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高更?谁的塔希提?
![]() |
自画像,1888 |
惟有看到那些天才的、但是原作者已经湮没无闻的作品,才会痛切地意识到: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远远不够。在天才与名望之间山重水复、埋伏着各种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尤其是当今世界,经纪人、评论人、收藏家和画廊共同操纵着小众趣味,然后经由拍卖行和大众传媒,使小众趣味变成大众向往,而只有极少数作品得以进入大学的课堂、博物馆的展厅和艺术史的章节,幸运地成其为“经典”。在这个“载入史册”的体制化进程中,天才固然重要、但是远非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附加于作者和作品之上的故事——俗称“卖点”的、可以一下点中大众心理“死穴”的、那种“好故事”。
在保罗·高更的故事里,常常要被讲述的是1903年8月10日,高更逝世后三个月。在那一天,若不是法国医疗队到塔希提救灾,若不是医疗队中有未来的东方学大学者谢阁兰,若不是谢阁兰走进高更的小屋被他的作品所震撼,高更还会是今日的高更吗?——的确,这就是好故事的一部分,一个险些被遗忘的天才。而历史真相是,高更25岁开始习画,28岁就以《维罗弗莱风景》入选沙龙展。不久之后他遇见引路人毕沙罗,开始收藏马奈、塞尚、雷诺阿等人的作品。虽然他的正业是证券经纪人,人称“星期日画家”,但是他从31岁开始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印象派画展,38岁他以19幅作品参加第八届也就是最后一届印象派画展,与修拉大受好评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挂在同一面墙上。即便算不上功成名就,也绝非籍籍无名。简言之,谢阁兰没有那么重要,可是这个故事能够打动大众,因此不胫而走。
![]() |
自画像,1875-1877 |
在保罗·高更的诸多故事里,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这部完成于1919年的作品以高更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传奇的艺术家思特里克兰德,他抛家弃子,放弃优渥的证券经纪人职位,“被魔鬼附了体”一般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惜伤害妻儿与朋友。为了这个理想,他甘愿承受饥寒交迫之苦。为了这个理想,他最终摆脱了世俗尘网,在远离文明世界的塔希提找到了创作的沃土和心灵的家园。他画下与他同居的土著女子,他画下宛若天堂的风景,他画下自己对人生的终极思索。在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他在自己住房的四壁画下了一幅杰作,然后命令土著情人在他死后将此付之一炬。《月亮与六便士》是如此成功,不仅使塔希提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圣地,更使高更那超拔脱俗、孑然独立的形象深入人心。毛姆在小说里犀利地指出:“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
说高更是心血来潮投身艺术,实在是对他的误解。正是因为长期浸淫在印象派的圈子里,当1882年,股市大崩盘,他丢掉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之后,才会自信地认为可以将业余爱好转变成职业追求。画商提奥·梵高,即画家文森特·梵高的弟弟,一直看好高更的前景,1888年开始替他卖出画作。在金融业工作多年的高更甚至提出一个庞大的计划,要求提奥筹措60万,包下印象派的作品,“确立自己印象派画家经纪人的地位”——不能不说,高更极有远见,虽然他自己运气不好。
![]() |
自画像,1885 |
![]() |
自画像,1888 |
真实的高更在妻子和五个子女之外,的确有数个情人和两个私生子——梵高曾感叹:“他在创造孩子的同时,竟然还能创造作品!” 与小说不同的是,他没有麻风病,没有失明,没有疯癫,也没有斩断与世俗世界的联系——他始终在与妻子梅特通信,为金钱的匮乏所折磨,为朋友的反覆无常而苦恼,特别是,他在塔希提完成的杰作源源不断地运回巴黎,挂进画廊,最终由他所鄙夷的资产阶级装饰客厅。毛姆小说里提及的那幅那幅大型杰作,应当就是1897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当时高更49岁,得知爱女阿莉妮去世的消息后一度精神崩溃,在突如其来的艺术激情中创作了这幅4米半的巨画,它没有被烧毁,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 |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1897 |
![]() |
自画像,1896 |
![]() |
自画像,1896 |
不难想象,当高更的妻子梅特读了《月亮和六便士》,她说她没有找到斯特里克兰德与她丈夫的一丝相像之处!因此不难理解,高更之子保拉·高更所写的《我的父亲高更》没有什么传奇色彩,寡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这部发表于1937年的传记有相当可靠的资料来源,除了童年记忆、母亲等亲人的诉说,还有母亲保留的来往书信、以及两种公开出版的高更私人信件集。儿子笔下的高更,是艺术家也是普通人,那些灿烂的塔希提绘画,绝非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在狂喜与安宁中的随意吟唱,而是一个痛苦的灵魂辗转于高天与泥沼之中,竭尽全力通过创作超脱、也通过创作遗忘的“天鹅之歌”。
![]() |
高更与夫人 |
![]() |
高更夫人与孩子们 |
![]() |
自画像,1889-1891 |
高更故事一直在延续,最近的一个是2003年高更去世百年后,秘鲁作家略萨完成了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平行叙述高更与他的外祖母、社会活动家弗洛拉·特里斯坦的故事。外祖母为之奋斗的天堂富于社会主义理想,是为工人、女人、边缘人服务的;高更的则完全相反,他的天堂只有解放的自我,只有纯粹的艺术精神。从家世上看,高更的外祖母可能有西班牙-秘鲁血统,高更幼年丧父,为母系的叔祖收留,在秘鲁的利马度过被热带熏风吹拂、被中国仆役围绕的童年生活。高更喜欢称自己是“野蛮人”,也的确拥有黝黑的皮肤和轮廓鲜明的五官。17岁时母亲去世,他在勒阿弗尔港当了水手,后来还加入海军服役,随舰船参加普法战争。虽然在23岁回到巴黎之后,他在姐姐的帮助下当上证券经纪人,从而过上了香车宝马的资产者生活,但是野性一直是他性情的重要特征。与一般弱不禁风的艺术家不同,高更的身高虽然只有1.63米(五英尺四英寸),但他体魄强壮,腿脚硬朗,从不回避肢体冲突,“最粗心大意的人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而且他将雌雄同体视为最具性诱惑的形式,自诩男人和女人都能感受到他的身体魅力。早在阿旺桥时期,高更就有意塑造自己的“来自秘鲁的野蛮人”形象,留长发,奇装异服,富于异域情调,在圈内人看来,他多多少少有些自恋和自大狂。
![]() |
照片,1891,高更穿着布列塔尼服饰 |
![]() |
自画像,1890 |
![]() |
自画像,1893 |
![]() |
自画像,1893 |
![]() |
自画像,1893 |
作家纳博科夫提出,“要小心那最诚实的中介人。要记住,别人给你讲的故事实际上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讲故事的人整理成型的部分、听故事的人再整理成型的部分、故事中已死去的人对前两种人所隐瞒的部分。”在高更的故事或神话中,高更本人的讲述无疑最应该被重视。可叹的是,他的讲述却一再被他人“整理成型”。
与一般画家不同,高更很重视“艺术宣言”,他曾经想拥护塞尚,又想取悦修拉,发表能够阐释画派理念的文章。可惜这两个意向均告失败。不久,他与亦师亦友的毕沙罗反目——诅咒点彩派那“该死的点子”,因此被彻底清除出巴黎的前卫艺术圈。在法国北方的阿旺桥,高更是一批漂泊的年轻艺术家的中心人物,总在旅馆客厅里高谈阔论,并与贝尔纳开创了“综合主义”,可惜被毕沙罗等人指责为“水手的艺术,东捞一点,西取一把”。在法国南方的阿尔,高更受到梵高的热烈欢迎,二人本期望合作,“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言”,不幸的是62天后不欢而散,梵高割下耳朵、送到高更常去的妓院。在这个意义上,1893年从塔希提归来后写出《诺阿·诺阿》的第一稿,是他终于写出的个人宣言,在给妻子梅特的信里,他说“我正在整理一部关于塔希提的书,它对理解我的绘画很有用”。
![]() |
梵高与高更 |
![]() |
自画像,1893 |
由于对自己的文笔不够自信,他请诗人朋友夏尔·莫里斯修改润色。1895年,高更第二次去塔希提,给《诺阿,诺阿》配上了一系列水彩画、木板雕刻和照片。但是1897年,莫里斯将第一稿的选段交给杂志发表,插入了不少自己写的诗歌,也加署了自己的名字,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高更写信抗议但是无果,好在莫里斯保留了高更的第一稿手稿,直到1908年卖给一位版画商。在高更逝世之后,谢阁兰买到了《诺阿,诺阿》的第二稿手稿,这本小册子辗转归于卢浮宫。1954年,版画商的女儿偶尔在阁楼发现了第一稿手稿,出版了少量影印本。直至1987年,两部手稿终于成为合璧,这一年,距高更逝世已经八十四年。
![]() |
诺阿·诺阿中的手绘插图 |
值得注意的是,高更吹嘘自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说谎者”,不知他在《诺阿·诺阿》里杜撰了哪些成分。而在书中的“补录”部分,开门见山,高更写了这样短短的一句:“艺术作品后。真实,肮脏的真实。”在手记里,高更在塔希提很快从旁观者成了局内人,他学会了当地人的话,邻居不再把他当外人看待,赤脚行走,脚底长满厚茧,衣服穿得很少,几乎终年赤身露体,太阳再毒也不怕晒。他说:“文明慢慢从我身上消退,思想也变得单纯了”。
他褪去文明的重要方面在于两性自由,包括对青年男性的欲望。生命的最后他在马克萨斯岛自建“欢乐屋”,上写“你们要神秘、你们要恋爱、你们才会幸福”。在塔希提,他的第一个情人迪迪,受了殖民地风气的“污染”,因此很快被高更抛弃。后来由母亲做主嫁给他的13岁的妻子特哈玛娜,温柔纯真,不过高更并未完全抛弃文明的偏见,比如他怀疑特哈玛娜有外遇,并以原谅对方而自得。后来因“家里有急事”离开塔希提时,特哈玛娜十分难过,高更在人生中又一次做了“薄情郎”。除了特哈玛娜,高更在第二次塔希提之旅时与14岁的帕呼拉同居,迁到马克萨斯群岛时又与同样14岁的瓦可沃同居。她们是高更的情人,更是他的模特,是塔希提风景的核心。
![]() |
![]() |
![]() |
![]() |
虽然《诺阿·诺阿》与《瓦尔登湖》一样,是书写“回归自然”主题的杰作,但是在文本之外,人与事都没有那么单纯。显而易见,当时的塔希提根本不是未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天堂,而是一个业已被殖民许久的、基督教化的岛屿——比如迪迪和特哈玛娜都是基督教徒。第二次塔希提之旅高更的一重身份是法国《胡蜂报》记者,对殖民统治者鱼肉当地人民的做法十分不满,他鼓动原住民反抗,当局判他三个月监禁和五百法郎罚款。在他突发心脏病去世后,主教向上级汇报说:“最近小岛上没有重大事件值得一提,除了有个人,名叫保罗·高更的骤然死亡,他是知名的画家,但是是上帝和一切道德的敌人。”
![]() |
自画像,1902-1903,或许是生前最后一张 |
![]() |
高更墓 |
无论如何,在美丽的南太平洋岛屿,高更的绘画终于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这个意义上,就像阿尔之于梵高,这是生命与艺术的盛放之地。天堂景象里的高更并非总是欢欣的,1898年他曾吞下砒霜自杀。在某种意义上,热带岛屿上植物有盛放就有腐烂,生活中的悲欣交集也属正常,不过在这部手记里,高更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只留下了塔希提最理想化、最美好的部分,只有“诺阿诺阿”,在土著语言里的意思是“香啊香啊”。
近年数种《诺阿·诺阿》中译本:
![]() |
![]() |
![]() |
-
窄门小胖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23 14:29:18
-
西高地淅沥沥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11:34:23
-
玫瑰奶酪味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7 21:41:38
-
土豆7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9 13:22:27
-
guogu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2 10:26:25
-
wekasoul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4 21:20:47
-
ch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2 11:13:05
-
Jeezy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7 22:41:39
-
青扬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13:50:47
-
天朝小邓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30 00:59:02
-
123木头不是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2 15:53:50
-
momo平井桃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9 10:47:34
-
elvir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3 12:20:52
-
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30 16:11:00
-
头发会长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9 11:10:56
-
没事请静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7 17:51:36
-
arc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6 14:15:46
-
Tab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5 23:38:21
-
geniusvi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3 03:00:34
-
LuckyyyQ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9 23:47:12
-
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00:17:48
-
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3:21:09
-
淡茶织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9 15:59:20
-
A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3 23:08:40
-
久悬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09:12:1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1 09:42:09
-
李狸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15:07:29
-
克罗诺皮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21:07:28
-
毛巾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5 13:43:22
-
吃苹果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10:02:25
-
🌼🌸李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5:38:39
-
灿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18:24:17
-
青蛙野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5 13:06:09
-
Consumeeeeeee_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3 00:08:22
-
Bar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1 16:41:13
-
贡布里X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13:01:17
-
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23:22:04
-
老去的孩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7 17:51:5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7 12:57:22
-
She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1 23:07:34
-
娑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5 10:47:20
-
不缺氧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9 23:23:09
-
Lieb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0 10:47:52
-
丽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6 03:11:39
-
阿Jon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3 22:17:12
-
木小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7 19:31:27
-
Jiest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1 13:08:08
-
飘渺孤鸿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1 02:26:29
-
寒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2 10:17:50
-
玖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6:02:36
-
锡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8 15:15:40
-
LenenZZ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15:55:30
-
午夜de玫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6 00:02:02
-
Lab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5 21:59:29
-
Yeloay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9 13:57:07
-
Jean D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3 17:18:32
-
心青情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2 22:48:55
-
b^lavpzp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0 20:53:13
-
豆友16877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0 15:08:49
-
儒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1 16:49:21
-
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12:31:03
-
ICUUCICU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11 09:44:36
-
海苔好好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8 21:50:30
-
曾经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7 11:30:18
-
张皓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0 14:53: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4 11:39:44
-
概艺GetArt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7 10:37:48
-
晚上约你好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4 15:25:03
-
Emi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7 20:18:35
-
熊小熊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2 08:48:34
-
SS/27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0 01:55:45
-
silhou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4 17:31:1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4 03:04:41
-
阿古你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3 07:01:51
-
ONSITE—烫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0 16:30:43
-
谁扔的炮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9 11:34:0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01:45:3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31 23:02:57
-
唐吉老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5 23:36:4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22:49:21
-
时光里,光年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31 20:00:17
-
祥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4 23:24:27
-
xxx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9 10:24:23
-
董指导2011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5 18:16:02
-
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9 01:43:56
-
山楂爱陈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7 10:31:28
-
火山火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5 23:25:43
-
车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3 13:03:24
-
Lorenz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30 07:03: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7 13:53:06
-
大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4 11:13:06
-
其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2 04:37:09
-
尼 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0 20:25:28
-
火灯道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0 14:10:24
-
CHU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0 12:14:50
-
Dac=121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8 21:19:57
-
恒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7 21:33:53
-
西瓜冰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6 16:04:06
-
Ayot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6 10:07:3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5 22:57:31
malingcat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自己代言:三联深度阅读计划—夏季篇 (67人喜欢)
- 纳博科夫的祖产有多大、又有多美? (597人喜欢)
- 乾坤识小:听文物说话,让名字鲜活 (5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