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庸
南怀谨精述《话说中庸》(线装典藏版)
收藏热线:010-85879369 13611252155
出版信息:
书名:《话说中庸》(1函2册)
书号:978-7-5060-8810-7
开本:16开
定价:580元
版次:2016年一版一印
出版:东方出版社 三希堂藏书
出版说明:
南怀谨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他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常识渊博,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国学宗师。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生动幽默,意蕴深远,在推广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出于对中华优秀国学文化和线装文化的重视和弘扬,承蒙南怀谨先生著述版权所有人的信任和厚爱,我社在简体字版的基础上,将其有关国学经典的著述重新汇编,推出《南怀谨著作线装典藏系列》,首批推出《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话说中庸》《孟子旁通》《孟子与离娄》《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方章》《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孟子与尽心篇》,采用安徽泾县手工宣纸,双色精印,传统线装,以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的需要。
1998年,南怀谨先生寓于香港时,撰写这本《话说中庸》。也像写《原本大学微言》一样,先生每日深夜写千余字,次日再由宏忍师打字,其间往复修改三数次之多,才告完稿。
这本书稿,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即行出版,但是阴错阳差的人事变迁,以及内外其他因素,这本书稿却未能及时出版,一拖就是十几年至今。
2008年,先生交代嘱咐,先将蔡策先生记录的《孟子》所余各篇,编辑整理出版,然后再行出版有关《中庸》的这本书。
奈何《孟子》最后三篇尚未及出版,先生却意外地悄然离世而去。
面对这本书稿考虑再三再四,决定将原书稿保持一字不变,别将整理后的全部书稿作为附录印出。所作的整理,只有调整长句变短,段落拆解分开,以及简化字句,另多加小标题等,希望国涉入较浅的读者,易于了解。
例如:
原稿:但这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使野有遗贤的过错。
编改:但野有遗贤,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的错
先生的原稿,是以讲课的方式 撰写的,不像一般论文那样严肃,目的是使读者易于了解。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 斟酌考虑甚多,难以圆满,也因自身学养能力不足之故,只能勉力而为。
另外,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搜集整理,先生的简单年谱已初步完成,特附录于书后。
协助工作的,除宏忍师、牟炼外,彭敬始终参与修订工作,十分辛劳,忙碌了一两年,这本书终于可与读者见面了。
收藏热线:010-85879369 13611252155
出版信息:
书名:《话说中庸》(1函2册)
书号:978-7-5060-8810-7
开本:16开
定价:580元
版次:2016年一版一印
出版:东方出版社 三希堂藏书
出版说明:
南怀谨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他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常识渊博,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国学宗师。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生动幽默,意蕴深远,在推广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出于对中华优秀国学文化和线装文化的重视和弘扬,承蒙南怀谨先生著述版权所有人的信任和厚爱,我社在简体字版的基础上,将其有关国学经典的著述重新汇编,推出《南怀谨著作线装典藏系列》,首批推出《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话说中庸》《孟子旁通》《孟子与离娄》《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方章》《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孟子与尽心篇》,采用安徽泾县手工宣纸,双色精印,传统线装,以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的需要。
![]() |
一函两册 |
1998年,南怀谨先生寓于香港时,撰写这本《话说中庸》。也像写《原本大学微言》一样,先生每日深夜写千余字,次日再由宏忍师打字,其间往复修改三数次之多,才告完稿。
这本书稿,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即行出版,但是阴错阳差的人事变迁,以及内外其他因素,这本书稿却未能及时出版,一拖就是十几年至今。
![]() |
精美函套 |
2008年,先生交代嘱咐,先将蔡策先生记录的《孟子》所余各篇,编辑整理出版,然后再行出版有关《中庸》的这本书。
奈何《孟子》最后三篇尚未及出版,先生却意外地悄然离世而去。
![]() |
宣纸线装 |
面对这本书稿考虑再三再四,决定将原书稿保持一字不变,别将整理后的全部书稿作为附录印出。所作的整理,只有调整长句变短,段落拆解分开,以及简化字句,另多加小标题等,希望国涉入较浅的读者,易于了解。
例如:
原稿:但这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使野有遗贤的过错。
编改:但野有遗贤,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的错
![]() |
先生的原稿,是以讲课的方式 撰写的,不像一般论文那样严肃,目的是使读者易于了解。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 斟酌考虑甚多,难以圆满,也因自身学养能力不足之故,只能勉力而为。
![]() |
大字本 |
![]() |
版权页 |
另外,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搜集整理,先生的简单年谱已初步完成,特附录于书后。
协助工作的,除宏忍师、牟炼外,彭敬始终参与修订工作,十分辛劳,忙碌了一两年,这本书终于可与读者见面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