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查令十字街84号》
![]() |
2016年5月17日
上周与琛在家看了一部《不二情书》。虽然对于影片大家褒贬不一,但是就我而言,这部电影还是打动了我。而打动我的最关键一个因素,可能就是贯穿全剧的《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于是着了魔的在半夜就网购了一本,由于卖的脱销,书店老板还不能
准时发货(看来被这部电影逼疯的不止我一个啊)。苦等了四天,终于在今天午餐前收到了此书。那一刹那的感觉似乎就像Daniel在书店一抬头猛然发现日夜思念的小虾已然就在眼前,大脑有些真空,不知如何是从。
![]() |
匆忙解决完午饭后,就开始进入到查令十字街的世界,也很期待此书是否真的有某种魔力可以让像Daniel和小虾两个毫不相干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看了几章,感觉似乎的确有一些魔力吧,让我无法自拔。这种感觉以前除了看《三重门》以外就再也没有如此强烈过。无奈午休时间太短,必须割爱而工作了。于是就有了一个想法,通过日记的方式将每天或者每段时间的观后感,写出来。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有兴趣的也可以买一本。的确不错。
我现在呢看到了1950年4月7日柯恩书店经理助理给海莲的回信。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没有章节,都是书信格式。如果章节以年限所分的话,那等于我已看完了一章节。1949年与1950年的第一章节是海莲与法兰克相互相识的一章节。身处英国的女主角海莲因为爱书而向远在美国的马克&柯恩书店寄信,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廉价自己所需要的书,而接受这些信件并为其服务的就是男主角法兰克。从书信中可以感觉到海莲是一个开朗,敢爱敢恨的女士。而法兰克则是一个工作认真且情商不是很高的书店经理(从古到今,似乎情商不高的男性都能成为男一号。所以说想把妹,首先别让她觉得你太聪明。单身狗记着)。
刚开始的几封信其实就是海莲提出购书要求,法兰克去执行。真正的开始应该从第7封1949年12月8日海莲寄出的信件开始。从这个时候开始海莲已经注意到为她服务的一直是同一个人。她主动和法兰克聊起了除书以外的东西,并且当时二战刚结束,美国的国内局势可能差于英国。海莲还寄了可口点心让法兰克到书店里分。而法兰克也会偶尔和海莲说一下他这边的情况,并且感谢她的慷慨。但法兰克主要还是专注于为海莲买书提供服务的工作,就连海莲故意刁难他耍的脾气,他也会很在意(情商果然够低,这比Daniel真的差了不止十个档次)。
![]() |
而这个热情海莲的出现,也给书店带来谈资,可能除了法兰克以外,所有的书店员工都很好奇海莲是怎样一个女士,终于在1950年4月7日法兰克的助理法尔写信给了海莲。感谢她的同时,希望她能够寄张照片。并且和她讲诉了法兰克的一些情况。其实有些感情旁观者清的,通过几封通信,书店的员工其实也看出海莲对于这个木纳的书店经理很感兴趣。无奈法兰克情商过低了。
![]() |
看到这边让我想起了读书期间,男女间互传信件的青葱岁月。那个时候微信还没有诞生,QQ只有PC版。所以那个时期很流行写信件(这应该也属于信件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女生给男生的永远是很漂亮的粉红信纸,写完后还会折个爱心什么的。而男生给女生的一般都是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头,写完后让狐朋狗友代传的,一般交到女生手中都是纸团的。有时候想想,男生若干年以后翻开抽屉看着这些漂亮的信纸是一种美的回忆和享受。那女生呢,打开抽屉看着一张张纸团,还隐隐泛着一些丑陋的字体,会是一种美的回忆和享受吗?有哪位美女可以告诉我吗?当然这些书信也不是全是一些让父母抓狂的早恋少儿不宜的信息。其中也会有互相间的鼓励,也会谈到梦想,理想,当然还有幻想。一封信可能只有不到500字,但是可能会看上不下5次,两天等不到回信,就会责问送信的是否把信送到了。如果再不来那想法就要多了,对方父母是否发现了,对方班主任是否发现了。。。。。。这些东西可能00后,95后就不能理解了,因为智能手机和微信出现了。这些回忆也成为了70、80后独有的回忆了。
由于午休时间不长,今天只能读到《查令十字街84号》1950年4月7日法尔助理的回信。后续看了再和大家闲聊。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