了起来。自由的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能挤一挤才有。
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和沈倩见个面。她去了另一所高中,也是一样的早晚自习,忙忙碌碌。
那个11月份的周末,我听到何秧家的犬叫得比以前欢快。我猜,是何秧回来了。我很想见见何秧现在什么样子。于是我悄悄地走进了她家的门。
站在堂屋门口,我听到奶奶和何秧的对话:“你爸爸他说,出来后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在里面。所以,还是算了吧。你栽赃他,也是犯罪。我不能让你也进去受罪。”
原来,奶奶什么都知道,原来她这样艰难地保全了何秧,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我轻轻地退出了大门之外。之后的一年,都没有何秧的消息。
一年之后的寒假,何秧真的回来了。不是偶尔地回来一次晃晃,而是回到了奶奶身边。在此之前,牢里传来何秧爸爸又一次自杀的消息。这次他成功了。那个鞭炮声分外热闹的春节,何秧家静静的,大门上的丧纸分外的苍凉。
在超市买年货的时候,我遇见了何秧。她胖了一些,小腹微微的突起。她买了很多肉。
“嗨。”我跟她打招呼。
“嗨。”她微微的笑着,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变得柔和。
“回来过年啊。”我寒暄着。
“是啊,你高中还好吗?”她也寒暄着。
“很累。”我老实的回答,“你呢?怎么样,在做什么?”
“程亮生也进去了,我最近没事儿干。”她无奈地耸耸肩。
“进去哪儿了?”我真愚蠢。
“你觉得是哪儿就是哪儿吧。”她扬扬眉毛,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我讪讪的站了一站。她买好东西喊我:“走啊,回家。”
“哦。”我跟过去。
“李小西,你得好好念书,考个好大学。我是没机会了,你不知道,我很羡慕你。”何秧悠悠地走着。
“嗯。”我点点头,“你也可以回来复读啊。回初三复读,再考高中。”我真诚地建议。
“不,我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了。”她捧捧肚子,“我怀孕了。”
那年她应该刚过17岁。我再次呆住。
她又笑了:“你是高材生,孩子出生,你得帮我想想名字。”
“好啊,”我说,“男孩女孩?”
“我希望是个男孩。女孩子混社会,太难了。”她说,“如果是个男孩,我就好好养着,如果是个女孩,我就送人。”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云淡风轻,说得好像是犬生了小狗那样简单。
“你得帮我保密哦。我讨厌小婷那种嚼舌根的女孩子。我知道她常说我的事儿。”走到桥上时,她告诫我。
“嗯。”我再次点头。
“现在水太浅了,跳河都淹不死。”她淡淡地说。
“别死。”我说,“你还有孩子呢。”
“孩子对我来说不是礼物,是灾难。我奶奶还不知道呢。我不想告诉她。程亮生也不知道。只有你知道,李小西,你会帮我保守秘密的吧。”
“会的,我发誓。”我举起左手,觉得不妥,又把购物袋换到左手,举起了右手。
“你真呆。”她呵呵笑着。我从未在任何一个17岁的少女身上见到过那种风情。
“那个裁缝铺,”我指了指河岸上的裁缝铺,对她说,“那里有你妈妈没来得及取走的几件连衣裙,我觉得你穿会很好看,别的女孩子都不能穿。”
“哦。谢谢你。”她说,“我房间桌子上的合影你知道去哪儿了吗?奶奶说,就你经常去我房间。”
“在我家。”我老实承认,感觉耳朵都热起来。
“那你拿着吧。那照片在我这,总感觉不合时宜。”她说,“不合时宜用的对吗?我都不记得几个成语了。”
“对极了。”我鼻子有点酸,脸应该很臭。
“那说好了,你要帮我取个名字,男孩的名字。”她走下桥,和我分别。
“我会的。”我说。
一直到暑假,我都没有见过何秧。但我知道她就在后面的房子里。空气里经常飘过来豆角焖面的香味,那是奶奶想要留住孙女的费力讨好。
暑假的第二天,爸妈都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突然响起敲门声。我去开门,就看到何秧捧着肚子站在门前:“我可能要生了,我奶奶回老家了。你得帮我,送我去医院。”
我心急如焚但又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办?要钱吗?我的压岁钱有一点。”
“拿着,拿着。我会还你的。你骑自行车,送我去。”她指挥我。
“哦。”我慌里慌张去拿钱,又推出来自行车。我骑着,何秧坐在我后面。感觉她的手指要把我的T恤都绞烂了。
中间我们还遇见了几个邻居,他们跟我打招呼:“小西去哪儿?”
“去玩儿。”我挤出笑脸回答他们。
一路颠簸着到了妇幼保健院的急救室,何秧被慌里慌张的推进了产房。一个小时后,我在门外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我冲了进去,看到何秧虚脱似的躺在产床上,一个皮肤又黄又皱的小婴儿被随便包裹着放在旁边。
“是个女儿。”接生的女大夫说。
何秧的眼睛里的光瞬间地暗了下去。她朝我摆摆手,我把头低下去:“我很饿,你能帮我买点吃的吗?”
“你想吃什么?”我连忙问。
“三鲜粉,有肉有鸡蛋,有营养一些。”她回答我。
我连忙跑出去买。
等我买回来的时候,产房里已经没有了何秧。女大夫说,她被转到了病房里。我又跑去了病房,在病房门外,我听到何秧在问旁边的产妇:“你们要女孩吗?我刚生了一个,可以送给你们。”
我浑身发抖着走到她身边,把她扶起来,端碗喂她。小姑娘乖乖地闭着眼睛躺在一边。
她很快吃完了,对我笑笑问:“你帮我想的名字呢?”
“英伟。”我说,“叫英伟好吗?女孩也可以叫英伟。”
“嗯,好。”她说,“可是我真的不想要她,你能要吗?你不是就想要一个妹妹吗?和你妈妈商量一下。”
我哭了起来。
我就这样有了一个妹妹。
不过,并不是我妈妈收养了她,而是我40岁久久未孕的姑姑。那一年,几乎不需要什么收养手续,之前也不需要什么准生证明。总之,我有了一个叫英伟的妹妹,我几乎是看着她长大的。
何秧在医院里住了三天,之后,不知所踪。一个月后,奶奶卖掉了房子,回了农村老家。
临走前,奶奶去看了小英伟,我以为她不知道的,原来她都知道。她握着我姑姑的手说:“这个孩子就是你们的孩子。我和何秧永远不会回来。”
我的妹妹小英伟在她大一点的时候,问我姑姑:“妈妈,你怎么这么老啊。别的小朋友的妈妈都很年轻呢。”
我拍了一下她的头:“胡说,你妈妈年轻着呢。”
她哭起来。姑姑瞪了我一眼,抱起她的心肝宝贝,亲亲鼻子,亲亲嘴巴:“宝宝嫌妈妈老啊,那妈妈去做手术整容行不行啊?”
我的鼻头一下很酸很酸。
我再也没有见过何秧。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倒是见过一次程亮生。下火车的时候,我坐的是他开的出租车。
副驾驶上,坐着一个三四岁的胖小子,没想到程亮生还能认出我:“儿子,你看,这就是爸爸的大学生同学李小西。”
我讪讪地笑着:“什么大学生,没什么用,还是你这小老板吃香。”
寒暄了一路,我们谁都没有提起何秧。送我到家,他怎么也不收我的钱。还帮我把行李放下车。等在我家门前的小英伟看到我回来了,像只小鸟一样朝我飞过来,程亮生笑说:“小女孩真漂亮。”
“我妹妹。”我说。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上车,“嗯,有事儿联系。”坐上车前,他做出一个打电话的动作。
坐在副驾驶的小男孩,一直看着英伟,一直看着,直到车子调转车头离去。
我再也没有何秧的消息。没有人有。
有些人,真的就像一滴水掉入了大海那样,消失不见。
但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世界观,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前尘往事,一滴水也有过梦想,有过超然。
一滴水的何秧,你还好吗?
下周四早上10点钟更新连载。
抱歉等了这么久。
![]() |
何秧何样?
李荷西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条河,河边种了很多梧桐树。不是法梧,是普通的会开花的那种。每到四五月,满地落的都是紫色的喇叭状桐花。捡一朵唆一口花汁,是甜的。
何秧站在我的不远处,很嫌弃地看着我说:“也不嫌脏!”
很快,何秧约好的跳皮筋的女孩子都到了,她们两组4人,一组撑,一组跳。玩得满头大汗,小辫子散开了,就那么披头散发地跳。我站在一边看,想加入,但知道不可能。因为何秧已经给所有小伙伴下了命令:“我们都不和小西玩儿!”
何秧大我一岁,是孩子王,个子高,长得漂亮,大眼睛大脸盘大嘴巴。谁见都夸:“这闺女排场。”
我那时又瘦又小,像个干猴子,从来都坐第一排。之前何秧愿意跟我玩的时候,我就是她的小尾巴,她走哪儿我跟哪儿。她欺负谁,我就瞪谁白眼儿。何秧很会瞪人,双手叉腰,脸侧过30度,就那么瞪过去,十分有威慑力。并且,在我看来,那模样还挺好看的。
我不太记得哪里得罪了何秧。大概也是玩跳皮筋,我和她不一组,为了各自的输赢起了别扭,各不相让。只记得何秧说:“以后不跟你玩了。”我当时就回了一句:“不玩就不玩。”
虽然当时一时逞了英雄,后来可是后悔死了。因为,我被孤立了。
那时我9岁,我可以回家写作业,看电视,读童话书,去姑姑家的小卖店吃遍零食,可做完了这一切,我依然觉得特别失落。睡着了做梦,都梦见何秧,我们和好,还抱着大哭。
何秧的奶奶家,就在我家后面。穿过一条窄道,就可以找到她。她从小就跟奶奶住,她奶奶家有一条大黄狗,我在我家的时候,经常听到她在训狗:“犬,回窝里去。犬,别叫!”
那条大黄狗叫:“犬”。
我和何秧生气的第三天,我去敲了敲她奶奶家的门。何秧开的,很冷漠地问我:“你来干嘛。”
我推开她,直接往里走:“我来看犬。”
我把晚饭没吃妈妈做的油渣包子,直接扔给了犬。犬从窝里出来,一口咬住,呜呀吃完,对着我转圈摇尾巴。
“看完了,你走吧。”何秧瞪着我。
“不走,我还看奶奶呢。”我往屋里去。奶奶正在屋里织毛衣,看见我就笑:“来,帮我缠毛线。”
我就坐下缠毛线,一圈一圈,缠了3个毛线球。
缠完毛线,我不知道干什么了。何秧一直站在门口,一副送客的样子。
我没话找话地和奶奶说了会儿话,只好离开了,当然没有和何秧打招呼。但她一直瞪着我,一直瞪。
第二天下了瓢泼大雨。
放学后,我穿着雨靴和雨衣,孤独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何秧被一群小伙伴们簇拥着走在我前面。她们说笑着,大概是讲昨晚看的《圣斗士星矢》。我心里很难过,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路这么长。也从来不知道,这条路这样难走。
路上都是水,没到小腿。已经看不到路面了,白茫茫的一片。
然后,我就出事了。根本没有任何印象,这条路上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坑。估计是谁家盖房子挖出来炼石灰的,我就那么掉进了坑里,然后一声惨叫。
坑还挺深,我不会游泳,拼命地想攀住坑檐爬上去,然后喊:“救命啊!救命啊!”
这么喊时,我心里似乎在期待着何秧能回头来救我,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好了。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还有些喜滋滋地,衷心感谢了这个该死的大坑。
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了我的手臂,像提小鸡子似的把我提了上来。
脚踏上了平实的地面之后,这才看清救我的是谁。程亮生,四年级读了3年的小混混。我哇哇大哭,不知道是因为受惊害怕,还是因为何秧没有回来救我。总之我哭得撕心裂肺,特别伤心。
“别哭了,快回家去!”程亮生像个大人那样对我说完,然后撑着一柄伞,消失在了雨幕里。
我往前方看了看,何秧和小伙伴们已经走得更远了。
我哭着回了家,和何秧再也没有和好了。
一个9岁小女孩的伤心能有多大的力量呢?可那段没有朋友的别扭的日子让我一度想自杀呢。
上了五年级,我终于有了新的小伙伴。沈倩刚搬来,租了我家不远处的一栋房子。她爸爸是个养蜂人,沈倩小时候跟着父母跑遍了大江南北去追蜂。她家里有十几个大的蜂蜜桶,从桶里舀一勺直接塞嘴巴里。
“甜吗?”她问。
“像蜜一样甜。”我吧唧嘴,巴结她。
“哈哈,这本来就是蜜啊。”
她有红脸蛋,一笑特别善良淳朴。她愿意和我玩,和我一起上下学,我特别感激她。我对她好得简直掏心窝子。我把不多的玩偶都与她分享,从姑姑小卖店里拿零食给她。我还跟她分享了我的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在我家后面的一个旧院子里。院子很大,种满花草。房子也很大,只住着一个老爷爷。我第一次见到含羞草,就是在那里。屋里都是陈列架,上面放满了瓷器呀,各种破了边角长了绿藓的旧东西啊,还用玻璃隔了起来。
老爷爷说,他的家其实就是个博物馆,只是民间的罢了。好多东西都是他拼了老命才保下来的呢。
院子里还有一口井,老爷爷说过,那口井的年月也长了。历史上好像有个很重要的人就是跳这口井死的呢。只不过现在那井已经被栅栏拦了起来,不能走近看。
沈倩觉得秘密基地真是酷毙了。但她也有些忧心忡忡。她问老爷爷:“那井里会有鬼魂吗?你晚上睡觉怕不怕?有没有聂小倩什么的从井里出来找你啊。”
老爷爷笑:“世界上没有鬼魂,只有遗物。”
后来天很晚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家的路上,沈倩紧紧握着我的手,兴奋地对我说:“小西,你的秘密基地太好了。这个地方是谁告诉你的呢?”
“犬。”
还记得我和何秧第一次闯进去的时候,就是因为犬。那天犬脱了链子,钻进了那旧院子。院子门平时都关着,那天却半敞着。我和何秧都不敢进去,只站在门口喊:“犬,出来!乖犬,出来!”
犬被里面那个奇妙的世界吸引了,怎么都不出来。最后何秧拽了我一起进去,然后我们俩人一狗都不想出去了。
我第一次见到了飘着粉红花瓣的樱花树,无花果树,含羞草,还有各种说不出名字的其他植物,看上去很不一般的样子。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老爷爷笑眯眯地从屋里出来,认真地跟我们讲解,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草,这是什么树。
我们在那院子里玩了许久许久,何秧与我约定,那是我们的秘密基地。
可现在,我带了别的朋友去了秘密基地。所谓秘密基地,已经不是我和何秧同盟的见证了。它在视线里出现的一切都涩涩的,说不清是不是带着点伤心。
一直到小学时光过完,我和何秧依然没有和好。她有她的骄傲,我当然也有我的。有沈倩这个朋友,我已经很满足了。虽然偶尔我会因为内心的小枝桠与她犯点别扭,但我们从没有谁也不搭理谁超过2天。
小学毕业前,班里开始传流言。程亮生喜欢何秧。程亮生已经13岁了,在学校里是一顶一的老大。经常带着一帮小弟放学后与人约架。我和沈倩还见过一次。十几个小学生在一起互踢,现在想来当然是好笑,但当时就觉得好可怕。
很多年后,我和沈倩提起来程亮生把我从水坑里救出来的那件事,沈倩坏笑说:“按剧情,你应该对他暗生情愫,以身相许呀。谁知道竟然就那么擦肩而过了。”
程亮生个子高瘦,长相一般,但很有一个小学生所以为的“大佬”气质。我们都很怕他。我当然不会喜欢一个害怕的人。
而何秧似乎是唯一一个不怕程亮生的女孩子。还记得有一次我值日,路过何秧的班,看到程亮生蹲在地上看何秧擦黑板。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何秧黑板擦就扔过来:“你滚。”然后他就笑嘻嘻地滚了。
后来我们上了初中,程亮生并不和我们一个学校。偶尔放学的时候,还能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在学校门口晃悠,吊儿郎当的样子,等着何秧。
他追何秧太拉风。偶遇何秧值日,他就带几个小男生跑去何秧的教室,帮忙干活。但干不好,何秧朝着程亮生扔书,扔黑板擦,扔扫帚疙瘩,弄得满教室鸡飞狗跳。然后她蹲下哭。程亮生哄不住就只好跑了。情人节的时候,他送她玫瑰花,虽然只有一朵,但梦幻植入和震惊鼓舞了不知多少初潮将至未至的小女生。
那时,我已经很少再想起何秧了。除了偶尔听到她又在家训狗,看到周末时她集结着几个小女孩又疯跑做游戏,还有从别人的嘴里捕捉到的那点关于她的八卦。我想起她,听到她,看到她,就像一个失恋的人想起了前任,心里有点疙疙瘩瘩。还有点恼,不能想下去,否则会更恼。
现在想想。我是早熟的。而何秧始终保持着天真蒙昧。所以她可以一直任性不搭理我,她可以不怕任何人,她可以在别人追求她的时候以为朝他扔个黑板擦就能吓跑他。
但少年的执着心念才不是一个黑板擦就能吓跑的。
捕风捉影来的别的八卦中,喜欢何秧的男孩子还真不少。就算已经成年的我们现在早已无法理解刚刚十来岁的男孩子在人生还蒙顿一片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爱情的想法。但事实是,“喜欢”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年纪越小越纯粹,也越有力。
大概是沈倩班里的一个男生,不知死活地去追何秧,然后被程亮生揍断了胳膊。
这件看起来普通的初中男生争风吃醋事件,让何秧名声大噪。
课间很多人开始讨论原来的校花是否该让位于她?她的男朋友有多厉害,高大、威猛、狠。似乎所有的男老师都对她不错。体育老师总拉着她一起做示范动作。语文老师还经常喊她去聊天,一边聊一边拍着她的背......
总之,何秧,不是个简单的女孩子。
总之,我们这种淳朴的单纯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孩子还是离她远一点比较好。
远离她,似乎就远离了是非,也远离了别人的口水和目光。
成长虽然是缓慢的,但很多无师自通的懂得确实是忽然到来的。而世间的所有懂得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力量,让人分辨并站队。
好像是从初二开始,曾经一起跳皮筋的小伙伴忽然都对跳皮筋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一起逛精品店,租书店,钻进谁的闺房里,围成一团叽叽喳喳。
女孩子们的话题当然很多。肥皂剧、明星趣闻、好听的歌、家里被骂、做了一个怎样奇怪或者缱绻的梦、哪个牌子的自动铅芯笔好用.....所有的聊天话题都很有趣。
听八卦总能调动一个女孩子的内心里的蠢蠢欲动。但又十分忌讳自己变成八卦里的人物。
还记得我们扎堆圈里有个叫小婷的姑娘,每一次八卦必到,但如果偶尔一次她没有参与其中,便会确认很多遍大家聊了什么,有没有背后说过她坏话啊什么的。
而同仇敌忾似乎是忽然到来的。像是结成了盟军,当说起一个人时。
有时这个人是学校的教导处主任,有时是容嬷嬷一样的电视剧角色,有时是学校小卖铺分毫不让的刻薄老板娘,有时是何秧。
曾经是孩子王的何秧忽然就变成了一个在女孩子中间不那么受欢迎的人。
小婷率先表达过看法:“我妈不让我跟何秧玩儿。觉得她是疯丫头。”
因为何秧的强势而在做游戏中被“伤害”过的其他小姑娘也纷纷讨伐她。而当她们问到我时,我说:“有次我掉坑里快淹死了,喊她救我,她都没救。”
所有人都觉得我受到的“伤害”最大,而对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何秧更加讨厌。我被紧握住手,被柔软中带点同情的目光所包围,而我心中的那点撒谎带来的愧疚感,很快就被那些目光和友好所融化。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记忆也出现了偏差,何秧不是没有听到我的呼救,而是她根本就不想救我。她真的好坏。她孤立过我,让我想自杀,还真的让我差点死掉。
那些年,TVB的武侠剧盛行。复仇剧最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还没有理解过什么叫“仇人”的我,在一群小丫头片子中间,信誓旦旦地说了那么一句话:“她,是我的仇人。”
人总是因为无法控制住嘴巴而引发争端。而人生中很多似是而非的假象都因说出了口而难以更改。当年的我为了博得小伙伴多一些的喜欢而选择了投机和撒谎,而现在的我从不敢再论任何人的是非。
教训来得太痛,一次便记一生。
排场的姑娘何秧,倏啦啦地又拔高了一截儿。植树节,青年节,建党节的时候,她风光无限地在仪仗队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举旗子。走路那样铿锵有力,插着红色长翎的仪仗帽裹住她的小脸,让她更加英姿飒爽。
瞧,我们讨厌的仇人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讨厌而有一丁一点的不好呢,她依然很排场呢。她过生日的时候,她那个不承认的男朋友程亮生送了一个有半人高的公仔熊给她,和她一块坐在课桌前,看起来各种拉风。她的不承认的男朋友好像也不骑自行车了,换了一辆摩托车,偶而来校门口接她,那排气筒的轰鸣,让半条街都嘈杂起来。她慢走,快跑,他都跟着,好像在炫耀他的车技,好像在用一种狗皮膏药的态度解释他的深情。
有一次,我每天一路放学的小伙伴沈倩被家人接走去为外婆庆生,我和包括小婷在内的几个别的女孩一起回家。
那个黑社会混子程亮生喊住了我:“李小西,你过来!”
他就是这么喊的,好像我妈发现我偷看电视剧,老师批改完我错漏百出的作业,带着点“看我怎么收拾你”的怒气。
我心中一凛,想起被揍断了胳膊的男生,腿是软的,头皮是硬的。
我不敢吭声。
“李小西,我喊你呢!”程亮生又喊了一声。
我的小伙伴们面面相觑,小婷推了推我:“快去吧,他喊你呢。”
我闭上眼睛就跑。才跑几步,一辆摩托车横在了我的面前:“你跑什么啊,假装不认识我啊。”
程亮生已经从摩托车上跳了下来,满脸都是“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那种如来佛祖的表情。
事实证明,心虚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鬼。它出现时,你就逃不开恐惧。
“哎呀,我不打你,你干嘛这么害怕!”程亮生笑了,如来佛祖的笑变成了孙悟空的笑。
我扭头看我的小伙伴,她们驻足在一旁,不敢吭声。
程亮生对她们跺脚:“都走开!”
小婷为首的小伙伴立刻跑开了。把一个孤立无援的我留在了一个残酷冰冷的世界。
“你能帮我个忙吗?”程亮生等女孩们跑开,抓抓头发问我。
“啊?”这是剧情反转吗?我开始真的觉得我会因为说过何秧的坏话而被揍。
“你和何秧不是一块玩到大的吗?你跟我说何秧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讨厌的人啊之类的。”
“我,我不知道。”我结巴起来。
“你别不知道啊,我还救过你一命呢。这点小忙都不帮。”
“我.....我......”我左思右想,想到的不过是跳皮筋、犬、秘密基地、何秧奶奶做的豆角焖面。
程亮生对我的答案并不满意,但我实在说不出别的什么。因为我和何秧已经不在一块玩好久了。
“我想送她个礼物,让她一下就喜欢上的。”程亮生问我。
“我真的不知道。”
“真没用!”程亮生气得瞪我,扭头要走。
我长呼出一口气,有一种绝处逢生的轻松。
可他又回过头来:“那个,你如果有什么事儿,谁欺负你了什么的,可以找我。我找人打他!”
我心中满是惊恐地点头,一个人胆战心惊地往家走的时候,还是不太敢相信:我这是被大佬罩了吗?
90年代的小县城,不爱读书的叛逆少年很多都去混社会。程亮生所在的初中乱得出名。可他还是在那打出了一片天地,做了那学校里的新生代大佬。
大佬的世界我不懂。但很怕。
那晚回家,我磨蹭了很久才做完作业。我听见何秧家的犬叫得尤其大声,而何秧似乎在和奶奶高声吵架。
我心里都是事儿,跑出去好几次去看沈倩回来了吗,可他们家的大门总是被一把铁将军守住。
我想要和谁说说话,说说我内心经历过暴风骤雨后的初晴。说说那初晴的枝头有一只倦鸟飞过。说说我其实为我曾经的口无遮拦而感到后悔。这后悔就像船行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但又明白平静之下暗涌着也许无法招架的巨浪。
房屋后面的何秧家,吵架声更大了。何秧从小天不怕地不怕,是有理打遍天下的那种能气死人的丫头。
我妈披了件衣服出门劝架,我跟在了后面。
何秧家里一片狼藉。她摔东西了。奶奶正坐在沙发上气得发抖。我妈走进屋去,握住奶奶的手,扭头问何秧:“这次又是因为什么?”
奶奶说:“她爸爸要出来了,我在给他收拾房间。何秧不许。说如果他回来,她就走。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奶奶像是忍了很久,终于被扯断了绷紧的神经,崩溃得哭。
我站在门外,如雷贯耳。我第一次知道,从来未曾见过的何秧的爸爸,竟然在坐牢。我第一次知道,何秧强势的背后竟然有这样一段故事。我惊恐地发现我这微微的兴奋并不是来自同情,而是喜悦。
嘿,瞧你平时那么得瑟,你有什么好骄傲好得意的?你是漂亮,是很多人喜欢,是有个忠犬追求者,可是你还有个丢人的爸爸呢......
你不要低估一个少女的邪恶。在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好之前,所有的少年少女最先懂得的是这个世界最残酷的法则。你不想被嘲笑,就伙同别人一起去嘲笑他人。你不想被孤立,就笼络别人一起去孤立他人。你不想显露软弱,就戴好强势的面具。你不想被拒绝,就先拒绝了别人。你不懂这个世界,但是不需要懂,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学会竖起尾巴,呲出牙齿,拿凶狠做武器。
每一朵玫瑰在长出花瓣的时候,会先长出来刺。刺尖锐,凌厉,丑陋,隐在叶下,桀骜不驯,自成力量。
我看到了我的刺。
我曾经邪恶过。何秧也是。
只是,我是软弱与从众的,何秧是坚硬与孤独的。
我是一只奔在群里的鹿,而何秧是一只独走天涯的狼。
可群鹿也可以让一只狼受伤呢。谁说不可以?
妈妈开始安慰奶奶,何秧发现了我。她像以前一样很凶地瞪着我,一直瞪一直瞪。而我回瞪了过去。
我似乎是在一瞬间有了铠甲和武器。我似乎是在一瞬间看轻了从来都是仰视的何秧。
自卑的人会看轻一直仰视的人。不管表现没表现出来。这是自卑的人的出路。
“谁让你来我家的?你给我滚!”何秧推搡着我。
我轻轻说:“你不用推我我也会走,谁愿意在一个犯人家里待。我还嫌这里不干净呢!”
我脚步匆匆走到大门,周身因为兴奋发颤,体验了第一次战胜一个顽敌的那种快乐。
我再次跑到沈倩家门口,她刚回来。我冲进房间抓住了她的手。
“你怎么了?”沈倩笑眯眯的问我。
我几次要脱口而出“我有一个秘密”,可是没有。我笑啊笑,不是因为开心,而是因为复杂。我有限的经验里找不到别的表情来表达这种复杂。
可如果说“何秧爸爸在坐牢”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其实也没有。那天,在沈倩家,她抄完了我的作业。我们一起看了会儿电视,聊了聊焦恩俊和小虎队的八卦。然后回家。
我睡之前,我妈才回来。
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何秧家的事儿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我揍死你。”
我点点头讨价还价:“那你告诉我她爸爸为什么会坐牢?”
“小孩子家家地知道这些干什么?你这次期中考试第几名啊?”
我讪讪地缩进了被窝。
我睡得很好。虽然睡前的大脑依然兴奋地想了很多种可能。我编了很多个故事。有的哀伤,有的残酷,有的只是冲动误会。我把有限的情节生搬硬套。我在故事里感动了自己,也几乎在故事里与何秧和解。
有几天,何秧家安静的像枯竭了多日的河床。我也到底没能创造出何秧父母最合情合理的故事。只好把它压在了心底。
然后有一天,我看到何秧坐上了程亮生的摩托车,就那么风驰电掣地从我旁边经过。她没有看我,程亮生得意地吹了一下口哨,又得意地轰鸣着离开。
我身边的沈倩呆住了,眨眨眼睛问我:“他们这是谈上(恋爱)了吗?”
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何秧不过是找一个保护伞狐假虎威。程亮生对她来说,意义并不单纯。
而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何秧开始真正地像一个“疯丫头”了。
这个“疯”,是贬义的,是老师和家长说起来就会摇头的。
程亮生得意地充当着她的司机,她放学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而有一次,甚至被老师抓到,在下午课时跳墙逃学。
一个周末,我和沈倩去秘密基地。路过何秧家门前,大门敞开着,奶奶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奶奶喊住了我:“小西。你知道何秧去哪儿了吗?”
我摇摇头。也许她和程亮生去约会了吧。吃饭,去市里的游乐场,看电影,他买礼物送给她。也许他们还会接一个生涩的吻。
谁知道呢?
奶奶似乎老了许多。她的眼睛被阳光晒得几乎睁不开。她疲惫地说了一句:“孩子都是讨债鬼,我快还不起了。”
屋里有个男人的身影从暗处亮出来。他的头发很短,满面沧桑,他对着我笑了一笑,有着和何秧一模一样的唇线。
我突然紧张起来,也很害怕。我抓着沈倩的手就往门外跑。隐约听到的是奶奶的一声很长的叹息。
我当然无法理解那叹息,自行在那个男人的微笑里添加了太多不太友好的可能。一直过了好久,我也没能让自己的心跳恢复平静。
那个男人,是何秧的爸爸,他出狱了。
我满怀心事,和沈倩在秘密基地敲了很长时间的门,老爷爷才过来开。他的腋下夹着双拐,看到我们也不太友好:“你们以后不要再来了。我这里也不是公园。”
老爷爷的博物馆被盗走了一个簪子。我记得那是镶嵌了一小块翡翠的银质簪子,年代久远,银已经发黑,但那翡翠却绿得幽然。
大概是晚上,一个男人来偷走的。老爷爷起来追,被他推倒,摔坏了腿。
“是不是你们跟谁到处乱讲我这里有什么?”老爷爷很生气地问。
“不是,不是。我们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家长也不知道。”我和沈倩连连摇头。
“你们走吧,不要再来了。”吃了闭门羹的我和沈倩,只好怏怏地回到桥上,一边看着河水,一边百无聊赖。
忽然间,我像是惊醒了那样,似乎窥到了什么真相。我心里像是有一个非洲土著在打鼓,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何秧的爸爸、出狱、被盗.......这些细节是如此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一个司空见惯的犯罪故事。
我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我兴奋也惘然,还有挥之不去的恐慌以及淡淡的忧伤。
“叹什么气啊!”沈倩问。
“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提醒你爸妈把门窗关好,有小偷太可怕了。”
“嗯,嗯。”沈倩捂住胸口,“好可怕。”
晚上睡前,我几次从被窝里爬出来去检查门窗。路过父母的卧室,听见他们一起在嘲笑我:“快成神经病了。”
气得我很大力地摔了门。
无法睡着,胡思乱想的时候,窗外传来摩托车的轰鸣,从远到近,又由近到远。也许是程亮生送何秧回来了吧。他们的约会有趣吗?不会真的接吻了吧。
长大的过程,是得到的过程。变得更高,更强壮,学会很多知识、道理,树立起自己所认为正确的行为法则,学会买东西,并塞满抽屉,身体开始发育,从一个孩子慢慢地过渡到成人。
我们能体会到这种得到,却鲜少发现每一个得到的背后,都是失去。
从得到的第一个吻开始,就失去了吻在想象中的甜蜜。
何秧更是神出鬼没了。但他们家的争吵更大声。她越来越像一个叛逆的少女。穿很短的裙子,把马尾辫扎得又斜又高。她总是眼神睥睨这个世间的一切。忽然间,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成为了她的债务人。
我从未听到那个男人的声音。哦,何秧爸爸的声音。他似乎把家庭战争置之度外。也许是逃避自己是家庭战争的始作俑者。
小伙伴们对何秧的八卦开始引爆。有人说看到何秧在KTV里唱歌。有人逛街看到她乱买东西,程亮生提着大包小包屁颠的跟在后面。有人说那些程亮生的小弟们,都喊她嫂子。还有,她一不高兴,就会朝程亮生发脾气......还会动手......
周围的邻居们,没有谁家再丢过东西。
何秧不交作业,考试白卷。先是被请过几次家长,但家长并没有出现。后来学校的升旗仪式上点名批评过她一次。再后来,程亮生去学校找她,被老师发现。程亮生被赶出学校,老师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拍了黑砖。全校老师都震怒无比。
少年的不懂事是一种无知者的无畏。用拳头打世界的程亮生,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孩。却并不知道,这在成人的世界里,是不被接受和原谅的。
直到有一天,何秧被劝退。
去何秧家家访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你们家孩子我们管不了,哪个学校要,就去哪儿吧。”
被领回家站在一边的何秧,面对老师的愤怒和奶奶的痛惜,眼神里依然是一种无所谓的睥睨。
她依然那样天真骄傲。像小时候一样,不接受她的世界,她会先抛弃,并转过头去,对抗到底。
奶奶哭着说:“被宠坏了啊这孩子。从小没爹没妈在身边。我一个老太婆哪懂得教育孩子。我就是疼她啊。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把她捧在手心怕摔着。我尽力了,也没力气了。现在我管不住她了,我还能活几年啊?学校再不管她,那这个孩子就毁了!”
送何秧回去的老师摇摇头,离开了。
正是课时,我们都在学校里。而何秧被送回家这事儿闹得太大,四方邻里都在看热闹。在我们孩子中间流传的闲话,大人们其实知道的更多。
这所有的细节和片段,都是小婷从她妈妈那里听来的。
还有那个躲在房间里的何秧爸爸,他终于现身了。他找到一根绳子,把何秧绑在了家里的那棵和何秧一起长大的树上。他打了她,嘴巴里呜呜呀呀。他说不出话。他发的声音也是奇怪的与令人惊惧的。
而何秧挣扎嘶吼怒骂。没有人敢上去拉。
她被绑了很久。直到人群散去。夜幕低垂,倦鸟一样的学生们放学回家。
她疲惫地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的时候,程亮生出现了。他带着一帮大小少年,把何秧家的大门踹开,把绑在树上的何秧救走。走之前,把那束缚过他的女孩的树踹得枝干乱颤。
我们一群小伙伴,站在桥上,看到程亮生一行十几辆摩托车,拉风地从桥上穿过。何秧的脸靠在程亮生的背上,紧紧地抱着他,像是抱着她的未来。时间似乎慢下来,她看向我们时,嘴角露出那么一丝微笑。
现在想来,我从来没有见过何秧哭。从她6岁那年搬到奶奶家来开始。她生气的时候就瞪人,难过的时候就决绝。
她从未妥协过。不管是对谁。对朋友,对家人,对自己,对未来。
他们是私奔了吗?她会后悔吗?她还能回来吗?
何秧的那个笑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猜,那微微的一笑也震动过别的少女的心。不知道她们中的谁,是否也像我一样,其实羡慕了何秧。羡慕她的生命已经开始冒险。而我们,也许永远只过从众的生活。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男人恋爱结婚生子,过一成不变的保险的日子。
我们不会知道冒险的意义。因为我们害怕。害怕被从众的人指点。害怕不走寻常路时会遇到的荆棘。害怕所有不可控的一切。包括明天。
可谁的明天是可控的呢?
太多人的生命之火就是这样微弱的燃烧,直至殆尽。
围成一团的我们,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何秧离开我们庸常的生命里。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家挂历上的中考倒计时,还有42天。
很长时间,我都没有见过何秧。
但似乎因为她的不在,各种流言和八卦甚嚣尘上。
我答应妈妈不告诉任何人的秘密,早已不是秘密。
而何秧在传说中已经自带光辉。不管那些故事是不是残酷,是不是不堪,是不是与堕落有关。
能承受住流言的人也能承受光辉。这是在长大后才明白的道理。
但流言会杀人,却是当时就能感觉到的。
何秧的父亲,他不会说话,是因为初入狱时,曾经试图咬舌自尽。他到底做了什么各种版本不一。但听到耳朵里,却已经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恶意。
因为所有的讲述者,都难掩表情上的兴奋,好像当年的故事没有伤害。除了当事人本人所受到的那种挫骨扬灰的疼痛,当事人亲朋的无奈和惋惜,在外人看来不过是生活所赠予的一出大戏。
我已经不大记得起6岁以前的事儿,除了个别的强烈情感刺激。比如我养的一只名叫“伊丽莎白”的小猫误食鼠药死掉的时候。比如某次父母吵架,把家都吵翻了的时候。别的似乎都不太记得。大概和任何一个小伙伴疯玩疯跑被挨打被教育的童年无异。
“秘密基地”又失窃了一次,这次丢的是一块玉,老爷爷报了警。警车的到来让邻居们开始惶惶,虽然警察也没查出来什么,但他们都把目光都投向了何秧家。犬也开始变得暴躁,经常狂吠不止。
我不敢再去何秧家。怕何秧的爸爸,怕很多事。越是害怕的禁忌的,却越是勾起好奇。紧张准备考试的初中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邻里间的八卦像是我们枯燥生活的一种滋养。
据说,警察搜了何秧家,但什么也没有搜出来。审讯了何秧的爸爸,却因为对方的口齿不清,什么也问不出。
何秧的奶奶像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恐惧症患者,连买菜都不愿出去,便委托我妈妈,每天买菜的时候帮她带上。
中考前的一天晚上,何秧家的犬开始叫。据我了解,那是一种快乐的呐喊,像是重逢了分别已久的主人。
我往屋后跑去,隐在墙后,往何秧家看。远远的,有摩托车的灯光照过来,果然,是何秧回来了。
我看到何秧急匆匆地从家里闪出来,然后往摩托车的方向跑去。
一个小时后,警笛在我家屋后鸣起。父母都出去了,我也悄悄地跟在了后面。
两辆警车的车灯把何秧家的大门照得雪亮,何秧的爸爸被几个人押着出来。秘密基地里的老爷爷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那只被盗走的玉珏。
“是她女儿报的案,说在家发现了这个。”警察对一个提问的邻居这样回答。
警车拉走了何秧的爸爸后,大家还久久未散。我跟着妈妈往何秧家里走,看到奶奶像是缩小了一圈那样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我从来没见过有谁像她那样绝望过,她就那么坐着,一言不发,眼睛像是失了焦距一片茫然。我妈妈蹲在她身前,想扶她起来,她却钉在了小板凳上一样,怎么都起不来,然后直直地从小板凳上摔了下去。
中考过后,我陪妈妈去医院看何秧奶奶。在医院里,她很平静地躺着。我喊了一声奶奶,她牵动嘴角笑笑。我问她饿不饿,渴不渴,疼不疼,她也只是牵动嘴角笑笑。
妈妈下午要上班,就留我在医院里看守。我百无聊赖地坐着,盯着输液管里的药一滴滴往下坠,只等打完这一瓶,去护士站喊换药。
有个熟悉的影子,在病房门口探头。我知道她是谁,我追了出去:“何秧!”
我追到医院大门口才把何秧抓住。我一直有些怕她,并且我们之间的小枝桠依然存在,可是那一刻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勇气,我对她说:“何秧,去看看你奶奶吧,她一定很想你。”
“我怕她看见我生气!”何秧忸怩着。
可我还是拽着她回到了病房,奶奶的点滴刚好打完,我又慌张往护士站跑。等我回到病房里,何秧正趴在奶奶的床前,哭得不行了。而奶奶,摸着她的头发喊她:“宝宝。”
她们之前说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奶奶多想念何秧,多需要她。而何秧是小心的,愧疚的,祈求原谅的。
虽然我很想和何秧聊一聊,随便什么都行。比如,传说中她去商场里扫货,程亮生帮她提着大包小包是不是真的。比如她在歌厅里唱歌,谁要是多看她一眼,程亮生就带着人去揍,索钱,是不是真的。比如,我中考时英语考砸了,听力的部分根本不知所云。比如,何秧你好吗?真的抛弃了家,去追寻想要的东西了吗?那么你追到了吗?
可是我什么都没说。看到都流泪的祖孙二人,我也想哭。然后我也哭了。没有任何交流地哭,让整个病房都变得怪异。另外两个病床的病人,诧异地看着我们,探究着眼泪背后的故事。
何秧在医院里一直没走,直到奶奶出院回家。
接奶奶出院那天,我也去了。何秧站在自己的家门前,停住了脚步。
“走啊,奶奶给你做豆角焖面。”奶奶拽她,我站在门内,犬激动地叫起来,空了许久的家,让它也很寂寞很惶恐吧。
“我还有事儿!”何秧挣脱了奶奶的手,跑掉了。
一个叛逆的少女,不会把“懂事”当成枷锁的。她沿着小巷跑去,一直没有回头。
那个暑假,我的成绩刚够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父母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整体来说,是很无聊的。小伙伴们的聚会很少。曾经总是成群结队的活动,渐渐地只剩下两三个人。
那年的电视台新闻里,总是冒出“严打”的字眼,何秧的爸爸刚好撞在了枪杆子上。作为一个有前科的人,他被重判。
通知书发到何秧家后,奶奶越发地不出门了。那年她大概只有60岁。可她在我眼里和80岁的老人无异了。她同样的衰弱,同样的眼神空洞又苍老,我开始害怕她会一个人死在家里。于是,便经常去她家串门。
趁着何秧不在,我偶尔也会在她的房间里逗留。
小时候,我经常去她的房间里玩儿。那是个很朴素的房间,小小的木板床,小小的衣柜。写字桌上压着的玻璃下,放着几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何秧和奶奶,在公园里手拉手地站着,大概六七岁的年纪。
那时何秧真小啊,也真可爱。我忍不住要把照片抽出来看。却没想到,照片下藏有玄机,另一张照片也展露了出来。
年轻漂亮的夫妻抱着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站在一个老房子前。三四岁的小女孩是何秧,夫妻应该是她的爸爸妈妈。真看不出来,何秧的爸爸年轻时那样好看,何秧应该是随他。大眼睛,高鼻梁,眼睛里有无与伦比的生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把这张照片偷偷地藏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谁都那样幼小过,被抱在怀里,被温柔的爱过呢。
还没有长大成人的何秧,她现在在哪里?睚眦必报的她的青春在怎样的流逝?但我知道,她会回来的。也许会晚一些,也许路远一些,但总会回来的。
那个暑假特别热,知了们在不知疲倦的呐喊。河对岸新搬来一家裁缝铺,我妈在那给我做了两件棉绸裙子。我隔一天就要去问一次,我的裙子做好了吗?就这么去了7次。
有几件很漂亮的连衣裙挂在墙上,总有年轻的女孩跃跃欲试。但那裙子只有身高170的女孩穿上才好看。
有一次,我听见店主阿姨和做工的师傅说:“也只有银珠能穿得好看了,以前银珠从咱们这穿一件衣服出去,就带来很多生意,可惜了了。”
做工的大师傅忽然问起了我:“何秧现在怎么样了?”
“我不知道,她好久没回家了。”我说,“银珠是谁?”
“银珠是何秧的妈妈。”大师傅说。
“她在哪儿啊,我从来没有见过她。”
“死了多少年了。太突然了,在这订的裙子都没有拿走。喏,墙上挂的这几件就是她订的。”大师傅朝墙上努努嘴,“她眼光好,这些衣服现在看起来,也不过时。”
我呆住了:“她怎么死的?”
“小孩子家别问了。就是可怜了何秧,从小没爹没妈的,跟着奶奶过。现在又不懂事,跟着坏孩子瞎混。”店主接过去话说。
我不再做声,震惊让我无法动弹。
我扭身往外面走,大师傅喊我:“你的裙子不拿了?还差一个扣子就好了。”
回到家,我问我妈:“何秧的妈妈是怎么死的?”
我妈愣了下,没有搭理我,去厨房端出了晚餐。
我明白,对于一个15岁的女孩,父母只想交流学习的事儿。那顿饭我吃得很慢很慢,咀嚼着自己也不懂的关于生死的问题。
晚上睡觉前,我看了一会儿书。完全看不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理解是“同情”。你做的任何事情,我都能理解。我可以和你同哭,同笑,同痛。再想起我那么不理解的,与何秧有关的种种,只觉得我是一个很残忍的人。我不仅残忍,而且无知,而且坏极了。
之后的暑假,每当朋友一起玩耍,说起何秧或者那些听来的八卦,我都不再接话。有一次,沈倩问我怎么了,每天都锁着眉头。我哭了一场,我说:“沈倩你知道吗,我小学落到石灰坑的那次,不是何秧故意没有救我,是她没有听见。我撒谎了。”
这几年来,我因为这个谎言总是战战兢兢。这是我做过的最坏的事了,我想不到有什么事比这个还坏。
沈倩很久没有说话,然后她抱抱我说:“没关系的,谁都撒过谎。没有人会因此讨厌你的。”
“你不讨厌我吗?”我泪雨滂沱。
“不啊,我跟你说一件我做过的最坏的事儿吧。我知道是谁偷了秘密基地的东西,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说。”沈倩很艰难地对我告白。
“是谁?”我止住了眼泪。
“是程亮生。那天半夜,我爸爸买蜂箱从外地回来。我没睡,一直在等他。从我们家的后窗,可以看到秘密基地的房子。我看到程亮生从墙上翻出来。他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我,对着我舞着拳头说,如果我说出去,就弄死我。我很害怕,一直很害怕,所以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何秧的爸爸是冤枉的。那个被放回他家的那块玉,根本不是他偷的。是程亮生拿了,何秧放回家里去的,然后报了警,指证她爸爸。”沈倩大概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完了这段话,而我被这真相震惊地久久无语。
“何秧恨她爸爸。”沈倩躺在自己的床上,悠悠地说。
那些八卦来的流言蜚语,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排列组合,何秧去世的母亲,被冤屈的父亲,年迈的奶奶,她总是睚眦必报的脾气,像是齿轮遇到了齿轮,所有前尘往事前因后果,咔咔咔地转动了一个少女的生命之链。
“她妈妈是怎么死的你知道吗?”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沈倩。
“小婷说,她妈妈外面有了人,被她爸爸打了一顿。然后她妈妈就自杀了。最早都说是她爸爸杀了她妈妈。所以才被判那么多年,后来翻案了,就放出来了。”
“何秧的爸爸太可怜了。”我说,“你说,我们应该说出真相吗?”
“我很想说啊,我又很怕。”沈倩有些发抖。
“我们问问何秧奶奶吧。”我建议。
“我不敢说。”沈倩拒绝。
“那,那好吧。”我一腔热血的正义感,只好淡淡地散去。
后来,我们开始上高中。高中生活与初中比,一切都变的密集了起来。自由的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能挤一挤才有。
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和沈倩见个面。她去了另一所高中,也是一样的早晚自习,忙忙碌碌。
那个11月份的周末,我听到何秧家的犬叫得比以前欢快。我猜,是何秧回来了。我很想见见何秧现在什么样子。于是我悄悄地走进了她家的门。
站在堂屋门口,我听到奶奶和何秧的对话:“你爸爸他说,出来后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在里面。所以,还是算了吧。你栽赃他,也是犯罪。我不能让你也进去受罪。”
原来,奶奶什么都知道,原来她这样艰难地保全了何秧,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我轻轻地退出了大门之外。之后的一年,都没有何秧的消息。
一年之后的寒假,何秧真的回来了。不是偶尔地回来一次晃晃,而是回到了奶奶身边。在此之前,牢里传来何秧爸爸又一次自杀的消息。这次他成功了。那个鞭炮声分外热闹的春节,何秧家静静的,大门上的丧纸分外的苍凉。
在超市买年货的时候,我遇见了何秧。她胖了一些,小腹微微的突起。她买了很多肉。
“嗨。”我跟她打招呼。
“嗨。”她微微的笑着,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变得柔和。
“回来过年啊。”我寒暄着。
“是啊,你高中还好吗?”她也寒暄着。
“很累。”我老实的回答,“你呢?怎么样,在做什么?”
“程亮生也进去了,我最近没事儿干。”她无奈地耸耸肩。
“进去哪儿了?”我真愚蠢。
“你觉得是哪儿就是哪儿吧。”她扬扬眉毛,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我讪讪的站了一站。她买好东西喊我:“走啊,回家。”
“哦。”我跟过去。
“李小西,你得好好念书,考个好大学。我是没机会了,你不知道,我很羡慕你。”何秧悠悠地走着。
“嗯。”我点点头,“你也可以回来复读啊。回初三复读,再考高中。”我真诚地建议。
“不,我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了。”她捧捧肚子,“我怀孕了。”
那年她应该刚过17岁。我再次呆住。
她又笑了:“你是高材生,孩子出生,你得帮我想想名字。”
“好啊,”我说,“男孩女孩?”
“我希望是个男孩。女孩子混社会,太难了。”她说,“如果是个男孩,我就好好养着,如果是个女孩,我就送人。”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云淡风轻,说得好像是犬生了小狗那样简单。
“你得帮我保密哦。我讨厌小婷那种嚼舌根的女孩子。我知道她常说我的事儿。”走到桥上时,她告诫我。
“嗯。”我再次点头。
“现在水太浅了,跳河都淹不死。”她淡淡地说。
“别死。”我说,“你还有孩子呢。”
“孩子对我来说不是礼物,是灾难。我奶奶还不知道呢。我不想告诉她。程亮生也不知道。只有你知道,李小西,你会帮我保守秘密的吧。”
“会的,我发誓。”我举起左手,觉得不妥,又把购物袋换到左手,举起了右手。
“你真呆。”她呵呵笑着。我从未在任何一个17岁的少女身上见到过那种风情。
“那个裁缝铺,”我指了指河岸上的裁缝铺,对她说,“那里有你妈妈没来得及取走的几件连衣裙,我觉得你穿会很好看,别的女孩子都不能穿。”
“哦。谢谢你。”她说,“我房间桌子上的合影你知道去哪儿了吗?奶奶说,就你经常去我房间。”
“在我家。”我老实承认,感觉耳朵都热起来。
“那你拿着吧。那照片在我这,总感觉不合时宜。”她说,“不合时宜用的对吗?我都不记得几个成语了。”
“对极了。”我鼻子有点酸,脸应该很臭。
“那说好了,你要帮我取个名字,男孩的名字。”她走下桥,和我分别。
“我会的。”我说。
一直到暑假,我都没有见过何秧。但我知道她就在后面的房子里。空气里经常飘过来豆角焖面的香味,那是奶奶想要留住孙女的费力讨好。
暑假的第二天,爸妈都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突然响起敲门声。我去开门,就看到何秧捧着肚子站在门前:“我可能要生了,我奶奶回老家了。你得帮我,送我去医院。”
我心急如焚但又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办?要钱吗?我的压岁钱有一点。”
“拿着,拿着。我会还你的。你骑自行车,送我去。”她指挥我。
“哦。”我慌里慌张去拿钱,又推出来自行车。我骑着,何秧坐在我后面。感觉她的手指要把我的T恤都绞烂了。
中间我们还遇见了几个邻居,他们跟我打招呼:“小西去哪儿?”
“去玩儿。”我挤出笑脸回答他们。
一路颠簸着到了妇幼保健院的急救室,何秧被慌里慌张的推进了产房。一个小时后,我在门外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我冲了进去,看到何秧虚脱似的躺在产床上,一个皮肤又黄又皱的小婴儿被随便包裹着放在旁边。
“是个女儿。”接生的女大夫说。
何秧的眼睛里的光瞬间地暗了下去。她朝我摆摆手,我把头低下去:“我很饿,你能帮我买点吃的吗?”
“你想吃什么?”我连忙问。
“三鲜粉,有肉有鸡蛋,有营养一些。”她回答我。
我连忙跑出去买。
等我买回来的时候,产房里已经没有了何秧。女大夫说,她被转到了病房里。我又跑去了病房,在病房门外,我听到何秧在问旁边的产妇:“你们要女孩吗?我刚生了一个,可以送给你们。”
我浑身发抖着走到她身边,把她扶起来,端碗喂她。小姑娘乖乖地闭着眼睛躺在一边。
她很快吃完了,对我笑笑问:“你帮我想的名字呢?”
“英伟。”我说,“叫英伟好吗?女孩也可以叫英伟。”
“嗯,好。”她说,“可是我真的不想要她,你能要吗?你不是就想要一个妹妹吗?和你妈妈商量一下。”
我哭了起来。
我就这样有了一个妹妹。
不过,并不是我妈妈收养了她,而是我40岁久久未孕的姑姑。那一年,几乎不需要什么收养手续,之前也不需要什么准生证明。总之,我有了一个叫英伟的妹妹,我几乎是看着她长大的。
何秧在医院里住了三天,之后,不知所踪。一个月后,奶奶卖掉了房子,回了农村老家。
临走前,奶奶去看了小英伟,我以为她不知道的,原来她都知道。她握着我姑姑的手说:“这个孩子就是你们的孩子。我和何秧永远不会回来。”
我的妹妹小英伟在她大一点的时候,问我姑姑:“妈妈,你怎么这么老啊。别的小朋友的妈妈都很年轻呢。”
我拍了一下她的头:“胡说,你妈妈年轻着呢。”
她哭起来。姑姑瞪了我一眼,抱起她的心肝宝贝,亲亲鼻子,亲亲嘴巴:“宝宝嫌妈妈老啊,那妈妈去做手术整容行不行啊?”
我的鼻头一下很酸很酸。
我再也没有见过何秧。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倒是见过一次程亮生。下火车的时候,我坐的是他开的出租车。
副驾驶上,坐着一个三四岁的胖小子,没想到程亮生还能认出我:“儿子,你看,这就是爸爸的大学生同学李小西。”
我讪讪地笑着:“什么大学生,没什么用,还是你这小老板吃香。”
寒暄了一路,我们谁都没有提起何秧。送我到家,他怎么也不收我的钱。还帮我把行李放下车。等在我家门前的小英伟看到我回来了,像只小鸟一样朝我飞过来,程亮生笑说:“小女孩真漂亮。”
“我妹妹。”我说。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上车,“嗯,有事儿联系。”坐上车前,他做出一个打电话的动作。
坐在副驾驶的小男孩,一直看着英伟,一直看着,直到车子调转车头离去。
我再也没有何秧的消息。没有人有。
有些人,真的就像一滴水掉入了大海那样,消失不见。
但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世界观,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前尘往事,一滴水也有过梦想,有过超然。
一滴水的何秧,你还好吗?
![]() |
下周四早上10点钟更新连载。
抱歉等了这么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