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人际关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非常复杂。简单表述,每个人一生中的人际关系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亲人之间;第二是熟人之间;第三是生人之间。一般人会说,这关系还不容易处吗,那不就是亲人要亲、熟人要熟、生人要生这么一个关系吗?对,是这么一个关系,但相处不能靠这个方法。
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先说亲人。一般的常规理解都认为亲人要亲,对吧?事实上恰恰不是这样,古人对此有个劝戒,叫“是亲三分客”,意思就是说,亲人之间要保持客套。
亲人要生,那么生人呢?生人要熟。熟人呢?熟人要亲。并不是亲人要亲,生人要生,熟人要熟。而是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听明白了吗?
这个关系是循环转动的,先说“亲人要生”。亲人之间往往是没有界线的,今天的人,兄弟姐妹很少,过去兄弟姐妹多,一大家族。他是有很多规矩,比如中国古代社会,是靠五伦为忌。五伦,就是五种伦常关系,也叫五常。过去说三纲五常,第一是君臣之间。今天没有君臣了,那就可以视为是上下级。只要你走向社会,去工作,一定要有个上下级关系,不管你是在上还是在下。第二就是父子,父子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夫妻,夫妻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兄弟,兄弟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五是朋友,朋友属于熟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这五伦为忌的,它有固定的道德标准,所以中国过去社会的治理成本非常低。不是我们没有法律观念,中国秦、汉时代的法律非常健全,就是老使不上劲,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道德规范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道德是约束人民行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利器,是治理社会成本最低的一个手段。
现今的人伦之混乱,令人堪忧
刚才说的父子、夫妻、兄弟这三层关系,全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要长幼有序,现在好多电影、电视剧中,子女指着爹妈说话,这指着就不礼貌。我们小时候哪敢指着爹妈说话,现在也不敢呢——指着爹妈说话是大不敬的行为,是坚决不行的。我在一部电视剧里居然听到这样的台词,有一个女孩跟她爹讲:“算你有良心!”天哪,这个女儿怎么能这样出言不逊呢?她爹到底做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居然让她如此感慨!可见,今天社会的人伦关系之混乱,实在令人堪忧。
夫妻之间,过去讲求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说的是东汉人梁鸿和孟光的爱情故事。妻子孟光长得又丑又肥,皮肤还黑,但是呢,她对老公梁鸿非常尊重体贴,给他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这是古代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表明了夫妻之间互相尊敬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延续的、延用的,它不是客套,它是一种关系。
兄弟之间呢,孔子认为兄弟间要有友爱之情,要“兄友弟恭”,也就是作为兄长对弟幼要爱而友之,给予关怀和教导;作为弟幼对兄长要尊敬,要顺从。我们还有一句老话叫“兄弟情同手足”,也是讲兄弟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今天,独生子女太多,很多年轻人和孩子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并不会有这种感觉。即便有的,也生分得很。我们所讲的人际关系中的“亲人要生”,并不是从情感上要生分,要隔阂,而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现在很多电视台,流行办一种家庭节目,就是中间有一主持人,把矛盾双方叫在一起,各说各的。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发生在亲人之间的这种冲撞,都是很激烈,很绝情的,亲人之间一旦翻脸,连个路人都不如。朋友之间,只要不是有亲情这种关系,有时候发生矛盾,是可以调和调解的。而亲人之间调解起来非常难,从各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调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失败的;即便是成功了,也是短暂的成功,好景不长就会破裂。为什么呢?因为亲人之间正常和好的时候,无话不说,毫无保留,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很多东西过于紧密就会发生问题,摩擦系数会变得非常大。譬如高度浓缩的原子核,因为挤压特别致密,到了临界点就会爆发,而且破坏力极强。
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先说亲人。一般的常规理解都认为亲人要亲,对吧?事实上恰恰不是这样,古人对此有个劝戒,叫“是亲三分客”,意思就是说,亲人之间要保持客套。
亲人要生,那么生人呢?生人要熟。熟人呢?熟人要亲。并不是亲人要亲,生人要生,熟人要熟。而是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听明白了吗?
这个关系是循环转动的,先说“亲人要生”。亲人之间往往是没有界线的,今天的人,兄弟姐妹很少,过去兄弟姐妹多,一大家族。他是有很多规矩,比如中国古代社会,是靠五伦为忌。五伦,就是五种伦常关系,也叫五常。过去说三纲五常,第一是君臣之间。今天没有君臣了,那就可以视为是上下级。只要你走向社会,去工作,一定要有个上下级关系,不管你是在上还是在下。第二就是父子,父子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夫妻,夫妻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兄弟,兄弟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五是朋友,朋友属于熟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这五伦为忌的,它有固定的道德标准,所以中国过去社会的治理成本非常低。不是我们没有法律观念,中国秦、汉时代的法律非常健全,就是老使不上劲,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道德规范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道德是约束人民行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利器,是治理社会成本最低的一个手段。
现今的人伦之混乱,令人堪忧
刚才说的父子、夫妻、兄弟这三层关系,全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要长幼有序,现在好多电影、电视剧中,子女指着爹妈说话,这指着就不礼貌。我们小时候哪敢指着爹妈说话,现在也不敢呢——指着爹妈说话是大不敬的行为,是坚决不行的。我在一部电视剧里居然听到这样的台词,有一个女孩跟她爹讲:“算你有良心!”天哪,这个女儿怎么能这样出言不逊呢?她爹到底做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居然让她如此感慨!可见,今天社会的人伦关系之混乱,实在令人堪忧。
夫妻之间,过去讲求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说的是东汉人梁鸿和孟光的爱情故事。妻子孟光长得又丑又肥,皮肤还黑,但是呢,她对老公梁鸿非常尊重体贴,给他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这是古代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表明了夫妻之间互相尊敬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延续的、延用的,它不是客套,它是一种关系。
兄弟之间呢,孔子认为兄弟间要有友爱之情,要“兄友弟恭”,也就是作为兄长对弟幼要爱而友之,给予关怀和教导;作为弟幼对兄长要尊敬,要顺从。我们还有一句老话叫“兄弟情同手足”,也是讲兄弟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今天,独生子女太多,很多年轻人和孩子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并不会有这种感觉。即便有的,也生分得很。我们所讲的人际关系中的“亲人要生”,并不是从情感上要生分,要隔阂,而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现在很多电视台,流行办一种家庭节目,就是中间有一主持人,把矛盾双方叫在一起,各说各的。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发生在亲人之间的这种冲撞,都是很激烈,很绝情的,亲人之间一旦翻脸,连个路人都不如。朋友之间,只要不是有亲情这种关系,有时候发生矛盾,是可以调和调解的。而亲人之间调解起来非常难,从各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调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失败的;即便是成功了,也是短暂的成功,好景不长就会破裂。为什么呢?因为亲人之间正常和好的时候,无话不说,毫无保留,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很多东西过于紧密就会发生问题,摩擦系数会变得非常大。譬如高度浓缩的原子核,因为挤压特别致密,到了临界点就会爆发,而且破坏力极强。
-
豆友182398079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6 14:01:46
-
zhaozhuju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8 1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