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阅读与跑步不可辜负
唯阅读与跑步不可辜负
人生于世,皆想事事如意却又无法样样俱全,于是烦恼。故而佛说:放下。然再洒脱不羁者,也会有放不下的人与事。
我们无法相忘于江湖。曾经的你,梦想背一把吉他走天涯,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但是,生活可以是高尚的,生存却是低俗的,我们怎能放得下。即便是大侠如乔峰,何等的豪迈潇洒,亦无法游戏人间,一笑泯恩仇。他既要铁肩担道义,又要辣手除奸贼,还愧负阿朱情,最后为了民族大义而自殇,可谓样样放不下,何况吾等每日为柴米油盐锱铢必较的小民乎?
我们亦无法远遁红尘。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几人能看透?就连四大皆空者如仓央嘉措也要叹一声“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我等俗世中人,色受想行识五蕴不空,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再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也无法色空合一,难得自在。
无法放下,人生便有了如许多的难以辜负——与生俱来的亲情伦理、社会于身的学习工作、莫逆之交的友谊、柔肠百结的爱情、乃至于一箪食、一瓢饮、春风韶华、苍天厚土、功名利禄、远景初心、盛名才学……生活因这么多的难以辜负而精彩而丰富。在丰富的另一面,又有可能造成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我们常常被逼着做这样的选择题:此我所欲也,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此而取彼也。爰苦恼。年龄越大,越要认清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的纷繁所惑。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要开始做减法了,要有生活的焦点,不能张驰失当。
情义事业且不谈,只以兴趣爱好而言,便因家庭、工作、健康、环境之不同而有不同取舍。有些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浅尝辄止,无可无不可;有些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已深入骨髓,非此不可。假如要精减至两个,对我来说,便唯有阅读与跑步不可辜负了。
阅读是正心,是锤炼品质,是在静默中与作者和世界对话。有人曾罗列一堆的读书好处,例如减压、提高记忆力、刺激精神、提高写作能力等等,这的确可以是阅读的理由,却不能成为阅读的目的。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只是一时的,容易让人急功近利,失却了阅读的意义——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王小波曾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的世界,所谓的“诗与远方”,精神上的高地,便藏在书中了。一个爱阅读的人,因腹有诗书而气自华,正如三毛所写:“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眼,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这便是阅读,它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足以一生相伴。
跑步是修身,是锻炼身体,是在运动中磨练意志与感知世界。村上春树把跑步比作生命线,冯唐以跑步来拯救生命,王永庆把跑步当成他的日常工作……每一个爱好跑步的人都有自己的跑步哲学,它们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我呢,是在做了一些减法后开始跑步的,那些被减掉的,是玩手机、看电视、无所事事的发呆、赖床不起以及应酬等等,所腾出的时间,正好用来跑步。跑步是一项基础运动,很简单,只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然而,在我的体验中,跑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坚持,需要不断克服跑步过程中身体的不适以及想要放弃的心理障碍,直至到达终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建设中坚持下来,跑者的身心会变得强大、乐观、豁达、自信,人生因此而美好。
身体因跑步而轻盈,心灵却因阅读而丰盈,动静间,修身正心。而身心修炼好了,齐家治国,又有何难哉。我们享受阅读,我们享受跑步,只此二项,便胜却人间无数。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则说,每一个不曾阅读与跑步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人生于世,皆想事事如意却又无法样样俱全,于是烦恼。故而佛说:放下。然再洒脱不羁者,也会有放不下的人与事。
我们无法相忘于江湖。曾经的你,梦想背一把吉他走天涯,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但是,生活可以是高尚的,生存却是低俗的,我们怎能放得下。即便是大侠如乔峰,何等的豪迈潇洒,亦无法游戏人间,一笑泯恩仇。他既要铁肩担道义,又要辣手除奸贼,还愧负阿朱情,最后为了民族大义而自殇,可谓样样放不下,何况吾等每日为柴米油盐锱铢必较的小民乎?
我们亦无法远遁红尘。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几人能看透?就连四大皆空者如仓央嘉措也要叹一声“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我等俗世中人,色受想行识五蕴不空,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再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也无法色空合一,难得自在。
无法放下,人生便有了如许多的难以辜负——与生俱来的亲情伦理、社会于身的学习工作、莫逆之交的友谊、柔肠百结的爱情、乃至于一箪食、一瓢饮、春风韶华、苍天厚土、功名利禄、远景初心、盛名才学……生活因这么多的难以辜负而精彩而丰富。在丰富的另一面,又有可能造成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我们常常被逼着做这样的选择题:此我所欲也,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此而取彼也。爰苦恼。年龄越大,越要认清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的纷繁所惑。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要开始做减法了,要有生活的焦点,不能张驰失当。
情义事业且不谈,只以兴趣爱好而言,便因家庭、工作、健康、环境之不同而有不同取舍。有些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浅尝辄止,无可无不可;有些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已深入骨髓,非此不可。假如要精减至两个,对我来说,便唯有阅读与跑步不可辜负了。
阅读是正心,是锤炼品质,是在静默中与作者和世界对话。有人曾罗列一堆的读书好处,例如减压、提高记忆力、刺激精神、提高写作能力等等,这的确可以是阅读的理由,却不能成为阅读的目的。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只是一时的,容易让人急功近利,失却了阅读的意义——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王小波曾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的世界,所谓的“诗与远方”,精神上的高地,便藏在书中了。一个爱阅读的人,因腹有诗书而气自华,正如三毛所写:“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眼,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这便是阅读,它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足以一生相伴。
跑步是修身,是锻炼身体,是在运动中磨练意志与感知世界。村上春树把跑步比作生命线,冯唐以跑步来拯救生命,王永庆把跑步当成他的日常工作……每一个爱好跑步的人都有自己的跑步哲学,它们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我呢,是在做了一些减法后开始跑步的,那些被减掉的,是玩手机、看电视、无所事事的发呆、赖床不起以及应酬等等,所腾出的时间,正好用来跑步。跑步是一项基础运动,很简单,只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然而,在我的体验中,跑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坚持,需要不断克服跑步过程中身体的不适以及想要放弃的心理障碍,直至到达终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建设中坚持下来,跑者的身心会变得强大、乐观、豁达、自信,人生因此而美好。
身体因跑步而轻盈,心灵却因阅读而丰盈,动静间,修身正心。而身心修炼好了,齐家治国,又有何难哉。我们享受阅读,我们享受跑步,只此二项,便胜却人间无数。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则说,每一个不曾阅读与跑步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