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格解体者——认知行为自愈练习疗法
这次向大家介绍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我之前在别的文章里也粗略谈过,但是这篇文章真的很有意义,满满的干货,绝对能给你启发!
希望大家喜欢:)。
——————————————————————————————————————————
认知,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首先,明白以下几个定律:
【1】人格解体者常常有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
【2】人格解体者对世界的认知常常是失真的或发生了畸变的。最大的失真就是:一切都不真实。
【3】善于思考的人更容易解体。
【4】解体可以理解为惊恐的一种症状:面对无法处理或无法承受的情况时,容易出现短暂解体。
【5】建立一套正确的思维模式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至今为止我们在许多文章里讲到DPD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问题,但其实思维与情感的关
系更重要,两者互为因果。
我说的思维,是指你赋予一件事情的意义。
例如失去了一份工作这件事,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人生的败笔,认为这说明自己以后都不能成功,由此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有人则认为可以从中学习经验,把这当成人生的新的机遇。
看明白了吧?我们如何看待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这就是我所说的认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不开心,甚至不幸的事情,因而产生的惊恐焦虑等情绪会引发许多问题,包括麻木、急性解体、解离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或感到失去控制,神态失常等。
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关系到你是否会遭遇下一次解体、惊恐症、焦虑症等。
众所周知,解体通常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是其最本质的原因则是情感归因。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讲过情感归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E0MDQyMw==&mid=595316649&idx=1&sn=3c98033bdd490d354fba5c39573ad5b7#rd):
即认为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说明外界一定有相关的事情发生;你产生了一种感觉,为之找到似乎合乎逻辑的理由。
例如,当你觉得无望,一定是因为事情本来就无望。或者当你觉得家人看起来很陌生,就忍不住从消极地方面自我解释原因。又例如你感觉现实不真实,情感失去控制,像个机器人一样,或者不认识自己等等,因此就得出结论客观上你就不是真实的。
事实是,思维模式就是这样欺骗了你。
不要给情感强行寻找原因,很多时候情绪的出现都是非逻辑无理性的。
但是,DPD患者进行情感归因的模式大多是消极地,这套认知方式会加重解体。长此以往,DPD患者会逐渐认为所有一切消极的事情都是危险的。
有许多DPD患者经常好转了又恶化,就是因为一旦他恢复了大半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陌生感,于是消极认知模式又会强化这种陌生感,因此很多人的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无法完全康复。
明白了认知行为疗法与思维模式的关系后,我们再介绍自愈疗法的基本原理:
当你把想法、感觉等写下来时,才能看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你的思想、情感与生活中的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找到你的消极思想的根源是什么。
你的情感归因如何进行,是依据潜意识中的某种核心思想,思维是寻找你的核心思想的线索,只有找到你的核心思想,才能修改它。
练习Ⅰ:核心思想练习
Step 1:准备一本练习本,在页面上划出8列。在第一列写下引起解体或其它消极情绪的特殊事件。
Step 2:在第二列写下你的情绪,并标出各种情绪的严重程度,例如:陌生感70%,不真实感30%,疏离感50%,麻木40%。
Step 3:在第三列写下对该情况的想法与描述,例如:我觉得我的样子看起来很陌生,感觉不真实,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
Step 4:在第四列写下支持这种想法的证据。
Step 5:在第五列写下不支持这种想法的证据,例如:我还是可以感觉到事情正在发生,我还有某些情感存在,我的眼睛还是跟随者欲望或追求舒适而动。
Step 6:在第六列写下现在你的思维中失真的方面,主要是情感归因的过程,自己如何从过去的零星片段或经验就对事物进行不客观的判定。
Step 7:在第七列写下可以用来替代现在的消极想法的、更全面而客观的想法,例如:不再想着自己生病了多么痛苦凄惨,想想已经且仍然拥有的东西,像是生理上还是很健康,长得不错等等。
Step 8:重新评估你的心情,然后在第八列写下新的各种情绪。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以上方法写下来。)
我用EXCEL做了个表格,展示上述方法的操作方法,见下图: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发现事件、情感以及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控自己对外界的认知和反馈。这个真的很重要!
我们应对事件的自动反应的思维来自于我们的核心思想,而核心思想则来自于自我价值感。
克服人格解体最核心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要将注意力放在错误的情感归因的认知结论上。
你觉得( 不真实 ),不代表真的是,(其他方面的消极词汇都可以带入到下划线中)。
你要明白,感觉不能证明任何东西。
接受你的感觉,无论是什么样的,但那只是感觉,并不意味着世界或是人真的不真实。
情感归因也与焦虑症、惊恐症等有关,你觉得焦虑或害怕,不代表实际上事情有那么严重或那么可怕。
关于认知模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错误的认识模式会加重DPD。
练习Ⅱ:
放任你的想法,跟着它走,你会找到让你把幻觉信以为真的源头。
例如:想到如果我永远这样下去怎么办,一直都康复不了,继而自然会想到生活很绝望很可怕, 我没法再感受到情感,然后可能发展成我是个无价值的人,生命也不值得一过,那么最后,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回想一下,自己能做的事情:你依然可以与朋友们交流聚会,可以去学校上课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许可以按时完成领导吩咐的工作,甚至比其它同事细致认真得多。你还能做非常多有价值的事,因此你原来的结论就是错的,生命仍然值得一过,你也能把它过的很精彩!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明白,你低估了自己应对事情的能力。
我认为,每DPD患者必须建立的对自己最最最重要的认识是:
解体对你来说不是问题,别的事情才是问题。你认为自己没有处理好事情的能力,认为生命一片黑暗,这些想法才是真正的问题,你对痛苦的看法和反馈才是最大的问题!
无论是通过以上提供的练习方法,还是阅读、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请一定一定要建立自我价值感和正确的认知模式,相信无论生命给了你什么,你都有能力应对解决!
——————————————————————————————————————
这篇文章最早发在我的公众号上,链接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E0MDQyMw==&mid=595316705&idx=1&sn=ff27d5224bf3d4836d1377e036bbae29#rd
——————————————————————————————————————————
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给我最好的鼓励
你的每一次分享转发,都可能帮助到其他为病痛所苦的人
公众号CAIN-HOLD-ON
长按下图关注公众号,不定期更新人格解体方面的最新资料
希望大家喜欢:)。
![]() |
——————————————————————————————————————————
认知,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首先,明白以下几个定律:
【1】人格解体者常常有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
【2】人格解体者对世界的认知常常是失真的或发生了畸变的。最大的失真就是:一切都不真实。
【3】善于思考的人更容易解体。
【4】解体可以理解为惊恐的一种症状:面对无法处理或无法承受的情况时,容易出现短暂解体。
【5】建立一套正确的思维模式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至今为止我们在许多文章里讲到DPD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问题,但其实思维与情感的关
系更重要,两者互为因果。
我说的思维,是指你赋予一件事情的意义。
例如失去了一份工作这件事,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人生的败笔,认为这说明自己以后都不能成功,由此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有人则认为可以从中学习经验,把这当成人生的新的机遇。
看明白了吧?我们如何看待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这就是我所说的认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不开心,甚至不幸的事情,因而产生的惊恐焦虑等情绪会引发许多问题,包括麻木、急性解体、解离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或感到失去控制,神态失常等。
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关系到你是否会遭遇下一次解体、惊恐症、焦虑症等。
众所周知,解体通常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是其最本质的原因则是情感归因。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讲过情感归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E0MDQyMw==&mid=595316649&idx=1&sn=3c98033bdd490d354fba5c39573ad5b7#rd):
即认为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说明外界一定有相关的事情发生;你产生了一种感觉,为之找到似乎合乎逻辑的理由。
例如,当你觉得无望,一定是因为事情本来就无望。或者当你觉得家人看起来很陌生,就忍不住从消极地方面自我解释原因。又例如你感觉现实不真实,情感失去控制,像个机器人一样,或者不认识自己等等,因此就得出结论客观上你就不是真实的。
事实是,思维模式就是这样欺骗了你。
不要给情感强行寻找原因,很多时候情绪的出现都是非逻辑无理性的。
但是,DPD患者进行情感归因的模式大多是消极地,这套认知方式会加重解体。长此以往,DPD患者会逐渐认为所有一切消极的事情都是危险的。
有许多DPD患者经常好转了又恶化,就是因为一旦他恢复了大半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陌生感,于是消极认知模式又会强化这种陌生感,因此很多人的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无法完全康复。
明白了认知行为疗法与思维模式的关系后,我们再介绍自愈疗法的基本原理:
当你把想法、感觉等写下来时,才能看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你的思想、情感与生活中的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找到你的消极思想的根源是什么。
你的情感归因如何进行,是依据潜意识中的某种核心思想,思维是寻找你的核心思想的线索,只有找到你的核心思想,才能修改它。
练习Ⅰ:核心思想练习
Step 1:准备一本练习本,在页面上划出8列。在第一列写下引起解体或其它消极情绪的特殊事件。
Step 2:在第二列写下你的情绪,并标出各种情绪的严重程度,例如:陌生感70%,不真实感30%,疏离感50%,麻木40%。
Step 3:在第三列写下对该情况的想法与描述,例如:我觉得我的样子看起来很陌生,感觉不真实,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
Step 4:在第四列写下支持这种想法的证据。
Step 5:在第五列写下不支持这种想法的证据,例如:我还是可以感觉到事情正在发生,我还有某些情感存在,我的眼睛还是跟随者欲望或追求舒适而动。
Step 6:在第六列写下现在你的思维中失真的方面,主要是情感归因的过程,自己如何从过去的零星片段或经验就对事物进行不客观的判定。
Step 7:在第七列写下可以用来替代现在的消极想法的、更全面而客观的想法,例如:不再想着自己生病了多么痛苦凄惨,想想已经且仍然拥有的东西,像是生理上还是很健康,长得不错等等。
Step 8:重新评估你的心情,然后在第八列写下新的各种情绪。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以上方法写下来。)
我用EXCEL做了个表格,展示上述方法的操作方法,见下图:
![]() |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发现事件、情感以及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控自己对外界的认知和反馈。这个真的很重要!
我们应对事件的自动反应的思维来自于我们的核心思想,而核心思想则来自于自我价值感。
克服人格解体最核心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要将注意力放在错误的情感归因的认知结论上。
你觉得( 不真实 ),不代表真的是,(其他方面的消极词汇都可以带入到下划线中)。
你要明白,感觉不能证明任何东西。
接受你的感觉,无论是什么样的,但那只是感觉,并不意味着世界或是人真的不真实。
情感归因也与焦虑症、惊恐症等有关,你觉得焦虑或害怕,不代表实际上事情有那么严重或那么可怕。
关于认知模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错误的认识模式会加重DPD。
练习Ⅱ:
放任你的想法,跟着它走,你会找到让你把幻觉信以为真的源头。
例如:想到如果我永远这样下去怎么办,一直都康复不了,继而自然会想到生活很绝望很可怕, 我没法再感受到情感,然后可能发展成我是个无价值的人,生命也不值得一过,那么最后,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回想一下,自己能做的事情:你依然可以与朋友们交流聚会,可以去学校上课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许可以按时完成领导吩咐的工作,甚至比其它同事细致认真得多。你还能做非常多有价值的事,因此你原来的结论就是错的,生命仍然值得一过,你也能把它过的很精彩!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明白,你低估了自己应对事情的能力。
我认为,每DPD患者必须建立的对自己最最最重要的认识是:
解体对你来说不是问题,别的事情才是问题。你认为自己没有处理好事情的能力,认为生命一片黑暗,这些想法才是真正的问题,你对痛苦的看法和反馈才是最大的问题!
无论是通过以上提供的练习方法,还是阅读、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请一定一定要建立自我价值感和正确的认知模式,相信无论生命给了你什么,你都有能力应对解决!
——————————————————————————————————————
这篇文章最早发在我的公众号上,链接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E0MDQyMw==&mid=595316705&idx=1&sn=ff27d5224bf3d4836d1377e036bbae29#rd
——————————————————————————————————————————
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给我最好的鼓励
你的每一次分享转发,都可能帮助到其他为病痛所苦的人
公众号CAIN-HOLD-ON
长按下图关注公众号,不定期更新人格解体方面的最新资料
![]() |
-
开心快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0 08:12:00
-
radiat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18 00:39:55
-
night ligh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03 03: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