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百鸟朝凤》,我有一些话想说
![]() |
![]() |
![]() |
自从我了解到非物质文化之后,我的内心会有一个不怎么想告诉不懂非遗人的梦想,哪怕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想去深山,脱离城市的灯红酒绿的地方学习一门手艺。可是碍于现实的各种原因,成了内心的一个梦。而在看到制片人下跪跪求影院再多上映一天的那一刻,触动了我的心。如今商业片的大肆圈钱,而走心的片子却需要下跪求排片。所以看了这部电影,他有点触动了我的心,有几点让我心生唏嘘,写下了人生第一个走心的影评。
第一点是一个手艺人对自己手艺的尊重
“唢呐离嘴不离手”,天鸣在火中还记得拿出的唢呐就是最好的写照,焦三爷的愤怒与执着,哪怕用双倍的价格也不改变自己的原则,这无不给我们传达着一个手艺人真正的倔强,不向五斗米折腰的倔强。百鸟朝凤这首曲子代表着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一种无上的荣耀。在我心中,手艺人是带着光环存在的,对于他们,我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情结,看到焦三爷哪怕肺癌晚期,呕着鲜血也强撑着吹百鸟朝凤,醒来心念的依旧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那一刻,他在我的眼中是高大的,闪着光般的存在。
第二点是师父与弟子间的情结。
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才有了师父这个称号吧。可是在如今,我们的身边每天充斥的新闻却是“体罚”“猥亵”“学生暴打老师”等。但是手艺人向我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师父。特别是老一辈的手艺人,对于师父的情感甚至超过父亲,在我们看来,拿一把把传承几代人的唢呐价值千金,可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情传给自己的儿女,而是会无私的传承给自己最优秀的弟子。因为在他们心中弟子跟儿女是一样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将手艺给发扬光大。而他们对于师父的这种尊重是我们当今会对父母咆哮的这代人无法理解的。现如今,我们将教会我们东西的人称之为老师,去掉了父字,或许也有这方面原因吧。虽然我不知道老师这个词语的来源,至少我觉得有这部分原因吧,因为师父只有一个,老师可以有很多个。
第三点是传统手艺的没落。
在片子的开头,大家认为能传承百鸟朝凤是祖坟冒烟的事情。给予了唢呐匠极高的尊重,当吹百鸟朝凤时,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底下孝子孝孙跪倒一片。到后来,唢呐人出活大家不行接师礼,到如今,都聘请洋乐队,甚至有年轻人出言不逊甚至辱骂唢呐匠。触及我内心的是焦三爷一直的隐忍直到看到由于扭打而散落一地的残缺的唢呐,他爆发了,我觉得最令他心痛的不仅仅是这一把把唢呐,也不是大家对他们的不尊重,而是大家忘记了唢呐离嘴不离手的祖训,这应该是唢呐匠深入骨子的东西。因为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而唢呐就是现在传统手艺的缩影。
我很能理解天鸣父亲由于自己没有当成唢呐匠从而寄希望于自己儿子的行为。因为大家会潜意识觉得后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与重生。当我每每看到这种留住手艺的片子时,我都会想等自己经济独立了,可以自己做选择时,能去学习一门手艺,但是我内心是清楚的,手艺需要时间的沉淀,是童子功。所以我会想以后有了孩子让他去,然而我蛋(挚友,改变了我很多)的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他愿意吗?你舍得吗?对啊,这就是现实,两记暴击让我回到了现实。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